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印光大师文钞与卫锦州居士书》中指出了众生的一种毛病:“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即谓做善获殃,无有因果”。大师破斥这种观念,进一步阐明了因缘果报错综复杂的道理。同理,做恶的人获得福报,是宿世栽培的福报深厚所致。反之,倚仗福报深厚,今生为所欲为,苦报就不远了。。
《印光大师文钞与卫锦州居士书》中指出了众生的一种毛病:“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即谓做善获殃,无有因果”。即:稍稍做了点善事,就希望大的福报,只要一遭遇逆境,就说做善事反而遭殃,因果不可信。 大师非常中肯地道出了许多学佛人的心态:总想以最小的付出求得最大的福报;同时,经不起任何考验,很容易随缘退堕,对因果没有绝对的信心。 大师破斥这种观念,进一步阐明了因缘果报错综复杂的道理。做善而获殃的人,是宿世的恶业重,若不做善,则祸殃更大,好比是犯重罪的人还没来得及行刑,但立了小功,使得量刑减轻。不可以说,发了善心,做了善事,怎么还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同理,做恶的人获得福报,是宿世栽培的福报深厚所致。好比富家子弟,天天挥金如土,但家资丰厚,仍比常人富有。《安士全书》中的一则问答也可以作为参考: “有问:大富贵人,往往多造淫业,何以不见有报?答曰:宿世善缘既熟,今世虽恶,尚当先享福报,留其苦于来生。譬如凶年之谷,得之往岁。今岁之荒,来岁受苦。善亦如是。(说本《业报差别经》)” 大师多次提到“现报、生报及后报”的不同。也即是民间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但是“转变由心”,只要去恶向善,则一切罪报都能减轻乃至消灭,前途无限光明。反之,倚仗福报深厚,今生为所欲为,苦报就不远了。。只要留心观察这个社会,破家亡身的比比皆是,只有愚痴的人才看不到“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道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