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全真教创始人是王重阳祖师,他本名王嚞,是陕西 咸阳人,生于北宋末年,金朝初年( 1112 )。青年时期曾在金朝做官,四十多岁捐弃官位,隐居终南山, 凿穴修道。传说他在终南山甘河镇遇见吕洞宾(纯阳子),后来又遇到刘玄英(海蟾子),对他的...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全真教创始人是王重阳祖师,他本名王嚞,是陕西
咸阳人,生于北宋末年,金朝初年( 1112 )。青年时期曾在金朝做官,四十多岁捐弃官位,隐居终南山,
凿穴修道。传说他在终南山甘河镇遇见吕洞宾(纯阳子),后来又遇到刘玄英(海蟾子),对他的修行很有帮助。1167年他离开陕西,出潼关,到山东传教,以「全真」为名建立教派,而且建立了五个教会。他主张道、
释、儒三教无别。〈道德经〉、〈般若心经〉与〈孝经〉是弟子必习经典。重阳祖师修行有得,远近驰名,
两三年内就有很多追随他的人,其中有七位弟子最为有名:马钰(丹阳子),谭处端(长真子),刘处玄(长生子)
,丘处机(长春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广宁子),孙不二(清静散人,为马钰之妻),这七位被称为「全
真七子」,是早期全真教派的核心人物。到山东传教不久,重阳祖师率马、谭、刘、丘四大弟子返乡,不久
在开封去世( 1170 ),而四大弟子先后分别担任教主,继续弘扬全真理念,势力渐盛,尤其到了丘处机嗣教
后,势力发展达于巅峰。丘处机是一极为可敬的教主,曾于1219年西去雪山(今阿富汗)面见成吉思汗,劝
其敬天爱民,彼欣然接受,并对丘处机颇为尊礼,所以保护了成千上万的生灵于战乱中免于涂炭。( 1227年
丘处机逝世)他的功劳在全真教中仅次于重阳祖师。丘处机以后尚有尹志平、李志常及张志敬等人继续接任
教主职务,全真教派一直颇受欢迎。元世祖时( 1269 )册封全真教所崇奉的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
海蟾及王重阳五位祖师为「真君」,册封重阳祖师七位弟子为「真人」。不久元朝南下统一全国,全真教派
又随之向江南的闽、浙传播,七位弟子相继去世后,门徒们又各自建立派别,其中以丘真人的「龙门派」最
为兴盛。但元朝中叶以后,全真教由于教产庞大,教中人结交权贵,教团难以保有过去清纯崇高的形象,而
逐渐式微。
全真教北方七子为何受人景仰呢?这是由于他们的刻苦修真,积行累德所致。全真七子个个生活简朴,
严守清规(与禅宗丛林类似),不食酒肉荤腥,摒除欲望,力修净心,有的终日赤脚,托钵行乞。有的趺坐经
年,持不语戒。有的长跪砂石,出入荆棘,发挥苦行之极致。但苦行不是他们的目标,重点是在锻炼毅力以
修内丹,成就自己,并用以教导别人。
七子道行功深,自然留给后人许多著作。今日〈道藏〉中收集了许多他们的资料,如玉诀、丹经、传记
及赠与时人或弟子的教诫及语录等,除此之外,诗、词、颂文、短赞等别集文字也很丰富,深悟大道的文章
俯拾皆是。句句不离道,处处讲修心。举几个例子,如马丹阳〈洞玄金玉集〉有(日用吟)一诗,即劝人修静:「朝也防心动,暮也防心动,链气作生涯,颐神为日用」。又如丘长春〈磻溪集〉有一颂引导大众「去惑」:「他人之言不可听,自己之心但可正:若凭他口是非言,坏却自身功德性」。王处一的〈云光集〉有诗勉励
弟子勤修道业:「劝化行缘志在坚,尽心皆与我同然,金关启锁玄风透,铁树开花大道传」。谭处端的〈水
云集〉有诗描述四人修道有得,自励励他:「谭、马、丘、刘四箇师,逍遥自在作修持;周天磨炼无穷宝,
一片灵光自得知」。
上面只是从〈正统道藏〉举几个小例子。总之,他们对人生价值有深刻的体悟,将内敛的心扩大为悲天
悯人的教育化导,期能拯救个人心灵,使有志上进的人知所取法。由于他们,中国道教发展史展现了光辉的
一页,值得后人怀念。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