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自明清以来,中国丝织业生产工具长期停留在木制手抛梭机阶段。1912年杭州纬成丝绸公司开办,从日本引进仿法国式手拉机10台,这是中国丝织业改用手拉机的第一家。这就使传统中国丝织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织布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尽管中国丝织业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有重大的变革,整体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仍陷入极大的不景气中。

自明清以来,中国丝织业生产工具长期停留在木制手抛梭机阶段。机户都是采取个体生产的方式,至于所使用的原料则都是天然的蚕丝。自辛亥革命后,中国织绸业的生产技术与组织形态均发生重大变革。首先是引进手拉机与电力织机。1912年杭州纬成丝绸公司开办,从日本引进仿法国式手拉机10台,这是中国丝织业改用手拉机的第一家。虽仍是手工工具,但生产效率提高50%至1倍多。1915年上海肇新丝织厂又引进瑞士产铁制电力织机,是最早使用动力机的丝织厂。这种动力丝织机的生产效率较投梭木机高出四至五倍,较手拉机亦高出一至二倍。拜新生产工具所赐,手拉机的手工工场和电力织机工厂相继出现,从而改变了中国丝织业的生产关系。其次是生产原料与织造品种的变化。过去丝织业使用的唯一原料是天然蚕丝,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各丝厂开始采用进口的人造丝。由于人造丝售价不及蚕丝的一半,且与蚕丝交织后,可染成两种以上的颜色,从而使丝织品品种日新月异又价廉物美,迎合了市场购买力。这就使传统中国丝织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丝织厂 >当先进的电力织机工厂出现后,由于购置成本较高及工厂所在地电力的不足,很长一段期间是与手拉机的手工工场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个企业里长期使用这两种织机,而且农村中及城镇里仍然使用着古老的投梭木机。以丝织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为例,浙江杭州地区的手拉机多于电力机;盛泽、湖州、绍兴等丝织业城镇,投梭机与手拉机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江苏除苏州发展了电力机以外,南京基本上仍沿用着古老的投梭机。只有上海地区因电力供应比较充沛,资金的筹措也比较便利,所以电力织机发展得最为迅速。直至1937年,江南丝织业已使用的电力织机为17645台,手拉机26235台,旧式投梭木机7600台。 >传统织布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尽管中国丝织业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有重大的变革,整体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仍陷入极大的不景气中。 >一战 >窥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① 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处于长期的内战中,加上连续的水旱灾,造成农村经济的凋敝,购买力明显减弱;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强占东北,继而蚕食华北,导致中国丝织工业的产销呆滞;③ 日本人造丝织品的倾销,使我国国内市场及国绸外销最重要的南洋市场,都受到强烈的竞争;④ 为因应世界经济不景,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提高国际银价,贬低货币,致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出现通货紧缩,造成金融恐慌,工商各业无不受到严重冲击。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六册)》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电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