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浅论中国早期瓷器的造型设计规律

浅论中国早期瓷器的造型设计规律

  所谓早期瓷器是指我国自商周至六朝时期生产的瓷器品种。商周时期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材料可知,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纹硬陶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原始瓷器。但此时的瓷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质,而是属于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原始瓷器还属于瓷器制造的低级阶段,因之而得名。在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可见的原始瓷器造型主要有:圜底尊、圜底瓮、圜底罐、双耳罐、圜底盆、假圈足钵、浅盘喇叭座豆、圈足形握手器盖等,并有一些短领凸肩壶、敞口圆肩大尊、圈足簋和碗等。仅以商代来看,商代后期的原始瓷器物造型数量明显多于商代中早期,并且,这些造型体现出了更多的生活化实用趋势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对于青铜器造型的模仿,也成为此阶段原始瓷器的造型特征。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造型种类和质量较之于商代又有了巨大的提高,尤其是春秋晚期,江浙一带的原始瓷器,在造型上与商代可谓一脉相承,只是其胎质更为细腻,极大多数器皿由原来的泥条盘筑法成型改变为轮制成型,因而器型日渐规整,胎壁减薄,厚薄均匀。其主要器型为平底罐、平底瓿、平底盂、大敞口平底碗和器盖等。

  到了秦汉时期,早期瓷器无论是在胎、釉原料还是在成型方式、装饰技巧上都与战国早、中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在浙江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市县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的遗址;在河南洛阳中州路、烧沟、河北安平运家庄、安徽毫县@、湖南益阳、湖北当阳刘家冢子0等东汉晚期墓葬和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中,都曾发现过瓷制品,其中尤以江西、浙江为最。因而,目前中国的考古学家普遍认为,至迟在东汉晚期开始,中国已有了实质意义上的瓷器生产技术。由原始瓷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对于中国的陶瓷工艺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至此,由于制瓷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大批量 ... 瓷器的国家。烧成温度高的瓷器远比陶器更加坚固耐用,清洁美观,又远比青铜和漆器造价低廉,并且原材料的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因而,瓷器一经烧制成功,迅速地获得广大民众的喜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及欣赏品。但是作为刚从原始瓷进化而来的东汉晚期瓷器,无论在造型技术上还是装饰风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与原始瓷相似的地方。不过,即使是传统器型,至此时也有了很大的外形改观,比如碗的造型在此时就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圆弧,就像被横切开来的半球形;另一种口缘微微内敛,上腹稍微鼓起,下腹弧向内收的平底碗。这两种形式的碗底均微微向内凹陷,且后者器型较小,类似于三国时期的碗型。

  自公元22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相对动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三百六十余年中,出西晋得到了短暂的统一之外,我国的南、北两方长期处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中,尤其是北方地区,更是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因此,当时中国的制瓷产业相对而言集中于长江流域,比如以浙江的“越窑”“瓯窑”“德清窑”和“婺州窑”以及江苏的“均山窑”都已开始生产成熟的青瓷产品;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地区自晋代也纷纷开始设窑造瓷,其品种主要是仿造越窑的青瓷产品。与之前相比,三国时期的瓷器还是一种新兴的产品,因此,其造型和装饰基本上是承袭汉制,较多地吸取了陶器、青铜器和漆器的造型、装饰,各式罐和壶的形制与汉代的陶器及原始瓷相似,如宽沿兽足洗和腹部贴铺首的唾壶就是模仿汉代青铜器的样式,长方形的榍则与汉代漆器制品造型类似。西晋时,越窑和瓯窑已有了较为成的制瓷技巧,因而创造了扁壶、谷仓、把杯、蛙形水盂、熏炉等新造型,尤其是各类瓷塑的出现表明此时在长江流域的瓷器生产已经进入了自由发展的阶段,在一定的社会审美观念影响下,越窑瓷器开始追求独特的形式美感,比如西晋时期的越窑,为了使器型更加稳重端庄,因而其瓷胎比前期稍厚,但为了避免由此而生的厚重感,工匠们有意识地将碗、碟一类器物的口沿做薄,把洗的唇口做成弧形内凹,将平唇钵的口缘和盘口壶的盘口外缘等部位,或者做成规整的直角线条,或者做成纤细的棱线,从视觉上给人以轻巧的感受。因而,从此时期器物造型演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六朝的瓷器造型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向实用性倾斜,以盘口壶为例,三国时期盘口壶的口部和底部都较小,上腹部特别大,重心全部聚集于上半部,倾倒内存物时显得十分费力,摆放时占据的平面空间也较大,而且还容易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东晋以后,盘口壶的口部逐渐加大,颈部增高,腹部变得修长,各部位的比例日渐协调,造型曲线柔和,形态优美,并且,此时的盘口壶重心偏下,放置时十分平稳,使用时也较为省力。不难发现,六朝时期南朝的瓷器造型已经通过人为的努力,开始注重将造型的实用性与外在形式的审美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虽然有时还稍显质朴,但毕竟是已是制瓷工匠认识到造型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备的一个开端。

  相对于发展较为迅速和成熟的南方窑口而言,北方的制瓷产业在六朝时期的发展可谓是缓慢了。纵观各地出土的北朝青瓷,在品种、形制和烧成工艺上,都存在着共同的时代特征,同时,又各具地方特色,表现为造型质朴庄重,实用性强。目前已知的北朝青瓷产品几乎全部属于日常生活用具,虽然技术不甚成熟,却可看成是后来隋代青瓷器物造型的直接影响者。比如,北朝莲瓣罐有些带盖,有些无盖,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形系等区别,整体堆塑的丰肥莲瓣有八瓣或六瓣不等,这些细节装饰与器型巧妙结合后,打破了一般北朝瓷罐单调呆板的造型特征,既有装饰性,又适于日常实用,表现出典型的地方风格,可谓是北朝最为成功的一类器物造型。

  总的说来,自商周时期出现原始瓷开始,到秦汉时期早期瓷器的生产,直至六朝时期青瓷和白瓷的相继烧造成功,中国的早期瓷器设计和生产均是站在日常实用的基础上日渐向独特的审美观念演变,在承继前朝造型经验的基础上也创造出了崭新的造型形式,为后继者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优秀造型范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陶瓷造型的良性发展。

  来源:理论研究·设计  编辑:古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浅论中国早期瓷器的造型设计规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9.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10. 古代中国两大绝密技术为何会被盗?

    「”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陶瓷之路(TheChinaRoad)”,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丝

随机推荐

  1. 祖越寺与罗汉洞

    相传,在无量观建观前,这一带是祖越寺的地产,罗汉洞当然也是祖越寺的了。这样一来,无量观的小道士们,也就愈发不把祖越寺放在眼里,不愿再供奉罗汉洞里的菩萨和罗汉了,没事儿就在刘太琳的耳边嘀嘀咕咕。祖越寺就在这位高僧诵经的山洞里,塑起了十八罗汉拜观音像。这一天,祖越寺长老带着一大群大小和尚,气势汹汹地来到无量观,准备大闹一场。

  2. 孕妇梦见哺乳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哺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哺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偶月淘真雅集免费鉴宝公益活动反响热烈

    偶月淘真雅集免费鉴宝公益活动反响热烈集雅观妙文化之旅之偶月淘真雅集第二日举办了义务鉴宝活动。许多观众受到现场热烈气氛的影响踊跃报名。据这位藏友介绍,该藏品是十年前在市文物店花了5000元买来的,现场的鉴宝行家陈茗东,上手之后立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连番对该藏品进行询问,并表示愿意出10000元买下来。

  4. 孕妇梦见金项链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金项链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金项链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变色龙的神秘光芒来自它们的骨头

    没有骨头-变色龙的荧光纹章是由蜥蜴的头骨发出的光芒驱动的。这项研究的作者观察了160个标本,代表了马达加斯加本土变色龙属的31种Calumna,以及来自20种Furcifer属的165个标本,产于马达加斯加和非洲部分地区。他们用紫外线照射变色龙并揭示它们的发光模式,在它们的栖息地和保存的标本上拍摄活体动物。

  6. 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张慧炳宿世固有善根。恰遇常慧扬以念佛求生西方相劝。自闻净土法门以来,刻论时日,不满二年,遂得正念往生,亦可谓勇猛丈夫矣。至于临终中风失语,乃宿世恶业。此种景相,均为往生之瑞相。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热在心者,则仍生人道。慧炳临终失语,或有因此怀疑者。而其母服毒往生,较平常善终者,无所欠憾。今由慧炳,令一方知往生西方之相。

  7. 太后一级的人物为什么自称“哀家”?

    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古人妇女以夫为纲。

  8. 夔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夔树萍夔韵冉夔镱倩夔佳燕夔小妍夔焯婷夔悦媛夔桔玉夔建花夔爱红夔小莉夔怡甑夔渲瑶夔怡甄夔丽夔莉莉夔燕妮夔玉琼夔霄芳夔怡菁夔昭蓉夔镜萍夔秀芬夔三红夔冬莉夔悦洋夔孟瑶夔怡泽夔健婧夔黛玉夔春红夔蓉晴夔芜倩夔媛辉夔风英夔怡泺夔雪婷夔莉力夔琬婷夔成艳夔诗颖夔李悦夔仙琴夔莉芬夔建萍夔欣娟夔寿芳夔婉琴夔远芳夔剑颖夔怡娟夔陆洁夔德媛夔平美夔佩芳夔訾洁夔悦凝夔照芳夔巧红夔佳秀夔小燕夔小玲夔笑嫣夔瑾琳夔丽茹夔锦怡夔容英

  9. 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的作用有哪些

    百家争鸣的作用有哪些百家争鸣的作用首先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百家争鸣确立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主题思想,影响了中国每一个人尤其是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百家争鸣对中国人作用很大一个民族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民族便是有其共同认同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之所以不会灭亡便是因为他的文化没有消亡,这个民族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其深深的文化烙印。这点在中国人身上有着很深的很明显的表现

  10. 敌忾同仇是什么意思?

    【拼音】díkàitóngchóu【解释】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例子】【近义词】同仇敌忾【相关】百度“敌忾同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