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杜甫其实真没那么惨……

原标题:杜甫其实真没那么惨…… " >杜甫一家不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手中还有了不少的储蓄,杜甫还投资买了四十亩果园,做起了优哉游哉的田舍翁。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体仍然和以前一样老是病恹恹的,而且后来左耳听觉开始一点点下降,越来越不像以前那样灵光了。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表达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故乡的眷念,遗憾的是,当他一路穿越巴峡、巫峡到达荆楚地区时,并没有北上襄阳继而回归洛阳,而是继续沿江而下到了岳阳,然后南下潇湘。杜甫人生中最后的那些日子诚然是令人心疼怜惜的,但他在湖南的经历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悲惨。 >▲ >杜甫画像 >杜甫为什么改变北归计划,选择顺江东下进而南下呢?有人说是为了躲避战乱,可是据笔者查证,当时经襄阳到洛阳这条路线上并没有发生战事,这个说法似乎站不住脚。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追寻着杜甫的足迹一探究竟。 >熟悉文学的人都知道,杜甫在成都时曾经得到过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照顾,流芳百世的杜甫草堂就是这个时期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的,而杜甫被后世尊称为杜工部也是因为严武给皇帝上表荐举杜甫担任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 >但杜甫漂泊旅程中最快乐的日子并不是流寓成都的这段时间,而是此后寓居夔州的那两年,这多亏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夔州都督柏茂琳。 >因为当时陆路交通不方便,而杜甫又是个喜欢欣赏山水的人,他从成都到夔州一路都是顺江而下。他先是沿岷江经嘉州(今四川乐山市)至戎州(四川宜宾市),之后,自戎州沿长江经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到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当时是唐代宗永泰二年,即公元766年的晚春。这年的十一月,唐代宗改元大历,也就是说终止永泰年号,开始启用大历年号,柏茂琳在这个时候奉命到夔州担任都督。 >柏茂林应该是一个特别喜欢诗歌和诗人的高级公务员,他给杜甫提供了特别优厚的待遇,安排大诗人为公家代管一百顷东屯公田。杜甫在办好公事的同时,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并且和家人一起参加劳动。 >在柏茂琳的悉心关照下,杜甫一家不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手中还有了不少的储蓄,于是杜甫就投资买了四十亩果园,做起了优哉游哉的田舍翁。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体仍然和以前一样老是病恹恹的,而且后来左耳听觉开始一点点下降,越来越不像以前那样灵光了。 >这个时候,杜甫的弟弟杜观从京城长安来到了夔州,兄弟二人在多年战乱后异乡相逢,自然是既悲且喜,百感交集,说不尽的往事,道不完的离情。弟弟离开夔州后,杜甫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抑制,重阳登高时他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故乡的思念终于让杜甫做出了放弃夔州的安定富足生活,取道荆楚返回洛阳故里的艰难决定,他把那片四十亩的果园送给了一个朋友,然后携妻挈子穿越长江三峡来到了楚地重镇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 >杜甫原想从江陵走陆路北上襄阳,然后从襄阳继续向北直达洛阳,但是,当时的地面交通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结果,杜甫在江陵城外等了好几个月也没遇到可以载着他一家老小去襄阳的合适的车辆,无奈之下,杜甫决定继续乘船顺江而下,然后从位于现在湖北中部的沔鄂一带转入汉江,之后溯汉江而上抵达襄阳。杜甫逗留江陵前后偶遇了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朋友,谁呢?后来的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李贺之所以被剥夺了考进士的权利,就是因为他父亲名字中有一个和“进士”的“进”谐音的“晋”字。 >但是,当杜甫乘坐的船只停靠在洞庭湖畔的岳州(今湖南岳阳),登临了闻名天下的岳阳楼后,他忽然动了游历潇湘寻访屈原贾谊足迹的想法,要知道这两位文化名人和他一样都有着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经历呀!于是,杜甫暂时放弃了北归的计划,转而南下访古。 >杜甫先沿着湘江来到了湘阴,拜谒了纪念湘夫人(屈原《九歌》中的人物)的祠庙,此后溯流而上抵达贾谊曾经为官的长沙城,当时称为潭州。在潭州,杜甫由当地友人陪同游览了位于岳麓山下的道林二寺,还结交了一位名叫苏涣的新诗友。苏涣是杜甫的超级粉丝,当时就住在湘江边上,他听说著名诗人杜甫到了潭州,便径直去舟中拜访,杜甫请苏涣朗诵他的诗作,对他非常欣赏,很快,二人成了情投意合,诗词唱和的好朋友,于是,杜甫那一年一直待在潭州没有离开。 >▲ >湖南长沙杜甫江阁 >第二年春天,杜甫在潭州巧遇了流寓到此的著名乐师李龟年,写下了那首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后不久,潭州发生了一场兵变,杜甫为了避乱离开潭州沿湘江到达衡州(今湖南衡阳)。 >当时,杜甫的舅父崔伟正在距离衡州不远的郴州任职,既然已经到了衡州,杜甫就决定沿耒水溯江而上去看望一下这位多年不见的亲戚。杜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兴冲冲地乘船开始南去郴州的旅程时,他晚年生涯中最悲惨的日子已经悄悄揭开了序幕。因为彼时正值汛期,耒水暴涨,杜甫一家被困在了耒阳的方田驿,进退两难,徒呼奈何。因为洪水切断了驿站的物资供应,已经59岁的杜甫和他的一家老小竟然一连五天没有吃上一顿饭,后来,耒阳县令听说了著名诗人在他属地的遭遇,赶快特事特办,派人专程跋山涉水给杜甫送来了烧牛肉和白酒,并且帮他和家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杜甫一家这才脱离了饥寒交迫、命悬一线的困境。 >被洪水围困的恐惧和半旬粒米未进的饥饿成了压垮杜甫身体的最后两根稻草,老诗人最终在耒阳病倒了。病倒后的杜甫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叶落归根的想法更加强烈,就中止了南去郴州的行程,带病回转衡州,然后又匆匆奔向潭州。 >遗憾的是,与生命赛跑的诗人杜甫,离开潭州后不久,便病逝了。 >杜甫之死毫无疑问是一个人生悲剧,但他离世前的生活除了被困方田驿的那五天外都可以算得上衣食无忧,悠闲自在,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穷困潦倒,悲苦惨淡,一则因为按照唐朝制度,曾任工部员外郎的杜甫去任何地方都会得到当地官员的招待,而且可以使用驿站的人员物品;二则杜甫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他的名气在为他带来敬重仰慕的同时,也可以给他的悠游生活以物质方面的保证。有如此身份的人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和苦日子为伍呢? >- END - ◆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 ... 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 ... :0731-84307941(王老师)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杜甫其实真没那么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2.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3. 你买房租房的痛苦,古人都知道

    吃穿住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四大项,很现实,谁也逃离不了。其中住这一项,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4. 先秃为敬:古人的发际线「 ”学术研究”

    //////////发际线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5. 高适在50岁前穷困潦倒,为什么能在5年之内成为节度使?

    张守珪在幽州保持了一贯的优秀作风,对契丹作战中连续取得胜利,并且将契丹首领屈刺、可突干的首级送往东都,悬挂于天津桥之南。而在此之前,他还在紫蒙川检阅三军。到敌人的地盘去阅兵,可想而知当时的张守珪有多么威风。不久以后,张守珪就被提拔为幽州节度使、辅国大将军等一系列高官显爵......对了,他还有一个义子叫安禄山。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到手的功名利禄。也就是说,幽州将领是假传命令,对于这场战争,张守珪并不知道。

  6. 李白、杜甫、李贺、杜牧,唐朝四大诗人之间的亲戚关系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混唐诗的人,绕不过两个姓氏,「”李”和「”杜”前有「”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有「”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李白,李商隐,李贺三人则组成了一个新IP,「”诗中三李”。这五个人站在一起,基本上就是语文课本背诵科目的半壁江山了。我们都知道这五个人牛逼,却不知道李白、杜甫、李贺、杜牧,4人之间存在着八个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杜甫和杜牧的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杜周的后人在魏晋时

  7. 历史TOP榜-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绝交

    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对朋友和友谊就十分看重,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又比如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等之说。但是也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言论。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篇,三年前小编在其他平台的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绝交。NO1.孙膑和庞涓孙膑和庞涓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庞涓先出师在魏国效力,临行时承诺孙膑

  8. 杜甫、范仲淹、长孙皇后,历史上这些名人竟然都是亲戚养大的

    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如果亲人不在了,你会抚养他们留下的孤儿吗?”其中获点赞数最高的回复,答主说的是亲妈为了改嫁抛家弃女,自己被小姨和姥姥养大的知音体故事。小姨为了女主受尽艰辛,甚至相亲都被人嫌弃,大龄仍嫁不出去。好不容易时来运转,小姨遇到真心人,女主也长大自立,赚钱分担家务,亲妈见女主长得不赖,又从角落里跳出,对着女主打亲情牌,声泪俱下,想认回闺女,目的是将来好收彩礼……当然,女主也是个三观超

  9. 上下五千年,租房一样难,古人租房究竟是什么样的?

    古人租房,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吃穿住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四大项,很现实,谁也逃离不了。其中住这一项,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10. 杜甫的晚年生活,一个儿子被饿死,另一个儿子指着鼻子 ... 他

    天宝十四载,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样一个小官。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结果刚进门就听到了哭声,原来是小儿子饿死了。结果在北上的途中却不幸被叛军俘虏,被关押在长安。因为官小,杜甫并没有像同被俘虏的王维一样被严格看管,也没有被囚禁,应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肃宗被杜甫的忠心感动,当即任命他为左拾遗。此后的几年,杜甫一直寄人篱下,靠亲友接济度日。

随机推荐

  1. 大刀关胜担任的蒲东巡检,到底是个什么官儿?

    《水浒传》汉国功臣苗裔,三分良将玄孙。蒲东郡内产豪英,义勇大刀关胜。但是这位出身显赫,武力超群,还精通兵法的优秀将领,在率兵攻打梁山之前又在做什么呢?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

  2. 唯一國王擁有更大權力的君主立憲國家,國王依靠軍隊,力壓 ...

    從世界歷史來看,人類社會逐步從專制的奴隸,封建時代過渡到現在的民主制度。所以,即使古代的君主制度國家,到現在也都是君主立憲制度國家,君主徹底失去權力,成爲一個符號,或者象徵,不再擁有支配...,指導國政的權力了。但是,下面這個君主立憲國家,卻是唯一國王有權的,國王擁有更大的權力,其可以依靠軍隊,力壓...。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泰國。從世界範圍內來看,還有二十多個君主立憲國家,如日本、英國、荷蘭、

  3. 梦中看见一张憔悴的脸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自己的面孔憔悴不堪,表示在处理和女性有关的事情上,缺乏能力。梦中看见一张憔悴的脸,表示厄运和爱情上的挫败。梦见自己憔悴悲伤的脸,表示有关女人的烦恼事,让你难以精神饱满地参加商务会谈。梦见脸上生疮,表示在运动方面将有乐事发生。梦见丑陋的脸,表示不幸要临头。梦见自己的脸不好看,表示将会忧愁悲伤。梦见脸部憔悴缺乏生气,表示朋友运将渐渐上升。梦见陌生人的脸色苍白,表示收入会减少。

  4. 梦见满地树叶

    周公解梦梦见满地树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满地树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图】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图】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的详细内容!纪传体史书后汉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范晔更是才华出众,以一家之言深得人心。《史书》《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合称四史,这也衬托出范晔的才能卓出。当初范晔创作后汉书时也是犹豫不堪,把后汉书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也可见他对后汉书付出的心血。

  6. 海涛法师说故事3:孝子欢喜

    孝子欢喜很久以前,菩萨降生在一户穷人家里。抚养了几个月,他的妻子怀孕了。亲生儿子早已被烧成灰烬。这个梵志有个聪明的女儿,发现从欢喜身上掉下一封信,偷偷看了信的内容。那个大官一看,立即按照信中的要求,备好各种珍宝和绢帛,为朋友到梵志家求婚。儿媳知道丈夫孝顺仁慈,所以也决定支持丈夫。欢喜哀伤不已,为四姓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国的人都称他是个「孝子」。

  7. 洒心更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ǎxīngèngshǐ【解释】犹言改过自新。自改正错误,重新做起。【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洒心更始”

  8. 人体需要额外补核酸吗?

    现代生物学指出,正常人不存在核酸匮乏的问题,人体所需要的DNA和RNA等核酸都由自身合成。人每天都会从饮食中摄取大量核酸,它们并不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个别学者认为,哺乳期的婴儿和特定病人补充一些核苷酸可能有用,但没有任何可信证据表明额外的核苷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相反,如果人体摄入的核酸过多,将会分解形成过多的嘌呤类核苷酸,进而有可能促使尿酸过量生成,引起痛风。

  9. 「 ”华夏”的「 ”夏”我们都明白,「 ”华”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朝代吗

    我们中国人自称自己是「”华夏子孙”。这里的「”夏”很好理解,就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民族。那么,「”华”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也指某一类族群,比如说,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华”族(或者说「”华朝”)呢?(黄帝雕像)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夏”族的构成。「”夏”族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由于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当时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我们知道的历史中,炎帝

  10. 世界历史上几次瓜分的概览与启示

    世界历史上几次瓜分的概览与启示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