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朝廷制度损益,多所裁定。在古代,大凡文学家、官员的字多有可观,这是因为科举考试中书法的好坏也是衡量是否录取的一个标尺,古人在书法上用功自是必然,蔡珪也不例外。在加上他父亲松年就是一位书法家,蔡珪书法好,自是情理中事了。蔡珪这件书作结体宽博、行笔流畅,富有节奏。点画生动精到,在书风上可以看出受到苏东坡的影响。有趣的是在苏东坡“李白仙诗”卷上也有蔡松年的题跋。
[专家点评] 宋 蔡珪 行书跋苏轼李白仙诗卷
蔡珪(?——1174)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其父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松年。蔡珪也以文学名世,元好问评价其文学成就为金代“正传之宗”。天德进士,历官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朝廷制度损益,多所裁定。曾因牵连某事而落职,后来又被起用,官至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爵名,从五品),不想得风疾而失音,改为潍州刺史。著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续金石遗文跋尾》、《晋阳志》、《古器类编》、《文集》五十五卷等。
在古代,大凡文学家、官员的字多有可观,这是因为科举考试中书法的好坏也是衡量是否录取的一个标尺,古人在书法上用功自是必然,蔡珪也不例外。在加上他父亲松年就是一位书法家,蔡珪书法好,自是情理中事了。
蔡珪这件书作结体宽博、行笔流畅,富有节奏。点画生动精到,在书风上可以看出受到苏东坡的影响。有趣的是在苏东坡“李白仙诗”卷上也有蔡松年的题跋。父子书法同书一卷之上,两相比较,小蔡书法似不多让,老蔡当可欣慰矣。
点评:董聃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