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沩山灵佑禅师

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垆中有火否。师拨之曰。无火。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聻。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务。丈曰。将得火来么。师曰。将得来。丈曰。在什么处。师拈一枝柴吹两吹。度与百丈。丈曰。如虫御木。 妙喜曰。百丈若无后语。几被典座热瞒。 高僧传云。冠年剃发。三年具戒。时有钱塘上士义宾。授其律科。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涂中。谓师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子。乃造国清。遇拾得。复申前意。师遂诣泐潭。谒大智。顿了祖意。 宗门统要云。师至国清受戒。寒山子遂与拾得子往松门接师。才到二人从路两边透出。作大虫吼三声。师屹然无对。寒山云。自从灵山一别。迄至于今还相记么。师亦无对。拾得拈起拄杖云。老兄唤这个作什么。师又无对。山云休休。别后伊三生作国王。总忘却也。 司马头陀见百丈。谈沩山之胜。宜结集法侣为大道场。丈因语众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时华林觉为首座。师为典座。林曰。不可唤作木(左木右突)也。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师遂往焉。是山峭绝。夐无人烟。虎狼纵横。莫敢往来。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一日念。道在接物利生。独居非是。乃出至山口。语虎狼曰。我若于此山有缘。汝等各自散去。若其无缘。我充尔腹。言讫虫虎四散。师乃回庵。未几懒安上座。同数僧从百丈所来辅佐。曰某与和尚作典座。俟众至五百乃解务。于是人稍稍集。厥后禅学辐辏。风动天下。称沩仰宗焉。 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若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仰山问。百千万境一时来作么生。师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仰乃作礼。 仰山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指灯笼曰。大好灯笼。仰曰。莫只这便是么。师曰。这个是什么。仰曰。大好灯笼。师曰。果然不见。 师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师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师曰。放子三十棒。 玄觉云。且道过在什么处。 师问仰山。生住异灭。汝作么生会。仰曰。一念起时。不见有生住异灭。师曰。子何得遣法。仰曰。和尚适来问什么。师曰。生住异灭。仰曰。却唤作遣法。 师问仰山。妙净明心。汝作么生会。仰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师曰。汝只得其事。仰曰。和尚适来问什么。师曰。妙净明心。仰曰。唤作事得么。师曰。如是如是。 上堂。僧出曰。请和尚为众说法。师曰。我为汝得彻困也。僧礼拜。 后人举似雪峰。峰曰。古人得恁么老婆心切。玄沙云。山头和尚蹉过古人事也。雪峰闻之乃问沙曰。什么处是老僧蹉过古人事处。沙曰。大小沩山。被那僧一问。直得百杂碎。峰乃骇然。 师坐次。仰山入来。师曰。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曰。慧寂信亦不立。师曰。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曰。只是慧寂。更信阿谁。师曰。若恁么。即是定性声闻。仰曰。慧寂佛亦不立。 师问仰山。涅盘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曰。总是魔说。师曰。已后无人奈子何。仰曰。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师曰。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师一日唤院主。主便来。师曰。我唤院主。汝来作什么。主无对。又令侍者唤第一座。座便至。师曰。我唤第一座。汝来作什么。座亦无对。 曹山代院主云。也知和尚不唤某甲。代第一座云。若令侍者唤。恐不来。 师问仰山。何处来。仰曰。田中来。师曰。禾好刈也未。仰作刈禾势。师曰。汝适来作青见。作黄见。作不青不黄见。仰曰。和尚背后是什么。师曰。子还见么。仰拈禾穗曰。和尚何曾问这个。师曰。此是鹅王择乳。 师一日见刘铁磨来。师曰。老牸牛汝来也。磨曰。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师乃放身作卧势。磨便出去。。 雪窦显颂云 曾骑铁马入重城。敕下传闻六国清。 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无心是道。曰某甲不会。师曰。会取不会底好。曰如何是不会底。师曰。只汝是。不是别人。复曰。今时人但直 ... 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合酱次。问仰山。这个用多少盐水。仰曰。某甲不会。不欲只对。师云。却是老僧会。仰云。不知用多少盐水。师云。汝既不会。我亦不答。晚间师却问仰山。今日因缘。子作么生主持。仰云。待问即答。师云。现问次。仰云。耳背眼昏。见闻不晓。师云。凡有问答。出子此语不得。仰礼谢。师云。寂子今日忘前失后。不是小小。 师方丈内坐次。仰山入来。师曰。寂子。近日宗门令嗣作么生。仰曰。大有人疑着此事。师曰。寂子作么生。仰曰。慧寂只管困来合眼。健来坐禅。所以未曾说着在。师曰。到这田地也难得。仰曰。据慧寂所见只如此。一句也着不得。师曰。汝为一人也不得。仰曰。自古圣人尽皆如此。师曰。大有人笑汝恁么只对。仰曰。解笑者是慧寂同参。师曰。出头事作么生。仰绕禅床一匝。师曰。裂破古今。 师睡次。仰山问讯。师便回面向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师起曰。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取一盆水与师洗面。少顷香严亦来问讯。师曰。我适来得一梦。寂子为我原了。汝更与我原看。严乃点一碗茶来。师曰。二子见解。过于鹙子。 师坐次。仰山从方丈前过。师曰。若是百丈先师见。子须吃痛棒始得。仰曰。即今事作么生。师曰。合取两片皮。仰曰。此恩难报。师曰。非子不才。乃老僧年迈。仰曰。今日亲见百丈师翁来。师曰。子向什么处见。仰曰。不道见。只是无别。师曰。始终作家。 师问仰山。即今事且置。古来事作么生。仰叉手近前。师曰。犹是即今事。古来事作么生。仰退后立。师曰。汝屈我。我屈汝。仰便礼拜。 仰山香严侍立次。师举手曰。如今恁么者少。不恁么者多。严从东过西立。仰从西过东立。师曰。这个因缘。三十年后如金掷地相似。仰曰。亦须是和尚提唱始得。严曰。即今亦不少。师曰。合取口。 一日师翘起一足。谓仰山曰。我每日得他负载。感伊不彻。仰曰。当时给孤园中与此无别。师曰。更须道始得。仰曰。寒时与他袜着。也不为分外。师曰。不负当初。子今已彻。仰曰。恁么更要答话在。师曰道看。仰曰。诚如是言。师曰。如是如是。 师谓仰山曰。汝须独自回光返照。别人不知汝解处。汝试将实解献老僧看。仰曰。若教某甲自看。到这里无圆位。亦无一物一解得献和尚。师云。无圆位处原是汝作解处。未离心境在。仰曰。既无圆位。何处有法。把何物作境。师曰。适来是汝作与么解是否。仰曰是。师云。若恁么。是具足心境法。未脱我所心在。元来有解献我。许汝信位显。人位隐在。此则独见于正法眼藏。会元诸书都不载。 仰山和尚。因僧思隘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仰曰。此意极难。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曰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仰曰有。曰如何即是。仰曰。汝是甚处人。曰幽州人。仰曰。汝还思彼处否。曰常思。仰曰。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底。还有许多般也无(正此下有僧于言下有省一句。)曰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仰曰。汝解犹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曰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仰曰。别有别无即不堪也。曰到这里作么生即是。仰曰。据汝所解。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有看(此则正法眼藏五灯会元皆载)。 师一日见香严仰山作饼次。师曰。当时百丈先师。亲得这个道理。仰与香严相顾视云。什么人答得此话。师云。有一人答得。仰云。是阿谁。师指水牯牛云。道道。仰取一束草来。香严取一桶水来。放牛前。牛才吃。师云。与么与么。不与么不与么。二人俱作礼。师云。或时明或时暗。。 师与仰山行次。指前头枯树问。前头是什么。仰云。只是枯树子。师却问耘田翁。翁亦云枯树子。师云。这耘田翁。向后亦有五百众。 沩山喆云。山僧则不然。耘田公子。吾不如汝。且道大圆是山僧是。若人辨得。许汝具择法眼。若也不辨。佛法炽然生灭。 神鼎諲云。为复意在耘田处。为复意在仰山分上。为复总不恁么。诸上座。一切诸法总然。更不用生事。他是父子说法。同道方知。 师因资国来参。乃指月示之。国以手拨三下。师云。不道汝不见。只是见处太粗。 师一日索门人呈语。乃曰。声色外与吾相见。时有幽州鉴弘上座。呈语云。不辞出来。那个人无眼。师不肯。仰山凡三度呈语。第一云。见取不见取底。师云。细如毫末。冷似雪霜。第二度云。声色外谁求相见。师云。只滞声闻方外榻。第三度云。如两镜相照。于中无像。师云。此语正也。我是你不是。早立像了也。仰山却问师。某甲精神昏昧。拙于只对。未审和尚于百丈师翁处。作么生呈语。师云。我于百丈先师处呈语云。如百千明镜鉴像。光影相照。尘尘刹刹各不相借。仰山于是礼拜。 沩山急须买草鞋。与座主执巾瓶始得。 仰山踏衣次。提起问师曰。正恁么时。和尚作么生。师曰。正恁么时。我这里无作么生。仰曰。和尚有身而无用。师良久却拈起问曰。汝正恁么时作么生。仰曰。正恁么时和尚还见伊否。师曰。汝有用而无身。师后忽问仰山。汝春间有话未圆。今试道看。仰曰。正恁么时切忌勃诉。师曰。停囚长智。 上堂。仲冬严寒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进前叉手而立。师曰。我情知汝答这话不得。香严曰。某甲偏答得这话。师蹑前问。严亦进前叉手而立。师曰。赖遇寂子不会。 仰山香严侍立次。师曰。过去未来现在佛佛道同。人人得个解脱路。仰曰。如何是人人解脱路。师回顾香严曰。寂子借问。何不答伊。严曰。若道过去未来现在。某甲却有个只对处。师曰。子作么生只对。严珍重便出。师却问仰山曰。智闲恁么只对。还契寂子也无。仰曰不契。师曰。子又作么生。仰亦珍重出去。师呵呵大笑曰。如水乳合。 师向仰山云。有俗弟子。将三束绢来。与我赎钟子。欲与世人受福。仰云。俗弟子则有绢。与和尚赎钟子。和尚将何物酬他。师以拄杖敲床三下云。我将这个酬他。仰云。若是这个。用作什么。师又敲三下云。汝嫌这个作什么。仰云。某甲不嫌这个。这个只是大家底。师云。你既知是大家底。何得更就我觅物酬他。仰云。只怪和尚把大家底行人事。师云。妆不见达磨大师从西天来此土。亦将此物来人事。汝诸人尽是受他信物者。 师问道吾。甚处去来。吾云。看病来。师云。有几人病。吾云。有病底有不病底。师云。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吾云。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急道急道。师云。道得也与他没交涉。 师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竖起拂子。后僧遇王常侍。侍问。沩山近日有何言。句僧举前话。侍云。彼中兄弟如何商量。僧云。借色明心。附物显理。侍云。不是这个道理。上座快回去好。某甲敢寄一书到和尚。僧得书遂回持上。师拆开见画一圆相。内写个日字。师云。谁知千里外有个知音。仰山侍次乃云。虽然如是。也只是个俗汉。师云。子又作么生。仰却画一圆相。于中书日字以脚抹。师乃大笑。 师坐次。仰山问。和尚百年后。有人问先师法道。如何只对。师曰。一粥一饭。曰面前有人不肯。又作么生。师曰。作家师僧。仰便礼拜。师曰。逢人不得错举。 师问仰山。终日与子商量。成得个什么边事。仰空中画一画。师曰。若不是。吾终被子惑。 师问僧。甚处来。曰西京来。师曰。还得西京主人公书来么。曰不敢妄通消息。师曰。作家师僧。天然犹在。曰残羹馊饭谁人吃之。师曰。独有阇黎不吃。僧作呕吐势。师曰。扶出这病僧着。僧便出去。 石霜会下有二禅客。到云。此间无一人会禅。后普请搬柴。仰山见二禅客歇。将一橛柴问曰。还道得么。俱无对。仰曰。莫道无人会禅好。仰归举似师曰。今日二禅客被慧寂勘破。师曰。什么处被子勘破。仰举前话。师曰。寂子又被吾勘破。 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什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 云居膺代云。师无异号。资福宝曰。当时但作此○相拓呈之。新罗和尚作此(牛)相拓呈之。又曰同道。者方知。芭蕉彻作此。□相拓呈之。又曰说也说了也。注也注了也。悟取好。乃述偈曰。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师敷扬宗教。凡四十余年。达者不可胜数。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敷座怡然而寂。寿八十三。腊六十四。塔于本山。谥大圆禅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沩山灵佑禅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锋无限:沩山灵佑拨火悟道

    沩山灵佑拨火悟道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沩仰宗是开宗最早的一派。它的开山祖是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来到百丈禅师门下习禅。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灵佑顿觉醍醐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谢师。第二天,灵佑随百丈禅师上山劳动。沩山于炉中拨火未见火,百丈深拨其底见火星,无火亦有火;沩山拾起柴吹两吹,柴头无火又有火。

  2. 禅宗公案:哭笑无常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禅友们问马祖大师,马祖说百丈自己知道,禅友们再回头来问百丈,百丈却哈哈大笑,禅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以前哭,现在又笑呢?百丈禅师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现在笑!”上面这一段禅门有名的公案,实在寓有深长的意义。百丈回答禅友说“以前哭,现在笑”,这是说,时空观念一变,永恒的本体现前,我与世界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当下认识了自我!

  3. 盐酱人生

    盐酱人生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住在大雄山时,马祖派侍者送了三坛酱给他,当百丈禅师收到三坛酱后,立刻鸣钟集众上堂,指着坛酱对大众说道:“这是老师道一上人送来的盐酱,你们若有人道得即不打破,若全体都不能道得就打破!”禅思禅悟禅师们彼此来往,也有世俗人情的一面,但他们都另有一番含意;盐酱是生活中不可缺的食用东西,将盐酱送给百丈禅师,意即要他照顾生活中的禅道,不可离开了生活而去盲目修练。

  4. 百丈禅师度老狐

    百丈禅师度老狐唐代禅师,因他在百丈山传教授弟,世称“百丈禅师”。以前禅僧多居律寺,怀海以禅宗和律宗习惯不同,创设禅院,制定《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由于他在传教中曾与老狐有一段奇遇,故后代的禅师他称之为“野狐禅”。有一天百丈禅师说完了法,众僧也都散去了,只有这老人却留在禅房不肯离去。只见黄檗走近百丈的跟前,箭也似地给了百丈一个耳光!禅门中虽有师徒间的峻厉,却也有怀海、黄檗间的幽默。

  5.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怀海禅师在江西百丈山主持禅院。怀海思虑深远,要求僧人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怀海禅师高寿,活到95岁,这和他多年坚持劳动是分不开的。当法会中诸位长老前来探视,劝他吃饭时,怀海回答:“老僧少德薄福,不可白受别人供养。若一日不作,便一日不食!”从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传遍天下禅寺,各地纷纷仿效,形成了丛林“普请”制度。

  6. 禅无定法

    禅无定法唐肃宗问慧忠国师:“你跟随六祖慧能学到了什么禅法?”同样,禅无定法,因此而自由,而生动。所以,禅者的生活,洒脱,逍遥,自在。黄檗禅师对马祖道一的禅风十分敬佩,于是他的师父百丈怀海问他,是否要继承马祖?对于这样的话,百丈却大加赞赏:“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黄檗故意向师父提了一个有违禅理的问题。然而,他却一个箭步过去,反而闪电似的给了百丈一个耳光!棒下无生忍,当机不让师。

  7. 以修行为懒惰的借口不是真修行

    以修行为懒惰的借口不是真修行(资料图)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8. 沩山灵佑禅师

    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丈一见许之入室。汝拨垆中有火否。师由是发悟礼谢。此乃暂时岐路耳。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务。师拈一枝柴吹两吹。时有钱塘上士义宾。遇寒山子于涂中。千山万水遇潭即止。寒山子遂与拾得子往松门接师。别后伊三生作国王。司马头陀见百丈。宜结集法侣为大道场。师踢倒净瓶便出去。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我若于此山有缘。一日师翘起一足。当时给孤园中与此无别。汝试将实解献老僧看。

  9. 云岩昙晟禅师

    右袒犹缁服)少出家于石门。百丈有何言句示徒。不咸不淡是常味。争奈目前生死何。百丈更说什么法。三千里外且喜没交涉。以拄杖一时趁散。曰见说广州城东门外有一片石。阖国人移亦不动。闻汝解弄师子是否。承闻长老在药山弄师子。曰置时师子在什么处。曰虽在彼中却不知。得恁么无佛法身心。二十年在百丈巾瓶。汝去入到石室里许。彼中已有人占了也。不可人情断绝去也。供养佛佛还吃否。至二十七夜归寂。茶毗得舍利一千余粒。

  10. 黄檗希运

    黄檗希运,福建人,参百丈怀海禅师面得悟,临济宗的开山始祖临济义玄就是他的得意弟子。然后,黄檗希运就向百丈怀海礼拜,问:“大师有什么指示?”百丈怀海良久不语,黄檗希运就说:“大师不要把后人给断了。”黄檗希运也跟着进去,说:“弟子特地前来拜见师父。”一次,有六个新来的僧人参见黄檗,其中有个人提起坐具,划了个圆相。第二天,黄檗上堂,说:“昨天跟踪羚羊的出来!”

随机推荐

  1. 先母往生记

    因亲睹先母仅念佛六个月便安详往生的事实,深感念佛法门的不可思议,对我的净土修学亦有极大激励。现将先母念佛往生情况撰文供养诸位同修。先母生于清末,公元1995年往生时,年八十七岁。母亲点头表示满意。>事后,我将先母往生的过程详细写信报告了我的恩师东林寺方丈上传下印大和尚,也报告了莆田广化寺方丈上学下诚大和尚,求他们鉴定一下先母是否真的往生了。他们均回信说,先母绝对往生无疑。

  2. 孕妇梦见吵架哭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吵架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吵架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现代因果实录:改变命运的 ...

    就在几近绝望之时,小冯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果卿居士所著的《现代因果实录》,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因果故事,使他深受教育,渐渐明白只有深信因果,改恶向善,修持佛法,才能改变命运。现在,小冯和妻子已经携手步入婚后第十六个年头了,本来有可能破碎的家庭因为学佛而改变,进而成为了幸福的佛化家庭。经过亲身实践,小冯夫妇早已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4. 旧的新闻编辑室

    没有任何图像能像一张已故报纸的城市房间的泛黄照片一样,让即使是纸上最硬的墨水也能让人热泪盈眶。这张照片中的男人大约是1950年,他们正在发表1937年出生的《美国纽约日报》。《美国》杂志曾经是纽约市阅读量最大的下午报纸《是的,下午报》,这是美国新闻业曾经的一个伟大传统,它走上了印刷机、胶水罐和钉子的老路,编辑们将他们认为不值得出版的故事粘在上面。相关内容报纸是如何报道内战早期,致命的摩托车比赛通过

  5. 秦朝徐福出海不为长生药:为将日本纳入中国版图

      徐福出海真相: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在第一次巡游海上时,曾派徐福出海远航。历史上都将这次远航看作是秦始皇派其出海寻仙,求长生不死之药。然而,徐福东渡的目的其实是一个流传了2000多年的误会。  徐福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方士,由于齐国濒临大海,航海技术十分发达,是一个海上...

  6. 三张地图看懂汉武帝到底开拓了多少领土,或许没有你想象中的大

    大家想象中的西汉地图是这样子的:说汉武大帝,自然要先说他的开疆拓土,那你知道汉武帝一生为中华开辟了多少疆土吗?先来看看秦朝时期的疆土:秦时期全域再来看看刘邦(公元前195年去世)留下的疆土:公元前194年稀罕地图这张公元前194年的地图显示的疆域比秦已经缩小了很多。汉武帝也只是统一了中原,没能为我中华开疆拓土。到文景之治时期,疆土无明显变化,再来看一张吴楚七国之乱时期的地图:吴楚七国之乱此时的西汉

  7. 上官婉儿与李贤的关系:李贤是上官婉儿的初恋吗?

    上官婉儿与李贤的关系:李贤是上官婉儿的初恋吗?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

  8. 她的发明帮助赢得了一场战争,但仍然使气象员感到困惑

    蛾摩拉行动是一场残酷的空袭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摧毁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造成近4万平民死亡。但在一次晚上的空袭中,791架飞机的损失率只有12架,这场战役对盟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柯兰的反射器。事实上,柯兰在完成所有杰出的战争胜利工作时,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剑桥大学的学位。但她仍然值得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她改变了空降作战的进程,混淆了21世纪气象员的把戏。

  9. 除夕祝福语_2019年除夕祝福语短信大全_除夕祝福

    除夕有守岁的习俗,那在这个时间里,请将你的祝福通过短信传递给每个人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9年除夕祝福语短信大全”,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2019年除夕祝福语短信大全11.鲁迅先生说过,脚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019年除夕祝福语短信大全31.热腾腾的饺子,传递祥和与温暖;美滋滋的心情,昭显幸福与快乐;甜蜜蜜的笑容,绽放和谐与团圆;真诚诚的问候,传递友情与问候:除夕将到,大吉大利!

  10. 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

    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就是这双脚,赤足行走在2500年前的印度大地上,整整49年,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也无论在山林还是旷野,更无论是豪华的宫殿与漏雨的茅檐下,凡是这双脚驻足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熄灭烦恼、净化生命、圆满人生的智慧与慈悲,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尊崇与怀思,留下了......留下了…现在是到了脱下佛陀金装外衣的时候了。古道苍苍其路漫漫,让我们拉住佛陀的手――同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