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陈光甫不喜欢蒋介石,对于宋子文更是新仇加旧怨。倪去世后,等这些存款一到期,宋马上全部提取,存入外资大通银行。不过这也证明他对于宋子文的偏见,从未消除。陈光甫至于对待蒋介石的态度,陈光甫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冷漠,对其很少有个性化的评论,也不用任何尊称,难得呼之以职衔。从此以后,他私人日记中,“蒋介石”就变成了“蒋先生”。

文 | 克念 1925年1月3日,南京 ... 明令宋子文接任财政 ... ,在财务金融方面为即将复 ... 军总司令职的蒋介石作铺垫。陈光甫不喜欢蒋介石,对于宋子文更是新仇加旧怨。自1928年陈光甫提出统一币制,到1935年法币改革,其中相差了整整7年,其中宋子文的迁延拖沓达5年之久。在陈光甫日记中,也揭露了宋的这种颟顸误国。他写道:“中国不肯马上脱离银本位,即是恐怕力量不足,觉得非一笔大借款无此胆量毅然决定改变币制。此种思想几弥布 ... 全局,此为延误事机之唯一实情。宋子文主张最力。” 蒋介石与宋子文 >币制改革的无政策、无决策、无对策,以致在宋子文手上5年毫无进展,其人确实难辞其咎,但由于成见过深,陈光甫会很敏锐地捕捉一切不利于宋的负面消息,并深信不疑。比如1932年3月17日的日记,认为宋子文跟蒋介石一样对日坚持“不抵抗政策”;5月3日,又道听途说宋子文向法国购买军火若干,便得出结论“宋有准备自做独裁之势”,“此人要做军阀”。 >当然,宋子文对上海银行也不友善。其母倪桂珍是上海银行的最老股东之一,其私人存款也长期存放在该银行。倪去世后,等这些存款一到期,宋马上全部提取,存入外资大通银行。这笔款项要近十万元,如此全部提清,很显然是对上海银行的不信任。难怪陈光甫要恨恨然地“特将本票摄影保留,籍资日后参证回忆”。然后在日记里他直接评论道:“窃思华人对于本国金融不知爱护维持,又何能苛责外商银行之言行不相顾哉?” >陈光甫之于宋的恩怨,二十年如一日。1947年4月23日,陈作为国府 ... 参加成立会,遇到了宋子文。据当天日记,宋子文笑着对陈说:“你简直是个妖怪,真不像有六十七岁的人。你究竟有一个怎样的秘诀?”陈笑答道:“没有别的,也许还是我一直不做事的缘故。看你如今官不做了,神气也很好啊!” >此时宋子文刚因“黄金风潮”从行政院长位子上下台,举国笑 ... ,陈光甫再去补上一刀,实在是没有必要。不过这也证明他对于宋子文的偏见,从未消除。 >对于李宗仁他也一直保持着好感。虽然两人后来也没什么接触,但直到1949年,陈光甫在私人日记中依然尊称李为“代总统”。
/陈光甫(左)赴美谈判,与驻美大使胡适(右)和美国财政 ... 摩根索(中)合影。在陈光甫和一些美国友好人士帮助下,中美两国达成以桐油换资金的协议,不仅挽救了国民 ... 岌岌可危的财政,更为美财政援华扫清了障碍,有力增强了中国坚持抗战的信心 >不过,对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20年来,陈光甫却有着绝大的变化。1928年初,他决意自上海退居汉口的时候,由于心情恶劣,也由于此地刚经历兵灾,尚未恢复,反正,陈看出去,是一片混乱衰败,到处是所谓“穷化恶化”的证据。在此时的日记中,他认为中国需要欧美管制,因为“乃有英美等白色种族优秀分子在内,有移化之力,故可常新不坏”。他还认为,中国消极不振的原因是“数千年亚洲遗毒”厉害,所谓“中国受中亚细亚民族之影响甚深”,无法“善化”。 >但是,20年后他履迹香港,却又是另一番感观。1948年12月7日,在日记中,陈光甫由衷地说道:“吾四十年以来游历中国地方不少,不必谈西北、东北、广东等处,即以苏北而论,姜堰、曲港、通州、大中集,均系富庶之区,地方平安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较之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者。不过香港在物质上比较近代化一点。”竟然把这些苏北小镇的安和乐利同香港相提并论,可见他通过这20年看到了中国的演化和进步。 陈光甫 至于对待蒋介石的态度,陈光甫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冷漠,对其很少有个性化的评论,也不用任何尊称,难得呼之以职衔。到1947年4月23日陈新任国府 ... ,可能是因为感激之情吧,于日记中开始尊称蒋氏为“先生”。当然,对其施政方针还是批评,认为“要继续打内战, ... 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他十分形象地揶揄道: “今天的 ... 好有一比,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国民 ... 正如一家银行, ... 办了二十年没有办好,生意做差了,或是不能兑现,或是怎样,这家银行岌岌可危,于是总经理蒋先生不得不去拉些新股东来——或者比传的更确实些——请几位新董事而总经理不变,希望因为这些新分子而银行可以暂渡难关,依然维持下去。” 从此以后,他私人日记中,“蒋介石”就变成了“蒋先生”。但这位“蒋先生”在大陆的末日,也即将到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宋子文陈光甫蒋介石金融史中国近代史历史香港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