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释义】一句话使百两黄金都显得不重了。比喻言出必行。形容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出处】宋·王安石《临川集·商鞅》。 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力主变法,大力推行新政。但由于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而遭嫉受谤,新政失败,他也因...
【释义】一句话使百两黄金都显得不重了。比喻言出必行。形容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出处】宋·王安石《临川集·商鞅》。
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力主变法,大力推行新政。但由于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而遭嫉受谤,新政失败,他也因此仕途起伏不定,最后被罢官回乡。此时王安石写下大批诗文,针砭时政,抒发胸臆。他有一首题为《商鞅》的七言诗,诗中写道: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诗中说的是商鞅在秦国帮助秦孝公变法的事情。商鞅制定的新法公布以后,为了让人们相信革新必定施行,他在城南门外立下一根3丈高的木柱,声称谁能将此木柱搬到北门去,赏给黄金200两。许多人不相信这是真的,没人响应。商鞅又宣布给搬木柱的人赏金1000两,于是有个年轻人壮著胆子把木柱搬到北门去,他竟真的得了1000两黄金。这件事引起轰动,百姓们都相信了新法,认为商鞅说话算数。
王安石以商鞅变法来抒发自己的改革决心,认为要像商鞅那样言出必果,才能取信于民,成就大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