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狮子是外来物种,为啥古人不用老虎看门,反而用石狮子守门?

给大家出个谜语,有一种动物,天安门有、故宫有、北大也有、卢沟桥上还有,成双成对、威严端庄,您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猜出来了,没错,正是「 ”石狮子”,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会发现,很多王公贵族的宅邸,门前都会摆放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可以说在古代,中国石狮子已经变成一种十分常见的建筑装饰物,不仅仅是达官显贵的门前,就连普通商贾之家、书香门第之家也都喜欢在府门前放上一对石狮。 石狮子 针对这种现象,李夫子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我国原本是没有狮子存在的,狮子作为一个舶来物种,为什么会让古人那么情有独钟,从在中国闯出一番天地呢?毕竟我们有威猛的百兽之王老虎啊,用石老虎来装饰,辟邪、镇宅不也挺好的吗?今天就让李夫子跟大家分享一下背后的原因! 老虎 石狮子最初的原型 大约从汉朝时起,我国就开始出现石刻狮子,主要是用来镇守陵墓。但从石狮子的造型来看,不仅和现在我们所认知的「 ”真狮子”形象大不相同,就连和常见的「 ”石狮子”的样子也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早期石狮子真正的原型,其实是古希腊神话中一种鹰头、狮身、有大翅膀的怪兽,名叫「 ”格里芬”,即便到了现代,仍然有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格里芬的影子,比如萨博的汽车车标、意甲的热那亚队的队徽等都用了格里芬的形象。 希腊神话中的格里芬 石狮子原型的形成原因 那既然有真狮子,为什么还要参考神话形象来进行创作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狮子,直到汉武帝打通西域之后,西域各国每年都会向汉朝进贡,狮子才作为一种贡品进入了中国,在《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据说西域进贡来的狮子在当时还造成了不少的轰动,但是,贡狮深锁皇家内院,民间对狮子的真实形象那是无从得知啊,既然见不到真狮子,「 ”匠人们”就只好依据舶来物品中「 ”格里芬”形象,在结合本土传统造型来创作,这传统造型就是龙了,受龙的影响,那时的石狮子身体多成s形,即胸脯挺起、臀部高翘、还张嘴吐舌的,只是仍然保留着一对翅膀,可以说是石狮子中的混血儿。 古代石狮子的原型 狮子传入中国的本土化演变 狮子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古人们对狮子却非常看重,认为它庄严、威武,是瑞兽、神兽!那么狮子从传入中国到成为扛把子,总得有个过程,不可能一出道就成大明星了,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同为舶来品的「 ”佛教”了,狮子能有如此好运,可以说是完全沾了佛教的光了。在《灯下录》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佛说法就是「 ”狮子吼”。古代、现代的许多佛教圣地都能找到「 ”狮子”的踪影,比如在五台山的许多寺庙都能看到一尊骑着狮子的菩萨雕像,那正是「 ”文殊菩萨”。传说,文殊菩萨就是骑着狮子来五台山讲经说法的。 文殊菩萨坐骑是狮子 但不管是佛教还是狮子,来到中国之后都经历了「 ”中国化”,早期石狮的翅膀渐渐退化,直到消失,一是因为翅膀的 ... 工艺比较复杂,不如在石狮内部直接刻上翅膀图案方便,二是工匠认为狮子既然已经与龙结合,龙原本就会飞啊,在添上翅膀那岂不就是画蛇添足了吗?后来历朝历代的石狮形象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汉唐时的强悍威猛、宋代则强调装饰功能、元朝时石狮的身躯瘦长有力,到了明清时期又变得敦厚端庄,基本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古代石狮子 「 ”石狮镇宅”习俗的起源与演变 因为有了佛教的宣传,所以狮子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 ”威严”的代名词,因此汉唐时期,很多的皇帝陵寝、勋贵坟宅前就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在当时仅限于在陵墓、坟宅之前摆放,是作为神道上的一种神兽存在,常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排放在一起,用以起到震慑的作用,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石狮子真正走向民间,成为众所周知守卫大门的瑞兽,这种习俗大概形成于唐宋之后。 石狮子镇守陵墓 据《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在唐朝时,京城的百姓大多居住在「 ”坊”中,这是一种由朝廷划定的居住区,每一个坊都有围墙、有坊门,可以防火、防盗,每个坊门都 ... 成牌楼的模样,然后写上坊名。最后会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用以防大风和抗地震。但是大石块如何光秃秃的,那肯定也不美观,所以工匠们通常会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的图案,既美观又具有「 ”纳福、招瑞、吉祥”的寓意,这可以看做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看门石狮的摆放是有一套规矩的,通常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而且都是左雄右雌。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雄狮一般都雕成玩弄绣球的样子,雌狮则雕成抚摸小狮子或者身前趴着一只小狮子的形象。据《析津志辑佚·风俗》中记载:「 ”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可以说是石狮子镇宅的最早历史记录了。 石狮子看守府邸 舞狮文化的流行 除了石狮镇宅之外,狮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家所熟知的「 ”舞狮”从唐代时就已经流行开来,直到现在也依然是我们过年常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在《西凉伎》一诗中详细描述了舞狮时的景象。「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由此观之,唐朝时的舞狮已经与现代舞狮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了。 舞狮表演 狮子在中国的影响力 唐朝初年,虞世南在《狮子赋》中,把狮子称为「 ”绝域之神兽”、连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 ”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把狮子抬高到跟老虎一样的百兽之王的地位了。千百年来,狮子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寓意,比如财富、吉祥、甚至是权力,所以我们会发现,在现代中国的众多园林名胜之中,能见到各种造型的石狮子。比如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这些石狮有雄有雌,有大有小,神灵活现,形象逼真,最小的狮子更是只有几厘米大,堪称造化神奇。再比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也有两对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可以说狮子在中国的影响力超乎想象。 卢沟桥的石狮子 李夫子说石狮 历经千年不衰的「 ”狮文化”,它美好的寓意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改变,如此看来作为一个舶来物种,狮子在打入当地市场方面真的是很成功了。 我是爱历史的李夫子,欢迎大家关注、分享、点赞哦!

狮子是外来物种,为啥古人不用老虎看门,反而用石狮子守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遇见老虎而吓一跳

    周公解梦梦见遇见老虎而吓一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遇见老虎而吓一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10.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随机推荐

  1. 笑着进入七宝池

    笑着进入七宝池这件真人真事的主角名叫陈进池,据他妻子说,本来认为进池是‘进入水池’,没有什么前途,很想改名。能进入佛的七宝池,就是保证以后能成佛广度众生;这是最光明的前途!他就这样完成了这一生的任务,笑著跟阿弥陀佛进入七宝池了。他的成功鼓舞了很多颓丧的人,我们现在讲他的历程给大家参考,也是圆满他的悲愿,也让大家知道我们都可以像他一样,笑著进入七宝池。因幼时患了脑瘤,已压迫脑干,原本是不能言语的。

  2. 梯子不用时请横著放

    梯子不用时请横著放   感悟精选一:   梯子不用时请横著放   言语如花,虽美丽,却有花期,可能如昙花一现,或如杏花之绽,月初时开,月末时谢;行动如水,虽微小,却有恒心,水滴石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说一样烂漫   ——题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施工工...

  3. 唐太宗李世民拔剑自杀?为何走到这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帝国第二任皇帝,文治武功样样拿的出手。他是盛世君主,也是铁血帝王,想要什么就去拿。  好比他还是秦王的时候,看上了父亲 *** 下的宝座,就立马发动玄武门政变。也不管后世如何看待,也不管失败之后会遭遇什么。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一国帝王,成了唐朝的主宰...

  4. 向老子求学

    南宫敬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经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起到周天子的京城洛邑去观光。孔子向老子请教的东西很多,甚至连孔子所熟悉的礼数,也向老子请教。所有这些,老子都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并从心里器重孔子。>孔子牢牢记住老子的这番话,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洛邑,回到鲁国。>老子的道德,为了出世求得解脱;孔子的仁义,为了入世教化大众。

  5. 半个饼

    半个饼有一个人,觉得饥肠辘辘,便买来七个煎饼充饥。突然间,他觉得很后悔,用手打自己的嘴巴,说道:「吃了最后的半个饼,就觉得饱了。那么先前吃的那六个饼不就浪费了?唉!真是笨啊,早知道吃了这半个饼就能吃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才对啊!」改写自《百喻经》省思:常常,我们也会向往最后轻而易举成功的那一幕,而忽略之前需要多少昼夜辛勤、胼手胝足的努力,就如同吃饼人一般!

  6. 微信个性经典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总在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活得好的人像阳光,总会不自觉地散发著自信的温暖。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女人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答案,比如我就是嫌你穷!花香浮华,只在记忆里最美,人莫如是。

  7. 短一点的扣扣个性签名短语-感人的情话

    戴上,坚强面对社会;摘下,温柔面对家人。六、我们本来都是孩子,慢慢为感情变成疯子。

  8. 恶语伤人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9.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后来,弥多比丘公然中伤驼骠比丘,并联合他已出家的姊姊,于比丘尼僧团中诽谤驼骠比丘。驼骠比丘为避免众人因毁谤罗汉而造恶业,只好选择离开,于是显现十八神变,灰身泯智,入火光三昧。

  10. 钻石故事

    谁知班主任却笑起来,向我说:“昭仪你知道自己值多少钱吗?如果说女子无才便靠靓,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班主任没有震惊,甚至没有惊讶,但却像疼爱自己儿女般摸了摸我的头说:“昭仪,你会捡到钻石的。但需要时间和眼光……”……当他告诉我他是感到如何幸福和幸运时,我告诉了他这钻石的故事。他以为这故事如钻石般珍贵,怂恿我把它献给花季的少女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