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至公元618年在位,年号「”大业”,在位共14年。杨广之死从古至今未有争议,但杨广死后葬身何地却一直没有确定答案。隋朝末年,国家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隋炀帝杨广又死于宇文化之手,所以杨广死后葬身的地方几乎没有人去看顾。渐渐荒废。唐天宝年间及唐末时,一度无法寻到杨广葬身之陵。甚至还有《炀帝陵》这一首诗哀叹此事。那么,杨广究竟葬在哪里了呢?清嘉庆年间(1807年)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至公元618年在位,年号「 ”大业”,在位共14年。杨广之死从古至今未有争议,但杨广死后葬身何地却一直没有确定答案。 隋朝末年,国家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隋炀帝杨广又死于宇文化之手,所以杨广死后葬身的地方几乎没有人去看顾。渐渐荒废。唐天宝年间及唐末时,一度无法寻到杨广葬身之陵。甚至还有《炀帝陵》这一首诗哀叹此事。那么,杨广究竟葬在哪里了呢? 清嘉庆年间(1807年),曾有著名学者阮元对此做过调查,确定了隋炀帝陵冢,并且将他的陵墓重新修整竖了一个碑。史料对当时的情况记录了下来,嘉庆维扬志图,在雷塘之北画了一座墓碑,碑上刻有隋炀帝陵四个字,距离现在还不久,不应该迷失。于是问城中人,但是却没有人知道,嘉庆十二年,元径墓庐,偶然遇见一个老农,问故址。老农说陵现在还在,士人称它为皇墓墩,从这往北,走二里许。行到陵下,陵地大约还剩四五亩。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老农说,土下又隧道、铁门,西北向,年幼时掘土还能看见。这座陵就是现在江苏省扬州市北9公里槐泗镇雷塘乡槐二村炀帝陵,此地现在竖有一座北,此碑高1.6米,宽0.8米,厚0.12米。碑心刻着「 ”隋炀帝陵”四个字,右侧有「 ”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右”。左侧有「 ”扬州知府伊秉绶题”。陵墓高大约5米,坟上杂草很多,墓旁还有种植的百余株刺槐,四周则是纵横交错的田地和渠道,陵区和陵寝附近,都用石条砌成,农田和陵区分界线很明显,整个陵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 这样一看,这个地方就是隋炀帝的陵墓所在地了,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学者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陕西省宝鸡市武功县西原罗家堡上坐南面北的一座陵冢,才是真正的隋炀帝之陵。这一批学者和专家指出杨广原先葬在吴公台,唐朝将江南平定之后又改葬到雷塘。后李渊称帝念及毕竟是表亲,杨广若是葬在江南,又于心不忍,于是命 ... 将杨广迁到京师重地。最终将杨广葬在距离泰陵5公里的地方,即武功县西原的罗家堡,据说陵南曾有石人、石马等,甚至有士兵把守。但不久这些石刻又被迁到了陵的北边。 但是墓向为何朝北边,有的人说是因为杨广作恶多端,荒淫无道,所以杨坚的灵魂不让他见到阳光以此惩罚他。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但是有一个事实存在,武功县确实有一座炀帝陵,那么,这两个地方的陵冢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一时难以确定,两个说法都需进一步考证。
本文标签:杨广隋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