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竹木雕的辩伪及收藏(上)一、投资先要看价值要从事古玩的收藏,或者说要想成为一名古玩收藏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是有独到的鉴赏眼光。面对一件竹木雕刻品,怎样来确定其收藏价值呢?以竹刻为例,嘉定“三朱”以及清初竹刻发展的承上启下人物吴之璠、周芷岩诸辈,其作品的价值非同一般。3.竹木雕刻工匠的作品。
竹木雕的辩伪及收藏(上)
一、投资先要看价值
要从事古玩的收藏,或者说要想成为一名古玩收藏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是有独到的鉴赏眼光。收藏青铜器、陶瓷、书画是这样,收藏竹木雕刻晶也不例外。收藏竹木雕的朋友们在具备了一定的财力之后,练就一双敏锐的鉴赏眼光尤为重要。
中国的竹木雕刻艺术,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它不像传统的书画艺术那样,十分讲究高雅,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突出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它更多的是追求通俗性和大众化,更贴近于民间生活。要深入理解和认识竹木雕艺术的内涵,你就得看书学习,拓宽知识面,尤其要增加对有关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这方面的文化修养对于提高收藏者的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要经常到古玩市场去看看,了解行情走向,多接触实物,在辨别真假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鉴定能力。对于当代的竹木雕刻家,只要有机会,也尽可能地多与他们接触,这样可以了解他们的雕刻技法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
面对一件竹木雕刻品,怎样来确定其收藏价值呢?一般可从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或学术)价值这两方面来考虑。
竹木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特别门类,一般的艺术评判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它,但对竹木雕刻艺术的评价,还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作品的质材优劣和雕刻工艺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影响其价值高低的一个方面。以木雕为例,就木雕的质材而言,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雕刻的作品比一般的松木、杉木、桦木、樟木等普通木材雕刻品价值要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从雕刻工艺上说,圆雕、镂空透雕、通雕等技法比一般的浅浮雕或单纯的线刻要复杂,技术难度也大,不同的技法也是判断其价值高低的因素之一。当然,表现技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判断技法还得和作品的题材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在艺术发展史上,开创新的艺术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价值往往非同一般,这与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有关。以竹刻为例,嘉定“三朱”以及清初竹刻发展的承上启下人物吴之璠、周芷岩诸辈,其作品的价值非同一般。吴之璠在吸收金陵派浅刻法的基础上,首创“薄地阳文”之法,周芷岩在师承“三朱”深刻法的基础上,又独创“陷地深刻”,这些创新技法的出现,奠定了他们在竹雕刻艺术史上的地位,他们的作品清新而充满活力,呈现出一种与前人全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推进了竹雕艺术的发展。
明清之际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竹木雕刻家,大都多才多艺,诗、书、画、印样样在行。嘉定“三朱”、周芷岩之辈均善书画,通诗文,擅篆印,这些都是他们在竹雕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基础。清代中后期那些既不会书法绘画,又不通诗文,靠书画家墨稿而奏刀的竹刻家、刻竹工匠们,要比那些才华横溢的竹雕大师们逊色多了。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竹木雕刻家的不同身份,对竹木雕刻品粗略地划分出几个档次:
1.书画家兼竹木雕刻家的作品。
2.竹木雕刻家的作品。
3.竹木雕刻工匠的作品。
书画家兼竹木雕刻家,其作品往往重视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艺术价值较高。反之,工匠们的作品则缺乏思想性和艺术内涵,至多表现出娴熟的雕刻技法,这种作品艺术价值较低也是很自然的事。
就历史(或学术)价值而言,凡是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过程或历史人物等的竹木雕刻品,虽其艺术价值(或艺术水平)不高,但仍具有收藏价值。其市场价格不是据其艺术性的高低而定,而是据其历史(或学术)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在有些博物馆的收藏中,就有这类的藏品,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
正确把握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就能在收藏的天地里,轻松地驰骋。
——摘编自《根与干的艺术——竹木雕》
编辑:聪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