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期,齐国作为当时泱泱大国,学风浓厚,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也是古代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所古老的学堂,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

  稷下学宫学士,晚睡早起。早晨起来,先要整理清扫铺位,洗手漱口,然后服侍先生。做每件事情都要恭敬谨慎。轻轻地提起衣服,小心走动,把洗脸漱口水送到先生跟前,等候先生起来漱洗。侍候先生漱洗完毕,把漱洗用具撤走。接着开始清扫工作,关于清洁卫生的做法,先在盘里盛满水,把衣袖挽到臂肘,宽敞处可以洒水,内室窄小要用手扬水。拿畚箕的时候,箕舌不要朝外,扫帚放在畚箕里。进到屋里先站立一会,这点非做到不可,在打扫前听听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拿扫帚扫地时,便把畚箕放下,靠在门边。屋内打扫,先从西南角落扫起。打扫时,仰起身子或俯下腰背,都要随时小心,不能碰动屋内东西。扫地要往后退着扫,最后把垃圾都扫在门边集成一堆,再蹲下去把垃圾畚起来,箕口要对着自己,同时把扫帚放进畚箕。如果这时先生站起身来,便要告诉老师打扫已毕。放下扫帚站立在旁,先生认可后才能出门倒掉垃圾。一切都打扫完毕了,还得回来站立,再听听老师还有什么意见。

  打扫完成后摆好讲席,请先生入坐。弟子进出课堂都要恭恭敬敬,就如同会见宾客那样。听讲时,要面向老师,坐得端正,不许挤眉弄眼,装作怪样。

  在聆听讲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讲课,一定是从年长的学生开始传,顺着次序往下讲,整个讲完一遍以后,老师不再按着原先次序讲解。第一次诵读必须站起身来,往后便不要再站起来。一切言语、行动,都要合乎情理,必须牢牢记住,这也是做人的准则。古来成大事的人,都是从这方面做起的。后到的学生入席就坐,如果坐席狭小,就不要挤进去,可以站着。见到宾客来,学生要赶快站起来。不要把客人带进课堂,有事要同客人外出,应该向老师请示。宾客要找的人不在,也必须向老师说明,然后回到原位继续学习。(初中历史 www.lishirenzhi.com)在听课时如有疑难,先向老师拱手再提出问题。老师讲完课离开课堂,学生都要起立。

  先生用饭,有侍食生伺侯。侍食生要把饭菜送上摆妥。端菜端饭之前先挽起衣袖打水给先生盥漱,再跪坐着把饭菜送给先生。案上的饭菜要按照一定顺序放置,切不可乱放。上菜的顺序是,先上蔬菜羹汤,再上荤菜:鸟、兽、鱼、鳖。羹和肉食放在案的中间,肉放在酱前,在案上放置的菜肴要方方正正,最后才上饭。左边放的酒,右边放的浆。饭菜都上完放妥后,请先生用饭,即可退在边上拱手站立。在饭间侍食的学生每餐饭前都要准备些干净的空碗,如果饭菜弄污可以更换。先生用饭的时候侍食生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匕,在饭案间走动,见到饭菜有吃完的,要替先生添上。如果有好几位先生都需要添食,则按照年长次序添加。给先生添饭菜,由于拿着碗、匕,不要求跪着添上,这是添食要注意的地方。先生全都吃罢,学生要收拾食具,然后,赶快送上漱口用具,再把案前清扫干净,同时也把用品收拾完毕。

  要等先生吩咐之后,弟子才开始进餐。按照年龄长幼顺序坐好。坐时要尽量靠近席边以免弄脏坐席。饭要用手捧食,羹汤要用勺舀。允许双手放在膝盖上,不允许把两肘依靠案上。吃完吃饱,用手把嘴边擦干净,抖动抖动衣襟,把放在席上的坐垫移开。吃完饭时,提起衣裳离开坐位,一会儿,大家都吃完饭了再回到席前,各自收拾饭案,如同接待宾客一样。所有餐具都要刷洗并且收妥。收拾完毕仍旧原位站立着听候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

  晚餐的礼节不变,天黑以后举火生要准备点火,点火就是点燃火把。举火生拿着火把坐在屋的一角。把备用的火把以木柴或苇秸扎起靠壁横放。注意火把燃烧情况,及时续上。接点火把的时候,新火把横在上,快烧尽的火把在下,两头相接,交形如矩。火把不要扎得太紧,要有点空隙。火把落下的灰烬,要捧碗接承。火把不明的时候,右手拿着火把,左手将火把上的灰烬拨掉,使之明亮。一人累了,由另一个举火生接替,轮番举火的人都不能背对老师。最后要把灰烬都收拾干净,才能离开。

  先生将要休息,弟子都要站起来。侍候生要恭恭敬敬送上枕席,先问先生睡在哪一方向,再放好枕席。第一次铺床问清楚了,以后就不需要天天问了。

  先生休息后,弟子们各自去找较为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切磋商讨,巩固复习一天的课程,切磋学问。

 

  稷下学宫的学习紧张而有序,有着严格的学生守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学校中唯一完整的也是年代最早的学则,也显示了齐文化的源远流长。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显学是黄老学派

    齐国黄老传统发展的...在战国中期,齐桓公田午所开创的稷下学宫。维持了150年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经费全由国家负担,授课老师为各学派的知名学者。除了自由广收门徒,做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受上大夫俸禄的学者有76人,他们也是齐国的智囊团。

  2. 稷下学宫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对后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个特别注重教育的民族,现在的学区房均价远远高于普通住房,正是教育为重的有力证明。说回战国,那一两年发生了两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进一步强盛起来,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二是齐国创建了稷下学宫。从表面上看,前者的影响更大,实际上后者也不遑多让。稷下学宫是齐国建立的,这一点很明确。但对于是谁建立的在学术界还有争议。

  3. 穿越历史去齐国读研究生,稷下学宫选修课导师指南

    中国最早的高端智库——稷下学宫孟子在邹国无法实现理想,干脆带着弟子们去齐国。齐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虽然后来衰落了,但仍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除了大国优势明显,齐国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尊贤重士的风气,也是吸引孟子的重要原因。

  4.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办了世界第一所官办「 ”大学”,孟子曾在此任教

    1898年,在维新变法中,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组建,成为近代国立高等教育之开端。13年后,它更名为北京大学。

  5. 从死囚到丞相:学者型官员张苍的传奇人生

    汉文帝时代的丞相张苍,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苍接任丞相一职时已经七十多岁了,担任丞相十四年,九十高龄才退休,最终活了一百余岁。复合型学者张苍是阳武县人,算是陈平的老乡。而张苍成年后,却身高八尺有余,折算成今天的单位,应该在1.85米以上。张苍不但身高伟岸,而且皮肤白皙、体态肥硕,在当时颇为引人注目。而张苍学...是《左传》。荀子曾经多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张苍就学于荀子,很有可能是在稷下学宫。

  6. 荀子游学

    >早在荀子少年时,他就曾出游齐国,在稷下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数十年后,年近五十、学有大成的荀子再次来到齐国讲学。因为德高望重,荀子在此后三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稷下学宫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师。此外,荀子还在着作中对诸子百家的长处与短处做出了自己的点评。>荀子的着作收录于《荀子》一书中,全书现存三十二篇,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

  7. 齐宣王田辟疆生平简介及历史成就与评价

    田辟疆,田氏,名辟疆,妫姓,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继位后称齐宣王。为政举措>军事>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但这也为齐国的衰落埋下伏笔。>历史评价>齐宣王算不上是个明君,但毋庸置疑,在他执政期间,齐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他设立了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造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8. 齐威王凭什么那么牛?齐威王不按常理反其道而行!

    齐威王不按常理反其道而行!因此,我对威王的事迹开始产生怀疑。齐国大治,成为强国。如果发生在本年,司马光认为,自从齐威王晋见了周烈王,天下诸侯越发认为威王贤明。>齐魏论宝>前355年,齐威王、魏惠王在边界狩猎。>齐威王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齐威王那么牛了。

  9. 孟子

    >当然,孟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一度反抗过,但被妈妈镇压了。孟妈妈斥责了他半天,也不知道孟子听明白了没有。孟子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从此再无自我主见,终于成为优秀的两脚书橱。孟子是不许人谈利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拿出了自己的药方。齐宣王授与孟子客卿的高位,事事请教。孟子一出门就有好几百人跟着。孟子被迫辞去卿位。齐宣王又觉得不忍心,表示要给孟子一幢宫室,以及万钟小米的年薪,白养活孟子,算是退休。

  10. “天口骈”和“谈天衍”,盘点春秋战国最著名的两张嘴

    听听人们给他俩送上的外号,你就不难猜出他俩多有能耐,一个人称“天口骈”,一个众呼“谈天衍”。>“天口骈”者,本名田骈,“谈天衍”者,叫邹衍。“天口者,言田骈子不可穷其口,若事天。”田骈妙语连珠,宏论滔滔,但声称他绝不谋取什么官爵。>“谈天衍”与“天口骈”一样,外号中都有个“天”字,天字号的巧舌如簧,且更名副其实,这是因为,邹衍“尽言天事”,专门钻研演说天地间大事。

随机推荐

  1.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虎纹盘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人物虎纹盘这件顺治青花人物虎纹盘,高5.3厘米,口径21.2厘米,口径8.8厘米。盘敞口,口沿施酱釉,弧壁,圈足略高,足内青花写有“玉堂佳器”四字款。总体观之,此盘的胎、釉、形、文饰、青花呈色等无不表现着清代顺治时期景德镇民窑器的典型特点。

  2. 老兵忆驼峰航线:机舱太冷 战士们抱团取暖

    ①搭乘美军运输机的中国士兵,通过驼峰航线陆续空运到印度中美兰姆伽训练中心受训。中国驻印军飞越驼峰时机舱太冷,战士衣衫单薄抱成一团用体温取暖文、图/广州日报特派记者刘放、贺涵甫在印度的恰尔肯德邦小镇兰姆伽,有一处神秘的中国军队公墓,长眠着众多在二战中为国捐躯的中国官兵。战役初期,中国军队因缺乏训练,加上武器装备落后等客观原因屡屡受挫。

  3. 背囊、帽子和号角

    说完,他便把桌布递给烧炭佬,然后从挂钩上取下那个背囊,挎在肩上,就向烧炭佬道了别,继续上路了。于是,勇士们便向左跑去,不一会儿,他们就从烧炭佬那儿把他的桌布拿来还给了小伙子。他也和前面两个烧炭佬一样,邀请小伙子吃他那没放油的马铃薯。烧炭佬太喜欢这块桌布了,最后便提出要用一只号角来换他的桌布。小伙子立刻用自己的桌布与烧炭佬交换了他的号角。就这样,最后背囊、帽子和号角这三样东西全都归他一人所有了。

  4. 梦见抱男孩子

    周公解梦梦见抱男孩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抱男孩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 六龄童章宗义简介

    章宗义,1924年3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艺名六龄童,绍剧表演艺术家。《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之父。章宗义幼时痴迷于社戏,并在观看中偷师学艺,六岁就开始登台,很得观众喜爱。但遭遇受伤和“倒嗓”之后章宗义决定转型,开创绍剧猴戏。1987年由章宗义编、导、主演的《孙悟空大闹乾坤》获浙江省第三后戏剧节荣誉奖。>人物生平>六龄童原名章宗义,绍兴人,1924年生,是《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之父,也是著名的南派猴王。

  6. 吕雉掌权强国,武则天掌权富国,为何慈禧掌权只能亡国?

    纵观中华历史五千年,至近代之前,基本都是由男性主导帝国运行,他们叱吒风云,呼风唤雨,建功立业;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男性的「”附庸”,在帝国里处于边缘位置,基本没啥话语权。然而,历史上也有出类拔萃之女强人,她们让无数英雄好汉匍匐在脚下,听任其使唤,且不敢有半句怨言。史上女强人,秦宣太后、吕雉太后、北魏冯太后、武则天皇帝、北宋高太后、辽国萧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等,必定榜上有名。当然,知名度最

  7. 甘泉必竭是什么意思?

    【拼音】gānquánbìjié【解释】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同“甘井先竭”。【出处】《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例子】无【相关】百度“甘泉必竭”

  8. 倚马可待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mǎkědài【解释】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例子】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相关】百度“倚马可待”

  9. 驴入牛群

    >驴子有些妒忌牛们了,心想:"这么好的地方,我为什么早没有发现?">驴子终于决定要做牛了。>于是这头驴子朝牛群跑去。>驴子的恶行,搅得那些牛不得安宁。>有些牛远远地躲开了驴子,有的牛气愤地向驴子...着。这下子,可把牛们惹恼了。>在一阵歇斯底里的驴叫之后,这群牛扔下了被顶死的驴子,扬长而去。

  10. 538 英舰侏儒号的访台

    一八七○年代前叶,英舰侏儒号曾多次访问了台湾省,其船长名本翰.华德.巴克,和宣教师李庥、甘为霖、马偕等建立了「亲友」的关系。马偕日记是日条云:在侏儒号上守礼拜,船长巴克是一位热心的基督徒。十二月廿日侏儒号泊于淡水港。侏儒号的使命就是在往返于厦门或福州和台湾省各开港之间救助触礁船只,并考察各开港及其后背地区的地理民情为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