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为什么有内阁?谁把内阁带向顶峰?谁是站在内阁顶峰上的人?

一、内阁制度为什么会诞生? 明朝建立之初,其朝廷内部的制度主要还是承袭唐宋,以六部(兵部、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分管全国政务,而丞相统领百官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但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执政后期,因为「 ”胡惟庸”案的暴发而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朱元璋这样做的初衷实际上是想将朝廷中「 ”皇权与相权”打破,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的统治。 丞相原本是皇帝面前的一道「 ”过滤网”,他实际上可以为皇帝过滤掉很大一部分不重要的、琐碎的事务性政务,而使皇帝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家的重大事务上,另一方面他还能针对重要问题综合百官的意见向皇帝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现在丞相没了,「 ”过滤网”没有了,国家的各种事务全部都直接堆到了皇帝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 这下子朱元璋有些头大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老祖宗设置「 ”丞相”这么个玩意儿可不是一拍脑门儿瞎定的,自己把「 ”丞相”这么一撤算是捅了篓子了,但是自己前面刚撤总不能立刻又恢复吧?那自己这个皇帝算是彻底成了笑柄了。于是朱元璋仗着自己在战争年代练就的好身板和充沛的精力咬着牙扛了一段时间,可是到后来实在扛不住了,于是就得想办法啊! 朱元璋一捉摸想出来一个办法,他从朝中五品左右的官吏中选了几个人来辅佐自己处理日常公务。这些官吏将日常的奏折中的事情先看一遍,然后几个人拟定一定的处理建议报给朱元璋,然后由朱元璋来最后拍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为朱元璋省去了构建处理事务的方案的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他只需要负责拍板决定就好,原先是做简答题现在变成了做选择题。其次,原本丞相一个人做的事情,现在变成五六个人来做,这样权力就被稀释了,对皇权便够不成威胁。最后,朱元璋选择的辅助官员大多品级在五六品,能力出众但朝中地位不高,即使抱团也成不了其后,自己随时可以将这些人撤换,这样一来安全系数又提高了几分。 这样的官员辅佐皇帝执政的模式便是明朝内阁早起的雏形。 二、内阁地位的逐步提升 到后来,朱元璋渐渐的觉得这种 ... 似乎不错,于是便打算把这项制度固定下来。同时又为了彰显这些辅佐皇帝执政大臣的劳苦功高,于是朱元璋就仿造宋朝设立了大学士制度,其命名为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等等。这些「 ”大学士”便是辅佐皇帝执政的辅政大臣!同时一些备受隆宠的大学士还有机会辅导太子,也就成了太子的老师。 后来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的时期,由于其经常要率军出塞征伐北元,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政务,但是朱棣又担心太子朱高炽能力不足镇不住场面,于是就将辅政大学士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 ”内阁”! 这一时期内阁正式形成了一种常态化制度,被选为内阁学士的大臣每天都必须要有一个人轮流到「 ”文渊阁”这个地方值班,随时准备应对皇帝或者太子的问询。而且这一时期开始有一些分量极重的朝臣进入内阁当中,比如:「 ”三杨”之一的杨荣,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道解缙等等。 但是,这一时期的内阁仍然只是一个参谋辅助机构,内阁学士只有建议权,只有皇帝或者太子监国时才有最终的决定权。 三、长期积累,量变到质变 永乐大帝朱棣去世之后,明朝马上皇帝的时代结束了。从仁宗皇帝朱高炽之后,后来的皇帝皆是长于宫闱之中,他们没有朱元璋、朱棣这样的体力、精力来应付如此繁杂朝政,他们也不似先辈那般要把一切权力都攥在手里。从这一时期开始,明朝内阁的权力开始逐渐加强。比如仁宗时期的「 ”三杨内阁”,其中首辅杨士奇便是尚书之尊,既是六部之一的「 ”一把手”,又是内阁议事的「 ”第一人”。这就使得内阁成员逐渐由原先能力出众的「 ”小官”变为了地位尊崇的「 ”柱石之臣”! 而后来一段时期,明朝接连出了好几个「 ”奇葩”皇帝,「 ”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朱祁镇,贪玩皇帝朱厚照,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等等。而正是因为有内阁的存在才及时的填补了皇帝出么蛾子时的权力空白,确保了帝国能够基本维持正常运转。所以这一时期,内阁名正言顺的取得了一部分决策权。 这实际上是一次质的飞跃! 文官集团 明朝自「 ”胡惟庸案”后再无丞相,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的内阁成员合在一起便基本等同于一个丞相了!而内阁首辅也成为了大明官场上最耀眼的名字,其中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张璁、杨溥、曹鼐、夏言、李东阳等等。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明朝的文官集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成为内阁首辅也是每一个在朝为官的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四、内阁制度的顶峰——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 当然,由于内阁的渐渐做大,尤其是文官集团的势力兴起也让明朝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加以抑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太监集团的粉末登场! 当时对于朝政的决定实行「 ”票拟批红”制度。其中「 ”票拟”便是指内阁成员达成统一之后将处理建议写在奏折的背后,然后把奏折交给皇帝。 名义上是皇帝负责「 ”批红”,也就是用红笔进行批示。但是后来明朝几任皇帝倦于政务,于是便把很多奏折交给太监来批,这样就形成了太监势力与文官势力的制衡,从而使皇权不会旁落。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内阁权力的继续扩大,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著名的内阁首辅「 ”青词宰相”严嵩了。 到了严嵩辅政时期,由于其极能讨嘉靖皇帝欢欣,所以其在朝中势力日益膨胀,官员任免凭其一言而决。其当政期间大肆培植党羽亲信,形成了所谓的「 ”严党”,严党成员个个都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到后来发展到他甚至敢于将弹劾自己的奏折私自藏匿的地步。这个时候的严嵩,其手中掌握的权力已经等同甚至要超过当初胡惟庸这个丞相了。 更有意思的是,接下来的内阁首辅简直就是能人辈出,一个个都不怂!严嵩之后是徐阶,徐阶之后是高拱,这两个人都是朝中声望鼎盛的重臣,当朝皇帝也要礼让三分。而接下来的这一个则是「 ”集大成”者,他叫张居正! 张居正辅政时期具备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首先万历皇帝年纪幼小,张居正又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也就是负责替皇帝批红的)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也对张居正十分信任,这就使得张居正一个人就可以协调好票拟和批红的整个过程,所以他定下的章程可以在帝国内畅通无阻的施行。 这一时期也是大明内阁最为辉煌的时期,帝国的一切权力运行都以内阁首辅的意志为转移,也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大刀阔斧的在全国推行「 ”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把原本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重新拖回了正确的轨道之上,使国家再现中兴之势。 当然遍观整个大明朝,有,且只有一个张居正,只有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环境之下,又出现在特殊的位置上,最终把内阁制度推向了历史的顶峰!此后,再无任何一任首辅能够达到他这样的成就。 五、内阁制度的特点 其一是稳定:我们历数大明内阁发展变迁的过程可以发现,这项制度最大的优势便是稳定,哪怕国家连续出现多个「 ”奇葩”皇帝之时已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这是明朝时期虽然党争不断但却始终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事情出现,这也是我国封建王朝制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完善与发展。 其二是分权制约:在明朝内阁制度中「 ”分权制约”的思想是核心,皇帝、太监与内阁辅臣相互分权制约,内阁辅臣之间也在相互分权制约,把权力整体分散成多个环节,极大的避免了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就使整个国家始终处于一个平稳状态。 其三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决定事情的人多了,大家商议出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中庸的结果,往往缺乏开拓进取的动力。所以有明一朝自成祖朱棣之后虽多有贤明皇帝,但却对于国家开拓、改革方面却少有建树。而最强首辅张居正以内阁之尊行改革之实,正是因为他把内阁制度带向了顶峰,顶峰的内阁便不再是内阁,而是张居正的实际独裁。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

大明为什么有内阁?谁把内阁带向顶峰?谁是站在内阁顶峰上的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梦见衣服烧了个洞

    周公解梦梦见衣服烧了个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衣服烧了个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男人梦见女人叠被子

    周公解梦男人梦见女人叠被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男人梦到女人叠被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城楼 梦见城楼什么意思

    梦见城楼是什么意思?梦见城楼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城楼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在城楼上执公务,这是好兆头,说明做梦者在事业上会有贵人相助,最近的一段时间会开始官位显赫。

  4. 生吃大蒜最养生,可吃饭时吃几个最好?可别犯3种典型错误

    你愿意吃大蒜吗?

  5. 成语典故_商鞅立木的故事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成语典故_商鞅立木的故事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

  6. 狐偃 后代 四川百家姓|稀有先姓 全国不到五万 四川人口最多

    近日,成都市民李先生打进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讲述他遇到的一个“怪”事:在一次业务往来中,与他联系的小伙子自称姓“先”,乐山人。中国还有姓“先”的?李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查《百家姓》,没有。而且称呼对方为“先先生”,总觉得怪怪的。 其实,中国真有姓“先...

  7. 午夜游魂

    阿银的出生,就是生在一个非常明亮的月夜,正是因为那明亮的月光,她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子,阿银。银儿坐在那里,四下里静静的是极美极雅的风景,月夜当空,风摇桂树,阿银淡淡的笑了,突然她有了种倦意,意识也变得朦胧起来,可能是那月光吧,照得人很倦、迷迷模模的。

  8. 纯孝是佛弟子的本分

    魏师兄是我的文友,她早年便以清新优美的文笔蜚声文坛,后来学佛了,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可魏师兄不叫苦,也不叫累,纤弱的身体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魏师兄却年复一年地尽孝,因为她是念佛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修行“六度万行”的佛弟子,她知道万善孝为先,她付出的每一分辛苦,都在为自己消除业障;她对公爹的每一分孝敬,都会功不唐捐,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

  9. 梦见煎草药

    周公解梦梦见煎草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煎草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从面相朋友宫看人际关系好坏_看相大全

    从面相朋友宫看人际关系好坏面相的奴仆宫,又称朋友宫、人际宫,位于面部的下端部位,在传统相学中,奴仆宫的位置包括地库、腮骨、下巴(地阁)等处。如果奴仆宫处的腮部两侧生的比较尖削无肉,有这样面相特征的人,有时会不愿意信任他人,疑心较重,不容易交到知心的好朋友,也常会被他人所欺骗,需要多注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