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地图 宋朝历代皇帝简介及年号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地图 宋朝历代皇帝简介及年号”的详细内容!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皇帝列表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人名赵恒,宋代是中国第三位皇帝。他于992年执政至1022年去世。他的名字原为赵德昌,983 年改为赵元修,986 年改为赵元侃,995年改为赵恒。他是他的前任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并由他的第六任儿子仁宗继任。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人名赵祯,是中国宋代第四位皇帝。他从1022年到1063年去世,历时41年,是宋朝最长的宋代皇帝。他是宋真宗皇帝的第六个儿子,由他的表弟的儿子英宗皇帝继承,因为他的儿子过早地死了。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人名赵书,是宋代中国第五位皇帝。他原来的个人名字是赵宗实,但在1062年后改名“赵曙”。他从1063年执政到1067年去世。他的长子神宗皇帝继承了他的皇位。

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个人姓名赵旭,宋代的第六位皇帝。他原来的个人名字是赵仲针,但他在加冕后变成了“赵”“。他从1067年在位,直到1085年去世。

宋哲宗赵煦

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10日—1135年06月05日),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宋钦宗赵桓

赵桓(1100年―1156年),即宋钦宗(1126年—1127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宋孝宗赵昚

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宋光宗赵惇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即宋光宗(1189—1194年在位),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宋宁宗赵扩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 - 1224年9月18日),人名赵扩,是宋代的第13位皇帝和南宋第四位皇帝。他从1194年统治,直到1224年去世。他以他在统治期间取得的文化和知识成就而闻名。尤其是朱熹在此期间写了一些他最着名的新儒家作品。

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人名赵云,是中国宋代的第14位皇帝,也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赵昀原名赵与莒,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

宋度宗赵禥

宋度宗赵禥(1240年5月2日至1274年8月12日),个人名字赵禥,是中国宋代的第15位皇帝,也是南宋第六位皇帝。他是宋理宗赵昀的侄子,从1264年统治直到他于1274年去世。

宋恭帝赵隰

赵㬎(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

宋端宗赵昰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

宋末帝赵昺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地图 宋朝历代皇帝简介及年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诸葛亮不止权谋过人,居然还是冷兵器时代最杰出的巨匠?

    「”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是诸葛亮在晋朝时就留给人们的传统形象,这并不代表诸葛亮从来就是手无寸铁的书生,高质量的刀剑其实也一直和诸葛亮有着不解之缘。诸葛亮手中最著名的刀剑首推章武剑,这柄剑是著名的蜀主八剑之一,是诸葛亮权力的象征。章武年间(公元221年至223年)刘备派人采集了四川南充金牛山铁矿的精华,亲自监督能工巧匠打造了八柄三尺六寸长的宝剑作为自己政权最高的权力象征,并让诸葛亮分别为

  2. 纪晓岚妙语惊人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学贯群籍,旁通百姓,是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纪晓岚不仅学问渊博,是乾隆欣赏的才子中的首位,他个性豁达开朗、幽默风趣,也是被几代人传诵的妙语大师。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即席朗声道:>“这个婆娘不是人。”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傻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

  3. 这种菜比牛奶还补钙!每天吃一把,80岁都不会骨质疏松

    补钙,则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话题。提到补钙,你脑海中想到的是牛奶还是钙片?绿叶菜,被忽视的补钙高手绿叶菜,菜市场上最常见的蔬菜品类。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测算,很多绿叶蔬菜的钙含量与牛奶相当,甚至更高。绿叶菜这么做,最补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应每天摄入800毫克钙、300克奶及奶制品、300~500克蔬菜。根本就不用再吃钙片了!1焯一下烹调前预先在水中焯一下,能够有效降低草酸、植酸等阻碍钙吸收成分的量。

  4. 从养生馆回来,为什么有的第二天很舒服,有的第二天感觉很难受?

    艾灸后,多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体质不同,反应自然也不同。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的阻塞程度。灸时腿、肩颈、脚等冒风或冒凉气,多为寒气或风气外排的原因。时热量可达腹内或下肢,多为虚寒体质,为好转的表现。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属风邪外排现象。灸后不热,没有感觉,多为身体非常好或身体经络阻不通的表现。还有蛮多,时间不允许,有需要完成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我发给你们,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5. 早安晚安心语图片-感人的情话

    十三、思念是一杯有毒的美酒,入喉甘美,销魂蚀骨,直到入心入肺,便再也无药可解,毒发时撕心裂肺,只有心上人的笑容可解,陪伴可解,若是不得,便只余刻骨相思,至死不休。

  6. 梦见屋里有蛇

    周公解梦梦见屋里有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屋里有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给别人的小孩洗澡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的小孩洗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的小孩洗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橡皮

    周公解梦梦见橡皮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橡皮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35 察微王的故事

    35.察微王的故事古代有个国王,名叫察微,他既聪明,又有学问,经常打扮成普通的老百姓,出门巡视。趁鞋匠还没清醒过来,他们七手八脚地给他换上国王的朝服,又如此这般地吩咐后宫的王后与妃子,以及负责各个部门的官员与随从们。文武百官也在催他到正殿上朝,大大小小的许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几天以后,国王又来到他的小屋。国王回到宫中,讲起这事,大家都哄笑了起来。据《六度集经》卷八《察微王经》改编。

  10. “飞夺泸定桥”到底是何时才被中国人所熟知?

    “飞夺泸定桥”从命名到传播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此,“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在国际上得以传播。“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许多表现夺桥战斗的美术作品,大都命名为“飞夺泸定桥”,可见此时“飞夺泸定桥”这一命名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聂荣臻撰写了碑文,高度肯定了“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现今普遍使用的小学教科书中,选入了题为《飞夺泸定桥》的课文,更让以“飞夺泸定桥”为代表的红军精神得以广泛传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