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成都四大名楼,凭什么它是四楼之首,还被列为全国名楼?

在成都百花潭公园与琴台路交汇处,有一座临水而建的雕花亭楼,楼高四层,八角飞檐,朱墙金阁,很多人都曾路过此处,在很多重大节假日的夜晚,亭楼内外的灯光全部打开,依河而观,金碧辉煌,甚为状观,它就是在成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一处地标性建筑:散花楼。 散花楼最有名的记载来源于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如今在散花楼边的草丛里,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这首诗。散花楼不仅是誉满天下的名楼,和张仪楼、得贤楼、西楼一起,被合称为「 ”成都四大名楼”,并位居四楼之首,同时在全国名楼里,也有一席之地。 不过,这么有名的散花楼究竟何时而建?由谁而建? 要理清楚散花楼的来源,还得从摩诃池(mó hē chí)说起。 一百年前,在成都如今的东城根街和羊市街交界一带,一片水面被无声无息的填平,成为演武场。当时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填平的是一片湖水在成都最后的痕迹。这片湖水,叫做摩诃池。 在摩诃池1300多年的历史中,它迎来杜甫送走李白,被后蜀王孟昶扩建,又被明蜀王填地以修建王府。在成都3000多年的建城史上,摩诃池在将近一半的时间里都存在。这片湖水下面,埋藏了成都太多的历史。 公元585年,隋朝皇帝杨坚派爱子杨秀镇蜀,杨秀在成都重新修筑秦朝时张仪留下的「 ”子城”。取土留下的大坑,慢慢地被雨水和地下水填满。据唐朝人卢求的《成都记》记载,一位西域僧人见到这片水面,说了一句梵语「 ”摩诃宫毗罗”。摩诃是大宫殿的意思,毗罗是龙,这片湖水浩瀚广大,如潜龙在其中,故自此之后名为摩诃池。 这时的摩诃池,水面约为500亩,只能贮蓄天然雨水。到了唐代,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剑南节度使韦臬,在如今的大慈寺太古里位置凿河,名为解玉溪,并与摩诃池相联。六十多年后,西川节度使又开凿金水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摩诃池从此再也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它的源头不断有来自都江堰水系的活水注入,注满摩诃池后,又沿着解玉溪汇入油子河——今天的府河。 在杜甫的年代,摩诃池已经是时人泛舟其上的游览胜地。杜甫从浣花溪的草堂来到摩诃池上,景致一变,宛然不同。他在《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这首诗中写道: 「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后蜀孟昶继位后,下令环城遍植木芙蓉。每到九月,繁花盛开,红艳如锦绣铺城。成都别号蓉城,就是得名于此。孟昶再次拓展摩诃池,湖面涵盖今天的展览馆、体育中心和 ... 街一带,由500亩扩展至1000亩。 唐末摩诃池位置示意图(原图采自《成都城坊古迹考》)。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个时候,很多供皇家们休闲娱乐,登高望远的建筑也逐渐开建,于是就有了「 ”散花楼,在摩诃池上,蜀王秀所建”,伫立在摩诃池上的楼,就是散花楼。散花楼显然是在摩诃池上的,明清时期的《成都府志》 和《成都县志》,都说散花楼在明藩王城,而这些都是在皇城坝一带,明显是在成都的城中心。 散花楼并不是座「 ”眺望塔”,它的名字起源于「 ”天女散花”。散花者,天女也。据佛教《维摩经·观众生品》记载「 ”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身,即皆坠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坠。” 天女说:「 ”结习未净,花著身耳。”这里是借天女散花,测验佛门弟子的典故,暗喻楼房高大、绮丽,可谓天人合一,奇妙无比。 与百花潭公园成为一体的散花楼 作为前蜀和后蜀王朝的皇家池苑,摩诃池迎来了它的极盛时期。春水碧蓝于天,秋水澄澈如镜;夏日荷叶摇曳,冬日细雨飘飞。一季有一季之美,孟昶和倾国倾城的花蕊夫人,就在摩诃池上终日与光阴为伍。 李白写那首著名的《登锦城散花楼》时,刚刚二十一岁。他在诗中描述如果解读出来的大意是这样: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时隔三十多年后,年过半百的李白,还不忘在《上皇西巡南京歌》里,写下关于散花楼的诗句: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上林苑是古代最负盛名的苑囿之一,能和上林苑相提并论,可见散花楼之美,也可见李白对它的留恋。 孟昶之后,摩诃池失去了皇家池苑的地位,但仍是成都人的游乐之地。但宋末元初,蒙古兵三次攻入成都,对城市水系造成剧烈破坏,摩诃池也难逃厄运。1385年,明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的旧址上修建蜀王府。1685年,清朝的成都府在蜀王府的废墟上修建贡院。无数蜀中才子为求功名而奋笔疾书之时,不会想到脚下的土地,曾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 此时的摩诃池,仅在西北角还有部分水面,但也早已物是人非,无复旧时景观。到了1914年,这最后一片摩诃池湖面,也终于被全部填平。 自然散花楼也就这么消逝了,有说法是毁于明末战火,即便第一代散花楼后,又有第二代散花楼,仍然无迹可寻。 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市浣花溪景区办公室申请重建散花楼,这是「 ”第三代”散花楼,建在百花潭公园边上,塔身四层,高达16.3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如今走在琴台路终点时,就能看见这座临水而建的散花楼,只是门口落上一把锁,游客进不进去,只能隔着窗户里,看到楼梯等一点痕迹,隔壁小卖部的老板,倒是说散花楼开放过,只是好久没有重新开放了,平时都关着门。 据说还有新散花楼的一些旧事,就在前几年,散花楼虽然外部挂锁,但一个露天茶铺老板,却能悄悄开锁,买杯茶,就能去楼上喝茶看风景,后来新闻报道出来,才发现是曾经签了租赁合同,但早已到期,这种违规行为,也随之取缔了。 重建后的散花楼风采不复当年,大门紧锁,世人更不能像李白一样登高观红日,我们也只能从他的诗句中找到当年散花楼的影子。 文字|冯月子、马可 图片|怡霏、视觉中国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

古代成都四大名楼,凭什么它是四楼之首,还被列为全国名楼?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2. 唐朝诗人众多,为什么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真能预言未来么

    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伟大诗人,如屈原、杜甫、苏轼,能吟诗作赋的亦不在少数,但被奉为「”诗仙”的唯有李白一人。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凭的不只是他留传于世的诗词佳作,还有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和颇具传奇的人生经历。他的诗词优美自然,诗句如行云流水,清新俊雅,且大气磅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李白在朝为官并非靠的金榜题名,只因识得番邦文字被贺知章推荐给了唐玄宗,玄宗赐其进士及第并做了翰林学士,虽无

  3. 你买房租房的痛苦,古人都知道

    吃穿住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四大项,很现实,谁也逃离不了。其中住这一项,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4. 中国文学史上的八大才子,最后一个你认识吗?

    苏轼被后人称为「”诗神”、「”词圣”,诗、书、画、散文等均有很高成就,其中,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书法上为「”宋四家”之一,可见,苏轼是百年难遇的全才。李煜被文学家称作「”千古词帝”,史学家称其为「”南唐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

  5. 古人失态趣闻:韩愈因恐高吓哭,李白、辛弃疾因为醉酒失态

    失态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词,一个人的时候失态也就算了,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在人前失态,那就是无法磨灭的黑历史了。如果这份失态再加上点儿明星效应,甚至可能永载史册,这个失态就太亏了。那么这帮将文人气节看得极重大佬们,究竟什么情况才失态,失态又是什么样的呢?第一种,因为恐高失态。恐高实际上也不是当事人能控制的。不过韩愈的恐高,当真给大家演绎了恐惧的极限。

  6.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什么要多次登临庐山?

    我觉得用「”行游人生”描述李白的显性生存状态是相对妥帖的。他心里抱定了「”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准备走遍中国。人要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不知所终的行游,并且始终让精神依附着青山绿水,依附着山水间隐藏的天地大道,我更觉得李白前无古人。李白先后五次到了庐山。726年春天,25岁的李白离开蜀中,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一路奔

  7. 成都这四大历史事件 居然还有隐藏剧情

    同学们好,今天的历史课马上开始,后排的同学,不要玩手机了。本堂课开始前,我先问大家四个问题:1、第一个来成都的外国人是谁?相信大家会说:马可波罗2、成都古代最大的金融成就是什么?

  8. 一条始于军阀敛财的商业街,造就了近百年的成都商业中心

    |一条始于军阀敛财的商业街,造就了近百年的成都商业中心(上)|成都回忆系列023《成都记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这句话缩写成四个字就是大家熟知的「”扬一益二”。扬,即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扬州。而「”益”,则是巴蜀一带,当时益州的治所便在蜀郡的成都。成都自古以来商业就十分繁盛,丝绸业、手工业、印刷术全国闻名。这种繁荣从秦汉起,一直延续至今。民国时期,成都

  9. 李白的剑法,太被世人小看了,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李白有多强

    俗话说「”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在冷兵器盛行的古代,很多侠客同时也是刺客,他们往往都身怀高超的剑法,举手投足之间,就能轻松取下敌人的首级。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剑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巾帼不让须眉的聂隐娘,壮士荆轲,鱼肠藏剑的阖闾等人,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气。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剑客,就是李白。李白人称「”诗仙”,作诗是一绝,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白也是一名剑术高手。那么

  10. 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为什么能在5年之内成为节度使?

    张守珪在幽州保持了一贯的优秀作风,对契丹作战中连续取得胜利,并且将契丹首领屈刺、可突干的首级送往东都,悬挂于天津桥之南。而在此之前,他还在紫蒙川检阅三军。到敌人的地盘去阅兵,可想而知当时的张守珪有多么威风。不久以后,张守珪就被提拔为幽州节度使、辅国大将军等一系列高官显爵......对了,他还有一个义子叫安禄山。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到手的功名利禄。也就是说,幽州将领是假传命令,对于这场战争,张守珪并不知道。

随机推荐

  1. 董太后简介 汉灵帝刘宏的生母董太后生平介绍

    灵帝驾崩后,身为太皇太后的她与何太后争权失败,忧病而死。可惜这时候刘苌已经去世,不能享受儿子带来的无上尊荣,母亲董氏则有望成为太后。所以,董太后既不能前往首都洛阳风光无限,也不能享有皇太后应有的权力;更何况,已有一位现成皇太后——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太后(窦妙)。董氏入宫后受尊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称永乐宫,因而在史书中又称董氏为永乐太后。后来董宠矫称永乐太后属请,下狱处死。

  2. 佛典故事,贪睡的比丘

    但是虽然出家了,却依旧不改贪睡的本性,他时常因为睡觉而错过了优波笈多尊者的讲经...,耽误了坐禅。优波笈多尊者忙完自己的事后,也来到树林中,看看弟子们修行的情形,同时也特别察看这个贪睡的弟子是否用功。他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那个小山坡,登上山坡一看,那个贪睡的比丘果真又在那里进入了梦乡。优波笈多尊者这番话,说得这位贪睡的比丘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3. 梦见露裸_周公解梦梦到露裸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露裸好不好

    做梦梦见露裸好不好?梦见露裸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露裸的详细解说吧。梦中讨厌别人...的身体,这代表着你近日心事重重,害怕秘密给别人发现,特别是感情方面对对方有所隐瞒,他对你的坦白反而令你更加不安。梦见女儿小时候_周公解梦梦到女儿小时候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女儿小时候好不好梦中自己孩童时的裸体,小孩代表纯洁、天真,在梦中的意义是真我的象征。

  4. 普贤菩萨简介

      普贤菩萨  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或译普贤,遍吉。象征佛陀理德,行德的菩萨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相对。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和佛陀,文殊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塑像多骑六牙白象,代表佛法的大悲力。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

  5. 判官娶妻

    再讲陰府有个判官,见朋友都有了妻妾,有一日问大王,自己的妻子会是啥人?>判官一听,心里急煞,就变成一只鸟,每天在陈翠娥窗前叫:“陈翠娥,是我妻!”“我们老爷是陰府判官,铁面无情!”正在这时,判官来了,阿妹叫阿哥快躲避一下。哪晓得判官嗅到一股生人气味,就追问起来。过了一晌,判官要去判案,阿哥一定要看,判官没办法,又怕大王晓得,就把陈兄藏在袖子里头。陈兄从陰府回来,照判官的话做了。

  6. 黑色显得死气沉沉,又很难看,为何秦朝却那么喜欢用黑色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史记》记载:“(秦朝)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皇帝是黑色的龙袍,将士是黑色的衣服。连戎行里的猎猎旗子,也是一片呼啦啦的黑。黑色并非是一种通亮艳丽的颜色,总让人关联到暮气沉沉、日薄西山。秦朝方才竖立,也算是一个欣欣茂发的朝代。可他们为什么却如斯崇尚黑色呢?岂非不觉的黑色欠好看,似乎也不太吉利吗?(秦始皇出巡)关于秦朝为什么崇尚黑色,《史记》中是有注释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7. 古代“萨满”妇女锐利的目光在惊人的重建中被赋予了生命

    她的尸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的,在瑞典南部海岸的考古遗址Skateholm的一个墓穴中,她被竖直地埋葬在一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4600年的墓穴中。博物馆代表在一份声明中说,真人大小的重建将在11月17日在瑞典特雷尔堡博物馆开幕的一个展览中向公众展示。在重建期间,尼尔森把狩猎采集妇女想象成萨满,他告诉《自然地理》。

  8. 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西方民主传统,东方专制传统

    历史的谎言:西方民主传统,东方专制传统陈敬亭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耳熟能详:「”西方的民主传统,东方的专制传统。”还有一句话同样流传甚广,耳熟能详:「”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变成了真理”。「”西方的民主传统,东方的专制传统”,就是这样一句被不知重复了多少万遍因而成为绝对真理,被人视作基本常识的谎言。所谓西方的民主传统据说西方有着悠久的民主传统,源自于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十九世纪,有个欧洲人写了一部大作《希

  9. 劫难重生忆念观世音

    劫难重生忆念观世音常言‘母子通心’,三月二十四日这要命的一日,整个上午心悸忐忑,一股莫名的躁郁,压着心头,挥之不去。徐医师走到衍辉左侧用力捏一下衍辉的手臂,辉仔抽了一下,徐医师惊觉,‘快!快!有反应,赶快救!’乍现生机,守着加护病房,至心虔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念掏心,不敢怠慢。天天居士帮忙放生,衍辉的病情也一天一天地进步;第十三天终于脱离险境。

  10. 孟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孟”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