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历史上唐朝有一位储君堪称史上最悲催的太子,他的父皇越活越久,好不容易等了26年,他父皇过世后他终于当上皇帝。没有想到他刚刚继位一年就退位,这是怎么回事呢?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18岁的时候被唐德宗李适立为皇太子,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初为人父,在上一年二月,他的长子李淳已经降生。

中国历史上唐朝有一位储君堪称史上最悲催的太子,他的父皇越活越久,好不容易等了26年,他父皇过世后他终于当上皇帝。没有想到他刚刚继位一年就退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18岁的时候被唐德宗李适立为皇太子,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初为人父,在上一年二月,他的长子李淳已经降生。 在建中四年(783)的「 ”泾师之变”,太子李诵随皇帝出逃避乱时执剑殿后,在40多天的奉天保卫战中,面对朱泚叛军的进逼,他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敌。 将士们在他的督促激励下,无不奋勇 ... 敌,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确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 太子李诵的政治态度是很谨慎的,26年来他从来不发表与父皇相左的意见。他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和烽火,也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 每逢在父皇跟前谈事论奏,他总是严肃有余,即使对皇帝身边亲信的宦官,也未尝假以颜色,他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深藏心底。 在太子李诵43岁的时候,他竟然忽然中风口不能言,皇太子从此就病倒在床。此时的德宗也已入暮年,对儿子的病情十分挂念,忧形于色,数次亲临探视。还曾派人遍访名医为顺宗诊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 春节到了,唐德宗见各位皇亲国戚都前来给自己拜贺新年,只有自己的皇太子李诵,因卧病在床而不能够前来给自己拜贺新年。 唐德宗见状,不由得哭泣悲叹,竟由此而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唐德宗就直接驾崩了。直到唐德宗弥留之际,他们父子也没有能够见上一面。 就在朝中大臣左补阙兼翰林学士卫次公等人草拟遗诏的时候,宦官却传出话来:「 ”宫中正在议论,还未确定由谁继位。”场的大臣们惧于宦官的权势,都不敢作声表态。 卫次公看出这样不对头,而是高声地说:「 ”太子虽然有病,但他是先帝长子,内外人心所望,是皇帝合法的继承人。实在不得已,也应当立太子的长子,否则,必定天下大乱。” 李诵也早已料到在父皇德宗去世后,自己继位会有阻力,所以他在这天也穿了紫衣麻鞋,强支撑着身体走出宫城北门九仙门,及时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宫内的形势才稳定下来。第二天,李诵在宣政殿身着丧服朝见百官,二十六日,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成为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唐顺宗。 李诵在做太子时,对种种时弊很为不满,已有变革新政的意向。在他当上皇帝后,重用自己的老师王叔文,并以王叔文为领袖,王伾、刘禹锡、柳宗元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开始了著名的「 ”永贞革新”。 著名的「 ”永贞革新”新政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意外的重大变故「 ”永贞内禅”又发生了,刚刚当了半年皇帝的唐顺宗,在宦官俱文珍及藩镇势力的逼迫下,「 ”内禅”于太子李纯,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太子李纯成为唐宪宗。 李纯继位后,守旧反对派开始清算,把革新派全部放逐,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 ”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当了五个月太上皇的李诵忧愤而去世,终年46岁。同年春,王叔文被唐宪宗赐死,年仅54岁。
本文标签:历史唐朝李诵明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