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鼓峰的“地震”

1938 年7 月,地处中国、苏联、 ... 三国交 界处的哈桑湖、张鼓峰一带, 局势越来越紧张。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不断向驻守张鼓峰的苏联边防军进行挑畔,要求苏联军队退出哈桑湖和张鼓峰地区。 苏联守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 到7 月下旬,集结在哈桑湖地带中国一侧的日军已超过了4000 人,并且配备了六个炮兵连。这时,苏联边防军仍只有少数值勤战士据守着这一地区。>> 在苏联的日本间谍发出情报说,苏联现在无意在这一地带作战,也完全缺乏作战的准备。>> 日军决意以此作为对苏战争的开端,只要能够顺利攻占张鼓峰,而苏联方面又不作出强烈反应的话,日军便可继续向苏联境内推进。>> 这就使得张鼓峰地区的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7 月29 日凌晨4 时,激烈的槍声拉开了战斗的序幕。日军一个连分两路向张鼓峰发动了进攻。浓雾和小雨掩护了侵略者的行动,使苏联边防军的防卫更加困难。而且,此时在张鼓峰高地值勤的苏军,仅有十一名边防战士。>> 日、苏双方交 火并展开了自刃战,苏军的十一名边防战士中竟有五人阵亡,其余六人皆负重伤。幸亏及时赶来增援的六名边防战士和三十名骑兵,打退了日军的冲击。>> 7 月30 日,日军从 ... 调来的第19 师逐渐进入阵地,并以大口径火炮对哈桑湖、张鼓峰地区进行猛烈轰击,倾泻了一万二千发炮弹。在炮火掩护下,第19 师再次发动进攻。这时据守阵地的苏联边防军仅92 人,野战部队的一个连和一个坦克排直到半夜才赶来投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到31 日清晨6 时25 分,日军占领了张鼓峰高地。苏边防战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日本的报纸上登满了胜利的战报。日本 ... 对这一事件的宣传,几乎超过了一年前对芦沟桥事变的宣传。>> 苏联 ... 向日本驻苏大使重光提出 ... ,并且引证历史地图,说明哈桑湖、张鼓峰一带是无争议的苏联领土。然而重光却按照东京的指示,不同苏联 ... 进行任何有关地图的讨论。>> 8 月2 日,苏联边防部队向入侵日军进行了反击,但由于兵力悬殊过大, 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日军仍牢牢地固守着张鼓峰高地。>> 直到8 月3 日,苏军第40 师经过连续3 天的艰难行军,才到达边境地区。>> 就在这一天,日本东京的皇宫里,枢密院专门就张鼓峰高地事件举行了特别会议。会议由不久前上任的枢密院者长平沼男爵主持,此人极其反动好战,被称为“日本法西斯之父”。出席会议的除了枢密院者员外,还有参谋总长闲院宫,军务局长小矶,陆军大臣坂垣等几个军人。裕仁天皇参加了会议,表示他对这次会议决议的重视。坂垣对哈桑湖事件的具体经过做了说明,他说张鼓峰高地已牢牢地控制在日本军人手中;可靠的情报证明,苏联不打算扩大冲突,到目前为止该地带仍然只有少量边防人员。因此,他请求枢密院同意他的行动计划,向冲突地带派出补充部队,以便向苏联境内继续推进。>> 枢密院议员投票,一致同意陆军大臣的提案。>> 也就在这一天,笠原将军从柏林返回东京,带来德国外交 ... 里宾特洛甫的一封密函。德国建议与日本签订军事条约,当其中一国与任何第三国发生战争时,另一国都要给予援助。>> 到目前为止,战争的一切因素,似乎都只对日本人有利。这就难怪他们会把如意算盘一直打到底了。>> 8 月4 日,进入阵地的苏军第40 师接到了战斗命令:击退入侵苏联之敌, 恢复哈桑湖、张鼓峰一带的国境线原状。>> 但是平静状态又维持了一天。苏联军队在发起反攻前,又调集了120 门大炮、足够的坦克和轰炸机,他们的兵力已超过侵略日军的3 倍! 日军仍被大战前的寂静所迷惑。他们在等待增援部队的到达。在8 月5日这天,日本参谋本部调动参战的部队,有帝国第15 师、第120 步兵师、骑兵独立团 、重型炮团 、工兵团 、特种骑兵旅、6 个高射炮连、几个坦克部队、一个远征旅和其他一些小部队。显而易见,调动如此之多的兵力,目的肯定不会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张鼓峰。然而,这些部队都没能赶得上8 月6 日的战斗。>> 从8 月6 日的凌晨起,无数的重型炮弹落到了张鼓峰高地日军的阵地上。>> 炮声惊天动地,炮击一直持续到午后,苏联的重型轰炸机也投入了战斗,无数的炸弹从天而降,轰炸掀起的烟尘连午后的太陽都给遮住了。幸存的日军只能狼狈不堪地紧伏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更不用说吃饭和喝水了!>> 这次轰击的强烈程度,被远在 ... 清津港附近地震站工作的一位日本老学者记录下来了。他在这个地震站工作已经15 年,并且成功地监测到东半球的几次大地震。8 月6 日这天下午,地震站所有仪器都发现在太平洋北岸发生了地震,震中在中、苏、朝三国交 界的哈桑湖一带。老学者把全部详细准确的数据记在工作日志上,写好无线电报,发往东京地震监测站和海啸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在回电中告诉他,8 月6 日这天,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发生地震。>> 有的只是苏军对张鼓峰地区的轰炸与炮击!>> 紧随着炮击之后的是苏军坦克的猛烈冲锋。张鼓峰上的日军再也无法坚持,只好仓皇撤退,一直逃回边境线的中国一侧。>> 张鼓峰上又飘扬起苏联的红旗。>> 日军参谋本部虽然感到震惊,仍不甘心失败。它指挥了第二天的反攻。8月7 日整整一天,日军向张鼓峰高地发起了近20 次殊死冲锋,企图再次夺取这块高地,然而,在苏军的猛烈炮火下,他们只在张鼓峰前留下了3000 多具尸体与伤员。>> 苏军甚至发起反冲锋,将日军完全压迫到边境线的中方一侧。尽管日军的后援部队相继投入战斗,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们终究未能再攻上张鼓峰高地。8 月12 日,日军终于放弃了进攻的企图,转入防御。>> 日本参谋本部不得不承认他们对时局判断的失误。>> 日本驻苏大使重光得到了新的命令,让他就结束哈桑湖事件尽快与苏联人开始谈判。陆军大臣坂垣、外交 大臣有田、海军大臣米内在参谋本部整整坐了一夜 ,急切地等待着莫斯科的消息。由于时差关系,东京的午夜正是莫斯科的午后。终于,陆军次官东条带来了消息。这是从莫斯科发来的明码电报:重光已离开苏联外交 部,详细内容将以密码电告。>> 两个小时以后,译报员终于送来了重光电报的译文:苏联人已同意开始谈判,谈判的基础是恢复哈桑湖冲突前存在的旧边界。>> 日本将军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坂垣沉重地说:“我认为,这是暂时的休战。”>> 这一次,日本报纸保持了令人惊讶的缄默,仿佛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张鼓峰和哈桑湖,更不用说哈桑湖事件了!> (雪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张鼓峰的“地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2. 不是所有骑马的都叫骑兵,当心挂骑卖炮,揭秘收藏界那些奸商套路

    在近代陆军中,不但骑兵需要佩刀,其他骑马的兵种和军官也需要佩刀,那么专业骑兵刀和非骑兵军刀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组图:日本明治三十二年式军刀:看到了吧?最大的区别是长度,甲型骑兵全长过米,刀刃长要比同款的乙型辎重兵刀长6.2厘米。抗战时期手持三二甲的日军骑兵(左)和手持32乙的日本宪兵(右):可别小看这6.5厘米,骑坐在肩高在1.55米以上的马上,没这长出的6.2厘米,就算伸臂探身也够不到匍匐在地的步兵。

  3. 大帝居然当起了旗手、中士、上尉、少将:试析彼得一世的 ... 改革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是个划时代的巨人。

  4.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5. 二战德军「 ”空降猎兵”专用,精密而昂贵的「 ”FG42”式自动 ...

    纳粹帝国的世界很难懂,冲突与竞争无处不在,德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争斗甚至更为激烈,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当德国陆军计划列装自动...时,德国空军也想装备同类武器。

  6. 他三次打败曼施坦因,却意外陨落,被自己的游击队打死了

    二战时,「”闪击战”曾是德军进攻的代名词,将装甲战术和闪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苏军同样有一位被誉为「”闪电将军”的名将,以指挥大规模坦克作战而闻名,就是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卫国战争之初,苏联由于缺乏战争准备,而且大批优秀将领在此前的内乱中被清洗,结果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作为苏联红军重要主力部队的西北方面军,更是溃不成军,几乎患上了「”恐德症”。死气沉沉的苏军迫切需要一批优秀将领来

  7. 苏联最失败的大将,没有死在德国人的手上,而是死于军法之下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一败涂地,许多后人津津乐道的苏联名将,在战争初期都是战五渣,被德国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但是斯大林对于这些败军之将,通常是很宽容的。这个人,就是倒霉的巴甫洛夫大将。同时他还担任了苏联最初的两个坦克团的团长。某个意义上,巴甫洛夫和朱可夫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徒弟,是苏联最早接受了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人。

  8. 为什么二战德国闪击战那么厉害?有三点原因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战无不胜。那么,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击战这种作战方式?进行闪击战需要什么条件呢?

  9. 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帮俄军打赢车臣战争的喷火坦克有多可怕?

    几种要求一结合,设计师便推出了TOS-1"日炙"喷火坦克。该车随俄军参加了叙利亚战争,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基里洛夫表示TOS-2预计将在明年初完成最后测试并交付部队,该火箭炮将参加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参加阅兵式的TOS-1A喷火坦克▲TOS-1A的火箭击中目标后腾起巨大的火光,可见其威力巨大

  10. 二战兵器全集|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苏联76.2毫米00/02野炮

    俄国00/02系列野战炮就属此列。该系列火炮中最早诞生的是76.2毫米00型野战炮,普提洛夫军械厂1900年开始生产,00型火炮的设计可能源于克虏伯公司,当时俄罗斯许多武器都有克虏伯基因。随着苏联武装部队开始实施...现代化,红军希望对其规模庞大的老式炮兵进行现代化升级,00/02型野炮首当其冲。无论如何,这些更新升级过的野炮统一编号为02/30型,这两种火炮都是当时红军制式野战炮,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数量仍很大,德国人缴获了很多。

随机推荐

  1. 梦见穿白纱裙

    周公解梦梦见穿白纱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白纱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走马到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ǒumǎdàorèn【解释】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今奉上帝之命封为游天使者,走马到任去也。”【例子】我觉得空气很好,财政总长的背后有了银行家帮忙,也就不妨走马到任了。刘复《也算发刊词》【相关】百度“走马到任”

  3. 带有乏力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带有乏力的成语精疲力尽jīngpílìjìn[释义]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语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4. 一句话感动女朋友_让女人感动流泪的情话_2018感动女朋友的话煽情的

    爱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一句话感动女朋友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一句话感动女朋友精选1.时光总有一天会将你我拆散,可是即便如此,在那个时刻之前,也让我们在一起吧。

  5. 拉登生前曾要求子女去欧美接受教育 过和平日子

       “基地”安排前领导人乌萨马·本·拉登的亲属说,本·拉登生前通知其孩子:去西方国家承受高等教育,在那里过平静的日子。  扎卡里亚·萨达是本·拉登第五个老婆阿迈勒的...

  6. 法国历史最强大的朝代,称霸欧洲将近半个世纪,最终被大革命推翻

    按照史学界的说法,一般把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的西法兰克王国作为法国君主制的开端。

  7. 机锋无限:安住何处 了无牵挂心能安住处处为家

    住,吾人要住何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看到月亮在空中四无依靠,像是非常危险,其实非常安全,就因菩萨住在般若空性之中,了无挂挂,菩萨才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8. 年轻乞丐翻身变富翁 原来竟因他的一句话

    他听说这个年轻人有困难,便前来看望他,教他如何管理财务、如何辛勤劳动、如何积累财富,并送给他一千两金子,做为开业的资本。那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听着,口里连连称是,但是一点也没有改邪归正的决心。他将这份贵重的礼品,送到富人家中,并向他讲述前后经过。富翁死后,把全部家产都留给这位年轻人。

  9. 欧洲历史的脉络

     欧洲历史的脉络   说到历史,总是有不尽的话题,关于历史,特别是亚洲史、欧洲史之类的书似乎就应该是厚厚的大部头,想多厚就多厚。可是澳大利亚人约翰赫斯特所著的《极简欧洲史》却是薄薄的小册子。很难想像这么个小部头能说清几千年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可是这本...

  10. 梦见尿罐

    周公解梦梦见尿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尿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