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蓝总兵监修普陀山

蓝总兵监修普陀山 在普陀山文物馆内,陈列着定海总兵蓝理生前用过的盔甲和钢刀。蓝理,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浦人。少时好勇任气,曾为仗义得罪权贵而数遭杖责。康熙十八年,请求从军赎罪,屡立战功,于二十六年升为河北宣化镇总兵,二十九年调镇定海。>一个总兵的遗物怎会成了普陀山的文物呢?原来,当时定海正在展复,普陀山经明朝倭寇破坏和清初海禁毁寺后也待修复。康熙二十八年春,清圣祖南巡杭州,赐金千两修复普陀寺庙,并决定将南京明故宫九龙殿拆迁至普陀山修建法雨寺,调蓝理来定海任总兵兼管理普陀山修复事宜。>康熙二十九年,蓝理到普陀山视事,见普济、法雨两寺仅存残楼数楹,感到自己缺乏监修寺院的技能,乃于当年七月,请天童寺四世孙潮音和尚来普陀主持山事;自己则尽力支持潮音和尚,全力修复了普济、法雨两大寺,以及积善庵、南天门、报本堂、清凉庵等寺院。>蓝理不仅武力出众,“力举数百斤,能追奔马”。而且颇有文才,精通书法。他曾亲自撰写了《重兴普陀法雨寺圆通殿疏》,并为多处庵堂题额,在南天门题石刻曰“山海大观”,并作《登南天门题山海大观于石上有赋》诗一首:“东西门既列,午阙可无开。海不扬波地,山偏尽日雷。钟鸣刁斗静,帆动象龟来。何必燕然石,始称汉将才”。>康熙三十七年,蓝理又聘请慈溪名士裘琏来山重修《 ... 普陀山志》十二卷,并亲为作序。>由于蓝理对普陀山的修复作出了贡献,在他调离定海时,普陀山僧人多方挽留不住,就要他留下一点物品作为纪念。蓝理就留下了一件盔甲和一把钢刀,僧人们在法雨寺内建造留衣堂一间,把盔甲和钢刀供奉起来。同时,僧人还在前后两寺分别建造了蓝公生祠。蓝理死后,改为蓝公祠。祠中原塑有蓝理的坐像:头戴铜盔,身着铁甲,浓眉大眼,十分威武。在十年浩劫中,蓝理的像也和观世音菩萨一样遭了“劫”。但人们不会忘记对普陀山发展有功的蓝总兵,他留下的盔甲和钢刀将永远作为文物保存下去。 >文章作者:章风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总兵监修普陀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马拉松战役波斯人失败的关键因素 不是希腊人盔甲质量好

    果然不出米提亚德所料,波斯人的两翼根本承受不住希腊密集阵的猛烈冲击。这样波斯前排每一个持盾的队长必须承受希腊两个纵列十六名步兵的合力冲击。波斯军队的中央部分取得了优势,因为进攻这一部分的是波斯人自身和撒卡依人。他们攻破希腊人的防线,把希腊人追到内地去。波斯人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战场过于狭窄,波斯轻装部队和骑兵没有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另,其弓箭穿透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2. 欧洲人:我的重骑兵是陆战之王!蒙古人:我就用轻骑兵教你做人

    机动性差、可持续冲击时间短构成了重装骑兵的最大弱点。其次由于盔甲的设计缺陷,一名身着重甲的骑士所能完成的动作是相当有限的。但更为恐怖的是,实战中敌人首先攻击的,绝不是骑兵盔甲重重的身体,而是他们身下防守较薄的马匹。

  3. 战无不胜!揭秘元朝军队的装备特点

    .军队的组成---简洁单一的组织体制,是蒙古军队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当时的蒙古军队对侦察部队的高度重视。.后勤维修以及保障---蒙古当局很重视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下大力量建立健全几乎遍布世界的驿站制度,主要是为军队后勤保障服务的。

  4. 中国古代9大著名盔甲,件件防御力惊人,你认识几个?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武器装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所以为了取得胜利,国家必须要为士兵们准备良好的装备。除此之外商代军队还喜欢佩戴饕餮样式的面甲,因为这样既保护了面部又震慑了敌人。而商朝也运用这一只装备精良饕餮盔甲的军队,不断开疆拓土,将前朝夏朝的领土扩大了几乎两倍,还多次打退戎狄的入侵,抓了不少胡人奴隶。

  5. 西班牙人竟扬言两万人征服明朝!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

    许多人心中,明朝是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昂首挺胸,洋人对天朝上国只有羨慕,绝不敢像对清朝一样对明朝。可是,正当如日中天的西班牙人却不这么看。

  6. 为啥中国古代禁止私人拥有盔甲却不禁刀枪?

    中国古代,...有个很奇怪的制度——不允许私人拥有盔甲,却允许拥有刀枪。唐朝法律——私藏铠甲达三领,绞。宋、元法律——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私藏不成副的铠甲杖五十七。可以看出古代刑法对私藏盔甲者用刑极重,甚至把私藏盔甲当作谋逆罪。平常百姓,能看到盔甲的时候只有军队出征或者出征归来,将军身披盔甲骑上战马,震慑人心。可这仅仅是因为盔甲是兵士的象征吗,那为何不禁刀枪兵器只禁防具?

  7. 宋朝败亡可不仅是没有战马,三流制造与九流供给可把它坑苦了

    许多王朝的灭亡都有争议。比如明朝的灭亡有党争说、贪腐说、宦官说、集权说、冰期说;唐朝也有党争说、节度说、外族说、税制说。唯独宋朝没有一点争议——就是实力不济被人征服。

  8. 古时士兵为何再热也不脱盔甲?常遇春大意脱下盔甲,不久离世

    相传,常遇春就是栽倒在卸甲风上,卸甲风的名字起源于军中,因为军人身穿盔甲作战,因为剧烈运动,或者外界温度过高,导致人的体温升高,体内的热量因为盔甲的密闭而散不出去,就会导致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导致血管膨胀,血氧不足。常遇春就是在战斗取得胜利,由于无法忍受热气,就将盔甲脱下,这才导致体内温度遇到草原的冷空气,血管急速收缩,血液无法及时调节这种变化,使得他病倒了。

  9. 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查理一世国王与他的盔甲武备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次子,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任君主。查理一世出生于苏格兰,有着浓厚苏格兰口音以及严重口吃,这更加深了英格兰民众对君主的不信任。他同国会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1642-1649年间的两次英国内战,国王两度战败,超过8万国民战死。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国会以叛国罪送上了断头台。这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以国王身份被处死的君主。

  10. 在古代,带着刀逛街都没事,为何私藏铠甲就会掉人头?

    于是周亚夫被立即逮捕下狱。铠胄的防御力太强,流通于民间会成为不稳定因素铠甲,乃历朝军国重器。违者皆以谋逆论处。由于盔甲在战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将私藏盔甲视为谋反重罪。不仅小作坊没能力打造,在国家层面上,铠胄也被当作战略物资进行储存,所以谁要是私藏铠胄就是与国家机器作对,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随机推荐

  1. 心态

    良好的心态,来自于刻苦学习,潜心修养。以学养德,洁身自好,刻苦读书,从小事入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提高辨别能力,抵御各种诱惑,形成庄重而清廉风格,始终保持宁静而豁达的心态,铸就健康而充满朝气的体魄,面对人生,面对千奇百态的大千世界。

  2. 谤法的罪业让我生堕地狱!

    我表示赞同大乘非佛亲说,是从部派佛教演化而成,自然,大乘经典就是后人撰辑的了;认为净土从某种外道信仰转变而来;认为密宗已不是纯正的佛法;认为密宗所证或许是某种禅定境界;认为台、贤、禅、净都不是佛法的原本模样,甚至有外道见解;我不认为有谤法罪,因为佛陀曾赞同独立思考,用理智信仰,因而我认为对佛法可以自由开明地讨论。我忏悔,我诽谤了三宝,我没有充分理解大乘佛法的甚深微妙不可思议。

  3. 搞笑浪漫爱情笑话短信 | 情话语录

    长期服用可白头偕老。情人节快乐,宝贝!

  4. 善友协助免除邪淫之难

    曹XX,明朝时人,当他还是太学生员时,因只知读书为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于进德休业,故课余之暇,常好冶游,并纵情于声色。次日曹XX酒醒后,听人议论纷纷的谈起当晚的事吓得惊出一身冷汗,至此方痛悔过去所行,并庆幸益友的巧妙安排,不然此刻身首异地的定是他,而非无赖汉。今社会淫佚之风,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情绪,有些不知自爱之辈,其情形有如曹之行。

  5. 左萦右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ǒyíngyòufú【解释】左边拾,右边掸。比喻对手容易收拾。【出处】《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例子】【相关】百度“左萦右拂”

  6. 成名成家是什么意思?

    【拼音】chéngmíngchéngjiā【解释】树立名声,成为专家。【出处】《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例子】她:个人主义、成名成家思想严重。黄宗英《大雁情》【相关】百度“成名成家”

  7. 说说2017最新版的-感人的情话

    在最好的年华里,不要辜负最美的自己。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三十四、实际上,人是充满希望的悲观主义者,希望解决一些内心的问题。

  8. 枯鱼衔索是什么意思?

    【拼音】kūyúxiánsuǒ【解释】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出处】《韩诗外传》卷一:“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例子】【相关】百度“枯鱼衔索”

  9. 【麻花亮】的意思是什么?【麻花亮】是什么意思?

    《散文》1982年第1期:「天刚麻花亮,大轿车就从昆明起程了。」麻花亮的拼音máhuāliàng麻花亮是什么意思麻花亮máhuāliàng天色微明。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天麻花亮,她从苞米楼子上跳下,光着脚丫子,跑出大门。」——————————麻花亮máhuāliàng补证条目天色微明。

  10. 中国这个省份虽然从没出过皇帝,但是却人才辈出

    由这种仁爱之心推广成长到孟子的"仁政",而施行"仁政",便能够得世界。对孔子所首倡的"仁爱",就是要有爱人之心。中国是一个汗青悠长的国度,而凭据史书记载,从秦始皇起头,算上本身称帝的李自成、洪秀全之流,我们国度汗青上一共出了408为皇帝,也就是说在全国每一个省份根基都有出过皇帝,但唯独一个省从来没有显现过皇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