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不是每个文人都敢像苏轼那样「”毒舌”,作为北宋最大的段子手,虽然他也多有败迹,比如时常败给自家妹子苏小妹和好友佛印,但却依然不改本色。除了对好友张先80岁纳妾的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他还上嘲大臣下嘲布衣。当年67岁的苏轼发现好友王友道,虽平日里修行,却好女色,于是便写了词调侃人家,其中一句「”风流何似道家纯”搞得人家下不来台,最后友尽了。更尴尬的一次是他被贬岭南时,看见妇人便写了句「”蓬发星星

不是每个文人都敢像苏轼那样「 ”毒舌”,作为北宋最大的段子手,虽然他也多有败迹,比如时常败给自家妹子苏小妹和好友佛印,但却依然不改本色。除了对好友张先80岁纳妾的那句「 ”一树梨花压海棠”,他还上嘲大臣下嘲布衣。 当年67岁的苏轼发现好友王友道,虽平日里修行,却好女色,于是便写了词调侃人家,其中一句「 ”风流何似道家纯”搞得人家下不来台,最后友尽了。更尴尬的一次是他被贬岭南时,看见妇人便写了句「 ”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嘲笑对方衣着不整,没想到对方怒回了句「 ”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惹得众人大笑。 虽然怼没了朋友,也怼失了颜面,但是该怼还是要怼,谁让咱的实力不允许咱低调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在寿宴上的一怼。有一次,苏轼微服出访,发现有位乡绅家正在办寿宴,受不了酒香他便想进去讨杯酒喝。主人家看他仪表堂堂,气质不凡便让他进了门。 席间众人你一杯我一杯,苏轼也喝得差不多了,突然听到邻桌两人在拼诗。苏轼听人说这两位是当地有名的恶霸,于是便参与进来,决定好好地戏弄二人一番。两位恶霸一位叫杨贵,一位叫王笔,两人各写了首诗,一首比一首俗气。 王笔先说道:「 ”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这是一首打油诗,也是一首拆字诗,看似有些搞笑,其实还是有点意思的。一个「 ”朋”字可以拆成两个月字,而霜和雪是为同色,后两句其实是两种月下的气象。杨贵不甘似弱,也写了一首: 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同样是一首拆字诗,将「 ”吕”字拆成两个口字,而喝茶和喝酒正是张口之事。这两位的诗,看上去挺高明,其实是炫技之作,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二人当真是费劲心机。苏轼听完,微微一笑二话不说,也挥笔写下了28个字,不露声色 ... 得二人无话可说: 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苏轼写的也是首拆字诗,他拆的是「 ”二”字,与前面二位不同,这首诗不是无意义的炫技,而是为了教训一下二人。「 ”龟”谐音「 ”贵”,「 ”鳖”谐音「 ”笔”,这一龟一鳖说的正是眼前这二位。苏轼是在借这首诗问,你们二位哪位是鳖哪位是龟。两人虽然听懂了诗中的意思,气得面红耳赤,却无力反驳,毕竟人家是在写诗而已。 民间还有许多这样的传奇故事,很多或许并非一定出自苏轼之口,但谁叫他平时没事就爱怼人呢,所以这些趣诗就都划于苏大神之下了。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民间对他的喜爱,所谓嬉笑怒 ... 皆成诗,对东坡而言,文字笔下是一场人生盛宴。
本文标签:苏轼诗歌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