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真相也许在这10个证据里

三百多年来,李自成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那就是李自成的生死之谜。对于李自成的生死,有两个影响最广泛的说法,一是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被当地人袭击 ... 害,二是李自成战败后化名为奉天玉和尚在夹山寺出家,一直到康熙年间才死去。

李自成

李自成到底有没有死?如果没有死,那么奉天玉和尚真的是李自成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说李自成已经死了。

记载李自成战死的资料,广泛记录于清初费密所著的《荒书》、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王夫之的《永历实录》、彭孙贻的《平寇志》、吴伟业的《绥寇纪略》、谷应泰的《明史纪略·李自成之乱》等几十种著作。

明季北略

在这些史籍之中,对李自成之死,似乎所有作者都是言之凿凿,或说李自成被“居民用白棒击 ... 之”又说“食绝,被土人所 ... ”,又有人说“时积雨,骑陷泥淖而不能驰,村民锄挺奋击,人马俱毙”。至于死在何处,则有通城九宫山、通山九宫山等处。

对于李自成死时的样子,则都以尸朽莫辨,“逆首已泥”等说辞为主。这个说法最早源于追剿李自成的英亲王阿济格给朝廷的奏报:“因遗素识李自成者往认其尸,则尸朽莫辨,或存或亡,还另行查访。”

阿济格

不久之后,阿济格又奏报“闻自成逃遁,现在江西”等话,朝廷为此认为阿济格是在有意欺瞒,于是将他降为郡王。由此可知,作为追 ... 李自成的主帅,阿济格也不知道李自成到底死了没有。因此,从清初开始,就有人一直怀疑李自成到底死了没有。

顺治二年(1645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其所著的《鞑靼记事》中写道:“没有人知道李自成的结局,有人认为他在战斗中被吴三桂所 ... ,但战斗后他从未出现,无人知道他是死是活。”康熙二十年(1681年),内阁学士张玉在编写的《剿闯献二贼纪事》一书中写道:“自成之死,终未有实据也。”可见,直到康熙时人们对李自成的死依然没有定论。

郭沫若

但是到了1955年,郭沫若以时人所写的几篇文章和发现的李自成宝剑、马镫为由,断定李自成是死于湖北通城的九宫山,而且是被当地村民 ... 死。

这一论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实今天看来郭沫若的证据是有欠缺的,一是所谓的李自成宝剑从未有人见过实物,二是李自成在通城、常德一带转战,单凭一个马镫就断定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这显然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证据太少、太苍白。

明末清初的马镫

那么,李自成如果没死,他到底去了哪里?这里就引出了第二个可能,那就是没有死的李自成剃度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奉天玉和尚。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我们用证据说话:

康熙元年(1662年),云南同知张琮伯在赴任途中经过辰州时,曾经记述道:“见一老僧,状伟而言辞慷慨。其徒曰:吾师即闯王也,彼时有孙某愿代死,吾师始得脱耳。”

乾隆十八年(1753年),澧州知州何璘觉得李自成之死疑点甚多,于是细加探访,经过数年寻找,何璘发现石门夹山寺一老僧名奉天玉和尚的人极有可能是李自成。

夹山寺

何璘曾经亲自进入夹山寺查访,在其所写的《书李自成传后》一书中记载:当时寺中有供奉木偶似李自成,有奉天玉和尚墓和紫石牌坊,奉天玉和尚顺治元年进入寺庙,无人知道他的身世,但其口音似西人。

何璘是第一个提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的人,何璘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恐慌,因害怕遭到清廷以袒护之罪治罪,于是带人捣毁了奉天玉和尚坟墓的建筑和记载其事迹的紫石碑。

夹山寺奉天玉和尚石塔

1958年,夹山林科所在何璘见过李自成墓地的地方,挖出了奉天塔和野拂撰文纪念奉天玉和尚的石碑。由于当时文物意识差,石碑被当场砸断,有的当作了猪槽、有的当作了修桥的垫脚石。奉天塔则被丢在了荒山之中。

1980年,林场工人石开柏无意中发现了被当作垫脚石的野拂撰文残碑,残碑有碑文15行,落款为“补之为铭”。历史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这就是李过留下的碑文,李过表字补之。

自成与李过

在夹山寺有一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碑文——《重修夹山寺灵泉禅院功德碑》记载:“顺治九年冬,野拂大和尚从鼎州(常德)来,投奉天老人批剃,更不惮勤勉。”由此可以推知道,李过在顺治九年出家,经常到夹山寺来侍奉“奉天玉和尚”。

而顺治九年(1652年),正好是李自成率领10万大军在常德、石门、澧县一带溃败的时间。1981年10月,慈利县发现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野拂和尚修的碑文,碑文上面清楚记载:野拂和尚“追随李闯与澧水”。如果这一切都只是巧合,那也太巧合了吧?

《支那撰述》和《梅花百韵》

1980年12月底,夹山寺维修大雄宝殿,工人们在离地面3.5米的一个墙洞发现了写有诗词的木板。工人不懂此木板的意义,将其拿来烧火。石门县文化馆专家龚少通等人赶来时,只收到剩下的3块木板。这剩下的3块木板,全都是花梨木,长度接近一尺,所写内容为《支那撰述》和《梅花百韵》。

在《支那撰述》上留有残文“野拂维禅”等字,是野拂为奉天玉和尚所写的颂词。《梅花百韵》有残诗9首,这9首残诗都非常大气,有“如何呼得法王名”、“徐听三尊话政猷”等。

刻有自成的铜铃

1981年元月,为搞清楚奉天玉和尚的真实身份,常德和石门当地的专家对奉天玉和尚墓进行了发掘。奉天玉和尚之墓分为左中右三穴,经过发掘,挖出麒麟凤凰青花罐一只,中间装有舍利子若干。

青花罐子上有铭文砖一块,上面写着奉天玉和尚“师于大清壬辰年六月(清顺治九年)率徒开山,领弟子数千众,殁于甲寅年(康熙十三年)三月。”落款又是“补之位铭”。两次出现顺治九年,两次出现“补之为铭”,一个来历不明的和尚,来夹山寺时已经有弟子数千众,一个普通的和尚谁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麒麟青花罐

除此之外,在左边墓穴里发现镇墓圹符碑一块,上面刻着“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寿山水远,石朽人来”几个字,这块石碑与两年后在陕西米脂县李自成行宫遗址发现的石碑一模一样。这种石碑镇墓的习俗是米脂旧俗,湖南当地从未有过这种奇异的三穴葬法和镇墓圹符。

著名历史学家穆长青、李元洛等人看了之后,指出碑文中有一个奇异的字,似乎已经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那就是一个门吞马的字形,门吞马就是“闯”。这块石碑和麒麟青花罐子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果奉天玉真是李自成,那么青花罐就是李自成坐化之罐。

夹山寺出土的圹符与米脂出土的圹符

1983年,在澧县出土一柄水牛扇骨,上刻“永昌元年”四个字。历史上以永昌为年号的,只有晋元帝司马睿、唐武则天和李自成。1984年3月,又陆续在安渡镇、二都乡发现永昌通宝和写着“西安”、“自成”两字的铜马铃,这些铜马铃鉴定为明末清初之物。

1992年9月,在夹山寺重修大悲殿时,挖出刻有“敕印”的石龟印一方。在封建社会,只有帝王才用“敕”字,纵观数千年历史佛道两教都没有制造过或者使用过“敕印”的先例,夹山寺也没有被皇帝敕封过,那到底是谁的敕印?

出土的石龟

1994年早春,石门县维新场镇寒水坪村农民刘凡军挖野菜时,在荒山中捡到一长条形铜牌,上面写着“奉天玉诏”四个字。

此物定为奉天玉和尚之物,这个玉诏当为调兵用的兵符,李自成隐匿在石门夹山寺,以此为名号继续指挥大顺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佛门之中,几千年来从未有过以“奉天”为法号的人,奉天玉更有可能是奉天王,即李自成的自称。

敕印二字

2000年,在石门县相邻的张家界水定区汪家寨,村民李慈祥等人在人迹罕至的观音山发现一处神秘山洞,挖出金钗、金簪、金箍等14件。随后市里立刻停止挖掘,进行了保护,据说后来又挖出了不少金银器物。

据《永定县乡土志》记载,李自成自北京败退后,携带着13船金银来到张家界一带,其金银器物传说被野拂埋藏在秘密之处。如果这批金银属于李自成的,那么这段记载当为真实历史。

奉天玉诏

关于奉天玉是不是李自成,著名作家蒋冰之(丁玲)曾言自己是李自成后人,临澧蒋家都是李自成后裔。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也认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他的小说《雪山飞狐》一书中,开篇就交待了李自成由其胡姓侍卫以假死之法瞒过清军,躲到石门一带出家的情节。

夹山寺奉天玉和尚之墓

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从清康熙元年到如今,石门一带出土的物证最多,最具有说服力,以上列举的10个是最有名的例子,也是目前专家最推崇的证据。由此观之,奉天玉和尚是李自成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真相也许早就已经隐藏在这些证据之中了。(此文完)

参考文献:《明季北略》、《平寇志》、《李自成死亡之谜》

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真相也许在这10个证据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知难而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īnánérjìn【解释】迎着困难上。【出处】【例子】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近义词】力争上游,再接再厉【反义词】知难而退,望而却步【相关】百度“知难而进”

  2. 李廌虞美人_李廌与苏东坡_李廌有名的诗词_李廌生平事迹

    中文名:李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华州出生日期:公元1059年逝世日期:公元1109年职业:文学家代表作品:《虞美人》等号:德隅斋、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zhì)北宋文学家。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作祭文日:“皇天后土,监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李廌晚年定居长社,生活清苦,卒年51岁。

  3. 他拒官立志终身不仕,以葆清白,他的著述可说是文学园地的奇葩。

    庄子拒官庄子道家学派的第二号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至前355年之间,去世于前286年至前275年之间,比孟子略晚。大概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曾当过漆园小吏,因与世俗不合,不久就隐居不出,生活一直清贫。

  4. 中华人物志之上古时代——帝喾

    有一天,他的妻子有事外出,路上无意间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回来后没过多久就怀孕了,生了个孩子,名叫姬俊。姬俊从小就非常好学,长大后更是品德高尚,聪明能干,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盛名在外。在他十五岁那年,有九个部落联合起来要攻打他的部落。他的堂叔父也就是部落首领颛顼[zhuan’xu]听说他聪明多智,就把他叫了过去,问他有没有什么主意。

  5. 梦见历史事件 梦见历史事件什么意思

    梦见历史事件是什么意思?梦见历史事件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历史事件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历史事件或场景,你将得到一个能够改善你境况的机会,也许你现在还意识不到。梦见研读历史书,表示你会有一段较长而愉快的假日。梦见在厕所洗澡梦见在厕所洗澡什么意思梦见自己是个名人,预示你对某些事物一时的狂热过去,最终感到失望。

  6. 禅心观棋悟修行【倪佳原创】

    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厮...中,两位下棋老者那“铺满沧桑,写满春秋”的脸颊以及虽有些浑浊但依然坚定的目光中闪烁着太多的智慧。虽“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试问世间人谁不想赢?真正能够做到才是修行,而不是在那里喊口号。雕刻上车就是最重要的棋子,而雕刻上“兵”也就到了底层了。

  7. 历史上唯一被突然撤销的省份是哪一个?

    “三峡省”,是建国后正式筹建,但最终又突然撤销的唯一的省份。1985年2月8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三峡省筹备组”宣告成立。“三峡省筹备组”当时负有五大任务。中央还决定,“三峡省”的“省会”定在湖北宜昌市。二是三峡省筹备组的干部,都是组织部和各个地委调来的,如果退,这400多名干部和筹备机构怎么处理?这主要是三峡工程久拖不决的恶果。现在这段历史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8. 心口不一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形容人的虚伪、诡诈。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9. 古文观止卷二‧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

  10. 2017好听的简短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六、酒不醉人人自醉,望着空空的酒杯人已不知不觉泪流而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