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孔子一辈子都干了点啥?为什么他会获得那么尊崇的地位?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崇拜圣人。 每个宗教团体有自己的圣人,最著名的比如西方的耶稣,东方的孔子。每一门艺业有自己的圣人。尤其在东方对这个分的非常清楚,比如围棋下的好称为棋圣的黄龙士,打架比较厉害武圣关羽。 甲骨文的圣字造型是左边一个耳朵,右边一个口。非常形象的说明,圣人是不但善于听,而且最能讲。因为你既然成了圣人,那你肯定需要布道,就像我们现在那些教授站在讲台上长篇大论的讲课是一模一样。教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在下面拼命的记笔记。最后弟子把你说的整理成书,这就是你的著作了。孔子的《论语》,释迦摩尼的所有的三藏总经基本上就是这么来的。 圣人作为对某一门学问掌握到极高程度的能人,一向是受人尊敬和崇拜的。我国最著名的圣人,唯有孔子。孔子被历朝历代捧成为至圣先师已经2000多年了。那么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被捧这么高? 史书上说孔子是搞教肯的。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其实这个数字也很可疑。是不是有这么多学生,反正我看是可能没有。孔子门下,有名有姓的也就10来个吧。其他的都干啥去了?卖猪肉去了?没人能说清。史书这么写,我们只能信。 孔子办的这个培训班里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言语科,德行科,政事科,文学科。每一个科出来的人才都有大能。想去游说天下的人就学言语课。想去当小爬虫的,就学政事课。35岁以前,孔子教出了5个有名弟子。35岁以后,孔子又教出了11个有名有姓的徒弟。后世又在这十六个人中评出了十大杰出青年,称为孔门「 ”十哲” 我挑几个有特色的说一下。 子贡属于富二代。他的家里很有钱,所以孔子对他很器重。一本《论语》里面和 ... 有关的,达到了38处。子贡虽然富有,但是这个小伙是很有良心,孔子去世以后,也就是他在孔子的坟墓边上盖了房子,住了6年。子贡家里有钱,子贡每次到别的国家去,总是带着贵重的礼物送给那些国君,那些国王都很喜欢他,子贡就借这个机会向这些国君推销他的老师,说他的老师孔子有多么厉害。孔子的好名声就是这样传扬天下的。 子夏是学文学的,这个文青后来给魏文候当了帝师,他也向魏文候推荐他的老师孔子。子夏的弟子里头出了一个打仗非常厉害的吴起,一个搞文学的怎么能教出一个兵家的人才,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子张是个小爬虫,因为只有他向孔子请教过怎么当大官的秘诀。孔子回答,多听少说。 颜回是个宅男,穷的瓦片刮 ... 也不着急。最后贫病而死,但是孔子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能够「 ”安于贫贱”,但是我觉得颜回更 可能是因为懒。 孔子的课讲的好不好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人在孔子的课堂上经常睡觉,这人是宰予,也叫子我。可见现在课堂上睡觉并不是我们现代学生新发明的专利,古人早有践行者。子我课上睡觉,气得孔子说他,「 ”朽木不可雕也。”子我虽然学习不上心,但是对老师却是非常尊敬的。而且他口才非常好,后来孔子周游六国的时候,一直都是他在鞍前马后办外交。孔子把这个学生 ... 得最多,但是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却最深。所以我一直非常喜欢子我这个人。孔子去世后,子我给孔子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 ”以予观於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孔子的学生里面有一个小白脸,长相玉树临风,但是行为很差,孔子对这个弟子评价是「 ”长的像个君子做事如同小人,相貌和行为不匹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司马迁的笔下把这个倒了过来。司马迁把这个人相貌改成丑陋,行为改成高尚。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子羽也叫澹台灭明。 孔子虽然是儒家的大师,门下出了一个非常尚武的弟子。他就是子路。动不动拔剑相向的那种人。可惜子路后来死的也很惨,被人乱刃分尸了。 教书育人是孔子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虽然非常成功,但这是孔子的副业,他从来没有想着把这件教书育人这个事情当做正经事来干。孔子想的仍然是出仕当官,拯救王道,推行周礼。但是很悲催的是,他一辈子并没有当过什么太大的官。用了14年的时间,走遍了6个国家,没有任何国君对他的学说感兴趣。按照韩非子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比看谁拳头硬了。在这些当政者眼里,孔子的王道思想不但陈腐无用,而且过时可笑。那么是不是是这个样子呢?看下面这个案例。 在孔子50岁的时候,鲁国的国君鲁定公把孔子封为了鲁国的大司寇。这个官主要就是掌握立法和纠察。当时的鲁国国君只是一个傀儡,实权由三个宗族掌握。国家的军队也在几十年以前被三家平分变成私人的武装。鲁国国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牌位。孔子上台以后不知道是因为没看懂形势,还是出于别的什么想法,他居然对这三家提出来,你们修这么坚固的城堡干什么?按照古代的礼法,这是违章建筑,我要当城管给你拆了。 古代的礼法是维护共主利益的。他不允许臣民修筑过于坚强的堡垒,这样我想抓你,我想处罚你我可以随时将你拿下,如果你修了水泥碉堡,你说我怎么才能把它攻克,你这是不是有不臣之心。 孔子决定要拆除这三个违章建筑。史称「 ”堕三都”。 按道理说,既然鲁国国君手里并无一点儿实力,那么谁支持孔子干这个事呢?人家三个权臣,有兵有枪又有钱呀。其实孔子这一次真正是被人当枪使了一次。因为在这个三个权臣家里,还有家臣,权臣都当甩手掌柜。军队的管理,家产的管理,这些实际的事情都交给手下去管。可是手下干久了,有时候就不听指挥了。几个权臣想削弱家臣的实力就想出了「 ”堕三都”这么一个愚蠢的主意,枪在人家手里你能掀起浪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些人就没有认清这一点。拆几个堡垒有什么用,他们应当干的是拿回兵权。孔子就在人家撺弄下打头阵了第1个堡垒人家没吭气,拆第2个堡垒的时候,人家就带兵打过来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鲁国国君三个权臣,加上孔子,吓得狂奔乱逃。幸好她们自己还有一个堡垒,如若不然那真是大事不妙。 经过这么一折腾,三个权臣也感觉到这个事情没用且有害,「 ”堕三都”折违建不了了之。孔子的大司寇也就干到头了。 孔子晚年的岁月主要是编书,他把鲁国的史书整理成了《春秋》。但这书夹杂了他个人的爱好和他的理想,使这本历史书变得不伦不类不再可信。他把古代的诗集汇集起来,编为《诗经》,凡是他觉得看着不顺眼的,不喜欢的全部都被他删了。 上面就是孔子一生基本的做为,我们再来说说他是怎么成为圣人的。生前的时候孔子是一点都不伟大的。鲁国有人曾当许多人面说孔子连子贡也不如。这就应了西方有谚语:「 ”圣人不能出自故乡”,绝对是有道理的。孔子的出身不太好,如果说起孔子的家里事,几乎没有一件好的。为了不违规,我们也为圣人讳了。连孔子自己都说。 ”子闻之曰:「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死后有近二百年间,他是不受人重视的。可孔子的这些学生依然在把孔子的思想一代一代往下传,一边传一边丰富,添油加醋,孔门学说从一棵小芽最后变成了一片草原。这个草原就是儒家学派。对儒家思想丰富扩大最厉害的有孟子曾子等一大堆人。在古代尊师重道,孔子虽死了,但儒生们都牢记着自己这个学派的源头是孔子。 时间一转眼到了汉朝的刘彻时代。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增强中央集权,刘彻需要找一个国家的典范树在那里让万民学习。其实这也是一种禁锢别人思想,不许你胡思乱想的一种办法。汉武帝帝刘彻当时重用的正是儒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叫董仲舒,董仲舒把他儒家的思想和儒家的先祖孔子,向汉武帝刘彻进行了推荐,并建议: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儒家三钢五常一套让刘彻一看大喜,这正是我所要的,于是刘彻把孔子扶上了神坛,反正死人好打扮。史称这一运动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地位虽然升高了,但还不是圣人。北魏孝文帝谥孔子为「 ”文圣尼父”。孔子的圣人位子才确定下来。孔子成了圣人,关于他的神话故事瞎编的东西开始大量的冒出来了。从孔子的母亲和黑帝梦交生了孔子,到龙生虎养鹰打扇,再到孔子带七十二徒领受天旨……你能想得多么离谱,他就能编多么离谱。 到了唐代以后,国家在太学里面给孔子建了庙。 反正不管怎么说,经过历朝历代,对孔子的包装,终于孔子的封号长度字数达到任何人一口气念不下来。不管那个朝代都把尊孔摆在了第1位,哪怕是蒙古人,满洲人都是这么干的。其实孔子生前就很明确的说过,他是不愿意当圣人的。 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无疑是中国伟大的圣人,他的言传身教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人,筑起了中国的人脊梁这是要肯定的。 1

孔子一辈子都干了点啥?为什么他会获得那么尊崇的地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汉武帝刘彻为何封女奴卫子夫为皇后,最后又诛卫家九族?

    约公元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离开皇宫,按例到渭水畔举行开春祭典。酒到酣处的武帝荷尔蒙和肾上腺素飙升,一眼相中了那个一头长黑发的歌女。姐姐心领神会制造了机会,于是这个平阳公主府的家奴卫子夫被及时送上了回皇宫的武帝车队。被遗忘的卫子夫意外怀孕,成为卫家荣耀的开端。遣散宫女这天武帝突发神经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卫子夫。

  5.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6. 汉武帝刘彻后悔处死太子刘据,那么对于卫子夫的感情如何?

    汉武帝对刘据之死是真心后悔的,他修建思...、望思台,就是想招回太子的魂魄,希望太子原谅父亲的糊涂。晚年的汉武帝犯了很多帝王都会有毛病,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完全的是非不分。这些都是针对刘据的,对于卫子夫,她只是被汉武帝派人用小棺葬在了长安城南桐柏亭,全无皇后身份,汉武帝也完全没有要将其改葬到自己的茂陵的意思。

  7.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8.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9.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10.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随机推荐

  1. 爱心

    爱心吴同学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因为科技的发达而造就了人类在历史上文明崭新的一页;但并未由于科技学术而使人类的智慧和人性更加光明善良;反倒使人性在金钱、美色、权力、感官...的追逐诱惑之下而过着声色犬马、人心涣散的生活。这个躯体既然是苦的根源,祸患的根本,那么,我们就应该安住身心,让身体在适当的要求中生活,让心灵远离欲望的枷锁。

  2. 古代穿好这些衣服很重要 不然就小命不保啦

    清朝也是皇帝皇后专用黄色,其他人不得僭越。从唐代开端大众就不能够穿赤黄色衣服了,由于赤“黄色”标志着皇权,代表至高的权力,一旦穿了就相当于造反,处以极刑,比方安禄山穿着赤黄色衣服造反。

  3. 嘉宾文章:英国乡村别墅怪人——疯狂时尚与英国人

    体贴的家伙说,当伯纳斯勋爵在他牛津郡的庄园里完成了一个140英尺高的蠢事时,他竖起了一个牌子,警告说,在这座塔上...的公众要冒自己的风险。高等法院法官詹姆斯伯内特(JamesBurne)认为男人天生就有尾巴,他说这一事实被助产士的阴谋所掩盖,助产士在出生时就把尾巴剪掉了。查尔斯·达尔文的堂兄使用了一种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系统,花了数年时间绘制了一张英国地图,上面显示了最丑的人居住的地方。(答案显

  4. 【欣赏】这书法家,被康有为评价“千年无比”!

    1、出生书香门第,为“曾门四学士”之一张裕钊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张家湾的一书香世家。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尤其对宋代古文家曾巩的《南丰集》揣摩精熟,颇有心得。道光18年,张裕钊时年16岁,应县试考取秀才。道光26年,于湖北...

  5. 北洋军阀时期的山东匪患 北洋军阀地方派的剿匪实录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民国时期的山东匪患非常的严重,对当地的经济民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山东地区的匪患,严重威胁着地方治安,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威胁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6. 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如何吃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的胆固醇约为50q—80Qo它有两条去路:一是每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肝脏遍布全身。普及胆固醇是大脑细胞组成的成分之一,是脑细胞的营养物质。缺乏胆固醇,会造成胎儿受损、儿童痴呆、老年人失去记忆力。所以,儿童、孕妇和老年人胆固醇应适当偏高些。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没有它,无法合成性激素。

  7. 【凌压】的意思是什么?【凌压】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欺压。

  8. 糖尿病人吃粗粮好不好?医生:适当食用可降糖

    总的来说,糖尿病人适当吃一些粗粮对血糖稳定有极大的好处,而且也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预防便秘的发生,只是在吃粗粮的时候要学会正确的食用,也要注意不能过多食用,防止身体因为膳食纤维摄取过多而出现问题。

  9. 李广为何难封,刘秀为何就能当皇帝?一件小事见性情

    古代夜间禁止入城,西汉李广、东汉刘秀都曾因此而被拒之门外。李广、刘秀在被拒绝入城后的不同反应,显示了二者的不同胸襟气度和境界。

  10. 从太平军两大悍将覆灭记,解太平天国“娈童”风气之谜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最令清王朝上下惊出满身冷汗,甚至险些要了清王朝二百年老命的一场大战,当属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洪秀全定都南京后,于1853年3月,派林凤祥和李开芳吉文元等悍将,统帅两万大军誓师北伐,这支从扬州出发的虎师,账面上的数量着实不多,但质量却精锐到惊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