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热爱传统,尊重传统,但又不迷信传统,因李可染知道艺术的征程没有终点。
[名家名品] 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的绘画艺术
近现代李可染 布袋和尚
近现代李可染 斗牛图 纵69厘米 横46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陡地秋风起 纵69厘米 横45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枫林暮晚 纵68厘米 横45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桂林春雨 纵46.4厘米 横43.2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黄昏待明月 纵69厘米 横46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林茂鸟竞归 纵84厘米 横52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秋趣图 纵69厘米 横46.5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赏心喜看雨余山 纵68厘米 横46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杨柳青放风筝 纵57厘米 横46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咏梅图 纵69厘米 横49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雨后夕阳 纵68厘米 横45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太湖工人疗养院
近现代李可染 苏州拙政园
近现代李可染 万寿山谐趣园
近现代李可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纵71厘米 横48厘米
近现代李可染 颐和园后湖游艇
近现代李可染 家家都在画屏中
近现代李可染 峨眉秋色
近现代李可染 夕照中的重庆山城
近现代李可染 略阳城
近现代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近现代李可染 鉴湖
近现代李可染 凌云山
近现代李可染 雁荡山下的水田
近现代李可染 大禹陵
1980年12月5日10时50分,李可染先生在与客人交谈中感到不适,随即便停止了脉搏,这一切太突然了,他的画案上还铺着未画完的画,书桌上有未合上的书……
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江苏徐州,七岁入私塾,十岁进小学,很早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他有幸成了钱食芝先生的学生,学的主要是“四王”一路山水。十六岁时,李可染考进上海美专,二十二时,又被破格录取为两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开始研习素描与油画。三十五岁以后,李可染钻研古典文化传统,如戏曲、音律、诗文、书法等,他深入到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并为自己确定了努力方向,“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对历史上许多重要画家都加以研究,取其精华。李可染先生有幸师承了二位艺术巨匠,一位是齐白石、一位是黄宾虹。这对他一生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可染曾说:“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早在六朝时期,中国就有了独立的山水画,这比西方的风景画早出现了一千年!中国画在线的表现力上,在笔黑的功夫上,在山水画构图的气魄上,以及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大现小、小中见大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上,都为世界其它绘画所少见……谁丢弃了它,谁就是最大的傻瓜”。热爱传统,尊重传统,但又不迷信传统,因李可染知道艺术的征程没有终点。古人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今人更有一个瑰丽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索、去表现。
二、“师造化”
从54年开始,李可染四次溯长江、下江南,过三峡、攀峨眉,数年间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完成数百幅对景写生稿,其中许多写生稿,完全可以作为独立艺术品存在,如“嘉定大佛”、“苏州拙政园”等。在写生中除了画了大量的画稿,他还在自然界中发现了许多现象,如李可染在“谈学山水画”中说:我五十年代出去写生时发现特定条件下,景物出现前面亮而淡、后面暗而深的情况,与一般条件下近深远淡正好相反。又如,虚实关系,近景的树,如若要与后边的景物离开,就必须留出空白,这是虚中见虚,是一个规律。但我们走进一座密林,树隙的空间往往呈现黑色,同样感到虚空,这是实中见虚,与前者刚刚相反。我们一般认识,画水要光亮就必须空白,但林荫下的小溪黝黑而光亮,光亮得像宝石,象小儿的眼珠……
三、为祖国河山立传
李可染的艺术不同于他的老师,也不同于同时代的许多山水画家,在他的画中实现了两个革命:艺术精神的革命和艺术语言的革命,所谓艺术语言革命,表现在其创作实践上,他的每一笔都注入了创造生命的活力,他的笔确乎是他的神经末梢,触摸着我们这个时代,泱泱乎浸其作品中的皆是他独到的审美见解和审美体验。他决不套用现成的传统程式,靠自己的真知灼见,以长期“对景创作”的艰苦磨炼,冲破了前人一切形式规范的束缚,扫荡了一切固有传统中传宗接代的符号大成。(扫荡了诸如系统的岩石皴法、林木法、舍屋、草法、云法、水法、点法等等)无一笔落入古代大师的藩篱之下,跳出了“如来佛的掌心”。以其独有的惊人洞察力和创造力,发现并创造了前人从未有过的山水艺术语言。形成了当代李家山水画体系。“李家山水体系”在现代已成为与广大人民心心相印、握手、传情、交流思想的特有审美形式。这个体系含概了民族审美的传统精神,但又使民族传统精神得到现代性的活化,卓然地在现代中国画坛上独往独来。因之“李家山水体系”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史上无疑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的、先驱的意义。
四、“师牛堂”
李可染先生有两方常用印,一是“师生堂”,一是“孺子牛”。他还准备刻一方“国兽”印章,关于这,他曾回忆道“当时我住在金刚坡下一位农民家里,住房紧临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吃草、喘气、啃蹄、蹭痒、喝水、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血的牛,写过一篇《水牛赞》,是他曾说应把水牛推崇为”国兽“。“我觉得,牛终生辛勤劳动,不仅有鞠躬尽瘁的品德,而且它的形象轩宏无华,也着实可爱,因此就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儿,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原来如此!
李可染先生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是把牛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画牛也便是给师友画肖像。为牛传神,李可染把握了四要:一要诚、二要智、三要朴、四要纯,李可染先生的“牧牛图”一类作品,是可能独立成为一个系列的,是前无古人的。
五、结语
李可染的艺术思维不同于以往的国画家,他不迷信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偏重自身的感受。注重对事物客观性、精确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主观地营造意境。正因为他具备这种一丝不苟的艺术态度,这种现代的理性观念,他对山川自然的认识与表达,才能够那样深入,那样自由。
此外,他艺术视野面向世界,将西方绘画一些符合自然规律的 ... 熔化在中国画表现技法中,加强作品在现代审美活动中的合理因素。尤其是借鉴西方现代派光与色的分析 ... ,探索光、色视觉原理在现代山水画中的运用,使中国画大写意的笔墨表现,在空间感和体量感上获得新的突破,显示出艺术美,这是他对山水画发展的重大贡献。
李可染的艺术成就是在时代发展中形成的,也是在刻苦磨砺中形成的。他那雄浑、宽博、健壮、纯厚的艺术风格来自于民族文化和祖国山河的孕育。当然,中国画涵蕴深厚,是没有那一位艺术家能够含赅的,正是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和他们各自的创造写出了一部中国画史,构成中国画精神——宇宙万象,大道圆通,如果说李可染的绘画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当代 ... 历史时期的民族个性,大概是不会错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