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如果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最高兴和最担忧的人,那一定是丘吉尔。因为美国的参战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同时东南亚是英国殖民地最多的地区,日军的进攻,一定会侵害英国的利益;如果说香港的沦陷,已经给了丘吉尔闷头一棍,那新加坡的丢失,一定给了他响亮的一记耳光。

如果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最高兴和最担忧的人,那一定是丘吉尔。因为美国的参战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同时东南亚是英国殖民地最多的地区,日军的进攻,一定会侵害英国的利益; 如果说香港的沦陷,已经给了丘吉尔闷头一棍,那新加坡的丢失,一定给了他响亮的一记耳光。因为仅在一个月前,他向全世界信誓旦旦地保证:「 ”日本人想攻克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堡垒新加坡,会比登天还难。”丘吉尔哪里来的自信呢? 苦心经营123年的殖民地,外强中干。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交通和贸易中心,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大英帝国第一批殖民者到达后,把该地区生产的橡胶、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通过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成为举世闻名的贸易和战略要地。这也是日本人为什么一定要攻占她的原因。 山下奉文仿效「 ”闪击战”,发明了「 ”电钻战”。可以说让英国人极不适应这种战术,一路败退。但「 ”电钻战”只是增强了进攻速度,并没有形成围歼战,导致大部分的英军撤退到了新加坡。 如果是让我们老一辈优秀的战术家们打这一仗,一定想办法就地全歼,不会打成击溃战,给对手制造一个「 ”越败越大”的机会。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面对新加坡的危机,丘吉尔的自信主要还是来自于工事的坚硬,弹药的充足,以及近10万的守军,是日军的2倍。更何况横跨柔佛海峡,连接新加坡与马来半岛的唯一一条长堤被守军炸毁,形成了天然的防御「 ”壁垒”。 可是,与之相反的是,守军指挥官忧心忡忡。 首先,新加坡的防御是不错,但都是针对来自海上的进攻。而这次日军长途跋涉几千公里从陆上攻过来,出乎守军的意料。岸炮威力大,但都是固定的,不可能调转炮口。而且,面对陆上的防御工事,都是临时搭建的,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守军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士气低落。自日军登陆以来,他们一场胜仗没打过,唯一的优势就是跑得快。现在的守军大多都是败退而来的,个个如同惊弓之鸟,士气低迷,怎么能与气势如虹的对手决一雌雄呢? 更让人沮丧的是,没有援军。英国的远东舰队在不久前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国内也刚刚从伦敦大轰炸结束后,慢慢地恢复中;而刚刚参战的美国人在菲律宾也是疲于应付、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哪来的援军? 事已至此,尽管困难重重,但谁也不愿成为日本人的刀下鬼,拼一把没准还有一线生机,「 ”死马当活马医”吧。 山下奉文的「 ”声东击西”。 作为一名指挥官不研究对手的战术特点和作战风格,是要吃大亏的。按照守军的估计,对方的主攻方向在东面,因为那里有守军赖以生存的樟宜海军基地,于是将战斗力最强的第18师安排在那里,而战斗力极弱的澳大利亚师放在了西北面。 这样的安排按理说也没有什么,对付其他人是没有问题。可问题是眼前的这个对手,自开战以来,大大小小几十仗,没有一次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所以说,仗还没有开始打,英军就输了一招。 正应了孙子所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己,每战必殆。” 果不其然,山下奉文命令日军向樟宜海军基地猛烈轰击。一时间,炮声震天,整个城市地动山摇,街上到处是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惨不忍睹。与此同时,20多艘登陆艇载着400多名士兵开始「 ”兴师动众”地发动进攻。 自以为是的守军以为判断准确,按照预先计划,开始向东部派遣大批的增援部队。并暗自庆幸,幸好部署了最强的部队,现在又派出了援军,进攻一定挡得住。 然而,山下奉文要的就是,对方将主要兵力移向东面。见其上钩后,他立刻命令炮口转向西面,猛轰对手前沿阵地,瞬间防御工事都飞上了天,机枪阵地被夷为平地。300多艘登陆艇载着12000名士兵开始进攻。 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日军已冲到面前,只能拼刺刀了。拼刺刀可是他们的强项,本就战斗力极弱的澳大利亚士兵,那里见过这样的架势,瞬间防线崩溃。这时,东面的日军由佯攻改为主攻,拿下了城外阵地,矛头直指城中央。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先前一路败退的守军,此时表现的英勇顽强,开始拼死抵抗了。 难道是什么神力相助?不是。 原来从战俘营逃出来的英军士兵,把日军的残暴和虐待战俘的情形,在英军中迅速传播。这激发了士兵们与其成为俘虏被折磨致死,还不如拼死一搏。于是,日军的进攻越来越困难,双方居然打成了拉锯战。 首先有些扛不住的,居然是日军。虽然山下奉文压根儿瞧不起对手的战斗力,但打了几天,弹药、给养快用光了。而英军的炮弹似乎还很充足,不停的向进攻部队猛轰,有人提议暂停攻击,原地修整,遭到他严厉训斥: 「 ”八嘎,进攻的部队一旦放松下来,疲劳会让士兵的战斗意志瞬间崩溃,再想攻占将会更加困难。现在,敌人也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接再厉,一定能拿下”;「 ”继续进攻”。 山下奉文的「 ”软硬”招数。 首先,他一面命令部队放慢进攻速度,以节省弹药;另一方面,又调来日本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对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共出动轰炸机4700架次,投弹770多吨,爆炸声此起彼伏,把一个美丽的城市炸成人间地狱,企图迫降对手。 其次,下令切断城市供水,进一步给守军施加压力。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他要用这种「 ”内外交困”的「 ”局面”迫使对手放下武器。然而,这种拼耗,日军也耗不起,已经连续作战七天七夜,粮食、弹药眼看要消耗殆尽了,很多士兵已经开始在野地里找草根、树皮勉强充饥。 强攻、逼迫不行,他又想到了一「 ”软”招。用飞机一连空投了29封劝降信,谁知扛不住的英国人打着白旗从城里走了出来。在这场意志和作风的较量中,近12万英军投降,高傲的英国人终于低下了头。 当得知对手已经弹尽粮绝,而守军还有近8万,以及可以至少支撑五年的粮食弹药时,守军指挥官懊悔不已。这一天也成为了丘吉尔一生中最为 ... 和最觉耻辱的一天,他悲痛的说:「 ”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其实,抛开其他因素,日军卷席东南亚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客观上,在战后随着日本的投降,纷纷独立。从这个角度讲,列强们「 ”狗咬狗”的时候,倒也给殖民国家带来自主的希望。 大家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共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 ”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标签:历史陆军山下奉文日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