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霍金辐射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这也是其被认为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因为广义相对论描述的是广延时空和运动,而量子力学处理的对象是分立的量子现象,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吸引了霍金的研究兴趣。>科学进展的每一步都会面临重重困难,而霍金以他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醒我们,积极乐观是我们面对广袤而陌生宇宙时最好的生活方式。>虽然霍金身患重病,但他始终笑对生活。

3月14日,又被称为“圆周率日”(Pi-day),也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诞辰,如今又要加上一项,是当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逝世的日子。>是的,霍金的传奇色彩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他出生的日子1942年1月8日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诞辰300周年;从1979年到2009年,霍金又担任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个职位的第二任职者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 >▲童年霍金(左)>霍金的研究课题也跟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有直接的继承关系——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 >最大贡献是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霍金最初在1970年代的研究是关于黑洞的性质,提出了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产物,奇点则是当物质进入黑洞之后,向中心聚集成为没有大小的“几何点”,具有无限大的密度和能量。>霍金和彭罗斯证明,黑洞中心的奇点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真实存在。在这样的点上我们现有的物理定律都会失效。>霍金进一步提出,我们的宇宙起源时的大爆炸,实际上可以看成是黑洞奇点的反演。这个研究推动了早期的宇宙学理论进展。> >▲年轻时的霍金。>霍金还发现黑洞面积相当于它的熵,提出了黑洞面积不减定理(这已经被引力波观测所证实),并结合量子力学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也就是所谓的霍金辐射。>这个理论指出,由于黑洞附近的量子过程允许从真空里借出部分能量,如果负能量粒子会落到黑洞里面去,黑洞外的正能量粒子逃逸,在我们看来,黑洞就有了辐射,也就是“黑洞不是黑的”。>霍金辐射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这也是其被认为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 >▲霍金游览颐和园。>对科学的追求从未止步>霍金后期的工作,集中于弦理论,这项研究试图解决当代物理学的一个主要矛盾,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不能相容的问题。>因为广义相对论描述的是广延时空和运动,而量子力学处理的对象是分立的量子现象,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吸引了霍金的研究兴趣。>霍金参与发展了M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弦或者膜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或膜的不同振动激发态。>虽然霍金最主要的工作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做出来的,但他对于科学的追求从未止步,一直在科学前沿奋斗。>用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先生的话说,他有“无比的勇气……无比的毅力、无比的集中、无比的兴趣”。>一直到这个世纪,他仍然在尝试深入理解黑洞和宇宙的本质,并且不惮于推翻自己早年的科学设想。>比如在2014年初,他还在Nature发表论文,试图解决黑洞理论中的“火墙悖论”,他创新性地提出黑洞的表面可能不是稳定的,从而不存在边界悖论,也就是我们需要从理论重新去理解黑洞表面的性质。>始终以积极乐观的科学精神鼓励世人>当然对于我们来说,霍金更是一位畅销科普书作家,无论是他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我的简史》,还是他和女儿合著的科学小说《乔治的宇宙》,都是现象级的科普书。>尤其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1992年推出的《时间简史》中文版把大爆炸宇宙学这种全新的宇宙观念带给了每个人,而在这之前我们的教科书依然停留在牛顿的无限宇宙观念上。>它的出版,推动许多中国年轻学生投入到了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中。> >▲霍金最后一条微博,来自霍金微博截图。>霍金在公众里的名望和他对于科学的热情,使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而他也善于利用这种关注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比如在2016年,他和扎克伯格等人发起了“突破摄星”项目,致力于通过发射以激光为动力的超轻星际飞船,达到20%光速,从而在二十多年后达到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阿尔法。>科学进展的每一步都会面临重重困难,而霍金以他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醒我们,积极乐观是我们面对广袤而陌生宇宙时最好的生活方式。>虽然霍金身患重病,但他始终笑对生活。2007年4月26日霍金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出发,乘坐一架由波音727客机改装成的“重力一号”飞机,前往大西洋上空。飞机从10千米的高空急速俯冲到距离地面2400米处,使他在25秒内处于一种接近零重力的状态。我们亦从中看到他主动体验新事物、积极对待生活的达观态度。> >▲2007年霍金在大西洋上空的飞机中体验失重飞行。>最后,让我们回顾霍金家人的声明,作为纪念——>“我们亲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我们深感痛心。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会一直流传。他勇敢、坚韧、辉煌、幽默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他曾经说过,‘如果这个宇宙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园,那它就称不上宇宙。’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孙正凡(天体物理学博士)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宇宙最大黑洞霍金辐射霍金悖论科学黑洞天文科普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