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诗经——无衣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衣。

王:秦君。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戈、矛:两种长柄兵器,戈平头,矛尖头。

同仇:共同对敌。

泽:同“襗”,贴身的内衣。

⑥戟: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兵器,为戈、矛、钺混合的武器,兼有钩、剢、划、刳、剌、刺六功能,装于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有直刃和横刃,因此可作为矛进行刺 ... ,同时亦可作为戈用于车战。

⑦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偕行:同行,同往。

【译文】

怎能说没衣服穿?战袍与你披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我们的戈矛,共同对敌共患难。

怎能说没衣服穿?内衣与你穿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我们的戈戟,并肩对敌共患难。

怎能说没衣服穿?下衣与你穿同件。假如君王要起兵,修好铠甲与兵器,一起对敌共患难。

【品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战士的备战之歌,充分表现了秦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和 ... 慷慨的爱国主义情怀。

诗共三章,章与章之间句式相同,以重复叠唱的形式推进诗意。这首诗描述了当时军情紧急,军资又缺乏,为国征战,战士们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只要君王一声令下,战士们将修整好兵器,整装待发,并肩作战。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秦军的尚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也表现出了士兵之间的团结友爱,国难当头,士兵们勇于冲锋陷阵,敢于牺牲小我,成就大业。

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或加微信号:shijingqinghua

【声明: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欢迎您的分享与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诗经——无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何秦始皇死后仅3年,40万秦军变绵羊?曹操:此人死后再无军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秦人的祖先,高声唱着《无衣》,对西戎发起了猛烈地进攻。秦人贫穷,但还买得起战袍;秦人稀薄,但是同仇敌忾;西戎强盛,但是秦人敢战。世人皆知,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但鲜有人知在这之前,从周平王东迁,到秦穆公称霸,九代秦君浴血奋战,覆灭犬戎二十一国,秦人才得以在关中立足。尚武如秦人,为何秦始皇死后仅仅3年,40万秦军就从虎狼变成了绵羊,

  2. 果报无衣的裸女

    當國王覺得疲累而停頓下來時,口渴、飢餓的感覺霎時全擁了上來。這時,疲乏的國王心裡想,如果能找到人家,要些吃的、喝的該多好!國王想要親自向提供水果、食物與飲水的女子道謝。於是度父就為國王過去的亡妻誦經超度,咒願她早日超生善道,往生淨土,離苦得樂。果報無衣的裸女在度父誦經的當下,頓時有新衣著身,脫離鬼道,生於天上。

  3. 秦哀公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相当有文化的君主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哀公是一个相当有文化的君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语有”秦之恶,天下之所同恶也“的肝火说法。”>而若这个判断没有八九不离十,自秦襄公到秦哀公的数百年间,这首诗词可以在秦国传承,就直接说明秦国在这个时期,已经不是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楚国忠臣申包胥在远赴秦国,在秦哀公的朝堂外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令秦国出兵援救楚国。

  4. 诗经——无衣

    这首诗描述了当时军情紧急,军资又缺乏,为国征战,战士们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只要君王一声令下,战士们将修整好兵器,整装待发,并肩作战。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5. 缺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缺”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缺衣少食——衣食不足。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缺食无衣——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缺口镊子——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亦作“缺吃短穿”。同“缺吃少穿”。

  6. 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

    《通志.氏族略》记载,包氏源出于芈姓,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申包胥是春秋后期楚国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后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义,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伍子胥因父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申包胥赴...

  7. 古代女子 *** 无衣:洛阳城里青楼女子 *** ***

     古代女子 *** 无衣:洛阳城里青楼女子 *** ***   女人 *** *** ,似乎时尚得很,据说麦当娜读书时,“从不害怕,常 *** *** ,耸立在人墙的顶层,来制造男孩子们哄堂大乱”。如今那些自比前卫的女性,穿着三根...

随机推荐

  1. 张飞为蜀汉肝脑涂地,为何他儿子却投降曹魏?真是命运捉弄!

    张飞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他曾横矛当阳桥,一声喝退曹军是多么的不可一世,那时的他一定也想不到,自己最后会死得如此窝囊,被两个小人在睡梦中所...,带着他的首级投奔了东吴。一代猛将死得悄无声息,而他一走,曾经的刘、关、张三人,也只剩下刘备一人面对汹汹乱世,蜀汉能够被刘备完全信任的人还能剩下谁呢?刘备一声「”噫!飞死矣”包含了太多无奈。自刘备从涿郡起兵,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关羽和张飞一定是站在刘备身后

  2.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不用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经过了那种脏地方,花还能香吗?”“这就对了!你不经过以前那段日子,哪里能有今天?甚至可以说,你没有迷失的痛苦,哪能有寻得的欢喜?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但那段过去永远存在,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只是而今你虽然出于污泥,也能成一朵莲花罢了。”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3.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4. 至诚礼佛,免堕驴胎

    从前有一位忉利天的天王(帝释),现出五种衰耗的现象。他知道自己即将命终,死后会投生在做陶器的家里,受驴胞胎。于是,他很快来到佛讲经说法的地方,五体投地,至心归依佛、法和圣众。尚未起身时,忽然命终,便投入驴胎。当时母驴践坏陶家的坏器,主人打母驴,而伤到胎气,神识又得以回到原来的身体,又再做天帝。

  5. 農民模仿《詠鵝》,寫了一首《詠雞》斬獲文學獎,掀起模仿 ...

    相信大家自小就有背誦古詩的經歷吧,那些數目繁多的古詩背起來可真是夠折騰人的,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古詩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如《蜀道難》那沒個一天的功夫是背不下來的,不少人應該會懷念小學時的古詩,那些古詩可謂是簡單明瞭,還特別好記,尤其是這首《詠鵝》每年都是小學課本的必背古詩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詠鵝》生動的描述了鵝的神態,而且整首詩動靜結合,相當富有感...彩,而

  6. 慈禧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她的最后一条遗命是什么?

    1861年,慈禧在咸丰帝死后与慈安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就此开始了她的掌权之路。>那么,在光绪暴毙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慈禧究竟做了什么事,她的最后一天,又是如何度过的呢?1908年,慈禧73岁阴历生日这天,她一如往年地举办了盛大的寿诞。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慈禧的这条遗命,也算是最佳选择了,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尽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慈禧幡然醒悟,竭尽全力为清朝未来的发展,规划好了蓝图,但这份体悟,显然已经太迟了。

  7. 哪些时辰出生的生肖最孝顺父母

    下面一起来看看哪些时辰出生的生肖最孝顺父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因此这些时辰生的人做事很谨慎小心,常常会把父母的意见放在第一位,尊重孝顺父母,热爱家庭。因为申子合、申辰合、巳申六合,所以这些时辰生的属猴人很孝顺,总会将最好的留给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是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因为亥卯未三合,寅亥六合,所以这些时辰生的人最懂得感恩,在他们心里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很是疼爱和孝顺。

  8. 19歲嫁給66歲的乾隆,生前留下一幅美豔畫像,現藏於美國博物館

    19歲嫁給66歲的乾隆,生前留下一幅美豔畫像,現藏於美國博物館!古代社會最有權力的人自然就是皇帝了,只要是他看中的東西,只要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就會有人挖空心思地獻給他。當然這些人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他們也是希望能夠以此來博取皇帝的歡心,能夠得到他的恩寵,如果能夠給自己加官晉爵那自然是更好不過了。除此之外,皇帝最喜歡的自然還是女人了。在古代的時候,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物。所以只要皇帝看中的女人,更是

  9. 康熙为什么要杀索额图?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额图至德州侍疾。留居月余,皇太子病愈,一起回北京。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额图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视皇太子,其真实含意并非如此。索额图为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又很密切。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

  10. 【料虎须】的意思是什么?【料虎须】是什么意思?

    ●清顾炎武《赴东》诗之二:「无为料虎须,危机竟不悛。」参见「料虎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