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南用磁石做不出来,只是个传说?别急,或许这才是谣言

说起司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中有一个是指南针,而在过去,司南一直被认为是指南针的雏形。 司南长什么样子呢?相信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下面的这张图,即方形铜盘上放着一个磁勺,不少历史教科书中都有它的形象,甚至还上了1953年发行的一套系列邮票《伟大的祖国》。 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去思考司南的真实性,只是在学术界存在一些讨论,近年来关于司南的话题又重新成为一个热点,有学者指出,我们所看到的司南,其实只是模型,但是并不具备指南的功能。想要让这个勺子真的达到指南的效果,用天然磁石是不行的,必须要用电磁铁。这个说法很快被人们采信,甚至有人觉得,司南和地动仪一样,应该考虑从历史课本中请下来了。 不过,真相就是这样了吗?司南真的只是一个无法成真的谣言? 文献中的「 ”司南”之争论 我们今天作为指南针雏形的「 ”司南”这个词,来自于历史文献,即东汉时期的《论衡》,里面有一句,为「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即勺,音亦为sháo,柢在这里应当读为chí,意思是柄部。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把司南勺放在地上,勺柄会指向南方。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记载的真实性,那么东汉时就应当存在司南了。但是,《论衡》的不同文本则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我们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是会存在不同渠道进而生成不同版本的,由于传抄、刻板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 ”鱼鲁亥豕”之误。国家博物馆的孙机先生发现,在其他一些版本的《论衡》中,这个杓,是写作「 ”酌”的。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本《论衡》 这样一来,意思就不同了。孙机先生进一步将酌解释为「 ”行”,将司南解释为古代的司南车。《论衡》的那句就应该理解为:指南车在地上行进时,木人的胳膊指向南方。 在网络上搜索,会发现很多人把孙机先生的这个观点奉为圭臬,觉得我们过去对司南的理解,是从根上就出了问题,东汉压根就没有这个东西,只有指南车。 然而,究竟是杓是酌?目前仍存在讨论空间,并不足以做出定论。毕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论衡》版本已是宋本,距离东汉远矣。此外,在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中引用《论衡》时,仍然是写为杓的,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杓才是对的。 电磁铁司南 那么,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电磁铁司南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就讨论过中国古代磁性指向工具的真实性,也是在这一时期,《论衡》中的「 ”司南之杓”被认为是可以指向的磁勺。 到了20世纪40年代,著名科技史专家王振铎先生复原出了可以指向的司南勺,他采用的基本方案是玻璃平板+磁勺。这里的磁勺,他所用的是通过电磁 ... 磁化的钨钢勺。做好以后,磁勺的指向性良好。这也是今天很多人诟病此方案的重要原因——古人上哪儿找磁性更强的电磁铁去? 王振铎的复原方案 建国后,王振铎先生的复原模型进入到课本、博物馆,影响非常广泛,甚至有人误以为这是出土文物。 天然磁石可为司南乎? 我们把文献争论暂时放在一边,围绕着司南真伪争论的核心就在于,究竟能否以天然磁石做出司南?抑或只能用人工电磁铁才行? 其实,据王振铎先生自己说,后来他还委托工人以天然磁石 ... 磁勺,效果也不错,原物尚存。 天然磁石勺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不相信,理由是天然磁石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消磁,即便做成了,由于其磁矩小,也无法克服勺子和底盘之间的摩擦力。 面对这个争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黄兴先生,首先对王振铎先生当年委托工人所 ... 的天然磁勺进行重新测试,发现3枚天然磁勺中,2枚具有较好的指向性,1枚磁性不强。 后来黄兴又前往河北武安磁山以及张家口市龙烟铁矿采集了天然磁石,对照文献记载,确定这些磁石与古人所见磁石磁力相近,而后将其加工成勺形,也就是下图所示的。 这样的天然磁勺,指向性如何呢?通过实验,黄兴发现,如果采用光滑的青铜底盘,磁石可以达到自动指南的效果;若采用木底盘,则需要轻触勺柄,也可以达到指南效果。 实验表明,以天然磁石,是完全可以做出具有良好指向性的勺形工具的。 这个实验是不是就一定支持司南存在呢?也未必。一则如前文所说,文献记载存在争议,二则迄今确实也还没发现汉代或者更早的司南勺遗物。说到这里,其实想表达的最核心的观点就是,汉代是否存在司南,仍然是一个可讨论的学术问题。但是,既然有了成功的实验,那么流传已久、影响广泛的「 ”天然磁石做不出司南”的说法,可以休矣。至少以后在讨论司南的问题时,不应该再以此为理由来否定。 参考文献: 孙机:《再论「 ”司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07 黄兴:《天然磁石勺「 ”司南”实证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 36 卷 第 3 期

司南用磁石做不出来,只是个传说?别急,或许这才是谣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黄兴、 ... 、仇鳌……长沙北正街的风云人物录

    文/刘曙文明清时期长沙古城定型,在东起今建湘路、南至今城南路、西抵湘江、北至今湘春路的不大范围内,拥挤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形成「”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的基本框架。紫东园就在离北门不远的老城区内。20世纪20年代长沙地图这是一片拥挤却四通八达的区域。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显赫人物走进这里,又匆匆离去。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们为紫东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韵,甚至传奇色彩。我们普通百姓,则为它增

  2. 108年前的今天,打入清朝最大的卧底,盖世之杰吴禄贞被乱枪打死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一声雷)108年前的今天,打入清朝最大的卧底,「”盖世之杰”吴禄贞被乱枪打死吴禄贞,1880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从小随父读书,七八岁就能下笔成文。后来家道中落,吴禄贞进入湖北织布局当童工,不久因痛打工头而离开。他进入湖北新军工程营当兵,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与孙武等人成为同学。第二年,吴禄贞由湖广总督张之洞选送去日本留学。(张之洞)1898年

  3. 《论衡》第十五卷│变动篇第四十三(9)

    或时杞国且圮,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犹燕国适寒而邹衍偶呼也。秦国将亡,国都城门向内崩塌;霍光家族将要衰败,其府第之墙自已坍坏。查杞梁从军,战死未归。其妻迎接灵柩,齐庄公在路上吊唁,杞梁妻不接受其吊唁,尸棺运归家中,齐庄公至其家中吊唁,并未说过杞梁妻痛哭于城下。本来是从军战死,从军战死并不在城中,杞梁妻向城痛哭,并非应当之处。由此而言杞梁之妻痛哭而使城墙崩坍,又是虚言。

  4. 孙黄之间最大的一次分歧和矛盾是什么?

    辛亥革命时期,孙黄并称。但孙中山与黄兴之间也存在不少分歧,其中最大的一次争吵导致二人的关系险些破裂。黄兴对此持异议,他认为此种设计不但形式不美,而且与日本的太阳旗相近。孙中山再三力争,并提出增加红色,改作红蓝白三色,以符合世界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真义。但因想法不统一,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章太炎、刘揆一也设法调解,暂时搁置了争议。据《章太炎自定年谱》可知,当时争吵是很激烈的。

  5. 李广射虎如射兔,霹雳一声石饮羽!谈谈汉代虎患以及虎患的防治

    老虎,是一种神奇、美丽、凶猛、令人着迷的动物。如今,曾经遍布中国每个角落的老虎,大部分已经灭绝。在野外,仅有数十只东北虎仍在北方的茫茫雪原中游荡。因此,老虎早已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6. 李广射虎如射兔,霹雳一声石饮羽!浅谈汉代虎患以及虎患的防治

    老虎,是一种神奇、美丽、凶猛、令人着迷的动物。如今,曾经遍布中国每个角落的老虎,大部分已经灭绝。在野外,仅有数十只东北虎仍在北方的茫茫雪原中游荡。因此,老虎早已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7. 孙中山和蒋介石都喜欢把这副对联赠送同志,对联的作者是谁呢?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这副对联曾多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下,被孙中山和蒋介石赠送给党内同志和部下,如:孙中山孙中山赠黄兴。1914年,孙中山在总结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党内「”意见分歧,步骤凌乱”,「”未尝以统一号令,服从党魁为条件”。因此,孙中山决定建立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绝对服从「”党魁”个人,并要在誓约上加盖指模,黄兴对此表示反对。但是

  8. 是谁刺 ... 了宋教仁?孙中山、黄兴比宋教仁更有权威,为何不 ... 他们

    「”宋教仁被...”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离奇案件了,但是如果直接将此案件单独拿出来公示于众的话,那倒不算是疑点重重、难以破解的案件了,有的人就会直接将刺...宋教仁之幕后真凶指定为袁世凯。但是之所以「”宋教仁被...”案件被称为「”民国第一奇案”,那是即便在任何罪证都指向袁世凯的同时,却没有最为靠谱的人证或者物证,因为当年开枪射...宋教仁的直接凶手在没有被审讯之前,便已经同样离奇死亡,或者

  9. 学术与政治的建构:「 ”四大发明”如何成为国人常识与民族记忆

    最近「”四大发明”的事情有点火,朱言的专业是历史学,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四大发明”究竟是怎么回事。「”四大发明”首先是一个概念,是一个话语,是人建构起来的,就像「”四大名著”、「”四大美女”一样。当然,作为科技史中的实体,这几个科技突破是确实存在的,科学史家对其的归纳总结就是概念的建构。首先,我要讲清一个事实。「”四大发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不是中国人,而是洋人,是去今有点远的古洋人!1550年的时

  10. 《论衡》第十二卷│谢短篇第三十六(3)

    【原文之三】儒生犹曰:「”上古久远,其实暗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说也。”夫三王之事虽近矣,经虽不载,义所连及,五经所当共知,儒生所当审说也。夏自禹向国,几载而至于殷,殷自汤几祀而至于周,周自文王几年而至于秦。桀亡夏而纣弃殷,灭周者何王也?周犹为远,秦则汉之所伐也。夏始于禹,殷本于汤,周祖后稷,秦初为人者谁?秦燔五经,坑...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秦何起而燔五经,何感而坑儒生?【拙解】儒生还会说:「”

随机推荐

  1. 梦见没穿鞋_周公解梦梦到没穿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没穿鞋好不好

    做梦梦见没穿鞋好不好?梦见没穿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没穿鞋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夜里穿着破烂的外套赤脚徘徊,表示你的期望将破灭,你的每一次努力将被不幸所困扰。梦见自己没穿鞋,主要提防小人,因为脚在周易范畴里指小人。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鞋最常见的是用来象征异性,婚姻或爱情。梦见没穿鞋表示你有一段时间没有爱情生活。

  2. 孕妇梦见和婆婆吵架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和婆婆吵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和婆婆吵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威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我们经常会做梦梦见威胁,那么梦到威胁是什么意思?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威胁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威胁是什么意思梦见威胁,暗示着你生活富裕安逸,同时有困难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梦见威胁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4. 惜老怜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lǎoliánpín【解释】爱护老人,同情穷人。【出处】【例子】【相关】百度“惜老怜贫”

  5. 有根有底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ǒugēnyǒudǐ【解释】犹言有根有据。【出处】浩然《石山柏》:“为了证明他说的这些话有根有底,他又跟我翻起石山柏的历史。”【例子】无【相关】百度“有根有底”

  6. 明朝历史解密:万历帝为啥给建文朝忠臣 *** ?

    万历即位后,***了一桩明王朝历史上最大的集体冤案,下诏为「靖难」中为建文帝尽忠而惨死的诸臣建庙祭祀,如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被诛杀十族的方孝孺以及卓敬、卢迥等人,并对他们的后裔给予抚恤。为什么经过这样长的时间才给他们***?朱棣的篡位和对建文朝忠臣的残害,是留给他后代子孙最大的历史包袱。如此,为方孝孺等建文朝忠臣***并修纪念碑,既是一种政治需要,而且时机也成熟,对政局不会有负面影响。

  7. 高士奇简介 高士奇一天连升七级

    高士奇高士奇清朝大臣,一生效忠康熙帝,也曾深受康熙帝信任赏识,与康熙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君臣能概括的,此外,他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学者。高士奇简介>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高士奇一天连升七级>当时明珠、余国柱等人的擅权、贪婪朝人皆知,康熙皇帝一不聋二不瞎,当然也是知道的。

  8. 宋辽战争转折点:仓促上马的北伐幽州,败走的高粱河之战

    于是,宋太宗刚一即位,就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地对北方战争,一次是统一北汉的战争,另一次则是在北汉统一之后仓促上马地北伐幽州的战争。那么北伐幽州的战争则是仓促上马的。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幽州,最终折戟高粱河下。高粱河之战作为宋辽战争的转折点,对宋对辽的影响都相当大。宋太宗仓促北伐结束了宋辽之间于太祖时期逐渐升温的和平关系,也直接导致了此后辽军年年南侵的惨重后果。

  9. 梦见大锅

    周公解梦梦见大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溥仪有多少财产 换算成人民币到底是多少钱

    后来这两箱珠宝随着溥仪一起被带到了苏联的赤塔市。因为在《清室优待条约》中规定了,清朝皇室的所有财产都归溥仪一人所有。以当时白银的价值,一两白银大概是现在的3000块钱,粗略的算一下,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而属于溥仪私有财产的比这还要多得多。据记载,这位首富当时的个人资产达到10亿美金,也就是折合人民币大概70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