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以《印光大师文钞》为中心一 须深信因果有三世之理“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此为印光大师之常言也。大师认为因果一法至为重要,是彻上彻下之一法,乃至修行成佛也是因果之事。对于俗世,因果更为重要,是对于世间乱坏人心之“标本同治之法”。大师也常提起周安士之一句“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人人不知因果,大难之道也”。这是大师针对当时社会战乱、动荡提出的一剂良方。当然,在社会和平时期也应提倡三世因果的。以因果报应能治人心,除此以外,任何一法,皆无救药,以心不改良,则一法才立,百弊丛生矣[1]。大师所以极力提倡因果,亦是有其原因的,大师曾在《复李圆净居士书一》中云:“光初出家,见诸知识教人修持,了不提因果轮回等事,致有修持颇好者,或于伦常不能恪守己分,因是或令不知佛法真理者,多起谤心,光久畜矫此流弊之心,故于一切笔墨中屡言之”[2]。因果通三世,有因必有果,果则必有其因。如果不提倡三世因果,那么不但恶无所制,而且善无所彰,则一切归为虚无,世间也无章法。大师认为:不知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为人死神识即灭,有何灵魂随罪福因缘,受生于人天及三恶道耳!既善恶同一磨灭,何不任意所为,以期身心快乐乎。[3]否定三世因果,即属于断见,怀此邪见,则上智者懈于修持,下愚者敢于作恶,以尧桀一死,同归于尽,又何必兢兢业业,无绳以自缚,以自苦一生,又何不任意纵情,但期现生得乐,顾甚死后空名乎?以致善无以劝,恶无以惩[4]。大师曾屡次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际,列国诸侯士大夫死,各随其力, ... 所爱臣妾等以殉葬,不但不生怜悯之心,反以为荣,且各相效尤,当时虽有孔孟老庄齐出于世,亦不能制止,佛教传入中国后,阐明三世因果报应,此风即止,纵南面称朕者亦不敢行此恶法[5],这也是佛法传入中国后益人益国的最大一例证。二 依三世因果而善行之若知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所作必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戾也[6]。连一个恶念头都不敢有,何况实行而做那些贪脏枉法、以强凌弱、 ... 盗淫妄之事呢。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一步即是:止恶。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后,在日用之间,于一切报境,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知各有前因,致获现果。了此则于一切不如意,只宜自忏宿业;于一切如意事,也不会狂喜。所以,大师说: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受宠若惊,受辱不怨,逆来顺受,无往不自在逍遥也。[7]若知前因后果,则穷通得丧,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之未孚,不见人天之或失,乐天知命,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8]于命知为前世所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则会安心自在,不会责怪于他。纵见他人位处尊极,富饶天下,自己也不会起一丝毫之非分之念,不是自己之财名,纵用尽心机而得之,不久也将坏散,终不为己所有。如果人人晓此理,于自己则生活自在,心安理得,于社会则安定和平,没有干戈争战了。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二步即是:乐天知命。佛教的三世因果说,相对过去来说,可以称为宿命论,因为过去所造之因已定;但佛教的三世因果绝不是定命论,因果的法则是造因得果,我们讲因果,最主要的不是注重过去的因,而是注重的是现在种因,得未来的果,要的就是这个变数。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其理实一。因此命自己作,若真心实意,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广修善行,其力大者必现生即感善报(现报、花报[9]),故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是真正的造命论、改命论。大师认为命之可变: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则有凭据者亦可无凭据,无凭据者亦可有凭据,譬如山高之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凿岩设砌,则绝顶亦可直到,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即亲身做到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与夫位极人臣,声势赫奕之宰辅,若不修德,则即世而身戮灭者多矣,所以亲得者亦无凭矣![10]大师所举是现生造恶业而得现报之事,我们把它转过来,造善因则也必有现报。大师极力提倡改命,提倡了凡四训,认为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前因于俗所谓天,天定者胜人,谓前因之难转也;人定者亦可胜天,谓兢兢业业修持,则前因不足恃,以现因而消灭前因也!这一切皆在自己存心修德而已[11]。这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第三步即是:修善改命。修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同种果树,要吃其果,要等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不是发大心,不是能立竿见影的。大师在《复卫锦洲书》中云:“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12]。这是现实生活中十分要注意的一桩事。总之,三世因果的道理说明的是命由己作,非由他人主宰,知此者方为得其真义。三 释三世因果之疑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眼见作恶之人而其命却愈好,而作善之人其命却愈坏,这岂有因果的道理在?”这是不明因果的三世的道理,其现生所作之善恶之报在后世(或来世,或第二三四五世,或百千万世)。所以金刚经有云:“若人受持此经(今世作善),为人轻贱(今世却仍受恶报),是人先世罪业(过去世所作恶业),应堕恶道(过去世所作恶业,今世应得之恶报),以今世人轻贱故(过去世所作恶业,今世实际所得之恶报),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转重报为轻报)”[13]。从这一段经文可以明白业因果报的复杂的关系与变数,那么对恶人作恶而仍享福就可以依此类推了。世人着相,对于布施、持戒等有形的善事应得好报不会怀疑。而对于烧香、拜佛等则有莫大的疑问:既然命由己作,烧香、拜佛等这样有用吗?当然这是不可否定的。烧香、拜佛等是虔诚心的体现,虔诚礼念是感,所得之应是佛菩萨之加被。另外,烧香、拜佛、虔诚礼念是启发我们的自性,又可激励我们精进为善与用功办道。四 大师关于感应的原理事理的分析众生一心念佛菩萨的名号,往往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感应者,乃众生以竭诚心礼念供养佛菩萨为感,而得佛菩萨不思义之加被之应。感应之事,与自造因而自受果报又有不同之处,世人有信佛者、不信佛者,或以一念诚心供养礼拜佛菩萨,其感应多有不同。大师是这样分析其感应的道理的[14]:佛菩萨之心性,量包太虚、周沙界,而众生在迷,由烦恼妄想执着而障弊,不生信向,如同以物障虚空,便成隔碍。如果众生以至诚心念佛菩萨之名号时,佛菩萨则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境为境,故得不谋而合,无缘而应。大师还举喻以明:如同穿此障碍虚空之物,穿一小孔,则得一不孔之空;穿一大孔,则得一大孔之空;完全撒去障弊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含无间矣!是故则有小感小应,大感大应,此正合楞严谓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求涅盘得涅盘也。大师又在《石印普陀山志序》中论及感应之事相时,把它分为六种[15]:1、显感显应;2、冥感冥应;3、冥感显应;4、显感冥应; 5、亦冥亦显感显应;6、亦冥亦显感显应冥应。大师是这样解释显感、冥感、显应、冥应的意义的:1、显感: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佛菩萨;2、冥感:过去生中竭诚尽敬礼念供养佛菩萨;3、显应:显见加被,遇难呈祥,或业障消尽,福增慧朗等;4、冥应:不见加被之迹,但冥冥之中,承佛菩萨之慈力,凶退吉临,业消障尽等。大师还详调:了此则知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纵令毕生不见加被之迹,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废,感应之道,微妙难思![16]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虽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求长寿得长寿、求智慧得智慧,皆要以至诚恭敬心真实心去求,此心不但要用之于对佛菩萨像前发愿求感应之时,也要用之于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行(佛菩萨遍尽虚空界,无时不在我们身边),更要用之于对一切人、事、物,方能真感实应。大师曾云,学佛之人,修行之人,心行要与佛菩萨气分相同,才得成功。同样,求佛菩萨之人,也须与佛菩萨气分相同,才得佛菩萨加被。每见世人向佛求发财、求子、求如意,其所言行,皆为不堪;嘴说行善,实则行恶,坑蒙骗、 ... 盗淫无所不为。此种行径,连世人都骗不了,更何况骗神通广大、无处不在的佛菩萨呢(众生打一妄想,佛菩萨都知道;古有谓:众生起一恶念,天神闻之则如炸雷)!哪里还能得佛菩萨加被乎!所谓“感应道交”,即是此意,求感应须与佛菩萨所行之道吻合方显也。--------------------------------------------------------------------------------本文发表于广东省佛协会刊《广东佛教》2006年第6期,总第112期。--------------------------------------------------------------------------------[1] 文钞续卷上202,《复卓人居士书》。[2] 文钞三P630,《复李圆净居士书一》。[3] 文钞正卷四杂着P31,《乐清柳市募建净土堂缘起》。[4] 文钞续卷上P85,《复杨树枝居士书》。[5] 文钞续卷下P81,《佛学救劫编序》;又文钞正卷二论P21,《挽回劫运论》。在文钞中有多处提及,不一一列示。[6] 文钞正卷三序P16,《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7] 文钞正卷一书P88,《复潘对凫居士书》。[8] 文钞正卷三序P6,《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9] 花报:如同果树开花时,其花当时就有美丽形象,花开后有结果。花表种因,是种种善行、净行,其所行当世即有现报喻曰花报,其行后世感果则为果报。[10] 文钞正卷一书P64,《复永喜某居士书六》。[11] 文钞正卷一书P64,《复永喜某居士书六》。[12] 文钞正卷一书P28,《与卫锦洲居士书》。[13] 参考文钞正卷一书P29,《与卫锦洲居士书》。[14] 此处参考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及文钞正卷三序P85《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重刻木板序》等,综合而成。[15] 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16] 文钞正卷三序P4,《石印普陀山志序》。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毫不犹豫造句

    毫不犹豫造句一:小强对这个题目应答如流,评委们也毫不犹豫地给了他满分。

  2. 什么是五星聚会

    什么是五星聚会五星聚会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运行到同一星区,大概在一条直线上,又被称为五星连珠。什么是“十辉之法”_民俗预测第一次有记载的五星聚会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五星聚于房宿,后世的学者认为是周朝将取代殷商的征兆。其实五星聚会只是一种天文现象,是星体自然运行变化的结果,五星聚会与当时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3. 赶不上的车就别追了,白费力气

    赶不上的车就别追了,白费力气;等不来的人就别等了,浪费心意。望眼欲穿充满了遗憾,也盼不到心里没你的人。别人毫不领情,你何苦一番痴情,感情争不来,爱你的永远不会离开,不爱你的只能带给你伤害。车远了,还有下一趟;人走了,还有下一个。这个世界,谁离开谁都得活,而且要更精彩的活!

  4. 应从下面捆

    一天,阿凡提乘船远行。突然,风暴骤起。船长命令船员爬到高处去收帆,并把帆捆在桅杆上。阿凡提感到奇怪,跑去问船长:“你这个蠢货,船明明是在往下沉,你怎么让他们从上面捆住它呢?”

  5. 广州执业律师突破1.5万人,位列全国第三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司法局了解到,目前广州执业律师15434人,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共有律师事务所766家,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升至10人。广州律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律师252名,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增至1351人,同比升36.2%。11月2日,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揭牌成立广州律师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引人瞩目,海事海商、知识产权等法律业务居于全国前列,年收入过亿元律师事务所10家。

  6. 孕妇饮食,孕妇应该多吃什么

    孕妇对碘的需要量又大,若再有挑食、偏食的毛病,则更易发生缺碘。孕妇缺碘,会造成死胎、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畸形。在沿海及低洼等不缺碘的地区,水中的碘可满足常人的需要,但对孕妇来讲还不够,这与孕妇偏食有关。所以,孕妇不妨多吃些海产品。

  7. 童言童语

    小儿子询问母亲:「妈咪,我可以有一个弟弟吗?」母亲解释说:「现在还不行,你知道的啊,爸爸一直都很忙!」>小儿子说:「难道爸不可以多找几个人手来帮忙吗?」>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8. 杨家将的天波府是否还存在?它跟现在开封的天波杨府是啥关系?

    所谓「”天波府”,其实是由「”清风府”演变而来。而「”清风府”之名,最早见于元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该剧讲的是金刀老令公杨业与其妻佘赛花共育有七子,这七狼八虎闹金沙滩,最后只剩下六郎杨延景。六郎守三关,受六使——「”三关”指的是梁州的遂城关、霸州的益津关以及雄州的瓦桥关;「”六使”指的是边关里外点检使、界河两岸巡绰使、关西五路廉访使、淮浙两场催运使、幽汾二州防御使和河北三十六处救应使。手下猛将

  9. 梦见漫天的蜻蜓

    周公解梦梦见漫天的蜻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漫天的蜻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明清旱烟壶浅谈

    明清旱烟壶浅谈旱烟壶是日常吸烟用具。从中可知明末吸食旱烟之风习已蔚然民间,手执旱烟杆,腰间悬挂着飘拂摇曳的旱烟囊、旱烟壶者已比比皆是。旱烟壶应伴随旱烟的产生而产生,传延至今大约已近500年矣。如上所说,明清旱烟壶的存世量应该很大,但实际的存世量远比鼻烟壶和水烟壶少得多,尤其是竹木牙角雕刻精巧的旱烟壶更是凤毛麟角,难觅其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