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这个话题里,很多人喜欢去分析「”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士人集团”的关系,以为能得出真相,实际上,在何进图谋的时间节点上,朝廷高层人物的关系十分复杂,不是简单套用集团利益所能区分开的。例如同为「”外戚集团”的何进与何苗,何进亲近士人,何苗则相对亲近宦官,在政变发生后,何苗也能立刻站队到士人这边,率军讨伐宦官,可见,最终影响他们做出决定的是出自自身利益,而不是什么集团利益。在《后汉书·何进

在这个话题里,很多人喜欢去分析「 ”宦官集团”,「 ”外戚集团”,「 ”士人集团”的关系,以为能得出真相,实际上,在何进图谋的时间节点上,朝廷高层人物的关系十分复杂,不是简单套用集团利益所能区分开的。 例如同为「 ”外戚集团”的何进与何苗,何进亲近士人,何苗则相对亲近宦官,在政变发生后,何苗也能立刻站队到士人这边,率军讨伐宦官,可见,最终影响他们做出决定的是出自自身利益,而不是什么集团利益。 在《后汉书·何进传》中写的很明白,袁绍和何进商议此事时(中平六年,189年),就是拿二十多年前的窦武故事来做比较的(建宁元年,168年事)。 摆在何进面前的,窦武是个政变失败者,何进不想重蹈覆辙,他需要享受到胜利果实。 当年窦武就是只依靠家属亲信掌控的北军五营中的两个营,加上自己的大将军营,宦官曹节、王甫也凭借尚书台的威力(下诏征调官员、军队),组织了比窦武更多的 ... 力量,最终窦武这边的士兵见形势不妙,纷纷投降至宦官阵营,窦武才失败的。 有了前车之鉴,大将军何进便非常看重军队的掌控,生怕有什么疏漏。除了自己拥有的大将军营之外,他安排袁术带虎贲军,桓典带羽林军,如此皇宫之内的守卫禁军全是自己人。 城外的北军五营的校尉无法全部考证,只能推测其中的射声校尉是马日磾,再有何颙、刘表在这段时间担任过北军中候,马日磾不好说,而何颙和刘表两人都是何进的亲信; 后来,何进征调丁原进京,让他做了执金吾,负责京城治安; 再有朱儁是担任城门校尉(考证推测),袁绍做了司隶校尉,王允做了河南尹,这都是有特殊权力的关键职位。 如此种种,京城之内的军队领导都是何进的自己人。 最后说说征调董卓的问题。我就直接给三个结论。 征调外兵的事,何进派了张杨、张辽、王匡、鲍信、毌丘毅五人去外地征兵,从地方调往京城的有董卓、丁原、桥瑁三人。 董卓进京是被何进很快否决掉了(先后有郑泰、卢植等人提反对意见),何进派种劭前去阻止董卓进京。 董卓最终进京,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野心,另一方面是他得到了袁绍的私下联络。 在《后汉书·种劭传》中明确记载了,董卓抗命进京后,何进又派种劭在雒阳城外以劳军的名义劝退董卓的,董卓最终屈服于种劭,退兵三十里至几阳亭。 由此可见,到政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何进是不希望看到董卓在雒阳的。 至于为什么袁绍会去招惹董卓? 道理也很简单:即将参与政变的军队大都是何进的亲信,下属;袁氏家族(袁隗、袁绍等)只有袁绍的私兵一千人,袁术的虎贲军,袁氏家族需要一个亲近自己的军队参与进来,好为自己家族在政变中谋取利益。 曾经在袁隗司徒府中工作过的董卓,无疑是袁氏拉拢的最佳人选。
本文标签:何进董卓袁绍历史种劭窦武东汉官渡之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