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关注梅鹤读书,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商隐是晚唐诗人里的翘楚。今天我们解析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泪》。泪,就是眼泪。顾名思义,这首诗咏的是眼泪。全诗如下: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永巷长年怨罗绮「”永巷”是汉代皇宫中幽禁嫔妃和宫女的场所,出自《史记·吕后本纪》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长年”,指年年、

关注梅鹤读书,点击右上角「 ”关注”!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里的翘楚。今天我们解析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泪》。 泪,就是眼泪。顾名思义,这首诗咏的是眼泪。全诗如下: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长年怨罗绮 「 ”永巷”是汉代皇宫中幽禁嫔妃和宫女的场所,出自《史记·吕后本纪》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长年”,指年年、经年累月,不是一年。「 ”罗绮”本意指用丝绸 ... 的华丽衣服,常用来代指富贵人家的女子,这里指宫中的嫔妃和宫女。宋人张俞的《蚕妇》中有「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句是说,永巷中失宠的嫔妃,长年累月满怀幽怨,任由泪水打湿衣衫。这个泪是嫔妃失宠之泪。 离情终日思风波 风波,指江河上的风浪。这句是讲,在家中独居的女子,整日流泪思念在风浪中远行的丈夫。这个泪是思念游子之泪。 湘江竹上痕无限 湘妃竹 这句用「 ”湘妃竹”的典故。传说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死在苍梧,舜的妃子娥皇、女英追寻到南方,在湘江边上痛哭,泪水滴落在竹子上,湘江边的竹子上都是斑斑泪痕,这种竹子后来被称为湘妃竹或斑竹。毛主席在《七律·答友人》中也用过这个典故,有「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这句是说,湘江边竹子上的泪痕多得数不过来。这个泪是生离死别之泪。 岘首碑前洒几多 岘首,即岘山,在襄阳城外。这句用羊祜「 ”堕泪碑”典故。羊祜是西晋开国名臣,曾镇守襄阳,深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建庙立碑纪念他。每年祭祀时,看到石碑,没有不流泪的。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中有「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的诗句。 这句是说,岘山的羊公碑前,人们还在为思念先贤流泪。这个泪是怀念先贤之泪。 人去紫台秋入塞 紫台,即紫宫,指帝王居所。这句用王昭君典故。王昭君在汉元帝时入宫,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她自请远嫁到匈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是说,王昭君离开皇宫,在秋风中远嫁塞外。这个泪是远嫁异域之泪。 昭君出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 兵残,指兵败。这句用项羽兵败故事。史书记载,项羽被汉军围困在该下,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半夜里被惊醒,听到汉军营中兵士都在唱楚歌,项羽「 ”饮帐中,悲歌慷慨,泣下数行”,后在乌江边自刎。 这句是说,项羽兵困垓下时半夜听到楚歌。这个泪是穷途末路之泪。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灞水,流经长安城入渭水。灞水桥边是唐代都城长安著名的送别场所。青袍,唐代八、九品官穿青袍,这里指贫寒之士,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别严士元》有「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玉珂,是马鞍上的玉石类装饰物,这里代指达官贵人。晚唐诗人杜牧的《汴河阻冻》有「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这句是说,诗人早晨来到灞水桥边看到,前面这六种痛苦的泪水都比不过贫寒之士送别达官贵人所受的苦楚。 送别 李商隐的不幸 李商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生活困苦,十几岁的时候就帮人家去抄写、舂米来贴补家用。但是他坚持刻苦读书,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最终在令狐楚父子的推荐下得中进士。可是,中进士不就,被另外一个高官王茂元看中,做了人家的女婿。那时,朝廷里的「 ”牛李党争”非常厉害。偏偏令狐楚属于牛党,而王茂元属于李党。最终的结果是,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和王茂元对他都不满意。他一生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志。 总结 我们把这首诗和李商隐的生平结合起来,更能清楚的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他本胸怀大志,却一生坎坷,寄人篱下,做着迎来送往的事。他一介寒士,送达官贵人出京,身份有天壤之别,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成,心中自然是痛苦到了极点。 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点评李商隐时讲到,李商隐的七律有两种,一种是很幽隐的。这种诗中用了很多形象,又有一两句点明一个线索,马上就可以把它们串联起来,感发的力量马上就加大了。 我想这首《泪》就应该是这一种诗吧。 喜欢我,请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收藏,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本文标签:李商隐湘妃竹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