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 红山文化---从“中”说起

(四) 红山文化---从“中”说起

  从“中”说起

  ——再论红山玉文化的象形文字原始码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中”字是非常象形指意的。“中”就是一竖,上下都有两条飘带,中间是一个横向的长方块,这是部落立旗号召以此为中心。上下两个飘带就是旗幡,可是中间这个长方块的来意就一直是个迷。因为以前所有的出土的或是传世的史前陶石玉木泥器物中,都没有长方形或类方形体特殊物。直到红山玉文化中的很多方圆形玉璧出土才能解开这个迷: 就是方圆形或类方形玉璧。旗帜上高挂类方形玉璧,这是象形于部落中心的“中”字符号的原始码。

  红山玉文化中的方圆形玉璧是非常独特的。在牛河梁就至少有四件方圆形玉石璧,第二地点一号冢11号墓出土的大理石璧的方形角比较直,其他的方圆形璧都是圆角的,而且这件大理石璧象钺形,所以定名为钺形石璧。就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这类形状的玉璧只有在红山文化中最早。

  根据郭大顺先生的《红山文化》中的统计,牛河梁遗址中目前发掘的中心大墓里的玉器组合中都有璧,其中就有方圆型璧。可见璧在红山文化中的地位。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很多象形文字都有一竖中间有类方形或圆形体。中间是圆体形或小圆圈,就是圆玉璧,类方形的就是方圆形玉璧。以前都不知道这中间类方形物如何解释,只知道是和祭祀有关的,现在应该比较明确的理解是挂玉璧而祭祀。有的还有挂两个类方形玉璧。此外,还有很多不同挂法的类方形玉璧的甲骨文象形字体,基本都是和祭祀,王权,神权的用意有关。

  并且,这类外方内圆的方圆形玉璧也象征着天方地圆的地球为中心的原始宇宙观,而且和红山文化的有方有圆的积石结构相符合。

  前面提到过的甲骨文中的“黄”字,就是一个立人胸前挂着或佩着方圆形玉璧,这是不是和黄帝的“黄”字有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黄帝时代正好是玉兵时代,年代的推算也刚好是红山文化时期,而且黄帝有很多活动都和北方有联系。这个内容以后再专题讨论。

  前面还提到过的“帝”字,有好几种甲骨文字。一种是立人带冠平展双手握玉(第二篇里已讲到);另一种是立人带冠平展双手胸前挂一方型;还有一种是立人带冠平展双手胸前挂一圆型。以前很多研究指出这种方形和圆形是代表天圆地方,直到红山文化里的方圆形璧出土之后,这种“帝”字中心的天圆地方的研究才有了出土实物的科学证实。

  还有一个田字形但上下左右都出头的甲骨文字,也是祭祀用意。但以前不知道为何是方形的。其实也是一件方圆形玉璧,上下左右都系绳用来祭祀。还是“我”字加一个“中”字,当时的解释是从我从中的祭祀的意思,现在明白了是一个人拿着勾形玉器还挂着方圆形玉璧在作中心祭祀。

  “鬼”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侧面跪人头上有个田字形怪物。其实,这个田字形就是一块方圆形玉璧,但没有祭祀好,方圆形玉璧功能不显灵,魂不能归天而成鬼。

  还有甲骨文里的“串”字也是一竖加两个方圆形玉璧而成。进而有很多和玉有关的演进字体。例如,“文”字就是一个正面立人胸前挂着或佩着椭圆形或鸡心形玉器。在甲骨文里,正面立人形字体都是高规格的上等人。

  当然,要多次强调的是,红山玉文化不是甲骨文的唯一原始象形码的来源。甲骨文是在所有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很多中原诸文化和良诸文化,甚至夏商文化的影响。例如,很多女字上有冠形器物,这就是良诸文化里的冠形器的原始象形码的表现。还有很多女字上有各种帽子的符号,这就很符合妇好墓里出土的带帽跪女的形象。如果说红山玉文化开创了立体象形的原始码,而良诸玉文化就是开创了锲刻象形。

  现在我们横向地将中华文化的象形文字比较于世界文字发源来看,就会发现很多类似之处。首先,都是出自象形文字的。其次,时间上非常接近。第三,都是有泥塑石刻为最早的信息符号的原始媒体。但最后表现的信息符号形式及其媒体很不一样。

  下面是根据辞海世界史分册解释的世界文字发展年代:

  公元前4500年,中国红山文化时期的部落大联盟。(实行唯玉而尊的部落等级制度。)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许多农村公社结成数十个诺姆(州)。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第一位法老统一上下古埃及,建筑孟斐斯城,第一古国形成。

  公元前3000年,中国黄帝统一中国各部落,建立禅让制部落帝国,都城不明。

  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伦国建立。

  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最早的记年石刻---巴勒莫石刻。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石柱上。

  公元前1400年,中国商代刻在甲骨或兽骨上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文明时期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根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制订了世界上第一批二十二个字母文字。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所有世界上的文字都是从象形符号开始的。有的继续从象形符号上深化而形成了现代的象形文字。有的就从象形文字中简化成字母而形成了字母文字。但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和古地中海文明,都是以象形石刻为主要人类原始信息符号的媒介体或负载体。而中国确是以玉器为人类原始信息象形符号的媒介体或负载体,最终到了商代,将这种原始信息象形符号刻在了甲骨或兽骨上或金属器上。

  从玉器的媒介体或负载体发展到甲骨的媒介体或负载体,整整有大约3000年左右。这中间又有什么媒介体或负载体呢?很可能是上古陶文。

  考古界一直在寻找甲骨文之前的象形文字发展线索。古埃及和巴比伦都有泥板和石板刻文,中国也应该有。但目前只发现了几件上古陶文,这些上古陶文中有很多象形符号和玉器象形非常接近。

  王宇信先生和徐义华先生的《商周甲骨文》一书中是这样讲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唐兰在《殷契佚存》的序言中就对文字的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炎黄时代,提出了文字起源于图画说。……1935年,唐兰又根据这一陶片提出‘原始文字’之说。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六七千年前。”

  目前出土的上古陶文大多是单一刻划纹。多字陶文只有三件。一件是山东邹平丁公遗址陶片,属龙山文化时期。一件是江苏高邮陶片,属龙山文化晚期和夏初。最精彩是第三件,红山文化中心地带---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南沟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大口深腹陶罐,其表面上刻有六个文字符号和一个山石形图案。

  陆思贤先生在他的《神话考古》一书中破译了这组文字图案为: 雷电,天石(陨石),天降玄鸟。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两次出现的倒燕子形的玄鸟文字和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鸟的形象非常符合。倒着的玄鸟就是表示天降之意。这六个文字符号的时期正是和红山文化同期,地域也在同一范围。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形象出现在同时期的陶文中,这说明上古陶文也是从红山文化玉器媒介体的原始象形符号里进化来的。而且这六字符号中也有方形网格纹,网格纹也是红山玉文化的一个特点。最有名的中华第一龙上就有网格纹。

  所以,我们就要重写上面的世界文字发展的年代:公元前4500年,中国红山文化时期的部落大联盟之间的唯玉而尊的信息交流,形成了玉文化为人类信息符号的原始码或负载体,同时出现与此相关的上古原始象形文字的陶文。为后来的甲骨文的发明奠定了中华象形文字的基础。

  说明:

  1、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本网名称,未经本网和原创作者许可,不得翻印、集结出版,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文文责作者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著作权或者其他权利,本网概不承担连带责任。

  3、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的观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四) 红山文化---从“中”说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致大学同窗离别的毕业留言

    致大学同窗离别的毕业留言(一)1、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总关同窗离别情。大学,呵呵,有点酸了:别宴已尽,离歌随起;断桥孤山今朝别。

  2. 梦见自行车爆胎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行车爆胎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行车爆胎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着了魔的公主

    >一只母熊突然跑进来,对他说:>“别害怕,小伙子。你要交好运了,我不是吃人的母熊,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着了魔的公主。如果你能留下来睡三天三夜,就能赶走我身上的魔鬼。我会变成从前的公主,嫁给你做老婆。”>他从袋子里拿出一粒树籽,撒到地上,马上长出一棵百年古树,树上结满名贵的果,鸟在树上唱歌,花猫在讲故事。她沿着丈夫走过的路走,路旁长着树,鸟在树上唱歌,花猫在讲故事。

  4. 周星驰版《济公》:心的救赎

    在《济公》里囊括了“信愿行”,你发现了吗?《济公》我蛮喜欢看,虽然有人说拍得很粗糙。亦或者人所“认”的其实是自己人性的怯懦﹖周星驰的作品《济公》在嘻笑怒...的故事情节中,严肃的探讨了这个问题,并给予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严格说,这部以佛教人物(济公)为主角,以佛教故事为桥段,所谈的正是佛教教义里的一个重要观念——“我执”。

  5. 梦见跳楼:跳楼无伤害,事业可成功

    梦中出现跳楼的场景,预示著做梦人可能会遇到疾病或困难。如果梦见跳楼时,在半空中还在挣扎不让自己坠落到地面,或者飞速降落难以控制,可是最后却没有任何伤害,那就预示著做梦人现在正在面临困境,不过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最后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得到地位或财富I如果梦见自己被摔得很重,爬不起来,这就预示著做梦人将会遇到重大挫折,并且失去朋友的支持。

  6. 科学家有祖国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7. 中国史上最尊贵的侍女,被皇帝当妈看,死后葬入太后墓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侍女是谁?>>《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和康熙皇帝玄烨是青梅竹马,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可真正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和康熙帝年龄差了40多岁,和青梅竹马压根插不上边!直到1687年,孝庄去世,年老的苏麻喇姑在主子去世后心生悲痛,康熙不忍,便将自己十二皇子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同样90高寿而终的苏麻喇姑也享受到了康熙帝以嫔礼的规格厚葬,还将其葬入孝庄的太后墓当中。

  8. 专家支招雾霾天健康饮食

    面对雾霾天气,本报特约中医食疗专家聂宏副教授,为您雾霾天健康饮食支招。豆腐黄花鱼补钙补维D面对雾霾天,聂宏教授提醒,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因为此类人群抵抗力较弱,钙需求量很大。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9. 观音救命 真实不虚

    新竹地检署观护人昨到悔益家中访视,看到他的改变,感动得红了眼眶。当年28岁的悔益,因为替受欺负的妇人讨公道,酒后带小弟找对方理论,口角中失手...死对方,一审法官判他...。一晚,悔益梦见自己走上刑场被枪决,中弹倒下时,他突然疼痛身醒来,便看见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今天的悔益重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悔益在台北监狱服刑时,因表现良好被分发到艺术班,从没学过画的他第一次接触画笔。

  10. 这个姓氏的清朝后宫只有6人 个个尊贵至少都是皇贵妃

    清朝后宫总共就6个姓佟佳的女人,她们的封号最少都是皇贵妃。努尔哈赤元妃>清朝后宫六位佟佳氏女子分别是:努尔哈赤的元妃、顺治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道光的孝慎成皇后、咸丰的端恪皇贵妃。康熙帝即位后,她得以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完全是母凭子贵。不过,佟佳氏活到了宣统帝时期,经过尊封最终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