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兄弟谦让到代兄赴死,拖雷之死的美谈是怎样杜撰出来的

公元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铁木真病逝在六盘山,在他死后的两年间,幼子拖雷行使着监国的大权,成为大蒙古帝国的主人。 两年后,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登上合罕的宝座,随后发起对金国的战争,在拖雷击败金国主力的三峰山之战的八个月之后,拖雷神秘死亡,窝阔台才开始大刀阔斧的实行他的新政策。 很多人都认为拖雷是在战后死于窝阔台之手,其实,从伐金战争开始,拖雷的命运就已经被蒙古帝国的其他三巨头决定。 1,成吉思汗分封亲骨肉 元太祖铁木真元年(1206),铁木真拥有了成吉思汗的称号,就大封功臣,同时分封自己家族的亲骨肉们。 按照蒙古旧俗,年长的大儿子们分家自立,父亲所有的一切都要留给嫡妻所生的幼子。因此,成吉思汗的诸斡耳朵和最贵重的财富、自乘的马匹、大部分军队,都留给了幼子拖雷。 成吉思汗的军队有十二万九千人,其中十万一千人留给拖雷。这十万一千人分为三军,中军千人是成吉思汗的卫士,由唐兀人那颜察罕率领;右手军三万八千人,由阿鲁剌惕部的那颜不儿古赤统领;左手军六万二千人,由札剌亦儿部的孛鲁国王统领。 其余的二万八千人,分给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人各四千人;第五子阔列坚也得到四千人;幼弟斡赤斤分到五千人,母亲月伦太后分到三千人;二弟合赤温的儿子按赤台分到三千人,三弟拙赤合撒儿的儿子移相哥分到一千人。 成吉思汗把三个嫡出的大儿子分封到蒙古帝国的西部,形成右翼诸子兀鲁思;把三个嫡亲的弟弟分封到帝国的东部,形成左翼诸弟兀鲁思。就这样,蒙古帝国形成了三子在西、三弟在东、成吉思汗和嫡幼子拖雷在中的格局,成吉思汗的左、右翼制度一直被后裔延续,直到清朝时期。这种格局就像是雄鹰展翅一般,引领着蒙古向世界扩张。 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成吉思汗又给三个大儿子指定封地。术赤的封地在咸海之北,西抵撒哈辛、不里阿耳两部边界。据史家阿剌丁记载说成吉思汗曾以鞑靼马蹄所至的西方之地都给术赤。察合台的封地在东起畏兀儿之地及海押立,西抵阿母河两岸。窝阔台的封地则在叶密立河一带。 拖雷没有封地,但是以后他可以承袭其父所有哈剌和林诸山与斡难河源之间的蒙古本土故地。 通过成吉思汗的分封,怎么看,都是非指定继承人的拖雷势力最庞大,让继承人窝阔台如何能够心安? 2,窝阔台继位前的困境 成吉思汗病逝后,身为嫡幼子的拖雷就开始主持父亲的家室和斡耳朵,并一丝不苟的为父亲举行葬礼,然后就在父亲的斡耳朵里住下,开始拥有无限的权力-----监国。 而身为继承人的窝阔台却只能在丧礼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封地叶密立,等候忽里勒台的召开。 窝阔台并没有什么特别拔尖的优点,只能说是成熟稳重,说难听点就是平庸,他没有大哥二哥那样耀眼的战绩,也没有像幼弟一样长久的陪伴在父亲身边。 他能够被指定为继承人,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哥二哥的争夺,才让他获利或者说是捡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成吉思汗想打破蒙古幼子守灶的旧俗,所以,只有稳重的老三窝阔台最合适。 然而讽刺的是,成吉思汗违背了蒙古幼子守灶的旧俗,却没有完全屏弃忽里勒台的旧制,做为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还要等待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之后才能登上合罕的宝座。 依照当时的形势,窝阔台想登上汗位,显得有些困难,蒙古本部都在幼弟拖雷的管辖之下,而窝阔台只有四个千户,领地也只有叶密立一带的牧地,这样的本钱,好像有点少啊! 3,三巨头与拖雷的嫌隙 在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最有势力的有四个人,分别是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贴木哥、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斡赤斤贴木哥做为左翼诸弟兀鲁思的领头羊,还是当时帝国辈分最高的一位宗王,他代表了左翼。察合台在术赤死后就成了诸子之长,代表了右翼诸子兀鲁思。窝阔台,则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 然而,这三巨头的势力加起来,也不如拖雷一个人,察合台和窝阔台各自四千,贴木哥五千加上母亲月伦太后留给他的三千,一共才一万六千,而拖雷,一个人就有十万一千。 他们与拖雷之间的悬殊太大了,如果说没有嫌隙,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做为个性强烈还富有野心的察合台,在当初与大哥产生争执的时候就推举沉稳老实尊敬他的三弟,在这种悬殊之下,更不可能去支持有实力还优秀的四弟。 因此,虽然史书并没有讲明三巨头是怎么勾结在一起,但后人可以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窥探到三巨头之间的默契。 4,登上汗位的窝阔台 虽然有成吉思汗的遗命,窝阔台还是要经过忽里勒台的程序。拖雷监国两年后,在怯绿连河畔的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召开大会。 宋绍定二年( 1229,拖雷监国三年,元太宗元年,金正大六年)春天,诸王齐集大斡耳朵,术赤的诸子斡儿答、拔都、昔班、别儿哥等都从里海北方来到怯绿连河;察合台也率领诸子从伊利河流域来参加大会;窝阔台从叶密立赶来;斡赤斤则从东方来会。 开会的前三天,大设宴席,当时与会诸人还有不少归心拖雷的,在这种情况下,契丹人耶律楚材就请求拖雷执行成吉思汗遗命,主动去推荐窝阔台承继大位,以免引起争端。 谁也不知道当时拖雷的真实想法,但他在耶律楚材的推动下,在大会中宣读了成吉思汗的遗命,说应该遵从成吉思汗的命令奉窝阔台为汗。 由于拖雷的表态,诸王才一起向窝阔台劝进,窝阔台又谦让,要让给二哥和小叔叔,要让给拖雷弟弟。大家继续劝进说:你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我们不能违背他的遗命。诸王这边劝进,窝阔台那边固辞,如此四十日,继承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直到第四十一日,是占星者选择的吉日,窝阔台才没有继续推辞,察合台扶着他的右手,拖雷扶着他的左手,贴木哥扶着他的腰,把他送上合罕的宝座。察合台带头向窝阔台下跪,拖雷和其他宗亲不得不也向窝阔台下跪,确立君臣名分。 因为察合台这一跪,奠定了一个制度,就是诸王要奉大汗为宗主,大汗视诸王为藩臣,这也是之后元朝和其他汗国的关系基础,所以,窝阔台为了褒奖二哥的拥立之功,尊察合台为皇兄,并铸皇兄印信。 5,三路伐金 窝阔台继位后,就召集诸王商议伐金事宜,拖雷建议假道于宋,出宝鸡抵唐、邓,可以直捣大梁,窝阔台大喜,向诸大臣夸小弟弟「 ”真赛因”(赛因是顶好之意。)。 这个假道灭金的计策其实是成吉思汗留下的,窝阔台也知道,但是拖雷却在大家商议的时候以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窝阔台还得表现的大喜去夸奖,可想而知,城府深厚的窝阔台心中对弟弟有多忌惮了。 因此定下出兵计划:由察合台接受拖雷所属的蒙古本土,让拖雷率领右翼军队,经过陕西绕大圈迂回到金国首都汴京以南;中军由窝阔台率领,先拔河中,强渡孟津,压制金军正面防线;左翼由斡赤斤贴木哥率领,经河北沿黄河中游南下,从山东逼近汴京。 蒙军的作战意图就是,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对金国进行包围歼灭。金国当然不会束手就擒,搜罗国中精锐大约三十万,集中屯军至潼关到汴京之间,拖雷的右翼军需要面对的就是金国最后的精锐部队,其艰巨可想而知。 窝阔台率领中军拿下山西后,不紧不慢的到达黄河北岸,慢悠悠的渡河,接近汴京以北。左翼的斡赤斤则慢吞吞的从华北平原逼近汴京。 宋绍定五年(1232,元太宗四年,金哀宗开兴元年),拖雷的大军在钧州三峰山和金军主力经历苦战,所幸天降大雪,导致金军溃败。 此时窝阔台已经到达郑州,听说拖雷军与金军主力对峙,就派援军增援拖雷,但援军赶到时,金军已经溃败。 正月十七,窝阔台来到拖雷的营地,拖雷向哥哥讲述自己自凤翔进兵南下的各种险阻艰辛,因为粮食不足以人肉为食的惨况,窝阔台口头又狠狠的夸了弟弟一把:「”非吾弟,不能竟此功。” 金军溃败,已经是穷途末路,窝阔台把消灭残军的重任交给速不台和塔察儿后,就与拖雷相携北返。 6,拖雷替兄赴死的美谈 伐金的胜利,让拖雷成为大英雄,大汗窝阔台却并没有参加到实战中去,斡赤斤更没有赴险作战,更勿论在后方支援的察合台了。 打赢三峰山之战击溃金国最后主力的英雄拖雷,此时的实力、名声和功绩都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更是远远超过了其他三位巨头。 然而,距离三峰山之战只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北返刚到蒙古高原的时候,拖雷他居然去世了! 后人所看到的史料,不管是史集还是秘史,都说是拖雷代兄而死,后人已经不能窥探到拖雷死亡的真相,姑且当他代替窝阔台被长生天召走了吧! 拖雷的死对于其余三巨头来讲,实在是太是时候了,从此之后,窝阔台成了实至名归的蒙古大汗,确定他不可动摇的地位;西方的察合台做为皇兄肆无忌惮的夸耀自己对三弟的功劳,悄默默的侵蚀着大汗在中亚地区的权力;东方的斡赤斤在左翼统领着三弟家族作威作福,并开始觊觎札剌亦儿部木华黎国王家族的势力。 拖雷之死,实在是除了拖雷家族之外皆大欢喜啊! 7,猴格说 拖雷之死让我想起怀璧其罪的故事,抱着蒙古帝国最大的一块蛋糕,又怎么不让其他人垂涎呢? 窝阔台从他继位的艰难起,就已经对小弟弟心怀 ... 机,到拖雷提出父亲定下的伐金策略,更是引起窝阔台的愤恨。 在对金战争中,不能说窝阔台有消耗拖雷势力的龌龊想法,但事实上就是拖雷艰辛打赢了战争,收尾却被窝阔台接手。 只能说,拖雷是个合格的 ... 家,但距离政治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这位蒙古的英雄人物不明不白的死了,死在踏进他本部的前夜。 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兄友弟恭,窝阔台搞出弟代兄死的美谈,这个美谈并没有被拖雷的后裔推翻,为什么不推翻呢? 为什么要推翻,看看,我父亲拖雷有那么大的势力都让位给窝阔台!看看,我父亲拖雷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都情愿替兄去死!父亲拖雷为了大蒙古帝国鞠躬尽瘁、牺牲了自己,现在,大汗的位置轮到了拖雷的儿子手中,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窝阔台这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多桑蒙古史、史集、蒙古帝国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从兄弟谦让到代兄赴死,拖雷之死的美谈是怎样杜撰出来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2. 吃饭别看!成吉思汗是如何处理战后的尸体?纳粹都自愧不如!

    蒙古帝国在1206年,成吉思汗被选为的大汉的那一天就诞生了。

  3.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4.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5. 蒙古军所向无敌的真正原因竟然并非骑射

    公元13世纪,蒙古人在漠北草原地区高原迅速崛起,在成吉思汗领导下蒙古人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那之后的约200年间,蒙古军队简直是无敌一般的存在,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征服了无数的民族。

  6.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7.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8. 成吉思汗死因被揭开,难怪史书不好意思记载,臣子们闭口不提

    通过参考一些资料可以得出:成吉思汗的死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被刺...野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西夏国王觉得自己国力孱弱、不能对抗,为了求和,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娶了西夏公主后,西夏公主将其刺...。

  9.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10. 元朝很强大吗?不!他们对外战争几乎全败

    有人说,元朝十分强大,为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这也不少元朝干的,而是其他四大汗国!虽然如此,但元朝对外战争上,几乎是全败的。就比如征讨日本,两次元朝大军跨海进攻日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对日作战的失利,却彻底改变了日本对于中国的看法。在元朝之前,日本一直对中国是敬畏有加的。由此可见,元朝虽然强大,但对外战争的功绩并不突出,那些功绩都是蒙古帝国所有的,我们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正视历史,不要曲解历史。

随机推荐

  1.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葡萄的营养价值

    薏米仁的功效与作用!薏仁又名苡仁,苡米,苡米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成分:薏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作用:1,有利水消肿,葡萄的作用与功效葡萄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第二大果品,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常吃葡萄可使肤色红润,秀发乌黑亮丽。

  2. 兰台说史•扬言“ ... 医”者为何振振有词

    家属写好...医声明6日,这样一条“...医”信息,迅速在网上传开。而医生们或单独分散或坐堂开业或应邀前往诊治,这些都是以“医家”而非今天医院为单位进行医疗活动。时至民国,至少在大城市,医院已经取代传统“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早期教会医院不仅是治疗机构,而且是收容救助机构。这一新型医患关系随着新式医院制度在中国展开而得以普及。据统计,嘉约翰医师一生共诊治病人74万人次,施行手术4.9万人次。

  3. 晏婴简介 晏子生平简介 晏子使楚的故事介绍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晏婴,别名晏平仲、平仲,山东夷维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代表作品《晏子春秋》。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晏子聪颖机智,能言善辩,以有政治...

  4. 八国联军四出伐剿捕 ... 京郊义和团员

    在117年前的今天,1900年9月3日,八国联军四出伐剿捕...京郊义和团员。网络配图1900年9月3日,八国联军在京城继续搜...义和团,并不断往近畿各地发兵剿团。7日,八国联军轰西红门团民。义和团阵亡250余人,城破。16日,八国联军组成“征讨队”前往八大处一带剿...义和团,炸毁宝塔一座,焚毁灵光寺、笔墨园等处寺庙。19日,联军往京郊西山观音村剿...义和团,全村为炮火所毁,团民百余人被...。

  5. 竹篮打水造句_竹篮打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竹篮打水zhúlándáshuǐ竹篮打水的意思和解释: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竹篮打水的例子竹篮打水造句医生:(笑)四个字:竹篮打水。Butblockingonlinecontentislikeusingasievetostoptheflowofwater.而死不放手,最终或许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Housingwillbuysecond-hand“asfutileascarryingwaterinabamboo”increasing.与此同时,英国...正赶着避免类似的竹篮打水一场空。Counsels

  6. 一张便笺,斯大林给朱可夫的任命状竟是如此的简单随意且霸气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势如破竹,打的苏联毫无招架之力,其摩托化部队快速穿插到莫斯科去,快如闪电,无所顾忌,正如其代号「”台风”一样。而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也正好使苏军统帅部和战场失去了联系,...线被潜人的敌军破坏,莫斯科的防御一片混乱,于是,斯大林在万般焦急之下想起朱可夫。影视剧中二战期间的莫斯科在整个「”二战”期间,所有重大的战役都有朱可夫的参与组织,并且在关键时刻对战局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斯大

  7. 李牧后人 李牧是个怎样的人

    李牧李牧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抵御秦国,在宜安之战中重击秦国,被封为武安君,是一位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然而,赵王听信谗言,被挑拨离间,将李牧...害,自毁长城,天下人为之扼腕。李牧后人>孙子李左车,,秦末汉初柏人人,秦汉之际谋士。>李牧是个怎样的人>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8.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9. 【燎疱】的意思是什么?【燎疱】是什么意思?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杂证》「汤火伤」●注:「此证系好肉暴伤,汤烫火烧,皮肤疼痛,外起燎疱。」★「燎疱」在《汉语大词典》第9858页第7卷256参见:燎疱燎疱是什么意思燎疱liáopào燎泡。

  10. 新婚致词大盘点 祝福新人

    新婚致词是婚礼上的一个环节,大家要在进场之前对新人送上祝福,语言简单明了,但包含着自己对新人的由衷祝福,新婚致词大盘点,来看看吧!新婚致词大盘点:1、珍惜这爱情,如珍惜著宝藏,轻轻地走进这情感的圣殿,去感受每一刻美妙时光。祝你俩幸福美满,共谐连理。祝你幸福美满、永浴爱河、新婚快乐!新婚愉快,甜甜蜜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