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金华寺的主持和尚叫僧祐,很有学问,千卷佛经背得滚瓜烂熟。忽然,夜里值更的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说大殿里佛爷显灵,他亲眼看见佛身摆动,亲耳听到朗朗的诵经声。那僧祐长老半信半疑,决计亲自察看个明白。>“你夜晚...入寺,想干什么?”僧祐从佛像后走出来,厉声问道。>“我……我是来借灯读书的。”>待等刘勰把真情全讲清楚以后,僧祐很受感动。他亲切地抚摸着刘勰的肩膀说:“有志气!如你不嫌,就跟我读书吧!”

提起《文心雕龙》,爱好文学的少年朋友不会觉得陌生。它是南北朝文学家刘勰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相当影响。 刘勰的老家在山东莒县。他自幼父母双亡,留下的财产只有一堆书籍。 >刘勰十分珍爱这些书籍,每天从山上砍柴回家,总要苦读到半夜。家里没钱买灯油,他就跑到十几里外的金华寺,借着佛灯读书。 >金华寺的主持和尚叫僧祐,很有学问,千卷佛经背得滚瓜烂熟。他住的禅房里收藏着不少古代名著。这天,僧祐刚念完早经。忽然,夜里值更的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说大殿里佛爷显灵,他亲眼看见佛身摆动,亲耳听到朗朗的诵经声。那僧祐长老半信半疑,决计亲自察看个明白。 >第二天天刚黑,僧祐就暗暗藏在大殿等候。初更过后,仍没有动静,大殿里阴风飒飒,烛光摇曳,好不祐人。僧祐正在纳闷,猛地发现有个瘦小的身影从墙外跳进来,轻手轻脚走进了大殿。定睛细看,原来是个孩子。 >“你夜晚 ... 入寺,想干什么?”僧祐从佛像后走出来,厉声问道。 >“我……我是来借灯读书的。”刘勰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结结巴巴地说。 >待等刘勰把真情全讲清楚以后,僧祐很受感动。他亲切地抚摸着刘勰的肩膀说:“有志气!如你不嫌,就跟我读书吧!” >刘勰一听,笑眼顿开,随即叩拜了师父。从此,他在僧祐长老的指点下,学问长进得更快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读书刘勰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