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认为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于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虽然自宋末“磁”与“瓷”开始出现混用现象,但是元朝的陶瓷文献广泛使用“磁器”做称谓来指胎体坚固的瓷器制品。连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也多用“磁器”而不用“瓷器”。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强力推行文字规范化工作,正式明文确立通用“瓷器”称谓,不再使用“磁器”。
【文摘】千年谜题:“瓷器”还是“磁器”
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诸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隋书——何稠传》记载的“匠人无取清意,稠以绿瓷为之”。当时的“绿瓷”应该包括我们今天称呼为青瓷中的某些釉色玻璃质感很好的制品,但当时不称“青瓷”而称“绿瓷”。
“磁器”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当时磁、瓷的使用也分别比较清楚。如《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邢州巨鹿郡土贡磁器;越州会稽郡土贡瓷器”。磁器的最初出现同越器、邢器等名称含义一样,指的是磁州所产陶磁产品。当然“磁器”也泛指整个河北南部一带的产品。《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河南府土贡延埴盎缶”当时磁州属于河南府管辖,似可旁证“磁器”也包括盎缶类产品。在实物资料方面,磁州的临水曾经发现唐代窑址,墓葬也出土过诸多唐代器皿,其中就有青瓷,化妆土白瓷和酱褐釉瓷,这些都被纳入“磁器”范围。
关于磁州窑,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谢肇制在《五杂俎》一书中认为:“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认为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于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他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磁州窑”这一称谓,并阐述了磁器与磁州窑的直接关联。由于磁器产量巨大,自元代起磁州窑大规模发展,产品覆盖及影响遍及全国,官民具获其益;产品主要行销整个中国北方,还 ... 口邻国,这导致了文献记载中以“磁”代“瓷”现象出现。
虽然自宋末“磁”与“瓷”开始出现混用现象,但是元朝的陶瓷文献广泛使用“磁器”做称谓来指胎体坚固的瓷器制品。《元史》记载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亦用“磁”字。然 近年,景德镇部分学者在文章中把《元史》中的“浮梁磁局”,恣意改写为“浮梁瓷局”。从宋代一直到清代,国内许多陶瓷主产地也使用 “磁器”的“磁”字,如山东的“磁村窑”,福建的“磁灶窑”,宁夏的“磁峰窑”……
清乾隆年间在北京崇文门一带出现了专门销售陶瓷产品的“磁器口”街道。后来在重庆、南京等各地都有“磁器口”地名。连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也多用“磁器”而不用“瓷器”。连清宫档案文献,民国时期文学作品也使用“磁器”。
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强力推行文字规范化工作,正式明文确立通用“瓷器”称谓,不再使用“磁器”。但在境外形成的结果不受影响,如日本、韩国和海外华人圈中至今仍使用“磁器”一词用于表述陶瓷制品,而鲜用“瓷”字。
注: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附近,磁县宋代属磁州,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磁州窑制品也多,对日本、 ... 、越南、泰国等国影响较大。
来源:《瓷器、磁器与磁州窑等几个问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