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125 戡黎伐邘 文/图/辑|寒山忆雪 上节说到,占领丰镐之地,征服犬戎和密国,解决了后顾之忧后,文王开始率领周军东进,正式伐商。这是文王在位时第二次伐商。第一次伐商是在40多年前,文王即位的第二年,目的是为先王季历报仇。那时的周国,既没有推广封建采邑制,领地又仅限于周原和程地、豳地,实力并不强大。

所以第一次伐商以失败而告终。由于那时商王国需要集中精力对付盂方(邘国)和戎狄四邦方、东夷二邦方,所以无力继续反击周国,最终让莘国与周和亲,以安抚周国。第二次伐商,虽然周国的实力大为增强,但文王对第一次伐商失败仍然心有余悸。总结了第一次伐商失败的教训,二次伐商,周人采取了新的战略。

这个战略,就是尽可能多的联合盟友,群殴商国。前文说过,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后顾之忧后,周国的领地已经覆蓋了关中的大部分地区,领地的东端已经衍生到关中东部,与莘国、挚国、芮国等国相邻,隔芮国与虞国相望。这几个方国中,莘国、挚国与周国是姻亲,分别是文王正妻太姒、文王母亲太任的娘家,也就是文王的翁家和舅家。而虞国,更是周国的兄弟之国,此时虞国的国君,有可能是仲雍的儿子或孙子,也就是周文王的堂兄弟或侄儿。

那么这个芮国又是什么方国呢? 西周时,芮国是姬姓的诸侯国,始封国君为芮良夫,是周厉王时期的人物。史书没有记载芮良夫是周王室的哪一宗,只能推测他是王室的近支。而在周厉王之前,芮国是否为姬姓,就不得而知了。成书较晚的《广韵》中说,姜姓后裔有齐、甫、申、吕、纪、许、向、芮等分支,那么武王克商时的芮国,很可能就是姜姓芮国。

当时芮国的领地,横跨黄河东西两岸,包括现在的陕西大荔、山西永济一带,东与虞国(运城、平陆一带)、北与莘国相邻。在这个地区,有一个著名的黄河渡口,连接关中与汾河两大盆地,后世称之为「蒲津渡」。所以芮国与周国关系的好坏,将决定周国能否更方便的进入晋西南地区。如果此时的芮国是姜姓方国,由于周国与姜姓各 ... 期的联姻关系,那么周、芮的关系就不会很差。

此外,《史记》中还记载了一段「虞芮争讼」的历史,虞芮两国因领土边界发生争端,于是请周人的君主姬昌主持公道,进行判决。这段历史中儒学风格的内容略去不谈,单论这件事如果存在的话,至少说明虞芮两国都是臣属于周,尊周国为宗主国的。有了这些关系,无论是虞国控制的陕原盆地,还是芮国控制的蒲津渡口,都在周人的手中,周人可以从陕原东下河洛(南线),也可以从蒲津渡进入晋西南(北线)。此时周文王面临两个选择,是走南线占领河洛,再北上攻商,还是走北线进入晋西南,然后东进攻商。

走南线,占据河洛地区(中原),可以与江汉的反商势力会师,而后共同北上伐商,增加灭商的胜算。但缺点是,河洛地区亲商方国众多,而且有崇国这样的硬实力方国存在,周国就算与江汉势力夹击中原,也要不短的时间才能占领。一旦把战争打成持久战,商国就会倾力支援河洛,胜败就难以保证了。走北线,可以通过晋西南(河东)、晋东南(上党)的中立方国区,直接 ... 到太行山西麓,逼近商王都,而且路途相对更近。

但缺点是,这一路线得不到江汉方国的支援,以周人和关中盟军的实力,不一定能伐商成功。此外,河东盆地还有一些亲商方国和子姓封国存在,也是周人选择北线伐商的顾虑。河东两盆地中,亲商方国的代表是唐国,商王室子姓封国的代表是贾国。这个唐国,就是祁姓古唐国的延续,位于临汾一带。

4200年前左右的龙山时代中后期,古唐国取代古辛国成为夷羌联盟的霸主。4100年前左右,古虞国取代古唐国成为霸主,并占据了古唐国的都邑(陶寺遗址)。4000~3900年前之间,先是古唐遗民反抗驱逐古虞国贵族,再是怀姓古戎狄部族南下侵占临汾盆地。3750年前左右,夏王国势力进入临汾盆地,打败怀姓部族,古唐国复国。

3510年前左右,灭夏后的商王国西征汾渭盆地,古唐国降商,成为商的藩属,并一直延续到文王时期。而子姓贾国,则位于唐国西南,大体上处在现在的襄汾县西南部一带。在「周人起源」一节中讲过,周族人很可能起源于晋西南地区,是臣属于古唐国的部族。而周人从豳地迁往岐地时,也曾分出一部分族人东下,目的就是计划回到晋西南的祖地,最后机缘巧合在古虞国的地盘上扎根。

有了这层关系在,周国就有了策反唐国的希望。果然,唐国最终加入了周国的阵营。策反唐国成功后,周文王选择了北线征伐商王国的战略。可能在受命5年(帝辛25年,公元前1054年)左右,周国军队从程邑出发,沿渭水北岸的台原东进,抵达芮国,从古蒲津渡过黄河,进入运城盆地。

随后,周师继续东进,在解池附近与虞国军队会师,并挥师北上,穿过峨嵋岭,进入临汾盆地。在临汾盆地中南部,周国大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征服了一系列小方国,随后兵临贾国境内,与唐国军队会师,攻灭贾国。这场战争,史书中都没有记载,但考古发现的「文王玉环」上,却记载了这段历史,玉环铭文为「我眔唐人弘战贾人」,意思是文王率领周人大军联合唐人一起,与贾国人作战。攻灭贾国后,周国在河东地区(临汾、运城两盆地)的敌对势力被彻底清除,周军可以继续向东方进军,不再有后顾之忧。

继续东进的周人从贾国出发,经过现在的曲沃、翼县一带,向东经乌岭关翻越乌岭,沿沁水的支流梅河河谷东行,进入沁水中游。这里地势已经比较平坦,周人军队继续向东,便可以抵达上党高原的南部腹地——晋城盆地。从晋城盆地往北,穿过丹朱岭,便可抵达上党高原的北部腹地——长治盆地,在那里,分布着一些商族人的据点,以及商王国的京西门户——子姓黎国。如果从沁水中游顺流而下,穿过王屋山,或者从晋城盆地往南,穿过太行陉(羊肠道),便可抵达河内平原的西部,今沁阳一带。

那里有商王国的京西南门户——子姓邘国镇守。而如果从晋城盆地东部的白陉(孟门陉)东出,则可以直插河内平原的腹地,兵临商王国的副都——沫邑(朝歌)城下。不过有黎国和邘国在南北两侧形成掎角之势,周文王是不可能直接从晋城盆地东出攻打朝歌的。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后方两翼暴露在黎、邘两国面前。

在攻打朝歌之前,周人必须要先解决掉黎、邘两国。周人选择先向黎国开刀。原因很简单,先伐黎国,只需要在太行陉(羊肠道)设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阻挡虞国军队北上救援。而先伐邘国,在晋城盆地与黎国之间的丹朱岭则没有王屋山那样险绝,周人需要分散大量的兵力防守后方,容易首尾不能兼顾。

最终,周人军队北上伐黎,顺利攻占黎国(今长治、黎城一带)。这场战争,《尚书》中称之为「西伯戡黎」,《史记·周本纪》记载为「明年,败耆qí国」。由于黎国是商国的京西门户,从黎国向东,经过太行山中的滏口陉,就可以抵达商王都的北面(后世的邯郸地区),而后兵临大邑商城下。所以周人占据黎国后,商国必然大为震动。

《尚书》与《史记》都记载,商国贵族祖伊向商王帝辛呈报黎国失守的情报,不过帝辛好像无动于衷。按照常理判断,帝辛对黎国失守没有任何行动是不可能的,但史书又没有记载商国军队由任何反击行动。真相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帝辛组织商军反击了,但史书没有记录下来,二是帝辛此时无力反击,商军主力可能在其他战场上。

西伯戡黎这一年,很可能是在受命6年左右,这一年对应帝辛26年。前文说过,帝辛总计有4次征伐夷方,其中一征是帝辛十年(十祀伐夷方),二征是帝辛十五年(十五祀伐夷方),三征是帝辛二十年(二十祀伐夷方),剩余的一次「征伐夷方敄」,很可能就发生在帝辛25年到帝辛26年左右。这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周人进入河东攻打贾国,策反唐国,商国却没有任何反应。不是不给反应,而是商军主力集中于东线,没有能力给西线的变局提供支援。

但是,如果真相仅仅是这样,就解释不了,为什么周人不一鼓作气,乘胜穿过滏口陉,攻打商王都呢?因为如果商军主力在征讨东夷的前线,商王都空虚的话,此时给商王国来个黑虎掏心,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所以更接近史实的是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周人占领黎国后,商军也恰好班师回到商王都了。此时周文王率军东下,却被商军阻挡在滏口陉内,无法进入河北平原。与此同时,当商军沿滏口陉向西反击周人时,也会被周人挡在滏口陉的西出口之内,无法进入上党高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均势局面?这与太行八陉险要的地形有关。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商周两军在滏口陉东西两端只需以少量兵力把守,就能让对方难以攻克。那为何史书对此毫无记载呢?很简单,后世史家为周文王避讳,不想让周文王背负「曾为商臣,叛商造反」的锅,所以将文王试图攻打商王都而失败的这段历史隐去。虽然攻打商王都失败了,但成功的占领黎国,控制了上党高原,并且守住孟门陉、滏口陉的西出口,使商军难以反攻,这个战果却是实实在在而且巨大的。

从滏口陉直接攻打商王都,一举灭掉商国是不可能的,周人只能再尝试从其他方向突破,首当其冲的,就是上党高原南侧的邘国。邘国就是帝乙时代的盂国。盂国被商人征讨之后,很可能被商族人占据,并册封商王族子姓贵族为邘国的新国君。无论是战败臣服于商,还是被子姓王族统治,相比黎国来说,邘国与商的关系都不牢靠,也更容易被周人征服。

很可能在攻克黎国的当年或第二年,周人从上党高原南下攻占邘国。这场战争,《史记》记载为「明年,伐邘」,《竹书纪年》记载为「周师取耆(黎)及邘」,《诗经》中记载为「既伐于(邘)崇」。占领邘国之后,商军必然会分兵反攻,文王必然也会尝试从河内西部向商国副都朝歌进攻。结果与伐黎之后的进攻一样,商军与周军陷入了势均力敌的状态。

如果说在黎国隔滏口陉与商军对峙,是因为有太行山的阻隔,但邘国已经处在平原区,与朝歌之间距离不到150公里,周人又是如何在邘地顶住商军的反攻的呢? 原因有三,其一,黎国已经失守,商国不得不分兵守卫王都西北侧,以至于反攻邘国的兵力不足。其二,邘国处在河内平原的西端,向西通过轵关陉,就可以抵达运城盆地,距离虞国的路程也不到200公里,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商周两军在这里形成均势,也符合常理。其三,整合关中后,加上采邑制的普及,周人能征发的物资、军队,已经超过商王国。虽然劳师远征,一时难以直取商王都,但在主力撤走之后,留守的军队,仍然足以抵挡商军的反攻。

从北线灭商的计划严格来说算是失败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却为周人开辟南线战场提供了可能。前面说过,如果不走河东,直接东进河洛,会陷入长期战争,商军也会从河内南下增援。但现在,河东已经被周人收入囊中(由虞、唐两国控制),上党高原与河内西部也被周人占领,商军不得不固守王都-朝歌大本营,很难分兵南下河洛。在这种情况下,周人可以在河洛从容开辟第二战场,为江汉反商方国北上打通通道。

那么,河洛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周人又打败了哪些方国呢? 这个问题,我们下节继续解读。-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戡黎伐邘,周文王北线伐商为何失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孩子掉进厕所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掉进厕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掉进厕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亲哥哥

    周公解梦梦见亲哥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哥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在时装店购物

    周公解梦梦见在时装店购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时装店购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厌恶

    周公解梦梦见厌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厌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房子里有草

    周公解梦梦见房子里有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子里有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火烧小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火烧小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烧小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红旗

    周公解梦梦见红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墓地守夜

    周公解梦梦见墓地守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墓地守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妈妈用枪打我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随机推荐

  1. 罗伯特·布鲁斯简介

    职业:苏格兰国王国籍:苏格兰为什么出名:苏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罗伯特于1306年至1329年担任苏格兰国王。在苏格兰独立的第一次战争中,他领导苏格兰对抗英格兰。爱德华二世被废黜后,他的继任者爱德华三世寻求与罗伯特实现和平,并放弃了对苏格兰王位的所有要求。罗伯特布鲁斯今天在苏格兰被尊为英雄。

  2. 倒持戈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ǎochígēmáo【解释】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例子】无【相关】百度“倒持戈矛”

  3.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不过,这样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一夜白头真的可能吗?>>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伍子胥乃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世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便是此地。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4. 临时约法并非孙中山主持制订 孙中山对临时约法的批评

    事实上,并非如此。孙中山不仅没有亲自主持制订这份约法,而且还因为它没能充分反映自己的革命思想而有过诸多批评。

  5. 梦见精神病人_周公解梦梦到精神病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精神病人好不好

    做梦梦见精神病人好不好?梦见精神病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精神病人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精神病人,要当心小偷和强盗。梦见自己进精神病院,身体的健康生理周期出现混乱。梦见自己住进了精神病院,朋友运好转。未成年人梦见自己住进了精神病院,预示身体健康方面精神状况不佳,忧郁烦躁的情绪缠绕,炎症、瘙痒容易发生在身体的隐蔽部位,一发现症状就要提高重视,及时诊治。

  6. 自封“亚历山大第二”的皮洛士:西征罗马的惨胜

    自封“亚历山大第二”的皮洛士:西征罗马的惨胜  据李维和阿庇安记载,当流亡的汉尼拔与出使的西庇阿煮酒论英雄之际(据近世史学家考证,此事不可能发生,因西庇阿其时无暇他顾),汉尼拔将皮洛士列为天下第二,仅次于亚历山大大帝而高于汉尼拔本人。由此可见这位...

  7. 农历正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人日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8. 妙手改联

    清朝时期,贵州黎平府有个叫胡子和的人,他和儿子都是进士。胡子和为了炫耀门庭,就写了一副这样的对联贴在大门两边: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对联刚一贴出,人们便议论纷纷。因为乡里远近都知道胡家父子是有名的贪官。当天夜里,就有人给他家改了对联。次日,人们见了无不捧腹大笑。>横额也变成了:双进土宅第。>胡子和气得大...了一通,最后只得把对联撕去了。

  9.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是被冬季打败的吗?不全是,苏军实力今非昔比

    1941年底的苏德战场,一场140年未遇的寒流将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彻底「”制服”,士兵大量非战斗减员,飞机、坦克、大炮均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终于在苏军的大反攻下,溃败了200公里,损失了100多万兵力。1942年,不服气的希特勒亲自挂帅,发动夏季攻势,旨在冬季来临前一举解决苏德战争。为了体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迁往靠近前线的乌克兰。然而,这次他们依然在冬季以失败而告终

  10.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决心改革风俗?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的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