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朝一哥王阳明: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这是古今圣贤的最高理想。

  纵观历史长河,能达到这“三不朽”境界的也不过才两个半人。

  半个人说的是曾国藩,而剩下的两个人呢?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另一个则是大明王朝的王阳明。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在世界上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不仅哲学上建树颇高,而且能文能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是古今中外少有的济世奇才

  江南自古多才人。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官僚家庭里,王守仁在此降生。

  他天生异于常人,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个多月才出来。据说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神仙送子,因而祖父便给他取名王云。

  可就是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史书上说他到了5岁时居然还口不能言。

  某日一高僧至其家,他摸摸王云的头,叹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让他父亲王华给儿子改名王守仁,王华欣然照做,于是王守仁这才开始说话。

  九岁那年,父亲王华中了状元,随后举家迁居京城。王守仁读书时非常聪明,不仅饱读四书五经,对于其他书籍也颇感兴趣。

  且思想异于常人,在私塾里读书时,某次问老师:“何为人生第一要紧事呢?”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官呀!”王守仁反驳道:“不,我认为人生最要紧的事是做一个圣贤之人。”

  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无志空活百岁,立志须趁早,这样才能为未来打好基础。

  王守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并且一做就做成了难以逾越的标杆。

  十七岁那年,王守仁成了家。然而成婚当日却不见他人影,后来还是他的岳父第二天在一个道士那儿将他找了回去。

  原来他与道士坐而论道,竟然忘了结婚一事,此事在当地一时传为奇谈。

  1489年,王守仁携夫人返回浙江老家。在路上拜谒娄谅时谈到了了“格物致知”理论,回家后他遍读朱熹著作,研究朱子理学。

  为了实践“格物致知”,王守仁去竹林里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结果一无所获,还为此大病一场。从此便对“格物”学说产生了质疑。

  所谓空想三年,不如实践一天。整日空想,只会产生无尽的问题;只有亲自去实践,答案才会出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

  做任何事,只有先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光说不练,什么也不会得到。

  二十来岁时,王守仁考进士未能得中,但是在朝堂上写了一篇文辞兼美的状元赋,招致众人嫉妒。于是再次参加科举时,依然名落孙山。

  别人榜上无名都伤心不已,独他一脸淡然:“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在失落潦倒的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更好地修行自己。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风雨不动安如山,苦难,是对一个人最好的磨砺。

  明武宗正德元年,大太监刘瑾擅权,大肆逮捕反对自己的官员。

  时任刑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为上疏要求释放这些大臣,结果奏折落到了刘瑾手里。刘瑾大怒,假传圣旨,将王阳明杖责四十,贬至贵州龙场,任从九品驿丞。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王阳明怎么也没想到,在去往贵州的路上遭到刘瑾手下追杀,最终他伪装跳水自尽,这才勉强逃过一劫。

  来到“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龙场,王阳明恪尽职守,勤政爱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教化百姓,得到了民众的爱戴。

  险恶的生活环境下,王阳明结合自身的痛苦遭遇,日夜反省。某天豁然开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遇到困难,不要急于求助外因,而应该反省自身。活在当下,多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外求皆虚妄,最应求助的应是自己的本心。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了震惊朝廷的叛乱。王阳明接到消息立刻赶往吉安,募兵征讨。但他没有兵符在身,一时无法调兵遣将。

  只得来了个疑兵之计,假装传檄各地,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宁王。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八万人,会同自己的部队共十六万人,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

  同时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与熟知宁王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

  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全数落到了宁王手里。随后,李、刘二人果然劝宁王进兵南京,宁王大疑,按兵不动。

  等了十多天,宁王发现朝廷并未派兵,于是沿江而下,逼近安庆。

  而这时王阳明已经率领临时组建的八万多兵卒攻打宁王的大本营——南昌,南昌守备空虚,宁王又迅速回援。两方人马于鄱阳湖激战三日,最终以宁王兵败告终。

  王阳明仅用35天的时间便平定了宁王精心筹划了30年的叛乱,且还是临时组建的军队,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面对生死险境时一颗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就能绝处逢生,无往而不胜。

  此心不动,才能随机而动。而此心不动的秘诀就是平时多读书,锻炼自己的心智,增加自己的修养。

  如此,面对危机时才能沉着冷静,坚定自己的信念,以静制动,将对手打败。

  嘉靖元年,父亲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制。两年后受邀至稷山书院讲学,随后又在绍兴创办阳明书院。开始和弟子到处讲学,宣传心学。

  有一天,他的弟子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看到了什么?”王艮用一种非常傲娇的口气回曰:“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阳明看出了他的不满,于是说:“你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满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一句话道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具有的修养和教化别人的方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心存善意,对他人包容、友爱,这样的人,无论谁都会愿意亲近。

  当你抱怨时,应该省视自我,是否修为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世界并没有亏欠你,大多时候,是你亏欠了自己!

  1527至1528年,王阳明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告老还乡。

  船行至章江河畔,王阳明自感撑不到家乡,于是让人帮他更换了衣服,倚着侍从坐了一夜。临终前,弟子周积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君子坦荡荡,生时如此,死时亦如此!他的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风曾抚我襟,雨曾滋我心,我曾挥挥两袖轻。王阳明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文韬武略样样在行。

  他的心学,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他的思想中受益匪浅。

  连日本的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都是他的铁杆粉丝,直接在自己的随身腰牌上刻写:“一生伏首拜阳明。”

  垂髫之年出语迟,未想竟是龙凤姿。留得千秋功业在,代代传与后人知。这世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我们穷尽一生所求的,也不过是像王阳明先生那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明朝一哥王阳明: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3.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4.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5.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8.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随机推荐

  1. 中法战争之法军的真实实力,真的那么牛?

    浴血奋战的士兵白白牺牲了,国家的钱白白浪费了,最后赢得了一个好战的名声和一个谁也理不清的烂摊子,贻害至今。相比中法战争而言,中印战争绝对是一个笑话。清 *** 虽然不行,但是人家不傻,每次割地赔款都是走投无路下做出的决策,而且能争一分是一分。从来不会为了所谓的国际主义精...

  2. 正能量文章 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

    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都有喜有悲,没有必要羨慕别人增添自己的烦恼。对生活多一点耐心,信心与坚持,不要总是半途而废。爱自己,就如同朝阳升起。生命的乐趣是要自己寻找的,谁也没有义务要为你做什么,要讨好你什么。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浪漫是一种自我修养,是生活的格调。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过失还是在于你自己。

  3. 梦见横梁梦到横梁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横梁好不好

    梦见横梁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横梁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横梁,预示将承担责任,或是承受负担。梦到房梁断了代表结构不坚固,可能暗示梦者遇到逆境的时候,基础动摇了,挤出不稳固,或信念动摇了,或失去了某种支撑和力量。原版周公解梦梦见布线电线网线梦到布线电线网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布线电线网线好不好梦见舍梁发电,家避之。《敦煌本梦书》屋梁忽折,主大凶。

  4. 治痔疮就是这么的简单!如果早几年知道此方,何至于插刀割痔疮

    马齿苋车前草蜜汁材料马齿苋60克,车前草30克,蜂蜜20克。...将马齿苋、车前草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搅匀即成。上、下午分别服用。适用于围产期痔疾。1日早晨代茶饮,连服数天。每次饮服20毫升,1日早、晚各1次。适用于痔疮、便秘等。

  5. 讲文明

    妈妈:“告诉我,你爸从梯子滑下来时,嘟噜些什么?”

  6. 拷打羊皮

    中午时,两人在树下歇息,下面铺着背盐人带的一张羊皮。担柴人于是便起了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为争羊皮,二人告到了县衙。>县令听了二人的讼诉后,立即令两名衙役拷打羊皮。>打了一会儿,县令喝住了衙役,令二人到羊皮跟前看一看,结果,背盐人高兴了,而担柴者吓得浑身发抖,只得如实交待偷羊皮的经过。原来,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从羊皮里散落下不少盐末,证明了这张羊皮是背盐人的。

  7.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是什么20分 | 历史新知网

    20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他将这句话刻在他所办学校的门楣上。

  8. 世界十大著名 ... 将领 战功赫赫所向披靡

    古代战争虽然不能与现代战争相提并论,然而,一些最伟大的古代...指挥官所使用的...战略和战术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他们中的许多人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另一些人则打败了很多非常厉害的对手,他们成功地改变了古代世界,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十大将军排名1.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2.尤利乌斯.凯撒(公元前100-44年)3.孙子(公元前5世纪)4.塞勒斯大帝(公元前600-529年)

  9. 年羹尧为什么被赐死?只因他触及了帝王得底线

    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年羹尧离京后接到的那份朱谕就是对他的暗示。这就为公开处治年羹尧做好了准备。>年羹尧曾经参劾四川巡抚蔡珽威逼所属知府蒋兴仁致死,蔡珽因此被罢官,经审讯后定为斩监候;而年羹尧的私人王景灏得以出任四川巡抚。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10. 諸葛亮臨終前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到底是誰?答案很簡單

    龐德公,字尚長,東漢末年名士、隱士。諸葛亮的“臥龍”,龐統的“鳳雛”,司馬徽的“水鏡”都是龐德公給他們起的名號。龐德公與龐統是叔侄關係,龐統早年剛出山之前,沒有名氣,後來得到龐德公的舉薦才得以受到重用,施展自己的才能。龐統從小是跟隨龐德公學習的,龐德公教了他很多知識,給他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龐德公不僅教會了龐統,對“臥龍先生”諸葛亮的影響也很大,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啓蒙老師。諸葛亮和龐德公之間的淵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