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这首诗描述了当时军情紧急,军资又缺乏,为国征战,战士们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只要君王一声令下,战士们将修整好兵器,整装待发,并肩作战。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③。与子同仇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⑤。王于兴师,修我矛戟⑥。与子偕作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⑧。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⑨。与子偕行⑩!
【注释】
①袍:长衣。
②王:秦君。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③戈、矛:两种长柄兵器,戈平头,矛尖头。
④同仇:共同对敌。
⑤泽:同“襗”,贴身的内衣。
⑥戟: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兵器,为戈、矛、钺混合的武器,兼有钩、剢、划、刳、剌、刺六功能,装于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有直刃和横刃,因此可作为矛进行刺 ... ,同时亦可作为戈用于车战。
⑦作:起。
⑧裳:下衣,此指战裙。
⑨甲兵:铠甲与兵器。
⑩偕行:同行,同往。
【译文】
怎能说没衣服穿?战袍与你披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我们的戈矛,共同对敌共患难。
怎能说没衣服穿?内衣与你穿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我们的戈戟,并肩对敌共患难。
怎能说没衣服穿?下衣与你穿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铠甲与兵器,一起对敌共患难。
【品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战士的备战之歌,充分表现了秦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和 ... 慷慨的爱国主义情怀。
诗共三章,章与章之间句式相同,以重复叠唱的形式推进诗意。这首诗描述了当时军情紧急,军资又缺乏,为国征战,战士们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只要君王一声令下,战士们将修整好兵器,整装待发,并肩作战。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秦军的尚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也表现出了士兵之间的团结友爱,国难当头,士兵们勇于冲锋陷阵,敢于牺牲小我,成就大业。
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或加微信号:shijingqinghua
【声明: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欢迎您的分享与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