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儒家思想主张中,特别强调一种治国安民之策,即用礼、乐等方法和手段来化民成俗,使合于善。本文的主要议题就是要谈谈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乐与王政,以此说明音乐的教化功能是与政治相联系的,这是其一大特色。那么,音乐到底有怎样的功用,它与政治又有多少瓜葛,文章将会涉及。此外,简言对音乐的期望。
  人类漫步了如此之久,其间创造了诸多文化财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音乐也是涵盖于其中的一支。然而,追溯源头来看,礼与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音乐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使音乐成为相对独立而又不统属于礼的艺术,它有着独特的功能。比如:音乐理论与历朝历代的民间音乐形式或礼仪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而且由于音乐可以满足人的声色之欲,故决定了音乐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个领域。“乐”与“礼”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密切起来,只因为在“勃兴三代”特殊的文化大环境中,尤其是周代用雅颂之音乐来强化严格的等级秩序,与此同时又收集、引导民间词曲,吸取民间情歌中有利于其统治的成分,进行加工用以服务于礼,为其统治服务。
  当时光的指尖点至春秋时期,先秦儒家提出“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们主张用“礼乐”作为建立秩序、教化万民的基本途径,于此礼和乐的关系就变得亲近起来。我们后世所言的礼乐,概由此时形成,且言“礼”必及“乐”,言“乐”必及“礼”,“礼”主外,“乐”主内。《乐记》上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古文。” 战国时期是一个彻底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自“无义战”的春秋以来,周代森严且复杂的等级秩序已走到了无法挽救的崩溃边缘,与此同时,与礼仪相关的音乐也渐渐的沉入了万丈沟壑。民间的新声在这“乱世”再次兴起,不同的音乐形式并行不悖,共同发展。音乐本身的多样化和其故有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与礼的关系就此渐渐疏远开来。而在那以后,虽然历代也都重视乐的政治功用,但似乎并不如周代那样密切。笔者知识浅薄,此言恐有欠考虑,待方家指点。在此所谈的乐教思想,即乐的教化功能,仅局限于先秦时期,且就谈儒家思想中的乐与王政。
  一、先秦音乐
  1.音乐的概念
  什么是音乐?在此所说的音乐不同于现代所说的音乐,中国传统的乐的观念,是存有特定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的。《乐记》上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成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 《乐记》所载 音是发自于内心而又“成文”的,乐是合于道的音,如此才可成为乐,即“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音乐是很高深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也”。 所以真正能懂得音乐的只是君子。
  2.音乐的分类
  依据现存的史料来看,先秦的音乐有三大类型:①以《诗•风》为代表的地方民间歌谣,此类音乐多反映的是民间的真性情:有反映人民劳动生产的;有反映反剥削反压迫的;有揭露讽刺统治者丑行的;有反映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其中以反映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居多。此类音乐的总特征是乐风直率。②和王道教化关系非常密切的庙堂音乐及士大夫的家庭音乐。这是周代的正统音乐,是为雅乐(雅,正也),是儒家所推崇的。此类音乐的特点是“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③极人耳目声色之欲的所谓“新声”,关于“新声”没有过多的记载故难知。
  此时王道音乐居于统治地位,故接下来分析王道音乐的分类。依其功用可分为多种,如《周礼•大司乐》所云:“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在这其中,与宗教祭祀相关的音乐是王道音乐中最为盛大的,有祀天的、有祭地的,还有享其先祖的,即所谓荐上帝以配祖考。以祖考配上帝是周文化的特点,而且只有王,才可以己之祖考与天神相配,以行禘礼,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禘者可运天下于掌上。由此可知礼乐教化与王道的关系。“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在早期的公共宗教、祖先崇拜与政治活动中,音乐被充分运用到郊庙、朝廷上,发挥其恐惧修省、教化人心的作用。
  3.德位皆备的制乐人
  由于乐在此时地位的特殊,且乐是“德之华”,是“天地之和”的体现,所以要成为制乐人是有条件的。比如:“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制礼作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制礼作乐焉。” 在此所谓的有德者是指“礼乐皆得谓之有德”。还有“王者功成作乐,制定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由此可观,治乐者必须是德位皆备之人。
  乐产生于人心,却又反过来作用于人本身,将人陶冶、教化。正是由于人们对音乐与政治、道德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才可能有周代周详的礼乐制度,才创制出独特的音乐理论。由于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春秋以后,先秦儒家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化之于人心的作用,于是继承了原始宗教中的音乐思想,并把“乐”字的主要含义由声舞之乐成功地转变为个人践行的内心的充实与快乐,进而发展出以礼为主干、以乐为辅助的一套社会组织原则。中国传统中的“乐”不是单单的言语上的“音乐”,它还是内心伦理上的一种规范,这就是礼乐结合的结果。
  二、乐与王政
  乐之所以能与王政有所关联,也就在于乐的特殊的教化作用。 依据儒家的说法,乐与王道教化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周易》中所言:“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可以为证,这说明三代的君王确实有查民风、行乐教之事。“省方”是天子巡守,是时当“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在今本《尚书》中,所记载的唐虞时期事迹的作品,都是先秦儒家根据传说所编著的。儒人们编写此类作品的目的毋庸置疑就是为了托古改制,利用人们好古心理以寄托他们的治平思想,这其中就有乐教的思想。在《尚书•益稷》中说“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在此所言明的是“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凡音通乎政。”正是由于音乐与王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审音可以知乐,审乐可以知政,政治的得失从音乐中就可以得知。孔子曾说过:“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广博易良,《乐》教也……《乐》之失,奢……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这几句话非常简明的道出了乐的作用是使人豁达、平易、善良而不奢侈。
  不同的世态有不同的音乐可以反映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通过乐可以洞悉很多东西。“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观也深矣。”
  对于上古传说及《尚书》中所载的乐教的思想,《乐记》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为之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在此,我们可见的是乐作为一种奖品以赏诸侯的政绩。
  此外,还有些音乐是专门服务于王道教化的。在王室专门设有音乐机构来管理音乐并推行王道教化。在《王制》中有如下的记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其中的乐正是乐官,四术即为诗书礼乐。关于乐教的内容在《月令》中有较细的安排:
  ①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②季春之月,“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③仲夏之月,“是月也命乐师修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篪簧,饬钟磬篪簧。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悬,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④季秋之月,命乐正入学习吹。
  ⑤季冬之月,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以上五条本是些与宗教有关的礼仪,然而,却被王者取之,用以教化下民。分别取春夏秋冬四季,由天子率公卿进行习舞等相关活动,对其进行教化。由此可观,音乐的教化是不至于下民的,它是贵族的,故在《文王世子》中有如下一段话:“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以修内,礼所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这说明贵族们进行乐教的目的在于提高其自身的修养。然而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内则》中也载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此处可见乐是先学习的,也间接的表明乐对人修养的重要性。
  总结
  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来源于人又作用于人,自从人们认识到乐的作用,就开始注重乐的教化作用,先秦儒家主张的用乐治国安民之策,正体现了这一点。当然,文章所指的乐是指雅乐,而非民间俗乐。王者引领贵族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对他们施以教化,以此来引导他们向符合于王政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乐记》所云:“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表明乐的功能还在于对民的教化,重在教民辨别是非。
  总之,乐的教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因如此,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必须创作积极向上的音乐,而摒弃消极的音乐,让我们真正懂得音乐,做一个古之所谓的懂音乐的君子。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乐与王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2.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3.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4. 《烟花易冷》这首歌唱出了对历史沧桑、兴衰无常的追问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

  5.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6.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且看「 ”坏人”孟子是如何给齐宣王「 ”下套”的

    孟子学有大成后,一直周游列国想要实现自己用「”仁爱「”治国的抱负。但是苦于当时礼崩乐坏,一直都未能如愿。虽然周游的国君一直都认为他说的话是没有错的,但是没有一个君主愿意采用他的政治思想。孟子说话总是很赋有技巧性,下面来看一下孟子这个”坏人「”是如何给齐宣王”下套「”的。一、你可以是这样的人齐宣王问孟子说:"老先生,你能给我讲讲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故事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讲齐桓公和晋文公的

  10.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

随机推荐

  1. 录制《大藏经》语音版的李罕居士神奇故事

    正是这样的异能,给他日后录制语音版《大藏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录制《大藏经》的过程可谓艰辛异常,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文的前期整理。录制《大藏经》需要相关人员在文字、经意以及声音方面有着高度造诣,李罕在声音方面的领悟力超乎想象,而团队中另外两位师兄是文字和经意方面的顶级高手,三人配合高度默契,缺一不可,李罕感叹,这种组合一定是佛菩萨安排的。

  2. 清初章生的六十两银子

    清初上海县有个章生,是位名士,为了生计宦游山东。县令章贞,和章生以前就认作本家。薛氏的族人贿赂给章生六十两银子,让他帮忙说动县令,判薛氏改嫁。没多久,章生也坐上了返乡的船。章生刚一到家,家里满屋都是鬼叫声。不一会,章生的嘴里忽然发出山东妇人的口音:“我在上海县学没找到你,现在终于逮住你了,你们这伙恶人都到齐了,可以同去当面对质。”章生哀号了半日,竟然咽气而死。

  3. 彼得·博伊尔简介

    出生于1935年10月18日出生地:诺里斯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代:无声一代中国十二生肖:猪星座:天秤座死亡时间:12月12日,2006年(71岁)死因:多发性骨髓瘤结婚生活1977-10-21年演员彼得·博伊尔(42岁)在曼哈顿联合国教堂与罗兰·奥特曼结婚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演员亚伦·保罗比尔·比克斯凯西·卡西姆詹姆斯·范德比克莱昂内尔·巴里摩尔鲁道夫瓦伦蒂诺

  4.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以前有一牙瓦国家,国王善妙以佛法治理国家,下辖六十小国,统领八十城市,拥有五百头大象、四千大臣、两万王妃。国王欢喜开许,义成王子乃得以大行布施。义成随即派人四方宣说,广集众生后又连行七日布施。他直接向义成提出索要马匹之要求,义成便爽快布施与他。继续上路后再逢一婆罗门讨要,王子便将曼德新衣尽皆布施。当又一个婆罗门继续前来乞讨时,义成就将一双儿女之新衣完全布施干净。

  5. 脂肪

    我们日常吃的各种油,如猪油、羊油、牛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都是脂肪。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供给人体的能量,每克脂肪氧化能产生9千卡能量。体内多余部分的脂肪将转化为脂肪组织、贮存在皮下,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这些地方被称为人体的“脂肪库”。当人体得不到食物补充的情况下,就动用脂肪库里的脂肪来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还能溶解维生素A、D、E、K,并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6. 中国最后一位大师叶企孙,也是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李政道后来说“他(叶企孙)决定了我的命运”。>叶企孙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是他人生里最深的一段感情。中国高校教育进行了全国一盘棋式的改革,提出了“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调整方针,将北京工业学院、燕京大学工业科学系并入清华大学。叶企孙内心是不同意这一套做法的。1968年,已经七十岁的叶企孙被怀疑汉奸、特嫌,被捕入狱。

  7. 妻子变妾

    有个女人妒忌而聪明,丈夫每次谈到要讨小妾她就说:“你家境贫穷,哪来的钱买小妾呢?如果你有钱,我就答应。”>不久,丈夫便从别人那儿借到了钱,回家告诉妻子说:>“钱在这儿,请允许我讨小妾。”>妻子夺过钱藏入自己衣袖里,下拜道:“我今天情愿做小妾,这钱就算买下了我吧。”

  8. 宣布结婚的qq说说 与结婚有关的空间说说-感人的情话

    《离婚前规则》十、结婚前是姐妹结婚时是伴娘结婚后是闺蜜孩子还要叫干妈十一、一个男人给一个女人最好的情书,就是结婚证书.十二、男朋友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9. 梦见狗被杀了

    周公解梦梦见狗被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狗被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学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学”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疏才浅——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