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州韦驮菩萨像传奇

韦驮菩萨像,高六十厘米,木制贴金,雕于明代,原供奉于徐州竹林寺(原址在徐州东郊狮子山,现楚王陵附近)。1940年,日本的一支侵略军进驻徐州,竹林寺被强占为营房。中岛吉一是一名翻译,随军驻扎在该寺院的一间寮房里(僧人住的房间)。据中岛吉一生前讲,有天夜里,他听到寮房外有脚步声,于是起床察看,顺着声音不知不觉来到寺庙后院的竹林,到了这里,脚步声就没有了,连续三夜,反复如此。中岛吉一对此疑惑不解。有一天,趁没人,他找来一把刺刀,在竹林里一处有鲜土痕迹的地方向下挖,最后挖出一尊韦驮菩萨像(僧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寺院时所埋)。中岛吉一自发现这尊韦驮菩萨像,就随身携带,以此祈求韦驮菩萨保佑自己在侵华战争中平安无事。这尊菩萨像果然灵验,中岛吉一所在的部队在中国死伤无数,他却没有受过一丝一毫的伤害。1941年,中岛吉一完成任务回国,决定将这尊灵验的韦驮菩萨像带回日本,于是将它打进背包。在青岛上船时,为逃避检查,他将从背包中露出的韦驮菩萨的右臂折断扔进了海里。少了一只手臂的韦驮菩萨像被中岛吉一带回日本后,一直被他供奉在自己家中。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临终前嘱咐其女婿森秀敏,让他把韦驮菩萨像送还原地。1998年9月,森秀敏以旅游的名义来到徐州,在狮子山一带寻访竹林寺(在解放战争中被毁),準备了却岳父的心愿。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经徐州国际旅行社介绍来到云龙山兴化寺。徐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兴化寺住持果光法师接待了他,并商定了归还事宜。2000年4月17日,75岁的森秀敏护送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再次来到徐州,流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宝重返故里。2003年7月8日,江苏省委任彦申副书记来兴化寺视察,称韦驮菩萨像为徐州的“镇山之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州韦驮菩萨像传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妙莲老和尚:二块砖的福报

    二块砖培福诸位今天能够来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场,此刻安坐佛堂里,都是过去修来的福;如果在三宝门中没修过福,根本坐不住。他看看这次没办法骗人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担了两块砖-这砖是用来铺韦驮殿的。可是他只担两块砖,就坐在那儿休息;僧值看他不是块料子,会把大家带坏了,于是把他“迁单”。他就把昨晚韦驮菩萨的教训,以及发心除草的事情说出来。

  2.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妙高禅师,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耽误的不能用功。这时妙高禅师,痛哭流涕,渐愧万分!妙高禅师又问“是谁?”之后,妙高禅师在那里天天精进用工,敲木鱼诵经。以后画影图像,遍下圣旨来找此人,末了在妙高台找到,是妙高禅师。

  3. 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盖世功德,一骄便无

    浙江奉化雪窦寺的开山祖师--妙高禅师,在妙高台上用功修行,昼夜不息,但因体力有限,时常打瞌睡。有一天妙高禅师忍不住又打瞌睡,真的就这样摔下去,他以为这一次一定没命了,没想到到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人托著他的身体往上回到崖上,他很惊讶的问:“是谁救我?”

  4. 惜福才不会折福

    所以,要好好爱惜我们的福,绝不暴殄天物或丢弃任何能用的东西。吃得过饱和丢弃食物都是折福。不但饮食方面要惜福,其它日常衣着和用具也都要惜福。同时要敬惜字纸,不要随便或丢弃字纸。下面是一个惜福的感人故事:有一日本青年,名叫中岛光藏,他为了学习雕刻佛像,就去拜访日本优秀的雕刻家高村东云,想拜高村东云为师。高村东云看他还是可造就之才,乃准许他投入门下。

  5. 乾隆驻驾一宿庵

    乾隆驻驾一宿庵据传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三月初到达杭州,后又视察了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回銮路经宝应时已逢夏季,旅途劳累,欲找一清静之所歇息。普天下寺庙中的韦驮菩萨都是立像,独有宝应一宿庵中的韦驮是尊坐像,原来他是得了乾隆皇帝分外的恩准和照顾。到了夜晚时分,乾隆皇帝沐浴更衣以后,消除了旅途疲劳,觉得精神为之一爽。从那以后,一宿庵夏天再无蚊虫,迄今宝应民间传为佳话。

  6. 惜福才不能折福

    吃得过饱与丢弃食物都是折福。不但饮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着与用具也都要惜福。同时要敬惜字纸,不要随便或者丢弃字纸。下面是一个惜福的感人故事:有一位日本青年,名叫中岛光藏,他为了学习雕刻佛像,就去拜访日本优秀的雕刻家高村东云,想拜高村东云为师。

  7. 韦驮菩萨到来

    当晚很梦中有一韦驮菩萨到来,我急忙下跪说不知是哪位菩萨到来,求菩萨加持我!真好傻其实明知道这是韦驮菩萨的怎么会这样问的。我还问菩萨现在钱难赚,不知做点啥生意才好啊!菩萨说开个素菜店,还给了我一张五元的钱。感觉菩萨来是真的。那个韦驮菩萨和我们经书上的一模一样庄严,威武。到底是菩萨三十二相好啊!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菩萨真实的庄严法相。感谢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对我加持!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8. 徐州韦驮菩萨像传奇

    中岛吉一自发现这尊韦驮菩萨像,就随身携带,以此祈求韦驮菩萨保佑自己在侵华战争中平安无事。1941年,中岛吉一完成任务回国,决定将这尊灵验的韦驮菩萨像带回日本,于是将它打进背包。2000年4月17日,75岁的森秀敏护送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再次来到徐州,流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宝重返故里。2003年7月8日,江苏省委任彦申副书记来兴化寺视察,称韦驮菩萨像为徐州的“镇山之宝”。

  9.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

    第十节爱情的真义『你真是好大的架子,见你一面,就比登天还难!』翠红鼓起了小嘴,睹气似的向玉琳看了一眼。这时的玉琳,真是狼狈到万分。年轻的玉琳,起初和他的师兄对于这些本来就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他的师兄,凡事我行我素,只要问心无愧,外面的称讥毁誉,一概不放在心上,而玉琳和他的师兄完全不同,他有一颗好胜心、荣誉心,别人所公认为最不屑的事,明知那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他就不敢违反。

  10. 玉琳国师的故事 第九节原来还是你!

    玉琳第二天早上起来,人虽然是在照往日一样的做着规定共修的早课,但他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安静下来。诵经的木鱼声,像不休息的江水;佛号的梵音,像那悠扬的音乐;在往日,这些是最易为玉琳所感动的。一阵寒风吹打在玉琳的脸上,玉琳翻起了怀疑的眼睛不懂似的望着玉岚。『你要求这不说话的菩萨指示愚蒙做什么?』『我很希望师兄多多指教!』玉琳懂得了他师兄的话。

随机推荐

  1. 盘点:三国时期死得最冤的五大猛将

    >典韦武艺了得,气力过人,是曹操手底下数一数二的悍将,前途无量。>结果,典韦为了保住曹操的性命,把身体当做肉盾堵住门口,后以一己之力砍...三十余人之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No.3魏延>魏延死的很冤,他死于诸葛亮的谋害。>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是袁绍最为倚重的大将,曾经二十回合KO徐晃,而关羽曾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2. 梦见乌龟头断了

    周公解梦梦见乌龟头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乌龟头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红灯区

    周公解梦梦见红灯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灯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历史上最敬业的奸臣庞太师真是奸臣吗?

    导读:有个老头儿,但凡爱看电视剧的中国人都晓得他,他就是北宋高官,历史名剧当之无愧的影视常青树,史上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大奸臣,为中国古装电视剧做出杰出贡献的反派一号大BOSS,庞太师是也。想当年,庞太师也是个年轻有为的富二代,家中有田又有钱,生活乐无边。少年中举,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一升就升到峰顶,稳坐太师之位几十年。哎,既然已经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再不搞搞陷害忠良兴风作浪,人生还有

  5. 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一夜白头是怎么回事

    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一夜白头是怎么回事  伍子胥,春秋时期的吴国人,官拜大夫,据记载,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因楚怀王怀疑太子谋乱迁怒之故,伍子胥家破人亡,在逃到吴国后,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

  6. 毕矮智斗孙财主

    毕矮到刻薄的孙财主家当长工。第二天,孙财主出门会友,毕矮把帐房里的地契、收租帐簿一古脑儿塞进灶膛里烧掉。孙财主决定看完头场彩戏,再吃团圆酒,于是率一家人去了。回来一看,酒菜全叫毕矮同长工们吃了,大怒。>>有一天,孙财主准备设宴请客。长工毕矮跟他上街买菜,买了整整一筐鱼肉。回来路上,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你说什么?”

  7. 马克·吐温求婚的启示

    马克·吐温求婚的启示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向漂亮的莉薇姑娘求婚。莉薇父亲认为他们一家对马克·吐温不太了解,要求他提供证明自己品行的有关材料,才能对该事作出决定。为了不错过一段良缘,马克·吐温找了六位知名人士写...

  8. 莲藕的功效与作用_莲藕的营养价值

    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经常吃莲藕对人体有好处,莲藕吃法多样,深受大众青睐。

  9. 梦见自己腿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大张旗鼓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