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梅清、梅氏家族与

梅清、梅氏家族与"黄山画派"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初安徽宣城有梅氏家族为嫡系,如梅清、梅翀、梅庚、梅蔚等,再加上流寓宣城敬亭山近十载的石涛,又因为他们都师法黄山、表现黄山,被人称为“黄山画派”。

  在此期间,还有生活在徽州地区的另一批画家,他们同样热衷于表现黄山,他们主要是渐江、查士标、孙逸、程邃、郑旼等人,他们被称作“新安画派”,由于两个流派都主要师法黄山,也有人主张将“新安画派”归入“黄山画派”,但他们在艺术的表现风格和追求目标还是有所区别的,似各保持原称为妥。

  在“黄山画派”中,梅清、石涛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艺术水平也最高。因石涛与梅氏家族无关,姑且略去不谈。梅清生于明启三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他出身名门,仪表堂堂,有叔宝当年之目。他的书房中藏书满架,他坐拥书城,歌吟遣兴。家中又常常酒友诗客座无虚席。梅氏家族的全盛时期也正是梅清青少年时代。清兵入主中原,打破了梅清舒适的生活,家道中落,仕途也不顺,只好寄情山水之间。

  梅庚在家族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他和梅清之间的关系,有兄弟说、叔侄说。马彬先生“浅谈新安画派一文说”“按(梅)清原名士义,(梅)庚实为同宗祖孙关系。”梅庚生于1604年,约卒于1722年,比梅清小17岁。他字耦长,一字耦耕、子长,号雪坪、听山翁、南书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举人。他在当时负有诗名,为王士祯所推重。著有《听山诗钞》、《漫与集》、《雪坪诗钞》、《知我录》、《吴市吟》。晚年被命为泰顺知县,以老乞归,有“儿童失学田园废,也算从官一度回”之句。梅庚工山水,擅写小景,取裁得体,有清幽之趣,如“敬亭棹歌图轴”,画山石小景于画幅中段,一亭半掩于树丛中,右下角一扁舟飘然而至,大胆的留空给人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在构图与技法方面,他受到梅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梅庚父梅朗中(?—1646)字朗三,诸生。善书画、诗文,时称三绝。著有《带园集》,然而他英年早逝,他去世时梅庚方6岁,因此梅庚受他的影响有限。梅庚诗文方面的才能可能更多地受到太爷辈的梅鼎祚的遗传。梅鼎祚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字禹金。申时行当年欲荐于朝庭,梅鼎祚辞而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著述其中,所著杂剧《昆仑奴》、传奇《玉合记》均盛极一时。其它著述尚有《才鬼集》、《青泥莲花记》、《梅禹金集》、《汉魏八代诗乘》,《古乐苑》、《唐乐苑》、《书记洞论》等多种。而梅鼎祚之父梅守德则是嘉靖进士,历给事中。因忤犯严嵩,出知绍兴府,累迁云南参政。归建书院讲学,世称宛溪先生。

  “黄山画派”的另一中坚人物是梅翀。梅翀字培翌,号鹿墅、文脊山人。他在辈份上是梅清的重孙,但二人年龄相仿,有资料称他画山水摹古得宋元笔意,他常与梅清一同写生,并常为梅清代笔,在艺术上他受到梅清的熏陶和真传。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他的“幽林探胜图轴”,另有与梅清合册的“泛舟响潭图”册页已流入日本。1919年神州国光社曾出版《梅鹿墅黄山纪游图册》影印本。

  除梅清、梅庚、梅翀外,其它人艺术及影响逊色的多,梅清子梅蔚,字豹方,工山水及白描大士像。梅庚子梅琢成,字武修,号默斋,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也工于诗、画。此外,梅南能诗、善画,著名诗人施愚山(闰章)称其足为梅清、梅庚后劲。

  谈梅氏家族,不能不谈到王士祯,这是因为他与梅氏家族成员多有交往或评论过他们的艺术。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别号渔洋山人,生于崇祯七年(1634),卒于康熙五十年(1711),进士出身,累官礼部员外郎、授侍讲,旋转侍读,迁国子祭酒转少詹事、刑部尚书。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擅书法金石,精鉴书画、鼎彝。由于王士祯的特殊地位和学识,他的评价好坏,非同寻常。如他曾题梅清画松,称赞有加,并评梅清“山水入神品、松入妙品”。以他在诗界的份量,在外为梅庚延誉,效果可想而知。

  谈梅氏家族,还不能不谈敬亭山。敬亭山早因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广为后人传诵。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宣城县城北5公里,高286米,千岩万壑,景色绝佳,谢朓、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王维、苏轼、汤显祖等均来过此地游览赋诗。敬亭山南麓的古迹双塔,东西对峙,俨如华表,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有苏轼楷书《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厚实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了梅氏家族的数代英才,到了梅清一代,凭借深厚的诗书修养,加上历史因素,再有石涛这样杰出书画家与之切磋、交流。以及师法造化的正确 ... ,形成“黄山画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梅清、梅氏家族与"黄山画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征服天都峰的唐朝僧人登山家:明朝两位大师效仿壮举,却望山兴叹

    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有三大主峰,分别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

  2. 日照黄山石碑上的二十六个村名,记录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日照城西与南湖镇接壤处有座小山,山虽不高,但是上边有庙,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赐名——黄山。黄山遇海先接日紫气绕松罩千古山中有一石碑,岁月带给她不可承受之重,虽满目疮痍,却仍向世人诉说一段历史。残碑上部残碑下部碑文整理如下,望指正。......后者惟患难之际,尤不能感者,将患葬之人云程林公伤。

  3. 有一个好的出身,不见得会有一个好的命运——石涛

    石涛,「”清初四僧”之一,同八大山人一样,都是明皇室后裔。石涛很小的时候,由于其父犯了死罪被...,有宫中的太监怕石涛被连累,便将他送到外面寺庙落发为僧。石涛有很多名号,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便是「”苦瓜和尚”这个名号可能有两层意思,其一便是自己的身世,从小由于父亲的原因而家庭破碎,落发为僧。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苦瓜是青(清)皮红(朱)心,暗指自己表面是清朝人,但实际上是前朝的皇室。顺治十四年,十六岁的

  4. 试论梅清“得黄山之影”说

    试论梅清“得黄山之影”说试论梅清“得黄山之影:说建之2002.08.02前人在谈到梅清、弘仁、石涛三人所画的黄山时评价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弘仁得黄山之质。”灵和质在字面上都比较好理解,但是“得黄山之影”的影字是何意义,是褒是贬?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字书是如何解释“影”字的,现举数条如下。一:人或物体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像,或因反射而显现的虚像,如倒影、阴影。二:图像

  5. 梅清、梅氏家族与“黄山画派”

    梅清、梅氏家族与“黄山画派”前人在谈到梅清、弘仁、石涛三人所画的黄山时评价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弘仁得黄山之质。”梅清、渐江、石涛三人都是善于“师化工”的,他们都在师法黄山而得到益处。结合具体作品来看,愚以为梅清似更得黄山的形和韵,无疑这个“影”字是赞赏之语了。石涛不屑形似,无非借尸还魂,唯有梅清在形、神、韵上逼似黄山,冠之“黄山画派”当仁不让。

  6. [专家点评] 清梅清 行书秦淮舟泛诗

    [专家点评]清梅清行书秦淮舟泛诗此为清梅清的《秦淮舟泛诗》。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能诗,尤善书画,王士祯称其山水入妙品,书入神品。《秦淮舟泛诗》其作品有颜书笔意,遒劲古厚,朴中蕴秀。

  7. [专家点评] 明 竹根雕张果老骑驴

    [专家点评]明竹根雕张果老骑驴张果老是八仙人物之一,在民间,有关他的故事流传甚广。至于张果老倒骑驴子,传说也很多。张果老掐指一算,就知道韩湘子在黄山,于是驾仙驴找到了韩湘子,硬逼他回仙界。张果老骑驴前面走,韩湘子跟在后面。张果老也恋黄山景色,又怕韩湘子溜掉,于是,干脆磨转身腰,倒骑驴子,相传韩湘子倒骑驴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张果老低头坐于驴上,略带醉意,似乎被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所迷倒。

  8. [专家点评] 近现代刘海粟 黄山一线天

    [专家点评]近现代刘海粟黄山一线天我曾多次看过各种各样的仿刘海粟泼彩画的伪作,有山水也有彩荷。其实观看刘海粟先生泼彩原作,我们发现虽然色彩丰富,甚至重迭好几种颜色,但这种颜色是具有透明感和流动感,有着很好的气韵。刘海粟先生对书法有着精深的造诣,笔力扛鼎,真气弥漫,以如此深厚的书法线条功力移至画上,自是作伪者望尘莫及了,勉强为之,只能露乖出丑而已。

  9. [专家点评] 清梅清黄山图轴

    [专家点评]清梅清黄山图轴黄山图轴(题跋)黄山图轴(细部)黄山图轴(细部)梅清《黄山图》册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便是“清逸”。他在《黄山图》册的《汤口》一图中自题:“由汤口……侧身而入,皆非人世。”其用笔的...引以为戒乎受到黄山石纹、松云的启示。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大批士人投入清统治者的怀抱。梅清也跃跃欲试,然而四次落榜。梅清的绘画和理论对石涛有巨大影响。石涛多次拜见梅清,他早期的画学梅清,十分相似。

  10. [网上展馆] 黄山一奇-弘仁

    [网上展馆]黄山一奇-弘仁清弘仁枯木竹石图90.2×33.4厘米清弘仁山居图15.5×50.8厘米清弘仁山水图清弘仁竹石流泉图清弘仁墨松灰漆屛纵173厘米、横115厘米。清弘仁黄山图册(之一)纵21.2厘米、横18.3厘米。清弘仁秋柳孤棹图轴纵94厘米、横30厘米。与石涛、梅清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查士标在题弘仁山水画云:“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一奇。”画史上称弘仁、髡残、石涛、八大为画坛“四僧”。

随机推荐

  1. 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列宁容貌94年未改变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列宁容貌94年未改变”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在他们死后会将遗体保存下来,比如列宁,他在1924年逝世,经过了94年,遗体没有腐烂,容貌依旧没有发生变化,据称这是精心的防腐处理,并注射了某种神秘的“香脂”的结果。

  2. 斯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斯”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斯”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极口项斯——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

  3. 事过境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guòjìngqiān【解释】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例子】【相关】百度“事过境迁”

  4. 古人也加班,他们如何看待「 ”996”?

    长期996,必进ICU。01作为蜀国开国丞相,诸葛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经常自己一个人校对奏折到深夜,而且奏折就像路边健身广告单,一张接着一张,导致他经常加班,长期996。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要拉着秘书陪自己加班。不过,想要说服面对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这场谈心的的难度不可谓不大。但神奇的是,杨径成功了。杨径以鱼比喻自己,靠卖惨获得了诸葛亮的同情,从此就不用加班了。

  5.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刘恒是个怎么样的人?

    刘恒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是汉文帝刘恒是一个例外,他做的比说的多,同时他也完完全全的做到了孝。他和刘邦相识相爱,后来又生下了儿子刘恒。刘恒的母亲非常有教养,并且是一个很贤德的人。她从小教育刘恒教育的非常好,并且刘恒的学识和知识大部分都是受母亲的影响。刘恒在刚成为皇帝后就下了几个圣旨,这些圣旨都是关于爱护百姓的。刘恒规定所有的官员们都要爱护百姓,并且关心百姓中的每一位老人。

  6. 梦见自己身上掉肉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身上掉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身上掉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量给】的意思是什么?【量给】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量给」在《汉语大词典》第14386页第10卷419量给liànggěi酌量给予。

  8. 1945年 ... 出于何种考虑 安排陈毅与粟裕搭档

    陈毅、粟裕是一对好搭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10月1日,陈毅给...发电报说:“华野、三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1946年10月15日,...看了陈毅10月1日的电报后回电说:“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做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根据陈毅的建议。我想,...主要是要利用陈、粟俩人各自的优势。

  9. 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 ... !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他总共发了2000多份的签证,一份签证可以让一个家庭离开,算起来他可能拯救了超过6000名的犹太人,几乎占了立陶宛犹太人的1/3。二战前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不人道迫害让人气愤难耐,但即使在战争的混乱中,仍有许多人愿意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犹太人伸出援手,辛德勒虽然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但绝不是仅此一个。

  10. 为什么面试不成功

    结果有4个应聘者离开了会场。会议室的空调停止了运转,室内闷热起来,这8个人又不能离开会场,只能坐在那儿。主持人出现了,对这8个人说:“因为停电原因不明,副总上工地检查线路去了,你们明天再来。”这8个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