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亚、非、欧三大洲陆上交通要处的地中海东岸,有一个「”谜般的国家”一以色列。论面积、论人口,它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国”;然而,它又是一个在世界上「”知名度”极高的国家。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仅为1.4万平方千米,但是以色列建国以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其强大的战争机器,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屡战屡胜,侵占了大片的...领土,其实际控制面

在亚、非、欧三大洲陆上交通要处的地中海东岸,有一个「 ”谜般的国家”一以色列。论面积、论人口,它都是一个「 ”很不起眼”的「 ”小国”;然而,它又是一个在世界上「 ”知名度”极高的国家。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 ”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仅为1.4万平方千米,但是以色列建国以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其强大的战争机器,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屡战屡胜,侵占了大片的 ... 领土,其实际控制面积,已从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2.07万平方干米,扩大到目前的2.8万平方千米(这还不包括曾经被以军长期占领、后经和平谈判归还埃及的西半岛)。目前以色列总人口为562.8万人,其中犹太人约占82%。 以色列陆军 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可靠的盟国和最强有力的战略伙伴,为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发挥了异乎寻常的作用。在长达数十年的阿以冲突中,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一支日益引人注目的武装力量,而在历次阿以战争中战绩显赫、称雄中东的以色列装甲兵,作为为以色列「 ”开疆展土”立下「 ”汗马功劳”的以陆军的主体,其辉煌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建军思想,也倍受世人关注。 以色列陆军 从以色列国防军的编制体制及其装备的种类和数量来看,不难得出这样两点启示:其一,以色列陆军是以装甲兵为主体所构成的。目前除坦克兵以外,其陆军中的其它主要作战兵种,都已基本实现了「 ”装甲化”。以陆军的现役作战部队中,仅保留了1个精锐的空降旅(轻装步兵),其余步兵全部为重装的机械化步兵;预备役部队中也仅保留少量的轻装步兵,用于配合装甲兵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炮兵部队也大都实现了自行化。因此,整个以色列陆军,特别是其野战部队,主要是围绕装甲兵-包括坦克兵以及可与之「 ”同步协同作战”的装甲步兵和装甲炮兵所构建起来的。也正因如此, 在以色列国防军中,装甲部队几乎成了以色列陆军的「 ”代名词”。其二,以军装甲兵的主体,是具有快速动员能力和训练有素的预备役装甲部队。以色列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平时难以保持一支大规模的常备军,因此在其建国初期即确立了「 ”全民皆兵”的原则,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平战结合、行之有效的动员体制,强调以少量精干的现役部队为骨干,以大量高素质的预备役部队为主体,使有限的人力资源能够在战时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以色列陆军 以军的预备役部队,特别是陆军的预备役装甲部队,平时即采取与现役部队完全相同的编制体制,兵员固定编组、定期参加训练,武器装备定点存放,并且经常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一旦遇到战事,国家宣布战争动员之后,所有预备役人员立即赶往指定地点,领取武器装备,完成作战编组和部队的集结,而后即可「 ”成建制”地开赴前线参战。以军的这套高效的动员体制,在以往的历次中东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遭到阿军突然袭击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在48小时内动员了30余万人的预备役部队(主要是陆军)投人作战,为挽救战争初期的危局,乃至为后来的反败为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以色列陆军 以军一直在加强现役部队建设,保持一支精干的突击力量的同时,对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同样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很早以前,以陆军的预备役部队总兵力就已达36.5万人,超过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陆军预备役部队共编有9个装甲师,占以军装甲师总数的四分之三。可以说,正是预备役装甲部队,构成了以军装甲兵的主要打击力量和威慑力量。也正因为如此,卓越的空军、实力雄厚的装甲部队、迅速高效的动员体制,被称为构成以军战斗力的「 ”三大支柱”。
本文标签:陆军预备役中东局势中东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