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范旭东:缔造无数第一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 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 范旭东何许人呢?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一讲到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食用盐,大家就都明白了。 幼年丧父、出身贫寒的范旭东在六十多载的生命岁月中,从天津塘沽小镇开始,凭借一己之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精盐厂,让中国人摘掉了「 ”食土民族”的帽子。又在内忧外患,重重重压之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制碱工业,在战乱中为中国打造了睥睨 ... 国家的化工产业,被称为「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中国重工业之父”。 01 寒门学子的救国梦 范旭东1883年出生于湖南湘阴,据说还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代。 只不过相对于北宋名臣后代这样的光环来说,范旭东的童年着实委屈了一些。6岁那年,还是孩童的范旭东就失去了父亲,他和兄长二人只能依靠着自己的母亲为别人浆洗缝补而勉强生活下去。 所幸兄弟二人天资聪颖,且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放弃了对学业的追求,在其姑母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读书的机会。 等到清末留日热潮兴起,范氏兄弟二人同赴日本求学,范旭东如愿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攻读应用化学。 在日攻读学位期间,据说当时的帝大校长对范旭东的苦读颇不以为然,曾半调侃地说:「 ”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 或许只是一句无心之言,却深深扎痛了当时正在求学的范旭东的心, 1910年范旭东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虽然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但是范旭东心系国家,果断放弃了待遇优厚的日本教职收拾行装回国,立志于复兴中国。 02小试牛刀,创办久大精盐公司 回国之后的范旭东在其兄长的提携下,曾经短暂的在财政部任职过,1912年,范旭东被派往欧洲考察盐政,而因为这个机会他对精盐制造及盐的工业用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走上了「 ”工业救国”的道路。 当时中国的制盐业有一个什么现象呢?我国虽然在食盐开采这一领域具有千百年的历史,但是食用盐的开采却一直采用土法粗制盐,开采出来的粗盐效率低、 ... 低,并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 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料,在中国许多地方,由于粗盐制法,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也被拿来大量的供人食用。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 ”食土民族”。 实际上, ... 精盐并不难,只是当时我国缺少化工人才,导致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 1914年,31岁的范旭东独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站在荒凉无垠的盐碱滩里,看到塘沽天然形成的丰富盐产,范旭东发出感慨:「 ”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而不起雄心,就不是大丈夫!我死后愿意埋葬在塘沽。” 说干就干,范旭东随后用5万元股本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从塘沽的渔村开始,以海滩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很快做出 ... 达到90%以上的精制盐,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结束了中国人长期食用粗盐的历史。 为此范旭东还亲笔设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 ”海王星”。 但是随后因为精制盐触及到了各方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久大集团和范旭东受到了各方利益集团的打击,范旭东本人也是依靠自己兄长的关系才得以脱身,但是这并不妨碍久大集团打开了我国精制盐的大门,1917年,久大精盐销出1万担,1936年达到顶峰,约50万担,终结了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的局面。 03再接再厉,创办制碱工厂 在精盐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后,范旭东并没有停下脚步,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制碱行业。 1915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国之间交通受阻,洋碱输入量骤减。 垄断着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趁机囤积居奇,致使碱价飞涨,遗憾的是中国的碱市场被牢牢的握在了英国的卜内门公司手中,制碱技术更是这家公司的机密,国内大批依赖洋碱为原料的行业如造纸、染色、冶金等方面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工。 国人束手无策,尤其是范旭东曾到卜内门的英国本部参观,英国人嘲弄地说,你们看不懂制碱工艺,还是看看锅炉房就好了。 面对这般光景,范旭东深刻认识到,「 ”此等工业之母,不能专依赖天然,亦不能久仰给于外人”。 范旭东开始筹备创办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1918年,永利制碱公司在塘沽成立。 一批有才之氏围绕在范旭东身边,经过近5年的奋斗后,「 ”永利碱厂”于1924年8月正式开工出碱,但遗憾的是,初次生产出来的竟然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 各方质疑蜂拥而至,范旭东仍然咬牙坚持,直到1926年6月,永利终于在重压之下,不负众望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全厂欢腾。 随后范旭东给产品取名永利纯碱,以区别于「 ”洋碱”。 同年8月,范旭东带着自己「 ”红三角”品牌纯碱到美国参与在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各方赞扬,永利纯碱顺利赢得大会金质奖章,专家点评说:「 ”这是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04脚步不停,化工产业一个不能落 盐和碱企业的创办成功,让范旭东看到了那个中国人自己搞化工产业的希望。 于是1929年范旭东正式向国民 ... 提出承办 ... 铔厂。1937在范旭东的影响下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 ... 铵产品。1943年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范旭东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化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这是他自喻为毕生创办的第三件大事业。 经营盐业、制三酸,创建化工科研机构等一系列大动作的施行,让范旭东赢得了当时不少业内外人士的尊敬,同时让中国人自己的化学工业产业逐渐在国际上有了认可。 一直到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突发急病在重庆溘然长逝,终年62岁。 1945年10月21日,重庆各界联合召开了追悼大会, ... 亲笔书写了「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词高度肯定了范旭东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他去世之后,当年一起奋斗的青年科学家们没有停止对化学工业的探索,成为了化学界的中坚分子,这其中典型如李烛尘日后出任共和国的食品工业部 ... ,侯德榜因独创的「 ”侯氏制碱法”而闻名世界。 而他创办的永利公司,在解放之后,由南京市军管会接管了该厂,并于1958年1月将工厂改组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不忘初心,传承范旭东先生订立的「 ”相信科学、发展实业、顾全团体、奉献社会”四大信条,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在化学行业积极探索屡创新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 这一切都离不开范旭东的功劳,范旭东一贯自称书生,从不把自己看做商人,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的「 ”书生之念”比「 ”发财之念”浓厚得多。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就是这样一个书生意气浓厚的商人,毕生都在致力于我国化工业的振兴,殚精竭虑。凭借自己的力量摘下了中国人「 ”食土民族”的帽子,并开启了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道路,该得一句功在中华的赞扬。

范旭东:缔造无数第一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范旭东:缔造无数第一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范旭东何许人呢?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一讲到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食用盐,大家就都明白了。

  2. 范旭东

    范旭东,中国实业家。1883年10月24日生于湖南长沙东乡,1945年10月4日卒于重庆沙坪坝。吴蕴初1937年7月,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沽、宁两厂先后沦陷。范旭东、李烛尘等率领久大、永利、永裕、黄海的部分职工在四川开辟了新的化工基地,其中包括:于自贡市创建久大盐厂及三一化工制品厂;迁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及创建永利川厂于乐山县五通桥;并建立了纯碱、陶瓷、煤矿开采等企业及侯氏碱法中间试验厂。

  3. 范旭东的碱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列强忙于战争,这给中国民族工业一个发展的机会,由化学家范旭东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于1918年宣告成立。他觉得这条计策也可应用到他与卜内门的纯碱之战中。>>范旭东便迅速东渡与三井协商,委托三井以低于卜内门的价格代销水利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范旭东掌握了主动权,便进一步提出,要求卜内门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碱价如有变动,必须事先征得永利公司的同意。

  4. 油漆大王陈调甫

    年长的一位,是开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年轻的一位,则是他合作10年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化学硕士陈调甫。其中最出色的,是一个叫王绍先的年轻人,他精明稳重,事业心特强,所以深得陈调甫的器重。陈调甫忽然想到了铁路。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陈调甫终于如愿以偿,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陈调甫把永明公司的事务交给新选任的副总经理王绍先,亲自参加了制酸厂的选址工作。

  5. 化工先导范旭东

    范旭东6岁那年,父亲就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了。正好他的哥哥范源濂担任了教育总长,哥哥知道他热爱化学,设法安排范旭东到财政部所属的盐务机关工作。针对中国盐的资源丰富、而制盐工艺又相对粗糙的特点,范旭东决定从研制精盐入手,首先改变中国食盐质量差的现状。

  6.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民国时期化工实业家范旭东简介

    范旭东,原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锐,字旭东,祖籍湖南湘阴,生于长沙,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光绪三十四年,范旭东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化学工业系,为了表达并坚定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改名范锐,字旭东。范旭东乃向久大公司董事会建议筹建碱厂。>民国七年11月,范旭东创办永利制碱公司。>民国三十三年,范旭东成立海洋化工研究室。

  7. 有关于范旭东的评价有哪些 他的纪念铜像在什么地方

    人物评价>“范先生一生全部精神集中于其事业,其艰苦卓绝,稍知范先生为人者,胥能道之.....范先生死后,有某机关人以为范先生创立诺大事业,必留有许多遗产,来相询问。殊不知先生生前两女公子赴美留学之学费已苦无法筹措,家族之生计、侄辈之教育,俱发生困难。”

  8. 范旭东做出的事迹都有哪些 他的个人生活是什么样的

    民国四年4月,久大召开第一届股东会议,范旭东被公推为总经理。工厂建成投产后,其海王星牌精盐品质洁白,销路颇佳,故获利甚丰。同年8月,永利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1月22日,范旭东上呈实业部请由永利主办铵厂,旋即获准。其后制定了《选派人员出国学习办法》。范旭东聘请孙学悟博士为社长,并将自己的久大创办人酬劳金全部献出作为黄海社的研

  9.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简介

    侯德榜,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同年8月,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的红三角牌纯碱被授予金质奖章。这个厂,连同永利碱厂一起,奠定了中国基本化学工业的基础,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1940年,范旭东将之命名为“侯氏制碱法”。1952年任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

  10. 范旭东创办化学工业

    爱国青年范旭东看到这情景,十分焦急。他在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靠工业发达起来,还欺负中国。他就决心创办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1917年,他在天津塘沽建起了永利制碱厂,这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工厂。范旭东反驳说:“正因为落后,所以我恨不得早办30年。现在奋起直追也不算晚!”范旭东就亲自动手,把书房当成实验室,办公桌当实验桌,白天做实验,晚上当床。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碱,有了自己的化学工业。

随机推荐

  1. 朱元璋的军师是谁?朱元璋军师刘伯温简介一览

      朱元璋的军师是谁?朱元璋军师刘伯温简介:刘伯温(1311——1375),又名刘基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刘伯温简介之“后朝军师刘伯温”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

  2. 海沸江翻是什么意思?

    【拼音】hǎifèijiāngfān【解释】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出处】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例子】无【相关】百度“海沸江翻”

  3. 《大明風華》老皇帝出征,三個大臣「 ”亂政”,選出了兩代好皇帝

    《大明風華》最近的劇集中,老皇帝永樂御駕親征討伐瓦剌等部落,而宮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梁冠華飾演的太子朱高熾,然而一生戰績輝煌的朱棣,在這一次北征中卻屢屢受挫,尤其是最新的劇集中更是天公不作美,又是風又是雨使得明軍進退兩難損失慘重,而當朱高熾看到軍報獲悉前線的戰況後,勞累焦慮之下突然就噴出一口血來。輔政的三位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從太醫那里得知,太子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如果好好休整還能多

  4. 2017经典伤感说说 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 ... 手-感人的情话

    所以,不要太敏感,想太多伤到的反而是自己,很多事情不过是听的人记住了,说的人早忘了。我这只候鸟,gexings在青春的纬度里,继续着我青春的梦十四、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手。不要对无视你的人心软,更不要向不疼你的人求可怜。火把倒了,火焰依然向上,错缘散了,尊严必须尚存。

  5. 感谢信

    一家饭馆有一天收到一封信,大红的信封上十分醒目地写着“感谢信”三个大字。服务员们马上围了过来,因为这个饭馆几年来还是头一次收到感谢信呢!他们争先恐后地拆开信读了起来:“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自从开展灭蝇活动以来,我们一直找不到苍蝇比较集中的地方。那天来到你们饭馆,一会儿就打死300多只苍蝇。这使我们班荣获学校灭蝇竞赛第一名,特此表示感谢!”

  6. 2017qq伤感个性说说 经典个性短语-感人的情话

    六、我总会遇见一个什么人,陪我过没有她的人生。我不说,你不懂。我说了,你不信。

  7. 元朝大都出现红雾时刘伯温做出了什么样的预言?

    实际上,元顺帝的结局,曾经被刘伯温预言到。朱元璋称帝时,元朝并未退出中原,当时河南、山东等北部区域地,都还在蒙古人的占领下。按照朱元璋的部署,留冯胜驻守开封,让徐达和常遇春继续带兵取道山东,攻打大都。>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开封安排好徐达等人的任务后,打算回南京,此时,有传闻说元朝大都出现红雾,伴随这黑风。>事实证明,刘伯温的预言是正确的。

  8. 鲍叔牙是个什么样的人?鲍叔牙具有什么品质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而管鲍分金、管鲍之交,便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故事。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9. 气节高亮苏武牧羊19年始返国

      汉武帝远征匈奴,将匈奴赶至漠北后,匈奴元气大伤,多年未有侵犯汉朝边境。后来汉武帝为了和匈奴修好,于是派出使者苏武出访匈奴。  苏武一行人到达匈奴的根据地,匈奴单于前来迎接。单于看到汉武帝写给自己的书信,显得恭恭敬敬,以为汉朝天子惧怕自己,于是对待苏武的态度也不客气起...

  10. 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民族危机促成留日热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呢?>清...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的政策,对留日热潮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欢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也是出现留日热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中形成了一股高涨的爱国热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