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今天看来,蒲松龄是古代最知名的文言小说家,是中华文学史上的明星。从现有的记载来看,至迟在康熙五年左右,蒲松龄已经参加过乡试,且不幸落榜。这中间,蒲松龄用来备考乡试的时间,竟达45年之久。这中间,除了有几次因病未能赴考外,蒲松龄参加的乡试也有十多次。

在今天看来,蒲松龄是古代最知名的文言小说家,是中华文学史上的明星。可就是这么一位文学圣手,在古代的正途——科举一路上却颇为坎坷,与其身后的享誉完全不匹配。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至迟在康熙五年(1666)左右,蒲松龄已经参加过乡试(时年27岁),且不幸落榜。而到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被推举而援例入贡(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1711年),至此不再赴试。这中间,蒲松龄用来备考乡试的时间,竟达45年之久。要知道古人不及现代人高寿,很多人尚且活不过四十多年,何况是用来备考! 这中间,除了有几次因病未能赴考外,蒲松龄参加的乡试也有十多次。这在古代「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下,也算绝无仅有了。如此坚韧,恐怕也只有67岁中进士的「 ”江南老名士”沈德潜可与之媲美了。但后者好歹也算有志者事竟成,蒲松龄则是终生未偿夙愿。 乡贡进士蒲松龄像 在蒲松龄一生的「 ”失利”当中,最悲惨的一次莫过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乡试「 ”被黜”。 什么叫最悲惨呢?——当你最如意,最志得意满,天时地利人和最足的时候,你却得意忘形地出现了失误,痛失好局。 康熙二十六年,年少成名的蒲松龄已经是淄川一带的文化名士,不仅受到县令张嵋的非常礼遇,更有幸结识了文坛执牛耳者、文史大家王士祯。正如后来我们看到的,王渔洋对《聊斋志异》爱不释手,后来竟亲为月旦评骘题识,令蒲松龄宝之终生。 年轻气盛,加上名人提携,此时的蒲松龄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但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且一入考场便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可能是状态「 ”过于兴奋”,过于激动,导致忘形,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越幅! 什么是越幅呢?顾名思义,越就是「 ”跳过”,幅是指「 ”面”,即考卷的一个折面。清代的答题卷子,有点像经折装,就是奏折的那种形制,每一个对折后的卷面应该就是「 ”幅”。 蒲松龄「 ”越幅”,就是粗心之下跳过了一个空白幅面写到了下一幅上。这在古代的考试中,是大不敬的行为。依照当时的《科场条例》,凡是试卷题字写错、真草不全、越幅曳白、涂抹、污染太过等问题,均被视作「 ”违式”,处罚方式是张榜除名,不准继续参加这一科的考试。 考虑到蒲松龄当时舍我其谁的人生处境和考试状态,这种失误好比晴天霹雳,远远比一般的考试落榜要更令他挫败、沮丧和懊恼。举个例子,就好比你写了一份90分的考卷,却因为把答案写错了位置而导致剥夺考试资格一样。 可想而知,蒲松龄对此是极为沮丧的。在毕家的毕盛钰劝慰之下,蒲松龄痛心疾首。他的《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悲凉地写道: 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律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念当局从来不肯输。 看出来没?人几乎已经被打击得「 ”呆”了。 也不知是不是有种「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意味,此后蒲松龄的考试状态似乎都没有这次失利的好。而且,命运似乎有意在捉弄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乡试,蒲松龄再次出现了「 ”违式”的粗心失误,再次被黜。出场后他居然有心情又填词一首,有句云: 风檐寒灯,谯楼断更。 ... 直到天明。 伴倔强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蒙腾,将孩儿倒绷。 也或许是这两次打击太大,令蒲松龄信心严重受损。亦或是蒲松龄对志怪的嗜好越来越影响到他的八股文创作,令他心不在焉,总之,此生他再未如此接近过目标。 七十多岁援例入贡时,面对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蒲松龄倍感难为情。他不无自嘲地写道: 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腐儒也得亲朋贺,归对妻孥梦亦羞。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蒲松龄终生科举不售的遭际,都融入了他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当中。《聊斋》中有不少篇幅是揭露科举 ... 、讽刺考官庸钝的,比如《三生》《贾奉稚》《司文郎》等;还有一些故事描写了为科考而死生离魂的人物,如《叶生》《席方平》等。 言为心声。虽然现在蒲松龄的文学地位煊赫,可在当时,他终归只是一个不入正统的落魄文人。或者可以反过来说,蒲松龄在世时的困窘与偏爱志怪的不遵常规,反而使他能在后世大放异彩。以至于,地位比他高过不知凡几的纪晓岚大学士,也不得不公开批评《聊斋》及其仿效潮流,从而一同成为清代并立的两大文言小说高峰。 参考文献: 袁世硕、徐中伟《蒲松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袁世硕主编《蒲松龄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经修。
本文标签:蒲松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