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人尊师故事二则

古人尊师故事二则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历来是敬师的名言,把老师的恩德比之于父亲,因而老师不但有“恩师”之称,而且被弟子称为“师父”。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教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率。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事奉老师的道理,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以下为其中几例。帝尧、帝舜师事许由许由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庄子•天地》篇云:“尧之师曰许由”,《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篇云:“帝舜师许由”,许由曾为尧、舜两位圣君的老师。他学识渊博,道德高尚,重义轻利,与尧、舜一样称为圣人。史载帝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宇清平,举贤任能,可谓人才济济。但他仍唯恐埋没人才,还常常深入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他听说许由是有道之名士,于是千里相访。帝尧与许由见面倾谈后,许由了解到帝尧志趣不凡,的确是位圣主,帝尧对许由讲述的天下之理佩服之极,因此就拜其为师。帝尧还都后,就想把这个天下让给许由,他将朝政交大司农等代理,即日命驾,往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帝尧对他极为恭敬,执弟子之礼,北面而朝之,说道:“弟子德薄能鲜。当初即位之时,曾经发愿,暂时忝摄大宝,过一过渡,必定要访天下之圣贤,将这天下让给他。现在弟子细想,老师才德好比太阳和月亮,并世圣贤无过于老师。愿将这天下让与您,请您慨然担任以安万民,不胜幸甚。”许由说:“帝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大治了,国泰民安,万民丰乐,这一切都是帝的功劳,而现在让我来接替,我是为名而来吗?”帝尧一再相让,许由坚辞不肯。次日,帝尧再访许由,许由竟不知到何处去了。许由从沛泽遁出之后,为了不使帝尧再找到他,就跑到中岳嵩山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在那里耕作隐居,不觉已过一年。帝尧到处寻访,终于打听到了许由的消息。一日,许由正在田间低头干活,忽觉有人走近来,高叫:“老师!”向他行礼。许由抬头一看,哪知是帝尧,不觉诧异,就问道:“帝怎会跑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帝尧道:“前番拟将天下让与老师,原是为弟子无才无德,深恐误尽苍生,所以有此举。不意老师匿迹潜踪。拟恳求道德卓越之人,为弟子辅佐,但是仔细一想,道德卓越之人,仍旧无过于老师。所以今朝竭诚再来敦请老师,作九州之长,辅佐弟子,还望老师不要推辞,不但弟子一人之幸,实在是天下万民之幸也。”许由听到此,说“天子 ... 九州,就是九州之长。从古未闻天子之外,还有什么九州之长。帝之此言,某所不解。”帝尧道:“本来没有这个官名,不过弟子请求老师辅佐,特设此官以表隆重,还请老师屈就。”许由再次推辞归隐,使人再找不到他。但是帝尧对许由一次让位,一次召为九州长,百姓们都知道了,人们都称赞帝尧的胸怀和许由的境界。《庄子• 让王》篇记载此事云:“尧让天下,许由不受”。舜耕于历山时,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讲究礼让,重视仁义,半年以后,那里风气大变,种田的人居然都知道自己取那硗瘠之地,而将那肥沃之地互相推让了。人们个个都敬重舜。有时邻居争斗,都要请舜裁判,舜的话比官令还要佩服。远近的人闻风而搬到历山去住的,竟有争先恐后的情形,使偏僻之地逐渐成了繁盛之区。人们称舜为圣人,说“真是‘圣人所过者化’啊。圣人只教我们以义,不教我们以利;圣人只教我们以让,不教我们以争。”可见舜化导的功效了。舜在一次耕种之暇,来到了箕山游览,只见一个老者迎面而来,一不小心被石子绊足,跌在地上。舜看见了,忙过去扶了他起来,到一块石上坐下,老者一再感谢。舜看他年纪甚高,就问他家在何处,又问他姓名。那老者道:“我已几十年不说姓名了,你问它作甚?”舜听了,觉得诧异,叫问不已。那老者道:“汝叫什么名字?”舜告诉了。那老者笑道:“原来是你,我亦久闻你的名字。罢,罢,我就告诉你,但是你不要告诉人。”舜连声答应。老者道:“我姓许,名由,字武仲。”舜不等他说完,就拜了下去,许由止之不住,舜起身再道:“先生家在何处?我送先生回去吧。”许由笑道:“你愿送我回去,也好,我家就在箕山的那一面,不过烦劳你了。”舜道:“得以伺候长者,正是求之不得之事,敢说烦劳吗!”当下舜扶了许由过山,直到许由家中。许由深表感谢,又与舜交谈,舜请拜许由为师,许由亦不推辞,就收舜为弟子。次日,舜送了许多日用之物给许由,以当束脩之赀。自此以后,耕种、贸易之余,舜常去请教,许由给他讲述了很多道理,舜后来成为德行感召天地,仁政泽被四方的圣君。曾参谨遵师教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勤奋好学,谨遵师教,“于子言无不悦”。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认真复习了?“ 曾子避席”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说的是:有一次曾参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参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参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后来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这种礼仪。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陇亩,晚间学习到深夜,非常刻苦。他没有任什么官职,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了曾参的品行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 “食邑”是只拿俸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固辞不受。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的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曾参对使者诚恳的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与人者并不骄傲,但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称赞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孔子去世后,曾参、子夏、子张、子游、有若等弟子们沉痛守丧三年。在满三年时,共同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而归。此时,子夏、子张、子游三个人提出:有若的长相酷似老师,想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对老师的诚意和礼节来事奉有若,表示对尊师的敬意。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的阳光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样圣洁,相貌相似的人怎么能比得了呢?”曾参一番言语,众人听后叹服不已,深为曾参对老师的真诚和对礼仪的一丝不苟所感动。孔子之后,曾参承继孔子道统,勇敢的担负起推行道义、仁德的重任。他说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大意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维护正义而直到永久,不是很遥远吗?”他还编著了《大学》、《孝经》等经典著作,被后人称为“宗圣”。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人尊师故事二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7.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8.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9.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10.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随机推荐

  1. 建水陶壶

    建水陶壶的...,首先是遵循它的使用功效,在身筒容积、便于斟倒的壶嘴、把等使用性能方面有充分的设计要求,与此同时进行因人而异的形式追求,从而体现不同的审美要求。建水陶壶从...结构上亦可分:主体和附件。因此,合理的结构,完善无缺的艺术效果,才能构成建水陶壶的特殊造型语言,使其百看不厌。

  2. 【络子(làozi)】的意思是什么?【络子(làozi)】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或方式查找。

  3. 无尽无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újìnwúxiū【解释】没完没了(含有厌恶的意思)。【出处】【例子】【近义词】没完没了【相关】百度“无尽无休”

  4. 梦见被人抚摸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被人抚摸象征著宠爱,象征着你良好的人际关系。梦见被喜欢的人抚摸,会得到爱情。梦见被敌人抚摸,会和敌对势力妥协,并赢得尊重。梦见被长辈抚摸,不用担心有任何人对你有意见。女人梦见被陌生男子抚摸,说明你渴望爱情和性,但小心滥交。梦见收到生日礼物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关于桂林抗战新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新闻传达作业得到飞速展开。新的前史时期,有必要注重桂林抗战新闻史的研讨。一是要拓展视界、调整视点,以新的前史任务感来注重桂林抗战新闻史研讨。二是要深度发掘、抢救史料,以保证桂林抗战新闻史研讨的深化进行。三是要与时俱进。全部推动桂林抗战新...

  6. 吃花菜防空气污染

    据“亚洲科学家”网站6月18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日常饮食中,食用花菜有助于人体排出空气污染物 ,每天喝半杯花菜汁就能起到这样的排毒效果。为了验证花菜芽苗改善生活在重度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们的健康状况,研究团队选取了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300名男女志愿者,要求他们参加一项临床试验。

  7. 梦见家人肚子痛

    周公解梦梦见家人肚子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人肚子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名不副实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

  9. 君主:爱德华三世-五十年国王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2018年《英语报刊》杂志第10期。通过订阅英国英语杂志来支持关于英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大型长篇写作。每一个订阅都有助于保持英语国家的运转,并为我们提供了...此类文章的机会。您可以在这里订阅。爱德华三世是英国国王50年,在此期间,他把英国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开启了与法国百年战争的序幕,为英国议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带领国家度过了毁灭性的黑死病。最初,爱德华三世是一位

  10. 摩天碍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形容山的高大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