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宣德青花白龙纹盘青花瓷器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元代已能成功地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器。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白龙纹盘从文献记载并对照传世宝物,宣德青花较永乐为多。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白龙纹盘集中反映了上述特点,是一件典型的宣德青花器。同类的青花白龙纹盘传世极为少见,价值极高。
明宣德青花白龙纹盘
青花瓷器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元代已能成功地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器。明代更是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生产数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由于使用原料的不同,烧成温度及气氛的影响,明朝不同时期的青花瓷也各具鲜明的特色。如明代前期的青花青中带黑,有浓淡深浅的层次;中期青花色泽淡雅;晚期则趋于浓艳,青中泛紫。其中,人们对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并伴有黑褐色斑点的明代前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尤为欣赏。
明代初年郑和七下西洋,一度中断的对外贸易得到恢复,还带回一种称之为“苏麻离青”的钴土矿原料,才使青花达到了如此完美的地步。这种进口的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气氛中能呈现宝石蓝的色泽;又因为其中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中出现黑铁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铁斑和宝石蓝色相映成趣,反而成为后世无法模仿的永乐、宣德的青花特色。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白龙纹盘
从文献记载并对照传世宝物,宣德青花较永乐为多。从个性方面看,永乐青花胎体轻薄,釉也洁白莹润,青花纹饰纤细疏朗,体态优美俊秀。宣德青花则大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官窑款;釉色白中泛青,釉面有明显橘皮状和棕眼;青花纹饰较永乐而显得粗壮豪放;宣德青花盘,凡器物稍大的,器底均不上釉,露胎部分有明显的火石红色。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白龙纹盘集中反映了上述特点,是一件典型的宣德青花器。这件青花盘高6.5厘米,口径40.7厘米,底径30厘米,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横款,釉面橘皮状明显,青花用进口料着彩,色泽浓艳,青花部分呈现深深浅浅的笔触痕迹。此盘底无釉,胎质细腻柔润而没有旋改痕迹。烧制如此硕大工整的大件瓷器,没有上好的原料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难以成功的。
宣德青花大盘在中东国家的土耳其、伊朗,以及国内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中都能见到,口径一般是四十厘米左右,个别的也有口径在六十厘米以上的。其图案花纹以缠枝莲花、牡丹、葡萄、瓜果和菊花为多,此盘以三爪龙为主纹,采用青花留白的装饰手法,对托出白色蛟龙在青蓝色海水中的形象,十分醒目,别具匠心。同类的青花白龙纹盘传世极为少见,价值极高。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白龙纹盘(细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