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穆天子传》卷四 穆天子传卷之四 古文 庚辰,至于滔水。浊繇氏之所食。 《山海经》曰:「有川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亦此类。 辛巳,天子东征。 癸未,至于苏谷。骨飦氏之所衣被。 言谷中有草木皮,可以为衣被。 乃遂南征,东还。 丙戌,至于长,重氏之西疆。...
《穆天子传》卷四
穆天子传卷之四
古文
庚辰,至于滔水。浊繇氏之所食。
《山海经》曰:「有川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亦此类。
辛巳,天子东征。
癸未,至于苏谷。骨飦氏之所衣被。
言谷中有草木皮,可以为衣被。
乃遂南征,东还。
丙戌,至于长,重氏之西疆。
疆,界也。
丁亥,天子升于长,乃遂东征。
庚寅,至于重氏黑水之阿。爰有野麦。
自然生也。
爰有答堇。
只谨两音。
西膜之所谓木禾。
木禾,粟类也。长五寻,大五围。见《山海经》。
重氏之所食。爰有采石之山。
出文采之石也。
重 氏之所守,曰:枝斯,璿瑰。
璿瑰,玉名。《左传》曰:「赠我以璿瑰。」旋回两音。
瑶。
亦玉名,瑶音遥。
琅玕。
石似珠也。琅干两音。
玪 。
皆玉名,字皆无闻。玪音钤瓆。
玗琪。
王属也, 于其二音。
尾。
无闻焉。
凡好石之器于是出。
尽出此山。
孟秋癸巳,天子命重氏共食天子之属。
音共,言不及六师也。
五日丁酉,天子升于采石之山,于是取采石焉。天子使重之民,铸以成器于黑水之上。
今外国人所铸作器者,亦皆石类也。
器服物佩好无疆,曰:天子一月休。秋癸亥,天子觞重之人 ,乃赐之黄金之罂二九,银乌一只,贝带五十,朱七百裹,筒箭桂姜百,丝雕官。乃膜拜而受。
乙丑,天子东征,送天子至于长沙之山。□只,天子使柏夭受之。柏夭曰:重氏之先,三苗氏之□处以黄木 银采,□乃膜拜而受。
三苗,舜所窜于三危山者。
丙寅,天子东征,南还。
己巳,至于文山,西膜之所谓□,觞天子于文山。西膜之人乃献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穄米千车,天子使毕矩受之,曰:□天子三日游于文山。于是取采石。
以有采石,故号文山。
壬寅,天子饮于文山之下,文山之人归遗。
归遗,名也。
乃献良马十驷。
四马为驷。
用牛三百,守狗九十,牥牛二百,以行流沙。
此牛能行流沙中,如橐驼。
天子之豪马豪牛。
豪,犹髦也。《山海经》云:「髦马如马,足四节皆有毛。」
尨狗。
尨,尨茸,谓猛狗。或曰尨亦狗名。
豪羊。
似髦牛。
以三十祭文山。又赐之黄金之罂二九,贝带三十,朱三百裹,桂姜百,归遗乃膜拜而受。
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骝。
疑骅骝字。
而左绿耳,右骖赤。
古骥字。
而左白。
古义字。
天子主车,造父为御,为右。次车之乘。
次车,副车。
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右骖盗骊而左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
一举辔千里,行如飞翔。
至于巨搜之人奴,乃献白鹄之血,以饮天子。
所以饮血益人炁力。
因具牛马之湩。
湩,乳也。今江南人亦呼乳为湩。音寒冻之冻。
以洗天子之足。
令肌肤滑。
及二乘之人。
谓主天子车及副车者也。
甲戌,巨搜之人奴觞天子于焚留之山。乃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
秋麦,禾也。
膜稷三十车。
稷,栗也。膜未闻。
天子使柏夭受之。好献枝斯之石四十。
精者为英。
珌佩百只,琅玕四十,十箧。
疑此纻葛之属。
天子使造父受之, □乃赐之银木采,黄金之罂二九,贝带四十,朱三百裹,桂姜百。奴乃膜拜而受。
乙亥,天子南征阳纡之东尾。
尾,山后也。
乃遂绝之谷。已至于河之水北阿。爰有溲之□河伯之孙。
今西有渠搜国,疑渠字。
事皇天子之山。有模堇,其叶是食明后。
模堇,木名。后,君也。堇,音谨。
天子嘉之,赐以佩玉一只,柏夭再拜稽首。
癸丑,天子东征。柏夭送天子至于䣙人。䣙伯絮觞天子于澡泽之上,多之汭。
汭,水涯。
河水之所南还。
还,回也。音旋。
曰:天子五日休于澡泽之上。以待六师之人。
戊午,天子东征。顾命柏夭归子丌邦。天子曰:河宗正也。柏夭再拜稽首。
辤去也。
天子南还,升于长松之隥。
阪有长松。
孟冬壬戌,天子至于雷首。
雷首,山名,今在河东蒲坂县南也。
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食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曰:雷水之平,寒寡人,具犬马羊牛。爰有黑牛白角,爰有黑羊白血。
记异也。
癸亥,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
音訾。
丙寅,天子至于钘山之队,东升于三道之隥,乃宿于二边。命毛班。
毛班,毛伯卫之先也。
逢固先至于周,以待天子之命。
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南征翔行,径绝翟道。
翟道,在陇西,谓截陇坂过。
升于太行,南济于河。驰驱千里,遂入于宗周。官人进白鹄之血,以饮天子,以洗天子之足。
亦谓乳也。
造父乃具羊之血,以饮四马之乘一。
与王同车,御右之属。《左传》所谓四乘是也。
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
里,谓计其道里也。《纪年》曰:「穆王西征,还里天下,亿有九万里。」
曰:自宗周瀍水以西。
瀍水,今在洛西。洛即成周也。音缠。
至于河宗之邦,阳于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
截,由沮也。
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
所谓解毛之处。
千有九百里。□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
案《山海经》云「群鸟所集泽有两处,一方百里,一方千里」,即此大旷原也。
万四千里。乃还东南,复至于阳纡,七千里。还归于周,三千里。各行兼数,三万有五千里。吉日甲申,天子祭于宗周之庙。
告行反也。《书‧大传》曰「反必告庙」也。
乙酉,天子□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
丁亥,天子北济于河,□羝之队以西北*。升于盟门九河之隥。
盟门山,今在河北。《尸子》曰:「河出于盟门之上。」
*羝或作。
乃遂西南。
仲冬壬辰,至山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
吉日丁酉,天子入于南郑。
今京兆郑县也。《纪年》:「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传》所谓「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