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中海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郊16公里,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93亩。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中海村位于威宁县城西郊16公里,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93亩。土地是这里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如何让这片耕地「 ”兴旺起来”,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 在番禺区对口帮扶队引入农业公司的帮扶下,这片土地正在产生价值倍增的效益。 12月3日上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草海镇中海蔬菜基地,只见基地种满了豌豆、莲花白等蔬菜,由于天气冷,蔬菜幼苗上布满了霜点,绿油油的蔬菜长势不错,一位背着背篓的老人正在地里忙碌着收拾杂草。 这位老人姓姜,今年64岁,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靠种植玉米、土豆过活,赚不了什么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有了这个蔬菜基地,他们改变了以前种植结构,改种了威宁「 ”三白”、香葱、豌豆尖、西兰花等蔬菜,土地流转出去有租金,来菜地务工还有收入,赚的钱比以前多了,日子也过得比以前好了。 草海镇党委书记钱军告诉记者,草海镇中海村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好,地势平坦,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首选村寨之一,以前村民守着传统的种植观念,种植的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价值低,于是镇里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调减玉米、土豆种植面积,同时改变传统种植业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目前,草海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其他作物只有几千亩。 「 ”我们选择种植蔬菜是因地制宜之举,我们这里夏天最高温度是28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为-5摄氏度,一年四季适合蔬菜种植。”钱军说。 草海镇借助「 ”兴地惠民”项目,组组通水利工程,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将土地平整、新修机耕道、新建喷灌装置,建设成了标准的高效农田。同时借助易地产业扶贫、易地就业扶贫,为蔬菜基地提供大量劳动力,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基地采用了「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已与八一、普创、开心农业、九新、利永升等5家经营主体合作,进行有效生产管理。 在分红方面,由县农 ... 司负责土地流转费,通过土地流转费作为固定保底收入,优先使用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在基地内务工等方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及贫困户积极性。同时县里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按照经营主体占40%,县农 ... 司占60%(其中55%由县农 ... 司平均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分配给村集体)的分红机制。 由番禺区帮扶队引入的多家农业企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贵州开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地5家经营合作主体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邹振兴告诉记者,中海蔬菜种植基地流转了土地5000亩,按每亩800元计算,共计约4000000元。基地单季可种植蔬菜约5000亩,目前种植了白萝卜500亩、莲花白500亩、豌豆500亩、香葱2200亩、西兰花1300亩。 据了解,该基地吸纳了威宁县26个乡镇1930名贫困户前来务工,租用了民房16栋约2400平方米,用于务工人员住宿,开设了8个食堂,提供一日三餐。 该基地建成以后,由全县各乡镇(街道)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基地来务工,免费提供吃住,每人每天的务工费为80元,每月务工满25天以上的每人每天再奖励20元,实际每天的务工工资就是100元,再加上每人每天20元的生活费,就是120元。此外,土地流转一亩租金为800元。截止目前,已有1930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人均月收入3000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蔬菜农业三农种植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