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初羊城“四大丛林”

清初羊城“四大丛林”·余庆绵·佛教寺院有“丛林”、“静室”之分;丛林接待十方僧众前来挂单暂住,静室是专供僧人清修的道场。丛林一词,出自佛典《智度论》:“譬喻大树丛聚,是名丛林……僧聚处是名丛林。”羊城“四大丛林”之称,始于清初,指的是光孝寺、华林寺、大佛寺、海幢寺。光孝寺从东晋始建时起,一直是中外高僧来穗必到的佛教圣地,为十方僧众所向往。据《光孝寺志》载:崇祯十三年(1640)时,光孝寺犹存殿、堂、楼、阁、桥、亭、池、塔……各种建筑实体四十多处,这样大规模的佛寺,当时在广州是独一无二的。明末清初的广州处于朝代更替、社会动乱的年代,无力修葺佛寺。顺治六年(1649),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率师炮攻广州,光孝寺殿宇十有七八被毁。翌年,清兵入城,东莞宝安人蔡玄捐银万两,平、靖两藩王乐助一千数百,加上僧俗四众合力,到顺治十年(1653),光孝寺重建之大殿、戒坛皆告落成,其余殿宇也整饰一新。顺治十二年(1655),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宗符禅师(1613~1671)在旧存西来庵基址上建华林寺。据《华林寺开山碑记》:“燋拓基址,定方隅,引河流为功德水,植林木为树园,首建大雄宝殿,次及楼、阁、堂、庑、寮、室……榜曰‘华林禅寺’,乃国朝顺治乙末岁也。”于是,羊城平添一大丛林。康熙二年(1663),平南王在惠福路龙藏街东侧的明代龙藏寺旧址上兴建大佛寺,其范围西起龙藏街,东至今北京路,北达拱北楼,南至仙湖街。翌年(1664)告竣,广州遂又增加一大丛林。康熙五年(1666),曹洞宗第三十五世阿字禅师(1633~1681)在海幢寺内大兴土木,十数年间,扩建成为岭南着名宝刹,与光孝、华林、大佛并称“羊城四大丛林”。康熙十年(1671),芳村花地大通古寺虽有所兴复,但香火不甚盛,其社会影响难与上述四寺比拟。或有问及:何以不提及六榕寺?六榕寺在六朝宋代已具规模、建有大殿(据《王勃碑记》),梁大同三年(537),在大殿前建筑舍利塔(宋代改建后称千佛塔,历经修葺,今称花塔),宋端拱三年(989)修建寺院后称净慧寺。明洪武六年(1373),净慧寺之大半被改建为“永丰”谷仓,仅存千佛塔与六祖殿,虽在洪武八年(1375)增建觉皇殿,仍非昔日景象。据1989年发现的基碑记载,到乾隆五年(1740),才有净慧寺僧“广购近地”,“中兴净慧”。所以,当康熙年间,光孝、华林、大佛、海幢、大通、长寿各寺一一兴复时,净慧寺尚被“环寺驻防”。及至旗兵撤去,净慧寺僧才得以“钵金”买回沦为谷仓之地重建殿宇,是以不可能在清初重建为大规模之丛林。又据《广州佛教概况》载,民国时期,六榕寺归入“静室”之列。直到广州解放前夕,始议复改为“丛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初羊城“四大丛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移根接叶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gēnjiēyè【解释】喻指牵引媒介。【出处】明·吴炳《情邮记·选艳》:“小人做官媒呵,移根接叶,种就了多少并头莲。”【例子】无【相关】百度“移根接叶”

  2. 梦见穿短袖

    周公解梦梦见穿短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短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关于无聊的说说 我的心经得住时光的拉扯-感人的情话

    七、人生分分合合爱情拉拉扯扯,没人说的定他的去出。奋不顾身的挡在了别人的前面。

  4. 梦见雪地里骑车摔倒

    周公解梦梦见雪地里骑车摔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雪地里骑车摔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描述甜蜜爱情的句子

    “猪福”你爱情幸福!爱情就像眼睛,想抓拍你的每一个表情。我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只有一颗永远爱你的心。

  6. 古代数学能避免流星袭击和霍皮人预言的激烈的灾难吗?

    ,如此预览,是否继续阅读?加入我们,看看你错过了什么!!

  7. 说说大全长一点的经典句子-感人的情话

    我感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真正对的人,会让你回到最真实的自己。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指间流沙,沧桑阡陌,湮灭这一世的芳华,埋葬这一生的眷念。

  8. 又见梦兆

    还有就是又像年轻时,有了梦的预兆,简述如下:1.午睡时梦见去街口坐车,不见,上到对面坡上才见车,遇同事董某在车上,问去哪里,说家里有事需回去一趟。我去坐车,车前位正是董某,说:就差一人发车。果见和梦中一样的动物两个,一个还摇头晃尾跑来我面前,我想挤过去看牌子是什么动物,那天小朋友太多,没看成,朋友又催着走。忽然感觉自己直直升到空中,又左右飞行。此梦我百思难解。

  9. 他写了一篇疏文来质问地府城隍神

    忽然有一天发生了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伤人数无算,府衙也损毁多处。他感到很愤懑,就写了一篇疏文来质问地府城隍神,大意是指责城隍神享受万民香火,却不加以保护。《清史稿》称其“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当地百姓称之为“牛青天”,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德政坊”,此牌坊目前尚存,位于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位于泸山的西昌地震碑林对此次地震亦有详细记载。

  10. 历史上的今天5月6日 美国通过《排华法案》

    1882年05月06日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在133年前的今天,1882年5月6日,美国通过《排华法案》。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谓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规定10年内不准华人入境、不得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等等。1943年美国国会才废除了这一法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