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兰台说史•被烧毁的复原郑和宝船是否符合历史?

2月4日,福建宁德横屿码头,全国最大的仿古木质福船失火,船长45米、宽12米,耗资1000多万元,是仿制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 。据了解,该艘木质仿古福船在2016年初开始建造,由武汉理工大学船舶设计学院设计。这条船采用了漳湾镇“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2008年6月7日,“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失火现场 这艘复原古福船的焚毁令人惋惜,而在此背后,却引发了一些疑问,船长45米、宽12米,这个数据与大家映像中郑和宝船的大小尺寸相差太大。这艘古福船真的符合历史上郑和宝船的规格吗? 烧掉的船究竟可不可惜? 迷雾重重的数据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关于宝船的数据,《明史·郑和传》载有郑和航海用宝船的主要尺度:“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这一记载,宝船将长达140米,宽57米,排水量达到22848-28561吨。基本达到二战时期航空母舰的水平。而这一记载,被认为出自曾经跟随郑和航海的翻译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中的记载。亲历者的记录,难道还有疑问吗? 可是偏偏就是有问题的。 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这个记载,出自马欢所注《瀛涯胜览》明代抄本,但有趣的是,《瀛涯胜览》能确定的早期抄本,如正德二年(1507年)艺海汇函本,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国朝典故本,均没有这段文字。汇集了《瀛涯胜览》各个版本进行研究的万明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宝船尺度在明后期嘉靖以前是没有的,是后来才出现的”。①至于在嘉靖(1522-1566年)以后具体什么时候出现并被加进马欢所注《瀛涯胜览》,尚属未知。 当然,另有研究者指出,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数据,今天可见最早确实的出现,是出自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本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本成书于明后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和《西游记》、《封神演义》一个类型的神魔小说中,是这么描述宝船的:“只见头一班画的船,约有三十六号,每只船上有九道桅。那小字儿就填着说道:“宝船三十六号,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第二班画的船约有一百八十号,每只船上有五道桅。那小字就填着说道:“战船一百八十号,长一十八丈,阔六丈八尺。”第三班画的船只,约有三百号,每只船上有六道桅。那小字儿就填着说道:“坐船三百号,长二十四丈,阔九丈四尺。”第四班画的船,约有七百号,每只船上有八道桅。那小字儿就填着说道:“马船七百号,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第五班画的船,约有二百四十号,每只船上有七道桅。那小字儿就填着说道:“粮船二百四十号,长二十八丈,阔一十二丈。”“ 而在此之后直至清代前期相继出现的《瀛涯胜览》后期版本、《三宝征彝集》、《国榷》、《客座赘语》、《郑和家谱》、《明史》中,就清一色的出现了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记载。 因此,有研究人员据此分析,”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数据,实际上是神魔小说虚构的数据被后人补抄进了后来的各种记载中。② 工程专家的看法 1957年周世德先生发表了论文《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对今天的研究影响很大。他认为宝船是传统的沙船,再根据十一米的船舵肯定宝船有四十四丈长(大约140多米)。③诚然这是中国少有的根据严谨的数据换算得出的结论,但是受制于周先生所处的时代,他还是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目前世界公认宝船是”福船“而非”沙船“也就是说他把数据带入沙船的公式本身就出了问题。 而更大的问题,则由船舶专家,第一位船舶专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教授一语道破: “不存在这样大尺度的航海木帆船;郑和航海不需要这样大尺度的船;直到今日仍然不可能造出这样大尺度的木帆船;这样尺度的船既不适于航海,又无法仅依靠人力操纵驾驶”。 对此,杨槱院士从船舶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 第一,船的长宽比小于3是完全不合理的。古代和当代的中国木帆船的长宽比值为4~5。常用来为宝船长宽比辩护的泉州出土宋代古船残存部分长宽比2.52,但该船复原后的尺度,长宽比也在3以上(长34米,宽11米)。而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为44/18=2.44,这个比值显然是过小了,对船的快速性不利,而且不能保证船的航向稳定性。 第二,货船的船宽吃水比是2.3~2.5。客船和军舰,由于稳性要求高,这个比值增大到2.7~3.5。海洋运输船的船宽吃水比大于4已是不合理了。18丈宽的船的正常吃水应达到5丈(15m)以上(这是今天10万吨级货轮的吃水深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古代没有容纳这样大吃水船舶的港口。长江口的水深,郑和舰队在那里所测水深是“打水丈六七”(《郑和航海图》)。设宝船的吃水为1丈3尺(吃水不可能大于水深),船宽吃水比达到14的高值,几乎形同一个木筏,只能随波逐流,无法保证船的航向稳定性。 第三,1957年在南京下关三汊河中保村发现了一根长11.07m、38/39cm见方的铁力木舵杆。很多人就认为这是44丈长郑和宝船的舵杆。也就是周世德先生论文的依据。但实际上这根大舵杆也只适用于长度不大于40m的装有升降舵的中国木帆船。比如后来在山东出土的明代四百料海船的船舵,船长不过28米多,船舵已经达到8.2米长了。 一种复原宝船模型 因此,杨槱院士从工程专业的角度指出,“明代能在一二年内造出几十艘大宝船,为何今天我们一艘也造不出来?主张造这样尺度大宝船的学者简单地说:‘技术失传’。这种说法,当然不能为持科学发展观的人们所接受。因为科学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特别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总会得到继承和发展,绝无失传之理。”④ 复原此次失火宝船的武汉理工大学用自身的船舶制造专业优势,针对宝船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和复原,出来的结果是宝船总长125.652m,总宽54.94m,水线长102m,型宽48.056m,计算吃水8.0m,方形系数0.41,排水量16488.15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和下图这艘船已经差不多大了。⑤ 虽然以今天的标准是轻型航母了,但是加里波底号是地道的现代科技产物 如果你熟读马克思那么就该知道,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比生产力那是大象去比蚂蚁。但就算是工业社会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那都是了不得的巨无霸了,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更可怕的是这次复原用的尺码是宋代的,距离永乐年已经差很多年了,如果使用明代的尺寸去换算,那么宝船的排水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2万吨,比不少现代航母都厉害。 在推算体积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度量衡是错的,就像算术的时候发现进制是错的 来自后世明代使船的旁证 相信对明代水上力量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明朝水上力量因为“禁海”衰退,郑和舰队也成为了中国海洋力量的一个绝唱。但是这个逻辑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无论禁海有多么严格,都只能禁止“民间”的船,官府的船只是不会被禁的。或许国家会缩减舰队的开支,但是只要明朝还有海外的附属国,那么出使船只就是必备的,在数量上可能比如永乐时期,但是质量上只有可能更好。 明代的封舟 在嘉靖之后,明代文风暴增,各种史料数量完胜以往,因此越来越多“写实向”的数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万历年大臣夏子阳奉命出使琉球,记载下了他所乘“封舟”的珍贵数据。他的船“连头尾虚梢,共计十五丈”,而船舵“长三丈一尺”,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48米长的船以及10米左右船舵。⑥这已经把宝船的推测给证伪了--既然船舵差不多长,功能也差不多,为什么明初的船就得大三四倍? 欧洲船只的记录也能侧面证明不存在航母大小的宝船 16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进入明朝的视野,作为“海上来客”他们的船只自然被明朝方面给记载下来。此时欧洲经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数学上已经全球领先,引得徐光启为首众明朝大臣争先恐后地当西洋人的学生。其数学优势体现在船只上就是其战舰无与伦比的高大,几乎所有面对过殖民者舰队的明朝大臣对其评价无外乎对“坚厚大船”的赞叹,以及对欧洲火器的羡慕畏惧。而在当时的明朝记载中,欧洲船只一样显现出“迷之数据”,如在宝船尺寸数据出现后不久成书的焦勖《火攻挈要》中记载,西洋海上战舰“大者长六十丈,阔二十丈,中者长四十丈,阔十二丈”。 有意思的是西洋战舰的数据比宝船还要夸张 按照明人的说法,欧洲大型战舰个个得有五六万吨以上的排水量,考虑到同时代欧洲大国已经有几百艘大型战舰了,我们不得不感叹,莫非欧洲人过了工业革命反而退化了,而且退化得厉害。⑦ 另一个有意思的记载是崇祯年间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奉剿红夷报捷疏》中向皇帝报告,在他的笔下荷兰战舰“长五十丈,横广六七丈”。有人看到这则史料很兴奋,认为是打败了荷兰的主力战舰。⑧很可惜的是荷兰人根本没可能建造这么大的战舰,事实上那就是荷兰人的武装商船而已,几百吨就算很大了(参考刺客信条4中主角的双桅船),今天很多人听到“海上马车夫”就以为荷兰人的舰队也很厉害,殊不知尼德兰在欧洲是以富裕闻名于世,战斗确实非其所长,除了莫里斯亲王带领的那次外,面对西班牙几乎全是败绩。 在明代被认为比宝船还大的西洋战舰的真实大小 但就是这样不擅长战斗的荷兰人,这样三流的舰队在福建广东等地竟然常常以寡击众,明军往往要利用几十倍的兵力甚至征用大量民船才能战而胜之,可见其水军之差。或许有二百年不打海战之故,但是就算再退化,面对几百人的殖民者都如此辛苦,很难让人对明初的舰队抱有很大期待。而这种夸大的西洋战舰的数据(60丈*20丈),倒是和同期出现的宝船44丈*18丈的数字相得益彰。 下西洋是扬国威,北元才是心头大患 作为一个陆权国家,明朝水师弱是非常正常的。在明初针对北元的战争,是明朝军事开支的大头,下西洋之时永乐还带了十几万部队在北方和蒙古人作战,甚至连政务都是太子帮忙处理的。很难想象在北元没有消灭的前提下,永乐还花钱建造一只总排水量一百多万吨的舰队下西洋,这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不符。 “宝船”真正有多大 那么,如果“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的数据不靠谱,真正的郑和船队的宝船有多大呢? 1936年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发现的一块残碑记有:“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槽船……”。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二千料海船才是最大宝船的真实制式。经过研究,得出的二千料海船大小是,船长60米左右,宽13米左右,排水量1100余吨。⑨当然,二千料只是其中最大的,以下还有一千五百料等更小的宝船。 太监洪保的墓志铭 2010年6月,南京发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副使、明代太监洪保的墓。出土的墓志铭有如下记载“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据此,研究者认为,五千料是“关于大号宝船体量目前唯一可靠的记载”。⑩当然,墓志铭中的数字,常见虚夸,五千料是否实数,恐也需谨慎。从五千料的数据看,排水量大约2500吨。当然仍然只有“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宝船2万多吨排水量的十分之一。这也应该是郑和宝船大小目前的终极答案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被烧毁的复原古福船船长45米、宽12米,尚小于推算的二千料宝船60米长,13米宽的数据。其长宽比也接近4,在杨槱院士指出的中国传统帆船长宽比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是相当符合郑和船队中一艘中等尺度宝船(如一千五百料船)面貌的。它的成功复原,也印证了杨槱院士在宝船问题上对于所谓“技术失传”说法的批评。它的烧毁,确实令人惋惜。 ①《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万明,2005 ②《关于郑和宝船尺度出自〈瀛涯胜览〉的论点质疑》,唐志拔,1997 ③《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周世德,1957 ④《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之管见》,杨槱,2005 ⑤《试论郑和宝船》,何国卫,席龙飞 ⑥《使琉球录》,夏子阳 ⑦《火攻挈要》,焦勖 ⑧《奉剿红夷报捷疏》,邹维琏 ⑨《2000料6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唐志拔辛元欧郑明,2004 ⑩《论洪保寿藏铭的出土与大号宝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祁海宁,2012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兰台说史•被烧毁的复原郑和宝船是否符合历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是大明王朝的幽灵,明成祖终生都在寻他,结果催生两大奇迹

    文:寇研(读史专栏作者)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便将嫡长子继承原则写进了祖训,但在他死后一年不到,燕王朱棣便发动「”靖难之役”,讨伐朱元璋钦定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四年后,朱棣成功取代侄子的帝君之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作为一位伟大的君主,朱棣一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将帝国领域不断扩大,实现了万邦来朝的盛世。但在为自己伟业孜孜不倦奋斗的那些岁月里,终其一生,朱棣都马不停蹄干着另一件事:寻找朱允炆

  2. 非洲挖出中国墓葬,考古专家检测后,揭开600年前强大的明帝国

    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座岛上的居民竟然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而且还是郑和船队的后裔,而岛上也至今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据当地人传说,600年前整合船队的一艘大船遇到大风浪,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20多人为了求生,最终游到了帕泰岛,并来到了岛上的上加村,并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今。经过考古专家们研究,这些瓷器来自于明朝时期,而这也就解开了600年前一个强大中国。

  3. 一个太监的墓志铭出土,西方专家一脸无奈:真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

    在明朝,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为郑和,本来是云南人,姓马,后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被称为三宝太监。他虽然是一位太监,但是他却做了名垂青史的大事儿——出海下西洋。

  4. 中国的民族英雄,为什么日本也将其称为自己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汉族,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清时期...省的名将,出生在日本九州平户,父亲是郑芝龙,母亲是日本的田川氏,本名郑森,又名福松,之后,因隆武帝十分赏识,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俗话说,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的郑成功,在正值人生辉煌之际,却突然病逝了。甚至,有记载说,郑成功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随即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但是,他一生之中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世

  5. 地理大发现:航海家哥伦布的背后,也总有一个传奇女人

    1479年二人相继在本国即位后,两国正式完成合并。所以既可以称伊莎贝拉为西班牙王后,也可以称她为卡斯提女王。共治与君合的背景,使伊莎贝拉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而人群中有一个人却显得十分焦急。哥伦布面见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端身正坐在国王和王后的御座上,周边是排列成行的王室顾问和贵族成员,宫殿门口附近是身着盔甲的骑士。

  6. 至今仍无解!揭秘中国史上的那些千古谜团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谜团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揭晓。我们来看下,至今无解的中国史上的十大千古谜团。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至今仍是尚未彻底揭开的一个千古奇谜。

  7. 美洲大陆到底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肯定不是教科书里的哥伦布

    回答「”美洲大陆到底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个问题将是一场持续的斗争。历史从来不是确定的。虽然我们知道日期、名字和事件,但我们永远无法确定「”第一个”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是因为考古学不断地为我们的起源和历史事件提供新的证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个人都认为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然而,近年来,「”发现”这个词本身就受到了抨击。在哥伦布之前就有美洲人了。更重要的是,古代文献中提到了在哥伦布之前从欧洲(可能

  8. 东欧四国,从中世纪到近代,先后由四个家族连续接力统治

    早期的三大家族,是并列关系,同时各自统治单一国家;后期的四大家族,则是继承关系,他们连续接力,先后继承,直至统治四国。1395年,玛丽去世,西吉斯孟德继续统治匈牙利王国。1437年,西吉斯孟德去世,年七十岁,卢森堡家族对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的统治结束。也就是说,1440年,雅盖斡家族,统治了波兰、立陶宛两国。至此,1490年,东欧四国,皆归雅盖斡家族统治。

  9. 人口几十万的满族,是靠什么称霸天下?上亿人口的明朝输在哪?

    清朝靠什么称霸天下的?清朝还没进入中原时,满族人口才几十万,入主中原后,她是凭什么夺得天下的?在明朝人口高峰的时期,已经过亿,到明末,由于灾害和战乱频繁发生,失去大量的人口。而明朝最终输了,输在哪?所以说,吴三桂的投降,是清朝重要的转折点。

  10. 反清复明郑成功,其悲凉一生只为明,民族英雄的凄凉结局

    大明延平王,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相信很多人都认识这个人,作为把台湾省收入中华版图之人,于何时来说,都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讲到郑成功,早年看到一句很经典的话,就是:「”开拓台海,功在千古,矢志抗清,至死不渝。”将郑成功整个一生的功绩以及所做之事囊括,浓缩成了这十六个字。郑成功郑成功驱逐荷兰,...省的功绩,大概是可以被中华儿女传颂一辈子的。在当时的情况来说,更多的属于一种战略的转移,

随机推荐

  1. 梦见一对牛打架

    周公解梦梦见一对牛打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对牛打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南阳公主庙的故事

    南阳公主是隋炀帝的长女,据说相貌美丽,聪慧,很懂得礼节,深得很多人的称赞。南阳公主还是在其父为晋王时,因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废太子阴谋的背景下结婚的。南阳公主对于宇文述非常孝顺,一时传为佳话。对于父皇被害一事,南阳公主很悲痛,常常还未说完,流泪不止。宇文士及得知南阳公主已出家了,希望能挽回她的心,能够恢复夫妻关系。年轻的南阳公主从此就在一所寺庙平静得生活。

  3. 梦见猪油 梦见猪油什么意思

    梦见猪油是什么意思?梦见猪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猪油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猪油,预示你的运道很快好转,你会非常满意。女人梦见把手放进融化的猪油中,预示她想在社交圈子中提高自己的影响,但是她的努力带来的只有失望。梦见往身上擦油,提醒你注意身体健康。梦见油洒满地,或是油瓶破裂,油溢了出来,暗示生意会获丰厚利润。梦见黄油,通常表示对力量、能量的渴望。

  4. 梦见干鱼梦到干鱼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干鱼好不好

    周公解梦梦见干鱼梦见干鱼,预示着生活遇到困难。病人梦见干鱼下水,身体不久会康复。梦见鱼上岸梦到鱼上岸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鱼上岸好不好梦见咸鱼干无论大小都象征忧愁、烦恼。梦见吃咸鱼干,能因预料不到的事而获得幸运。周公股市梦见干鱼梦见咸鱼干,股市暗示如正下跌中,赶快去买将上涨。梦见干鱼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见放生一条很干很干的一条干鱼,放在鱼缸里,竟然活啦!

  5. 梦见被人陷害

    周公解梦梦见被人陷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人陷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未婚生女孩

    周公解梦梦见未婚生女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未婚生女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凌制】的意思是什么?【凌制】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凌制」在《汉语大词典》第7797页第5卷1342凌制língzhì谓凌驾其上而控制之。宋·吴坰《五总志》:「先是,本府牙军八千人骄甚,尽谋杀之。虽豁心素,而纪纲无有,渐为梁祖凌制。」词条推荐

  8. 孕妇梦见自己有危险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自己有危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自己有危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qq爱情个性签名说说-感人的情话

    十六、天气渐冷了出门多穿点现在不是臭美的季节了至我爱的人十七、佛说:跪求500年可以等到你爱的人。但我却用了600年等你,还有一百年人们称它为百年好合。

  10. 西梁后主萧琮 萧琮与萧皇后的关系

    西梁后主萧琮萧琮,字温文,西梁宣帝萧詧之孙,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兄弟,西梁政权最后一位皇帝,585年―587年在位。后因民间童谣说西梁将要兴盛,遭致隋炀帝忌恨,于大业三年废萧琮为庶民,同年萧琮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萧琮与萧皇后的关系>隋炀帝皇后萧氏是萧琮的妹妹。>萧琮因为是隋炀帝皇后萧氏(萧皇后)兄弟的缘故,所以特别受到隋炀帝的亲近器重,被任命为内史令,后改封为梁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