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六合八荒览古凝眸之《中国历代世系和历史概貌》(第三十八章)

《中国历代世系和历史概貌》(第三十八章) 中华历史上功业空前、贡献最巨、国力最强,文化及民族精神万古长存的伟大时代----唐朝(续) 唐朝经济 农业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 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 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 唐初,有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 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 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 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迁,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 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制。 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 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不发达。 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 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 ... 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货币 唐朝建立后,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体系。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 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 ”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䌷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体系。 唐朝 ... 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 ”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 唐末,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割据,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赋税 唐朝中期的公元780年,统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唐后期公元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唐朝末期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唐朝人口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全国有户380万。 武则天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间(公元754年-公元755年),因学者考虑到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现代学者冻国栋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约为7475-8050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葛剑雄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万之间;现代学者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唐朝文化 文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在唐朝,分别为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一说公元651年的颜康成),和公元781年的三元状元。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唐初陈子昂和「 ”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位代表诗人。 这些诗人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 ”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隋朝和唐朝合并称为「 ”隋唐”。 美术 张萱绘《虢国夫人游春图》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 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 吴道子则有「 ”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时有「 ”吴带当风”之说。 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代表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 ”画中有诗”。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 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书法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 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 ”颜筋柳骨”。 张旭和怀素是唐朝草书大家。 科技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公元868年,《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技术。 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 ... 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宗教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放,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王公贵族皆推崇道士,并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经典著作开科取士。 唐初高僧玄奘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巨著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得以形成并发展成熟。 其他宗教如 ... 教、景教和祆教随着国际交往传入中国。 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佛,使得除禅宗等少数佛教宗派外,其他宗派从此一蹶不振。 唐朝外交 唐朝经济发达,社会、科技、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 、日本等附属国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洛阳学习。唐朝同 ... 地区的友好往来,绿宝石、胡椒、 ... 教等传入中国。 突厥和吐谷浑 东突厥常年南下袭击汉地,唐初北方割据势力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初的一大边害。 唐高祖、唐太宗积极抵御,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遣李靖、李勣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入唐朝,唐太宗将降众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 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唐太宗为「 ”天可汗”。 西突厥西抵波斯,北并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公元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新疆吐鲁番),设安西都护府。 公元647年,平定焉耆。公元648年,平定龟兹,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于阗、高昌、焉耆、龟兹四镇。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萧嗣业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即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大食开始交往。 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唐朝在与大食国阿拔斯王朝的怛罗斯战役中失败,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基本退出了中亚地区。 东突厥灭亡后,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纥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公元646年,唐联合回纥击溃薛延陀。 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蒙古高原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契丹人也投诚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一直困扰武则天。武则天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未能成功。 直到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唐与回纥联军灭亡后突厥,回纥建国。贞元五年(公元790年)唐朝将其更名为回鹘。回鹘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间曾趁机敲诈唐朝,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劫掠洛阳。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入贡于唐朝。部分回鹘西迁,大批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大破回鹘, ... 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回鹘侯王贵族。西迁的回鹘到达甘州(甘州回鹘)、西州(高昌回鹘)、龟兹(龟兹回鹘)、葱岭融入葛逻禄(可汗王朝)。 吐谷浑乃慕容鲜卑支系,五胡十六国时期西迁至青藏高原东北端,并在公元329年立国,使用晋制,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摇摆在与东晋、南朝和十六国时的西北强国之间。曾在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复国。吐谷浑因夹处于吐蕃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慕容伏允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进召见未能成功,公元634年,开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将李靖击败吐谷浑,亲唐的慕容顺继位并对唐称臣。死后,慕容诺曷钵继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亲。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众迁至唐安乐州(今宁夏中宁)。 日本 倭国在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往来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洛阳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数十次遣唐使,使团规模达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代表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和圆仁。 空海著有《文镜秘府论》与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 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朝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时称吴伎乐。 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 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向日本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薛延陀 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东突厥汗国。公元630年,唐击败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却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 公元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世勣在公元641年战胜薛延陀。 公元644年,趁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时机,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出中原。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 公元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 公元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 ... 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百济 公元660年,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发生唐灭百济之战。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据守熊津江口拒敌。苏定方进击,百济军队死数千人。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京城泗沘。城外二十余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 ... 百济军一万余人,唐军入泗沘外郭。 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 ”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高句丽 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原王朝唐朝仍然敌视。 公元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 则以高句丽据有的「 ”辽东”(即今东北地区辽河以东至 ... 半岛北部)为「 ”旧中国之有”,而今「 ”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朝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相继失守战略要点。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突厥后,唐与新罗建立联盟关系。 唐平叛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试图控制 ... 半岛,引发新罗与唐朝的战争。新罗最终控制 ... 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渤海国占据。 大食 公元715年,由于唐朝国力的强盛,西域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 ... 帝国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 首先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 ... 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 ... 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 ... 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 ... 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 ... 一边。为了对抗 ... 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 ... 相当沉重的打击。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 ”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 ... 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 ... 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高仙芝灭石国之后,唐朝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 ... 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 ... 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 ... 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即今天的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呼罗珊陷入混乱, ... 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 ... 的争夺。 吐蕃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 公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还保存在 ... 的大昭寺。 公元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唐朝皇帝世系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在位 年号 武德 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公元626年----公元649年在位 年号 贞观 公元627年----公元649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公元650年----公元683年在位 年号 永徽 公元650年----公元655年 显庆 公元656年----公元661年 龙朔 公元661年----公元663年 麟德 公元664年----公元665年 乾封 公元666年----公元668年 总章 公元668年----公元670年 咸亨 公元670年----公元674年 上元 公元674年----公元676年 仪凤 公元676年----公元679年 调露 公元679年----公元680年 永隆 公元680年----公元681年 开耀 公元681年----公元682年 永淳 公元682年----公元683年 弘道 公元683年 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公元684年在位 年号 嗣圣 公元684年 睿宗(禅位)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在位 年号 文明 公元684年 光宅 公元684年 垂拱 公元685年----公元688年 永昌 公元689年 载初 公元690年 武周 公元690年----公元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武则天) 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在位 年号 天授 公元690年----公元692年 如意 公元692年 长寿 公元692年----公元694年 延载 公元694年 证圣 公元695年 天册万岁 公元695年----公元696年 万岁登封 公元696年 万岁通天 公元696年----公元697年 神功 公元697年 圣历 公元698年----公元700年 久视 公元700年 大足 公元701年 长安 公元701年----公元705年 李唐复辟 公元705年----公元907年 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在位 年号 神龙 公元705年----公元707年 景龙 公元707年----公元710年 恭宗殇皇帝 李重茂 公元710年在位 年号 唐隆 公元710年 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在位 年号 景云 公元710年----公元711年 太极 公元712年 延和 公元712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在位 年号 先天 公元712年----公元713年 开元 公元713年----公元741年 天宝 公元742年----公元756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公元756年----公元762年在位 年号 至德 公元756年----公元758年 乾元 公元758年----公元760年 上元 公元760年----公元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在位 年号 宝应 公元762年----公元763年 广德 公元763年----公元764年 永泰 公元765年----公元766年 大历 公元766年----公元779年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公元780年----公元805年在位 年号 建中 公元780年----公元783年 兴元 公元784年 贞元 公元785年----公元805年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公元805年在位 年号 永贞 公元805年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公元806年----公元820年在位 年号 元和 公元806年----公元820年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公元821年----公元824年在位 年号 长庆 公元821年----公元824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公元824年----公元826年在位 年号 宝历 公元824年----公元826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公元826年----公元840年在位 年号 宝历 公元826年 大和 公元827年----公元835年 开成 公元836年----公元840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在位 年号 会昌 公元841年----公元846年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公元846年----公元859年在位 年号 大中 公元847年----公元859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在位 年号 大中 公元859年 咸通 公元860年----公元873年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在位 年号 咸通 公元873年----公元874年 乾符 公元874年----公元879年 广明 公元880年----公元881年 中和 公元881年----公元885年 光启 公元885年----公元888年 文德 公元888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在位 年号 龙纪 公元889年 大顺 公元890年----公元891年 景福 公元892年----公元893年 乾宁 公元894年----公元898年 光化 公元898年----公元901年 天复 公元901年----公元904年 天祐 公元904年 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在位 年号 天祐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与唐朝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地区的文明 欧洲地区的文明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后世所称的「 ”中世纪”时代 中世纪时代在罗马和日耳曼两种历史传统以及各种时代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西欧的社会结构和面貌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其政治重心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法兰克为中心的内陆地区;其统治民族由罗马拉丁民族更换为日耳曼民族;其精神文化的主体由世俗性极强的罗马文化转化为宗教色彩甚浓的基督教文化。 古典时代那种由希腊至罗马的单线一元式发展模式全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加洛林帝国以及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等不同国家的复线多元的发展趋势。 而在诸种变革中,最深刻的是以奴隶制为核心的古典经济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农奴制为核心的新的封建经济形态逐步形成,成为当时整个西欧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中世纪既不是「 ”玫瑰红的理想时代”,也绝非「 ” ... 的愚昧时代”,而是一个既遍布着饥馑、困苦、暴力和不平等,又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时代。正是在这一时代所造成的种种磨难和机遇中,源自于古典时代的西欧文明获得了再次扩充和更新。 五世纪前后,在衰败的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诸部落联盟兴建起众多国家政权。然而在此后绵延百年的血雨腥风中,大多数蛮族国家夭折消亡,而唯独偏居高卢东北的法兰克王国却日益壮大起来,最终成为西欧大陆的主宰。 法兰克人是属于西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其部落称萨利克法兰克人(意即滨海法兰克人)。自4世纪前,法兰克人就不断越过莱茵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的高卢北部地区。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早期的公元481年,萨利克部落首领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因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公元481年至公元751年)。 法兰克王国建国不久,国王克洛维决定皈依罗马基督教。公元496年,他率领3000名亲兵接受洗礼,从而既避免了与高卢罗马人的宗教上的对峙,又获得了高卢罗马教会强有力的支持。 克罗维死后,其子孙为争夺王位,陷入长期内讧,分裂兼并战争不断,时合时分。六世纪晚期,法兰克国家渐渐分裂为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西部的纽斯特里亚和东南部的勃艮第三个地区。 公元639年以后的历代君主孱弱无能,不理政务,史称「 ”懒王”。而国家大权落入名为「 ”宫相”的王室总管手中。宫相多出自权贵豪门,是地方贵族的领袖。他们大权在握,成为墨洛温王朝晚期的风云人物。 公元687年,奥斯特拉西亚宫相赫里斯塔尔的丕平击败所有对手,统一整个王国,内战稍作平息。 公元715年,查理继承父职出任宫相之后,各地贵族蠢蠢欲动,王国内部再呈分裂之势,外族势力也乘虚而入,战火四燃。为挽救时局,加强中央权威,查理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公元732年,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法兰克人击溃来犯的 ... 人,捍卫了国家的独立。查理的威望日高,被称为「 ”查理-马特”(马特意为铁锤)。 公元742年,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他进一步扩大采邑分封,发展力量,但停止了对教会土地的征用,使王权与教会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公元751年的苏瓦松会议上,矮子丕平在贵族、尤其是教皇的支持下,废黜墨洛温国王,当选为法兰克国王,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 加洛林王朝第二代君主查理(公元768年至公元814年)雄才大略,率领封建主四处征伐,开创了法兰克国家最辉煌的时代。 查理在位46年,共进行50余次对外战争,建立起一个西南至厄布罗河,北达北海,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南括意大利半岛北部与中部的大陆性帝国,其疆域幅员可与昔日罗马帝国相比。 公元799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被罗马贵族所逐,只得向查理乞援。查理率大军进兵罗马,恢复了教皇权位。 公元800年圣诞节,利奥三世为报答查理的恩德,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其为「 ”罗马人的皇帝”。 从此西方史书称查理为「 ”查理曼”(查理大帝之意),把法兰克王国称为「 ”查理帝国”或「 ”加洛林帝国”。 公元814年,查理大帝病故,其子虔诚者路易继位。终其一朝,父子相争,兄弟阋墙,世俗贵族反叛,教会修道院乘机占地,各种事端接踵而至,从未间断。虔诚者路易死后,长子罗退尔继位,其第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起兵反抗,三王子之间爆发内战。 公元842年,路易与查理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盟誓,两人誓词分别使用古德语(条顿语)和古法语(罗曼斯语)。这是至今所知最古老、有准确时期的德语和法语文献。 公元843年,三兄弟缔结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 日耳曼路易为东法兰克王,领有莱茵河右岸和巴伐利亚地区,其地域大致在现德国西部,是在语言和血统方面主要属于条顿人的国家;秃头查理为西法兰克王,领有大体在今法国境内的地区,主要讲罗曼斯语;罗退尔保留皇帝头衔,并兼意大利国王,领有意大利半岛中、北部及东、西法兰克中间狭长的洛林地区。 870年,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夹在他们中间的洛林地带。 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9世纪以后,正当查理帝国日趋分裂之际,整个西欧又遭到来自东、南、北三面的外族侵袭。 东方的入侵者是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 由南方侵入西欧的是 ... 人。 对西欧最大的侵袭是来自北方的诺曼人。诺曼人是属于古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包括丹麦人、瑞典人和挪威人,原居住在易北河口以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 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公元565年11月14日,查士丁尼一世逝世后,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即希拉克里乌斯)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 ... 教下统一起来的 ... 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 ... 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 ... 帝国的一部分。 拜占廷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它也从中获益——它不再那么混杂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在宗教上拜占廷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廷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科普特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 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但被拜占廷海军击败。拜占廷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 ... 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拜占廷开始得到恢复。 八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伊苏里亚王朝在8世纪末灭亡。 九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公元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公元867年由绰号马其顿人的巴西尔一世建立马其顿王朝,狄奥多拉女皇于公元1056年病故后灭亡,这个王朝共持续189年。 在马其顿王朝中期,拜占庭帝国完成了 ... 复兴,但王朝后期,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 马其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堪称第二个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廷帝国在九、十和十一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 西亚中东地区的文明 唐朝时西亚中东处于 ... 帝国统治下。 狭义的 ... 民族是指源于 ... 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 ... 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 认为是在公元610年开始, ... 教先知 ... 开始奉 ... 之命而在麦加传播 ... 教。 公元622年, ... 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 ... 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 ”希吉拉”(旧译「 ”徙志”)。17年后确定,希吉拉为 ... 教纪元,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 ... 太阴历的岁首(公元622年7月16日),即 ... 教历元年元旦。 公元624年3月,麦地那 ... 方袭击了麦加古莱西贵族的一支武装商队,从而引发了「 ”壕沟之战”。此后数年间, ... 先后两度与麦加军队交锋。 公元627年, ... 以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 ... 解除了新兴政权面临的 ... 威胁。 公元630年初,在半岛上的 ... 教势力日渐巩固后, ... 率 ... 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麦加城,居民更主动接受 ... 教,而麦加贵族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也得以保持。 随后, ... 半岛远近的各个部落纷纷遣派使者往麦地那表示归顺,少数对抗者遭到镇压。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随即向叙利亚方面发动了扩张战争。巨大胜利的强烈 ... 下,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发动了 ... 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 公元635年,哈里发的军队同时对拜占庭和波斯萨珊帝国展开了进攻。被称作「 ” ... 之剑”的哈立德·伊本·韦立德,率领 ... 人迅速通过人迹罕至的叙利亚沙漠,在亚尔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 ... 军队的接连胜利,迫使被围困两年的耶路撒冷于公元638年请降归顺。 公元637年,哈里发的军队占领了亚洲西部的伊拉克,并向伊朗高原境内的萨珊波斯的腹地不断推进,最终于公元642年在卡迪西亚战役中彻底击败了萨珊波斯军队,征服了已有4000多年文明的历史古族波斯人。 公元640年 ... 人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的支持下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公元642年,哈里发成为亚历山大的主人,整个埃及纳入 ... 帝国的版图。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继续进行扩张战争,在他的统治时期, ... 帝国的铁骑先后征服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非洲的利比亚等地区。 公元656年奥斯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但此时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双方数次火拼,未分胜负,僵持不下。 公元661年,该派刺 ... 阿里,神权共和时代结束。 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 ... 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 ... 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 文件必须用 ... 语书写。 八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 ... 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 人于公元664年占领阿富汗,然后兵分两路,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帕米尔高原西部遇到中国(唐朝)军队才停下脚步,并与兴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西部和西北部边界的兴都库什山脉相接壤。 南路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小邦国。 在北方, ... 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的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火硝大破 ... 海军,使得 ... 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 哈里发征服拜占庭的雄心终究未能实现。 在西方, ... 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 帝国使非洲的柏柏尔人归依了 ... 教,并以他们为主力组成军队,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远征西班牙,征服了西哥特王国。 公元732年,哈里发的军队穿越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被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击败。至此, ... 帝国的大规模征服运动终于落下帷幕。 经过78年的扩张(634-712年), ... 帝国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 ... 部落联盟的酋长,而是一位东方的神权君主。 公元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 ... 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 ... ,于公元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 ... 人占领坦桑尼亚的桑格几布群岛。 公元751年, ... 帝国军队呼罗珊指挥官阿布. ... 与中国唐朝军队在中亚内陆怛罗斯进行了交战,最终阿军取得了胜利。 但由于唐朝安西都护府在西域强大 ... 实力,加上 ... 内部问题和地理因素, ... 人已经无力向东进攻。唐朝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国力大减,安西的 ... 力量被抽调回内地平叛,唐朝再也无力西征。 哈里发曼苏尔执政时,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于公元762年迁都至此。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近100年,特别是哈伦·拉西德和麦蒙执政时期,是 ... 帝国的极盛时代。 公元八世纪中叶到九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九世纪初 ... 极盛人口达四千余万。 九世纪中叶,哈里发政权已逐步释放尽自身的能量,帝国急剧滑向分崩离析的穷途末路,直至走向灭亡。 早在阿拔斯王朝创建之初,倭马亚家族的后裔就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割据独立,建立后倭马亚王朝(公元756年-公元1236年),由于服色尚白,中国史书称为「 ”白衣大食”,与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礼。 公元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公元800年大将伊本·艾格莱卜在获得突尼斯封土之后,当年便建立艾格莱卜王朝(公元822年----公元875年)。 公元868年埃及总督阿哈默德·图伦宣布独立,建立图伦王朝(公元868年—公元905年)。东方各省继塔希尔王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萨法尔王朝(公元867年—公元903年)、萨曼王朝(公元874年—公元999年)。 公元909年什叶派 ... 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先后征服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撒丁岛,公元973年迁都开罗,由于服色尚绿,中国史书称为「 ”绿衣大食”。 印度地区的文明 戒日王(公元606年~公元647年)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著名皇帝,是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印度文明的黄金时代结束。唐代高僧玄奘也是在戒日王时代到达印度求取佛经。 南印度自古以来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 古代南印度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200年~公元300年;第二时期是公元300年~公元750年。

六合八荒览古凝眸之《中国历代世系和历史概貌》(第三十八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好名字要用字简明易懂_姓名测试

    好名字要用字简明易懂一个好的名字,要做到好认,好写,有较深刻的含义。起名时不要使用太俗气的字词,不能选用老化陈旧,祖辈中常见的名字。在中国,直到今天,有些地方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家族中每有婴儿诞生,均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给孩子起名字。把名字当做家族人员出生次序类别的编码。赐姓与改姓_姓名测试这种排行的做法,是古人文化的一个方面。名字要有一定的内含,这是中国人取名的传统。

  2. 一代文宗纪晓岚

    一代文宗纪晓岚  纪晓岚是乾隆时代一位杰出文学家,编纂家、也是一位诗人,因其丰富的学识被誉为「一代文宗」。他是四库全书的总编。这里我不谈他是如何的伟大了不起,只说一些他过人的机智、非凡的才华,以及一些趣闻轶事。  一、高明的作弊法:  袁枚,「祭妹文」的作者,有一次派到...

  3. 祝福语_3.7女生节温馨祝福语2019

    7.忙忙碌碌又一年,3.7女生节日送心愿。祝3.7女生节快乐,幸福绵长。

  4. 佛陀在哪里 [达摩难陀长老]

    2008年9月15日佛陀涅盘前,许多人携带鲜花前来礼佛,佛陀一一婉拒。同时,他也没有表示是另一个佛陀的化身。因为,佛陀根本不是由另一个佛陀创造的,自然不会是他的化身。纵观印度历史,佛陀的样子在近500年的时间里从未出现,因为佛陀不鼓励人们塑造他的形象。而今,世界各地都创造了多种不同的佛陀形象。佛陀涅盘百多年后,有一位知名的僧人叫乌巴库塔,深受欢迎。

  5. 母爱

    母爱简简单单,平平常常,从来没想过什么回报,却让生命在仁爱中延续、船承;母爱坚忍不拔,无怨无悔,母性的慈爱常常会超越血缘,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也许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对母亲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而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

  6. 冷漠无情的说说 得到的时候在毁,失去的时候在悔-感人的情话

    十六、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合不合适,只有懂不懂的珍惜。也舍不得离开二十七、爱情美在遗憾是否真的是美在遗憾二十八、深谙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7. 梦见东方起火

    周公解梦梦见东方起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东方起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一池清水

    周公解梦梦见一池清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池清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下雪雪很脏

    周公解梦梦见下雪雪很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下雪雪很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心里特别烦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得四、午夜浅唱,撕心裂肺的伤。十一、人海中没人会在意你的跌倒。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