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打小我们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个最基本的交通规则,长大之后学会了开车,规则就更多了,什么限速、限转、限停,稍不注意就会被扣分罚钱。有人就想了,那我穿越回古代,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多规矩了呢?是不是就可以在路上随便玩漂移了?其实不然,就算是古人,在路上也得遵守各式各样的规则。古代交规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把遵守交通规则归入了礼仪的范畴,《礼记.王制》中记载:「”路途,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地方。”也

打小我们就知道「 ”红灯停绿灯行”这个最基本的交通规则,长大之后学会了开车,规则就更多了,什么限速、限转、限停,稍不注意就会被扣分罚钱。 有人就想了,那我穿越回古代,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多规矩了呢?是不是就可以在路上随便玩漂移了? 其实不然,就算是古人,在路上也得遵守各式各样的规则。 古代交规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把遵守交通规则归入了礼仪的范畴,《礼记.王制》中记载:「 ”路途,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地方。” 也就是说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则在路途两头通行。 当时,绝大部分人都靠步行,其他交通工具非常稀少,因此在这个简单的规定下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到了唐朝时期,经济大幅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步,各种交通工具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今我们把交通工具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古人的花样更多,分为车、轿子和坐骑等等。 这些以现在的标准来看,都属于非机动车,按理说不会引起交通问题,但是架不住数量多,有个成语「 ”车水马龙”就是形容当时早晚高峰时的交通状况的。 于是,针对交通工具混杂,秩序混乱的状况,唐廷颁布了《仪制令》。 据唐人刘餗的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记载:「 ”旧诸街晨昏传叫,以警行者,代之以鼓,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皆周法也”。这是对我国影响深远的第一部交规。 到了宋代,唐代制定的交规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宋太宗下诏,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 ”交通指示牌”,上面书写《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并要求人人都要遵守。 到南宋,这一交通规则又由各州扩大到各县,而且由悬挂木牌发展到刻石立碑永久示人。 当时的交规比较简单,主要是平民百姓的车要避让官府的公车、年轻人要避让年长的人,出城的人要避让进城的人。 虽然其看起来有点封建等级思想的意味,与我们「 ”马路之上人人平等”的思想不符,但千年之前能有这样的思维,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古代违反交规怎么处理? 古人出行多靠马车,所以在马车的超速、超载的规定上比较严格。 比如你驾驶一辆马车在街道上与人飙车,横冲直撞,不理「 ”交通指示牌”,那么你铁定是要接受处罚的,超载也是如此。 具体的处罚措施主要是用板子打 ... ,以此来约束马车驾驶员和行人。 另外,如今我们要上路驾驶,需要考驾照,其实古人也是如此,而且驾考「 ”屡考不过”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不只是浪费钱这么简单。 例如,根据秦朝的《除吏律》规定,御人假如4次不过关,就要拘役两年并处以罚款。 再说说酒驾,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篇文章《上安州李长史书》,文中的大概意思是李白喝醉了酒,发起了酒疯「 ”饮以狂药,青白其眼”。 因此不小心挡了李长史的马车「 ”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螳螂之臂”,「 ”迟疑之间,未及回避”。 等到李白酒醒了,方才知道自己严重违反了交规,于是他赶忙到李长史府上道歉。 「 ”入门鞠躬,精魄飞散”,「 ”如能伏剑结缨,谢君侯之德”,并写下了悔过书以求原谅。 最终,在李白文采的感召下,李长史同意「 ”私了”,没有惊动官府。所幸的是,李白这个案子属于虚惊一场,没人受伤。 但南凉皇帝秃发乌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因为他是皇帝,没人敢管,于是便酒后骑马,不幸坠马,伤及肋骨,因为当时医疗技术有限,无法医治,导致秃发乌孤伤病恶化而亡。 所谓「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看来自古如此啊! 我国古代的交规以互相谦让为主要原则,与现代告示牌上「 ”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的忠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科学又人性,蕴含着古人朴素的实用主义和智慧。
本文标签:李白酒驾交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